據中新網報導,《自然》雜誌子刊《自然氣候變化》周一(12月7日)發表的論文預測,今年全球碳排放總量可能停止上升,中國用煤量減少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研究者稱,全球碳排放量迅猛增長的勢頭減弱,這使將氣溫上升控制在2℃以內成為可能
今年碳排放量可能停止上升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和「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周一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相比2004至2013年每年2.4%的增長率,全球碳排放量去年僅上升0.6%。
2015年,研究者預計,全球碳排放量將減少0.6%降至357億噸。科學雜誌《自然氣候變化》(NatureClimateChange)發表了這份報告,東英吉利大學的科琳娜·勒凱雷(Corinne Le Quéré)是該報告的作者之一。她介紹:「相比2000年以來每年2%至3%的排放增長率,最新的數據顯然沒有遵循通常的增長軌跡。我們現在看到的數字顯示,今年的排放量可能停止上升,甚至將略有下降。」
勒凱雷說,歷史上碳排放量下降都發生在經濟危機時期,如果今年碳排放量最終下降0.6%,那麼將是發生在經濟強勁增長期的首次碳排放量下降。
也有其他組織此前曾表示,經歷過幾十年的持續增長後,去年的碳排放量停止增長。
最新報告的發表正值近190個國家領導人在巴黎召開氣候峰會之際。此次峰會將有望達成一份新的減排協議,代替2020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外界普遍認為,目前的減排承諾將無法達成既定目標,即把全球變暖限制在高出工業革命前水平兩攝氏度以內。如果超過兩度這個臨界值,地球氣候系統將面臨危險的甚至災難性的巨變。
歸功於中國減少用煤量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國際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的教授格拉布(Michael Grubb)指出:「全球碳排放量迅猛增長的勢頭減弱,這使將氣溫上升控制在2℃以內成為可能……這也許應該是巴黎峰會在最後幾天內能聽到的最好消息之一。」
東英吉利大學和「全球碳項目」稱,他們對今年排放量的預估基於可查到的中美能源消費數據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測。勒凱雷補充說:「預計的排放量減少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國減少用煤量,該國的經濟正在經歷調整。」
報告還指出,全球來看,排放量不太可能已達到最高值,因為許多新興經濟體依舊依靠煤炭產能,部分工業化國家減碳力度依舊不夠。
2015全球預期碳排量 製圖:澎湃新聞漢化
2014全球碳排量地圖 製圖 澎湃新聞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