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增長2.5%

2020-12-06 騰訊網

據《洛杉磯時報》3月25日報導,根據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這給地球帶來了很重的負擔。

在這份3月25日公布的調查結果中,國際能源署表示,不僅導致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增加,而且世界對能源的日益渴望導致燃煤發電廠的排放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今年世界各地的能源需求比去年增長了2.3%,這是十年來增長最快的一次。在蓬勃發展的經濟推動下,為了適應需求的變化,各國開始轉向了另一系列資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但是,該機構代表包括美國在內的30個成員國分析能源趨勢,認為沒有什麼能像化石燃料那樣好用,化石燃料幾乎佔了飛速增長的電力需求的70%。

該機構表示,亞洲引領著燃煤發電廠排放量創紀錄的發展,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次」超過100億噸。該機構發現,在亞洲,「普通植物平均只有12年的壽命,比它們40年左右的平均經濟壽命要短幾十年。」

因此,能源使用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8年激增,達到了331億噸的歷史新高。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了1.7%,遠高於201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該機構發現,僅2018年全球排放量的增長就「相當於國際航空業的總排放量」。

其中,2018年,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了3.1%,對比一年前的下降趨勢呈明顯反彈,而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了2.5%,印度增長了4.5%。歐洲的排放量下降了1.3%,日本連續第五年下降。

周一的報告強調了一個事實,即世界各國共同努力阻止氣候變化:儘管不斷在使用可再生能源,但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仍然在轉向化石燃料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按國家來計算,中國、美國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長近70%。

麻省理工學院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麥可·梅林對周一的報告結果感到很擔心。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對我來說,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一個事實,即全球氣候政策儘管取得了一些有限的進展,但仍然遠遠不夠。它們甚至不夠強大,無法抵消經濟擴張帶來的排放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更不用說刺激脫碳達到我們在《巴黎協定》下承諾的溫度穩定目標。」

梅林質疑《巴黎氣候協議》(2015年全球協議,各國承諾削減碳排放量)是否有能力迫使各國履行承諾,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快氣候行動。梅林說:「這需要克服過去的阻礙去取得更大的進展。」

正如該機構的報告所表明的那樣,克服這些障礙是複雜的。例如,中國去年通過可再生能源新一代滿足了對更多能源的需求。但它更依賴天然氣、煤炭和石油。在印度,大約一半的新需求是由燃煤發電廠滿足的。

相比之下,在美國,煤炭的需求量正在下降,但該國能源需求的增長大部分是由天然氣而非可再生能源的燃燒推動的。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燃燒時要少,但它仍然是一種化石燃料,仍然會導致大量的排放。

但是,新報告也帶來了一些好消息:隨著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的增長,煤炭在能源使用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小。然而,它仍在增長這一事實與科學家所說的抑制全球變暖的必要性相矛盾。在去年的一份主要報告中,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現,為了將地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將不得不減少近一半。這將需要極快的年減排量,但情況恰恰與此相反。

當談到煤炭的使用時,同一份報告發現,要將溫度升幅限制在1.5攝氏度,就必須在10年內將煤炭使用量下降78%。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傑克遜表示,周一報告中詳述的風能和太陽能的大幅增長被世界對化石燃料的持續依賴所掩蓋。

「化石的增長仍然高於可再生能源的所有增長,」傑克遜說,「很少有國家能履行他們作為巴黎氣候協議一部分所作的承諾。令人沮喪的是,美國和歐洲的排放量也在上升。為了實現巴黎的承諾,必須有人大幅減少排放量。新的結果早先破滅了,人們希望全球排放量可能會趨於平緩並開始下降。從2014年到2016年,煤炭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是,隨著2017年經濟增長的恢復和2018年創紀錄的新高,碳排放的拐點仍然遙遙無期。因此,本世紀初的樂觀情緒基本上已經消退。對抗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一直難以保持勢頭,美國政府也經歷了優先權的逆轉。我們深陷困境。氣候後果是災難性的。我很少用這樣的詞。但我們正走向災難,目前看來,似乎沒有人能夠減緩事態發展。」

相關焦點

  •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
  • 國際能源署報告 :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創歷史新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報導稱,雖然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但為了實現經濟增長,新興國家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上升,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隨之增長。
  • 煤炭使用量的強勁增長推高了CO2排放 2018全球碳排放將達歷史最高...
    一項新的研究警告稱,儘管英國減少了自己的碳排放,但今年全球碳排放仍將創下歷史新高。2014年至2016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三年幾乎沒有增長,今年自2017年起連續第二年上升。今年的增幅預計為2.7%( 1.8%至3.7%)。而在2017年,這一比例為1.6%。首席研究員、東安格利亞大學(UEA)的Corinne Le Quere教授說:「我們再次看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強勁增長。」
  • 2018回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
    科技日報 北京12月9日電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導,儘管氣候科學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斷呼籲,要求各國採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自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和《環境研究快報》雜誌5日在線發表的《全球碳預算》報告(使用截至今年11月初的數據來預測全年的排放量)稱,預計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將比2017年增加2.7%。去年,化石燃料燃燒將9.9億噸碳排放進了大氣層。
  •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中國煤炭資源網 發布日期:2018-11-25 10:15:13 新聞歸檔
  •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長2.9%,近年最...
    根據我們匯總的數據,全球能源消費和使用能源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在2018年的增速達到了自2010/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與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加快轉型的目標背道而馳。   我們的世界正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之上:碳排放持續增長的時間越長,未來「零碳排放」調整的難度和成本就會越高。這提醒著我們需要儘快做出改變。
  •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再破新高
    步入21世紀近20年,全球碳排放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周一(4月1日),全球能源專家聯合發布了一份調查結果,數據表明2018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1.7%,飆升到了331億噸的歷史最高值。
  • 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根據國外科學家最新預測,2018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工業社會中使用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急劇增加,加之地表森林植被不斷遭受破壞,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迫在眉睫!
  • 中國貿易二氧化碳排放及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影響
    出口二氧化碳排放引起了中國主要的貿易二氧化碳排放;中美貿易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佔中國貿易二氧化碳排放的大部分中國從2002年至2006年逐年增加的貿易二氧化碳淨排放主要是由於出口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長引起的。
  •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況
    一、全球排放趨勢在連續兩年增長後,2019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3吉噸(Gt)左右。這主要是由於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的作用不斷擴大、燃料從煤炭轉向天然氣以及核電(生產增加),發達經濟體電力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下降。
  • 今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原標題:今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導,儘管氣候科學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斷呼籲,要求各國採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
  • 2018年陝西省植被固碳釋氧量創歷史新高 價值達3992億元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卜亮 徐瑞華)陝西省氣象局近日發布了陝西省植被固碳釋氧量監測報告,報告顯示,隨著我省植被覆蓋情況的不斷改善,從2000年到2018近日,省氣象局利用衛星遙感產品分析了我省2000年到2018年的植被固碳量及時空分布狀況,結果顯示,我省植被固碳量呈增加趨勢,年平均增加156.7萬噸。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娟:「跟2000年的數據相比,2018年我省的植被固碳量增加了74.1%。
  • 2018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中國已基本扭轉溫室氣體排放...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2018年以來,中國繼續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持續推進,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碳市場建設有序推進,公眾應對氣候變化意識不斷提高。
  • 2018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碳排放創新高 煤改氣成...
    2018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碳排放創新高 煤改氣成發展趨勢    【慧聰供熱採暖網】 根據BP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近20年 來,儘管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呈現顯著增長,但發電結構並未得到優化,2017
  • 小米第三季度營收722億元 創歷史新高
    小米第三季度營收722億元 創歷史新高 2020-11-24 19:25:08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溫婷
  • 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經初步核算,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 0%,比2005年累計下降45 8%,相當於減排52 6億噸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4 3%。今年的內容涵蓋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關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5次締約方大會的基本立場和主張等8個方面,全面反映了2018年以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政策行動,展示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與成效。
  • 全球能源和二氧化碳現狀報告2018
    在全球經濟強勁和世界一些地區供暖和製冷需求增加的推動下,2018年全球能源消費增長几乎是2010年以來平均增長率的兩倍。在天然氣的帶動下,所有燃料的需求都有所增加,而太陽能和風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電力需求的增加是能源需求增長的一半以上的原因。能源效率的改善乏善可陳。
  • 清華大學地學系劉竹研究組揭示新冠疫情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
    為及時反映新冠疫情後的全球碳排放變化,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簡稱清華大學地學系)劉竹副教授研究組聯合27家國內外單位,基於多部門高時空解析度數據觀測人類活動強度變化,構建了全球首個近實時碳排放資料庫,並揭示出新冠疫情造成了歷史上人類活動二氧化碳的最大減排量,其短期下降幅度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及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
  • 2019年Q3全球風投報告:交易量創歷史新高,地區差異明顯
    投資 看漲的關鍵發現:風險資本交易量創歷史新高。 看跌關鍵發現:預測表明,早期階段交易量會下降,這可能預示著後期階段投資者的問題。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初創公司進行了20場超級融資輪,低於2018年第三季度的50場。 下面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些數字。 交易節奏 Crunchbase預測,全球風險投資交易量在2019年第三季度創歷史新高。
  • 2018年全球碳排放創新高 美國創多項紀錄
    據悉,人類社會的碳排放達到了十年未見的高度。首先是能源增長,2018年一次能源消費增長達到2.9%,是2010以來的最快增速;而碳排放的增長則為2%。碳排放的增量,相當於全球去年三分之一的汽車排放。  這一期的報告標題也用罕見的語氣發出警告:2018年的能源市場,一條不可持續的路。「2018年是我多年以來沒有見過的、最有意思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