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2020-11-24 OFweek

根據國外科學家最新預測,2018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工業社會中使用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急劇增加,加之地表森林植被不斷遭受破壞,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迫在眉睫!

全球碳排放量再創新高,當很多人對此消息無動於衷時,碳排放增加帶來的溫室效應正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存環境。病蟲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氣候反常、沙漠化面積增大……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這將意味著,南北極冰山大幅度融化,海平面上升將導致包括紐約,上海,東京和雪梨等沿海城市和一些島嶼國家消失於人們視野。

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想像著這些觸目驚心的預測,猶如災難電影大片一般刺激。你可能覺得,這離我還很遙遠!然而,當地球表面溫度照此速度升高,並且,如果不加以控制,還將以更快的速度升高時,這些科學預測將很快成為現實。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從2014年到2016年,全球碳排放量基本持平,就在人們以為世界出現了轉機之時,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1.6%。如今,節能減排任務更是火燒眉毛,科學家初步預計,2018年的增幅預計達到2.7%。

這一增長將讓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工業的排放量創下新高,達到每年371億噸二氧化碳。美國的排放量增加了2.5%,而歐盟排放量減少的幅度還不到1%。

在2018年12月剛剛過去的第24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當前局勢的緊迫性如何強調都不為過,全人類正面臨著氣候變暖的大麻煩,為了達到降低溫室效應的目標,各國必須大力改變來自化石燃料的排放,並大規模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203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45%。

此處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國的變暖氣體產量增加了近5億噸,高速發展經濟的背後,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美國位居第二!這也迫使中國不得不立馬加入節能減排目標和任務的實際行動中。

大刀闊斧開闢新能源汽車市場背後:應對氣候變暖!

碳排放量不斷增加的現實下,全球國際社會抗擊氣候變暖的任務刻不容緩!而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成了重頭戲!

2017年以來,為了緩解碳排放的壓力和氣候變暖的問題,西方歐洲國家已紛紛制定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英國和法國計劃2040年禁售燃油車,德國和印度計劃2030年退出燃油車,荷蘭和挪威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快,計劃最早將於2025年退出燃油車……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關於中國何時禁售燃油車的消息在全球也備受關注。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消息,不過,去年以來,工信部多次提到,中國已啟動研究制定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國內長安、吉利、北汽等各大傳統車企也紛紛響應政府號召,制定停產停售燃油車計劃和全面電動化戰略,以應對一方面來自全球的氣候變化,另一方面來自日益減少的石化資源壓力。

各國政府的重視,可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對碳排放的減少發揮著很大的作用。然而,推廣的現實卻依舊殘酷。根據OFweek新能源汽車網統計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銷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分別為2780萬輛和2808萬輛,汽車市場的基數很大,然而,新能源汽車目前卻只佔了整個汽車市場的4%。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空間很大,對減少碳排放的空間也很大。

目前,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除了節約用電量(我國目前主要靠火電,燒煤發電),開發新的能源(氫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保護植被之外,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同樣刻不容緩!而這當中,更需要的是企業不斷技術升級,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和市場認可度。

編輯點評:

汽車產業作為全球各國的支柱產業,龐大的傳統燃油車基數在全球的節能減排任務中可以說是重頭戲!當前,各國大刀闊斧開闢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綠色交通方式,對於企業來說,這是搶灘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蛋糕的機會;對於各國政府來說,這是降低全球碳排放的責任和義務;對於個人來說,人類要想長足發展下去,就要構建命運共同體,個人的微小力量才能構建未來良好的生存環境。那麼,市場機制不斷完善後,你還拒絕新能源汽車嗎?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現象空前加劇 海平面上升速度再創新高
    全球變暖現象空前加劇 海平面上升速度再創新高 2016-02-24 15:09:18   中國網2月24日訊 據英國媒體2月23日報導,最新研究表明,人為原因導致的全球變暖加劇了海平面上升,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過去2800年中的好幾倍。
  • 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
    不過有觀點提出,氣候變化是地球自身運轉規律的體現,就算有化學變量的存在,碳排放也只是眾多作用因素中的一個方面。那麼請問,大氣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如何才能更為準確地觀測和分析氣候變化?———上海臨沂北路何大舟答:早在上世紀中葉,大氣科學界就已明確提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含碳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可通過輻射強迫引起氣候變暖。
  • 2018年全球碳排放創新高 美國創多項紀錄
    據悉,人類社會的碳排放達到了十年未見的高度。首先是能源增長,2018年一次能源消費增長達到2.9%,是2010以來的最快增速;而碳排放的增長則為2%。碳排放的增量,相當於全球去年三分之一的汽車排放。  這一期的報告標題也用罕見的語氣發出警告:2018年的能源市場,一條不可持續的路。「2018年是我多年以來沒有見過的、最有意思的數據。」
  • 地球「好日子」只剩11年?全球變暖加劇,人類未來堪憂
    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甩出一記重磅警告:若不把全球升溫幅度需控制在1.5℃以內,2030年之後,地球會迎來毀滅性氣候。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但目前看來,全球變暖仍在加劇,甚至不再受人類的控制。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製,同時聯合美國聖-託馬斯大學、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發布的2018年海洋熱含量數據顯示,2018年海洋升溫又創新高,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
  • 《巴黎協定》3年就失效?2018碳排放量再創新高 G20會上川普又成...
    研究人員表示,碳排放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全球煤炭消耗連續第2年穩步增長,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用量持續攀升。從2014年到2016年,CO2排放量已經連續3年小幅增長,更嚴峻的是,碳排放增長出現了逐年加劇的趨勢,2017年,全球CO2排放量增長為1.6%,而到今年,預計增速將達到2.7%。我國排放量到2018年估計增長4.7%,創下歷史新高。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全球變暖趨勢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
    該聲明顯示,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健康、人口移徙、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聲明表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
  • 是什麼導致了6000萬年前的全球氣候變暖?
    幾千年來,一層又一層的巖漿不斷滲入這塊超大面積的「淤青」,越來越多的氣體從海洋中噴出,像一口沸騰的鍋。 有證據表明,就在整個活動周期當中,地球的平均溫度升高了5攝氏度(9華氏度)。在這一場發生在遠古時代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大升溫(簡稱PETM)」的「全球變暖事件」期間,陸地遭受了強烈的傾盆大雨,而海洋酸化與溫度升高,導致許多海洋物種滅絕。
  • 【新華網】全球氣候變暖加劇青藏高原「暖溼化」
    過去拉薩往往半夜下雨白天晴,現在則是連日細雨綿綿的江南風情;過去當地人穿著厚衣服度夏,現在則換上汗衫短褲;過去湖泊大量萎縮,現在大肆擴張以至淹沒草場……多種跡象表明青藏高原「暖溼化」加劇,而這背後的「推手」指向全球氣候變暖。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正成為全球氣候變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再破紀錄
    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該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李志青:全球氣候變化的幾個經濟學常識
    「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以下是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志青教授的文章《全球氣候變化的幾個經濟學常識》。
  • 國際能源署:2018年全球碳排放創新高 需採取行動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6日,國際能源署公布一份報告稱,2018年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但高效再生能源發展速度跟不上需求,導致煤炭使用增加,從而使碳排放自2017年反彈升高後再次攀升。
  • 全球變暖若再不受控,2030年後地球將迎毀滅性氣候
    原標題:全球變暖若再不受控,地球只有11年「好日子」了……作者:陳爽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甩出一記重磅警告:若不把全球升溫幅度需控制在1.5℃以內,2030年之後,地球會迎來毀滅性氣候。
  • 全球變暖加劇,地球或成煉獄?
    聯合國圖片01世界氣象組織:未來氣候變化將持續加劇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預測,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將在未來持續加劇。以一個主要全球觀測站為例,二氧化碳水平比1970年高約26%,且自那時起,全球均溫上升了0.86°C,比工業化前時代高1.1°C。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其中,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剛剛經歷了141年以來,記錄的最暖的1月,平均氣溫約為0℃,比以往同月的平均氣溫高9.3攝氏度。而1月的平均積雪深度只有約7釐米,較過去平均的32釐米少了很多。熱點解讀以熱點事件為背景,主要考察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危害、全球氣候變暖對水循環、工業、農業、氣候、生態環境的影響、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
  • 2018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碳排放創新高 煤改氣成...
    2018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碳排放創新高 煤改氣成發展趨勢    【慧聰供熱採暖網】 根據BP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近20年 來,儘管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呈現顯著增長,但發電結構並未得到優化,2017
  • 惡性循環:氣候變暖→熱帶雨林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氣候變暖
    美國「優睿科」網站8月12日報導,熱帶雨林的土壤正變得對氣候變化越來越敏感,而這或許將導致數十億噸二氧化碳流失到大氣中。研究人員表示,倘若溫度繼續按照目前的推測上升,那麼熱帶雨林土壤的碳排放量將顯著增加。要知道,這裡儲存的碳佔到了全球土壤碳儲量的四分之一。分解作用和植物根部活動都會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自然釋放到空氣中。
  • 什麼是全球變暖?詳解這種不能再被繼續忽視的危機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統計數據表明,全球變暖速度正在加劇,到2019年為止,全球陸地和海洋的平均溫度比20世紀的平均溫度高出0.95攝氏度。而到2018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濃度為407.4 ppm。這聽起來可能不多,但根據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數據,自300萬至500萬年前的上新世以來,二氧化碳的濃度還從沒有這麼高過。溫室氣體從何而來?
  • 2019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氣候變化對全球影響加劇
    、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  該聲明表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自20世紀80年代,每個連續十年的氣溫都比1850年以來的前一個十年更熱。2019年結束時,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出了1.1℃,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而2016年,由於受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召開,全球氣候變暖、氣候風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世界氣象組織的氣候狀況監測表明,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2018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0℃左右,位於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第四位;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海洋熱含量最高的一年,海平面持續上升,南極和北極海冰範圍遠低於平均值;全球天氣、氣候災害帶來的損失在自然災害造成經濟損失的90%以上,發生次數為1980年以來最多。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日益凸顯,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