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循環:氣候變暖→熱帶雨林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氣候變暖

2020-08-14 科學大觀園雜誌


研究人員攜帶儀器,登上巴羅科羅拉多島開展研究工作。

美國「優睿科」網站8月12日報導,熱帶雨林的土壤正變得對氣候變化越來越敏感,而這或許將導致數十億噸二氧化碳流失到大氣中。研究人員表示,倘若溫度繼續按照目前的推測上升,那麼熱帶雨林土壤的碳排放量將顯著增加。要知道,這裡儲存的碳佔到了全球土壤碳儲量的四分之一。

分解作用和植物根部活動都會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自然釋放到空氣中。然而,超額二氧化碳釋放至大氣中,則可能加劇全球變暖。

此前曾有研究表明,不斷上升的氣溫可能會讓那些固定在低溫地區土壤中(如北極凍土帶)的碳釋放到大氣中。科學家們此前一直認為,熱帶土壤對氣候變暖的影響或許不那麼敏感。

近日,由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在巴拿馬運河巴羅科羅拉多島(BCI)的熱帶雨林中,進行了一項大規模實驗。他們建造了加熱裝置,並將其埋在一米深的森林土壤中。在兩年的時間裡,這種裝有加熱電纜和恆溫器的設備使實驗區域的溫度比周圍的土壤高出了4攝氏度。

結果表明,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每公頃熱帶森林每年會額外釋放多達8噸的土壤碳。

研究人員預計,在試驗加熱的土壤中,碳的排放率最終將下降,但具體需要多長時間,他們還無法確定。此外,研究人員也還未確定土壤變暖對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

研究人員將繼續 「熱帶雨林低地土壤變暖實驗」,以更好地了解熱帶森林是如何應對全球變暖的。

原創編譯:橘子 審稿:alone 責編:雷鑫宇

期刊來源:《自然》

期刊編號:0028-0836

原文連結: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8/uoe-wtt081220.php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加劇自然界「甲烷」釋放,恐將引起更為極端的氣候變化
    甲烷與全球變暖地球的氣候本身就有周期性的變化,在沒有人類之前,氣候就有冷暖乾濕的變化,在地質時期冰期和間冰期交替出現。全球變暖從而改變了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成分,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升高,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濃度是地球近500萬年以來最高的。由於二氧化碳會強烈吸收紅外線地面輻射,從而使得大氣增溫,導致全球變暖,這是我們目前普遍認知的全球變暖。
  • 全球海洋酸化加劇氣候變暖中美兩大國責任重大
    全球海洋酸化加劇氣候變暖 聯合國稱中美責任重大  綜合國外媒體報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近日發布了第四份全球氣候評估報告,首次在報告中指出全球海洋酸化對全球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氣候變化並採取行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在抗擊全球變暖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應發揮建設性作用。
  • 放屁能引起全球氣候變暖?
    進入到21世紀,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個名詞能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幾乎年年都在呼籲保護地球,地球表面的溫度正在上升。新聞媒體不是報導這裡又融化了,那裡又海平面上升了,就是報導今年的極度天氣比去年的又嚴重了,某個地方又遭遇百年難遇的洪水,而這一切的緣由都歸咎於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本期嘉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成裡京  本期觀點:海洋變暖引發一系列嚴重後果,包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溶解氧下降、珊瑚白化等。原因就在於海洋變暖。事實上,溶解氧下降只是海洋變暖造成的諸多後果之一,更加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  海洋正在經歷什麼?  海洋,就好像是一個龐大的「能量存儲池」。人類活動不斷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這些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導致地球系統的能量不斷增加,而這些增加的能量不斷積聚在海洋中,致使海洋熱含量不斷上升。
  • 北極地區火災不斷,釋放二氧化碳創紀錄,或加快全球氣候變暖進程
    據監測數據顯示,北極的大火已經釋放了244兆噸二氧化碳,整個西伯利亞都煙霧朦朧,這個數據也創下了記錄。地球上其他地區也都發生過火災,比如澳大利亞、美國等,但都不如北極這麼令人擔心,因為北極的火災不僅會釋放二氧化碳
  • 【新華網】全球氣候變暖加劇青藏高原「暖溼化」
    過去拉薩往往半夜下雨白天晴,現在則是連日細雨綿綿的江南風情;過去當地人穿著厚衣服度夏,現在則換上汗衫短褲;過去湖泊大量萎縮,現在大肆擴張以至淹沒草場……多種跡象表明青藏高原「暖溼化」加劇,而這背後的「推手」指向全球氣候變暖。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正成為全球氣候變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 一萬億棵樹助人類擺脫氣候變暖?
    種樹,把碳「鎖」起來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溫室氣體,由於二氧化碳在大氣中不會被化學降解,因此它會長時間停留在大氣中,甚至幾千年以前排放的二氧化碳仍在現在的大氣中。而我們都知道,樹木就像鎖碳的「寶盒」,它們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轉化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從而達到緩解氣候變暖的作用。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首先想要遏制全球變暖,我們就要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變暖。在大多數人眼裡導致全球變暖的元兇就是二氧化碳。其實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二氧化碳本來就是大氣中的成分,而且也沒有毒。並且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在歷史上的含量一直都是時高時低,有的時候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現在要高許多。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首先想要遏制全球變暖,我們就要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變暖。在大多數人眼裡導致全球變暖的元兇就是二氧化碳。其實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二氧化碳本來就是大氣中的成分,而且也沒有毒。並且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在歷史上的含量一直都是時高時低,有的時候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現在要高許多。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熱點解讀以熱點事件為背景,主要考察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危害、全球氣候變暖對水循環、工業、農業、氣候、生態環境的影響、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2.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1.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1)對海平面和海岸帶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暖會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具體影響如下圖所示:
  • 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根據國外科學家最新預測,2018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工業社會中使用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急劇增加,加之地表森林植被不斷遭受破壞,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迫在眉睫!
  • 大氣中有多少氧氣和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
    ,釋放出1.62噸氧氣。每公頃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150.47噸,全世界森林1年共吸收近631億噸二氧化碳,並生產459億噸氧氣。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1天可消耗1噸二氧化碳,釋放0.73噸氧氣。難道民間流傳的「人類工業活動帶來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並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說法果然是個彌天大謊?如果人類工業活動帶來的二氧化碳增加和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是個謊言,那麼全球氣候是否真的變暖?
  • 《科學》報告稱二氧化碳對氣候變暖影響有限
    核心提示:《科學》期刊上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儘管比工業化前高出一倍,但其對氣候變暖的影響並不像此前估計的那樣嚴重。 網易探索12月1日報導 上周出版的《科學》雜誌刊載了一篇新的研究,這份研究是由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安德烈·施密特納與其同事共同完成,他們發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可能導致的氣候變暖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
  • 南極的「末日冰川」融化加劇,是氣候變暖加了一把火?
    為什麼叫「」末日冰川」「末日冰川」這個綽號來源於它完全融化將要發生的事情——末日,這塊冰川南極最大、移動速度最快的兩個冰川之一,它的作用是氣候變暖條件下的海洋與其他冰川的緩衝帶它的崩潰將造成嚴重的後果,科學家推測這塊冰川融化後的水量佔目前海平面上升總量的4%,永久淹沒許多沿海地區而且海平面上升將加劇海面上的氣候條件,大大增加了飛行和航海的風險,海平面上升還會影響大氣水循環,暴雨洪災將發生得更頻繁。
  • 熱帶雨林正在釋放更多的碳到大氣中
    美國「優睿科」網站8月12日報導,熱帶雨林的土壤正變得對氣候變化越來越敏感,而這或許將導致數十億噸二氧化碳流失到大氣中。研究人員表示,倘若溫度繼續按照目前的推測上升,那麼熱帶雨林土壤的碳排放量將顯著增加。要知道,這裡儲存的碳佔到了全球土壤碳儲量的四分之一。分解作用和植物根部活動都會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自然釋放到空氣中。
  • 談談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近十年來,氣候學家們已經逐漸取得了比較一致的認識,即今後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是變暖,而其原因是人類自身造成的。  觀測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在顯著增加。這主要是由於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石油、煤、天然氣)後向大氣中排放的廢氣,另方面也由於地球上大量的砍伐森林,使原來可以被大氣吸收的二氧化碳未被吸收。
  • 氣候變暖的又一惡果:樹木更「矮」了
    「隨著氣候變暖,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西北西北大學地球科學家、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內特·麥克道爾(Nate McDowell)說,「未來地球上的大片原始森林將會越來越少,這將與我們已經習慣的環境大不相同。古老的森林往往比年輕的森林擁有更高的生物多樣性,它們能夠比年輕的森林儲存更多的碳。」
  • 海洋酸化加劇全球變暖
    海洋浮遊生物向空氣中釋放的硫化物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但海洋酸化卻可能阻礙這一進程。圖片來源:Wim van Egmond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吸收,海洋酸性緩慢而無情的增加,除了能夠對氣候產生影響外,還會加劇全球變暖。酸化能夠導致某些海洋生物減少硫化物的釋放,而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硫化物能夠促進雲團的形成,從而給全球降溫。 大氣中的硫大部分來自於海洋,它們可謂是減緩全球變暖的一個「狙擊手」。
  •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破壞的嗎?
    圖註:全球變暖的10個跡象。任何農民都可以看出,自然的氣候模式已經改變。我們知道,過去曾發生過變暖和降溫,而且遠未人類出現。許多因素(稱為「氣候驅動因素」)都會影響地球的氣候,例如太陽強度的變化和火山噴發以及大氣中的熱量捕集氣體。
  • 全球氣候變暖不是二氧化碳導致的?科學家:真正的元兇居然是它!
    相信在大家的生活當中經常會聽出,全球變暖,那麼導致全球變暖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在很多年以前,是不存在著一個事情的。可能也是因為在那個時候的人類,並沒有什麼發展,還是局限於吃飽穿暖的一個狀態,對於開採自然資源還是比較的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