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的又一惡果:樹木更「矮」了

2020-12-09 xqx聊科普

科學家說,持續的環境變化正在改變世界各地的森林,導致樹木變矮,壽命短,對全球生態系統產生廣泛的影響。

美國能源部的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發現,不斷上升的氣溫和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已經改變世界森林的情況,野火、乾旱、大風和其他災害都給森林植被造成了破壞。

因此,地球上森林的年齡和高度急劇下降。

「隨著氣候變暖,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西北西北大學地球科學家、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內特·麥克道爾(Nate McDowell)說,「未來地球上的大片原始森林將會越來越少,這將與我們已經習慣的環境大不相同。古老的森林往往比年輕的森林擁有更高的生物多樣性,它們能夠比年輕的森林儲存更多的碳。」

碳儲存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都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

這項研究表明,森林已經被人類改變,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繼續被改變,導致全球原生林的持續減少。

自然和人為的幹擾正在改變世界的森林,增加樹木的死亡率,減少生態系統的恢復。科學家說,森林砍伐的加劇,會大大改變動植物的生存條件。

亂砍濫伐/圖片來源於網絡

森林砍伐惡性循環的形成

研究人員利用衛星圖像和詳細的文獻綜述得出結論,全球平均樹的大小在上個世紀已經下降,而且由於持續的環境變化,很可能會繼續下降。

有幾個因素導致了樹木的消失,人類活動的採伐和自然原因比如野火,蟲害和疾病,這些是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一現象被稱為濫伐森林,它導致了森林的三個重要特徵的不平衡:

(1)補充,即向一個區域添加新的幼苗;

(2)生長量,即生物量或碳的淨增加量;

(3)死亡,森林樹木的死亡。

麥克道爾說:「在大多數地區,森林植物的死亡率都在上升,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和增長,會導致森林的高度淨下降。不幸的是,植物死亡率驅動因素,如溫度上升和野火、害蟲增多等幹擾正在上升,預計在未來一個世紀,其頻率和嚴重程度將繼續增加。因此,森林的平均年齡和平均高度已經在下降,而且可能還會繼續下降。」

植被動態正在發生變化

麥克道爾說,促進森林砍伐可能大大改變動植物的生存條件。

「在過去的一百年裡,我們失去了很多古老的森林,」麥克道爾說,「它們部分被非林地所取代,部分被幼林所取代。這對生物多樣性、氣候緩解和林業都有影響。」

森林/圖片來源於網絡

廣泛的影響

這項研究還揭示了森林砍伐導致的其他問題。

它們包括: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顯著增加,預計下個世紀還會繼續上升。

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可以提高樹木的生長速度和種子產量。

然而,二氧化碳施肥的效應似乎只適用於有豐富營養和水的年輕森林。全球大多數森林達不到這個條件,這就大大減少了對樹木的二氧化碳效益。

溫度升高的氣溫限制了賦予生命的光合作用,導致植物更低的生長速度、更高的死亡率和更少的再生。這是導致數目縮短的關鍵點之一。

乾旱預計全球乾旱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都將增加。乾旱可直接導致樹木死亡,或通過昆蟲或病原體間接導致死亡。

其他因素也正在改變世界森林的面貌:

研究發現,全球許多森林的野火正在增加,未來在某些地區的火災可能比過去的一萬年更頻繁。由於氣溫升高,森林火災後的植物生長可能更緩慢或不生長。

由昆蟲、真菌等導致的植被破壞一直在增加。

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稱,每年因昆蟲而損失的碳儲量相當於500萬輛汽車的碳排放量。預計隨著氣候變暖,以及真菌和細菌等其他生物對森林的幹擾,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在熱帶地區,利用其他植物作為宿主的藤蔓植物正導致樹木無法正常生長。

僅是木材的砍伐,就對全球森林產生了巨大影響,減少了全球森林數量和原生林數量。在砍伐的土地上重建森林,樹木變得矮小,因而生物量減少。

相關焦點

  • 氣候變暖有救了!新型藻類生物反應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比樹木快...
    氣候變暖有救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在世界範圍內顯現,比如近年來全球各地出現的極端天氣,北極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等,許多專家認為,隨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續增加,情況會變得更糟。所以,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迫在眉睫。減緩這種效應的一種方法是生物平衡,利用生物過程捕獲和儲存二氧化碳。這是光合作用的延伸,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如樹木,利用太陽的能量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
  • 氣候變暖影響森林生長 改善大氣環境刻不容緩
    在農耕時代,我們利用樹木修建房屋、獲取熱量,在現今社會,木材又是我們製作紙張、家具以及建築等各種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原料。然而自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後,化石燃料的廣泛開採和利用使得大量的溫室氣體被排放到了大氣中,改變了地球原有的大氣組分和生態循環,形成了以「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不僅顯著影響著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對森林這一敏感的地球生物寶藏造成了日漸深遠的影響。
  • 樹木年輪:氣候檔案館
    樹木會將這些信息一一記錄在年輪上,例如在溫暖潮溼的年份,樹木年輪會變寬,而在寒冷乾燥的年份年輪則較窄,如果樹木在某些年份經歷了嚴重的乾旱,那麼這時的年輪幾乎不會生長,幾根年輪線就會擠在一起。樹木年輪的這一特性使它們成為了氣候的檔案館。由於我們無法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想要知道過去的氣候,古氣候學家只能夠從那些在過去存在過的自然資源中了解當時的氣候,樹木的年輪就是其中之一。
  • 一萬億棵樹助人類擺脫氣候變暖?
    而我們都知道,樹木就像鎖碳的「寶盒」,它們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轉化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從而達到緩解氣候變暖的作用。為了研究森林的固碳能力,2015年,英國科學家對亞馬孫雨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亞馬孫雨林每年能吸收大約22億噸二氧化碳,大約相當於吸收了8.6億輛汽車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 華南植物園樹木生長對全球變暖的響應研究獲多項進展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變暖日益加劇,其中北半球生態系統受全球變暖的影響更為顯著。芽或葉片物候是決定樹木何時開始及結束生長及固碳的重要特徵,木質部是樹木長期固碳的重要組織。因此,樹木芽或葉片物候和木質部對氣候變暖的響應是生態學需全面深入理解和研究的重點問題,這對準確評估未來全球變化背景下北方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匯功能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此研究問題,生態中心博士後張邵康在合作導師任海研究員和黃建國研究員的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研究。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全球的氣候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說全球的氣候一直都處於變化的,根據地球以前的歷史就能看出來。在地質期的時候,地球上的氣候就一直在冰期和間冰期的時間交換。想要改善全球氣候變暖,植樹造林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我們不能只種一些花花草草,這些花花草草的能力不強。我們也不要種一些生長速度特別慢的樹木,這樣對全球變暖也沒有什麼改善。我們最好種一些速生林。速生林的生長速度快,並且固碳能力強是緩解全球變暖的好方法。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地球處於變暖時期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我們退化到工業革命之前,並且多多植樹造林,那麼全球的溫度就會一點一點下降,其實這是不對的。全球的氣候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說全球的氣候一直都處於變化的,根據地球以前的歷史就能看出來。在地質期的時候,地球上的氣候就一直在冰期和間冰期的時間交換。
  • 喜馬拉雅樹線升高 原因不僅是氣候變暖
    新華/TAKEFOTO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梁爾源及合作者近日發布研究成果,認為除氣候原因外,樹木間的競爭和互利也導致了喜馬拉雅山中段樹線爬升速率的變化。高山樹線是樹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往更高處,山上的植被就變成了草甸。
  • 由於樹木年輪分析,中歐的歷史氣候波動被高估了
    一隊研究人員發現,科學家們從樹木年輪的寬度推斷出過去幾百年的歷史氣候條件,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以前從年輪的溫度重建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準確的,年輪高估了過去幾個世紀的自然氣候變化,對教會和城市檔案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後發現,氣候的發展更為均勻。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人類為了得到更高效的能源,開始挖掘地下的煤炭,採集石油,濫伐樹木,這些高碳能源與氧氣燃燒之後便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就讓空氣中該氣體的含量越來越高。當太陽短波射向地球,促使地球發出長波之後,由於該氣體的存在,長波不能從地球中散逸出,這就使得地球像一個大花房,使得自己越來越熱。
  • 樹木正在集體「搬家」
    樹木也是用這種聰明的方式,來實現群體遷徙。那麼,為什麼樹木會搬家呢?樹木也怕「熱」一部分原因可以歸結為全球氣候變暖。對於樹木來說,熱量過多同缺水一樣,是致命的。即使不死亡,自身水分損失後,防禦害蟲的毒性汁液會變幹,防禦力下降,害蟲可以通過氣味,靈敏地檢測到這一變化,堂而皇之地來侵蝕樹木。這些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美國冷杉、雲杉與松樹等常綠針葉樹種會向北遷徙,它們早已適應了寒冷的氣候,當所處的環境變得更溫暖,它們只能往北移動。類似的情況全球各地都在發生。
  • 閱讀|氣候變暖導致秋天樹葉提前變色掉落
    我們知道二氧化碳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所以植物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越好。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延長,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樹木和其他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將比以前多。但是一項新研究顛覆了這一理論,並可能對人類如何適應氣候變化產生深遠影響。
  • 氣候變暖與人類健康
    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但目前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氣候變暖危及人類健康,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有很強的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這種適應能力是在數千年時間過程產生的,當前及未來氣候變化的速率表明,人類適應的代價是昂貴的。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因氣候變暖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0萬人,如果世界各國不能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氣候正常,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將有30萬人死於氣候變暖。
  • 大樹的生長速度是否在變慢,現在的樹木比以前更「脆弱」嗎?
    當森林中的樹木死亡時,森林會將樹木先前「固定」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導致氣候進一步變暖,森林進一步萎縮,碳排放量進一步增加。大樹更加脆弱像其他物種一樣,它們很長時間才能長大。有些樹很老。在熱帶地區,儘管有砍伐森林的選擇,但最大和最古老的樹木也未能倖免。在亞馬遜河流域,科學家發現熱帶雨林中的樹木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死亡的次數是在被草包圍的非隔離環境中死亡的三倍。這有兩個原因。
  • 雙語|研究:氣候變暖導致秋天樹葉提前變色掉落
    我們知道二氧化碳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所以植物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越好。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延長,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樹木和其他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將比以前多。但是一項新研究顛覆了這一理論,並可能對人類如何適應氣候變化產生深遠影響。
  • BBC媒體英語(雙語)---目前的氣候變暖是 2000 年來 「前所未有」 的
    Climate change: Current warming 'unparalleled' in 2,000 years 目前的氣候變暖是 2000
  • 珠峰「變矮」了?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3日發表題為《氣壓使珠峰「變矮」數百米》的報導稱,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旗下的EOS新聞博客報導稱,珠峰有時讓人感覺它只能排到第二位。因此,許多珠峰攀登者前往海拔更高、空氣更稀薄的地方時需要補充氧氣(研究報告指出,只有169名男性和8名女性在沒有補充氧氣的情況下登上珠穆朗瑪峰)。但科研人員同時發現,氣壓不僅隨海拔升高而逐漸降低,也會因為天氣變化出現波動。從1979年到2019年,珠峰峰頂附近氣壓因季節不同在309百帕至343百帕間波動,約為海平面大氣壓的三分之一。
  • 全球氣候變暖引發極端天氣 低碳經濟是人類自救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可是近日來,歐洲、美洲、亞洲多個國家陸續出現暴雪、暴雨等極端天氣,北京更是遭遇了60年同期最大暴雪,氣溫屢創新低。而去年哥本哈根會議不是一直說全球氣候變暖嗎?為什麼氣候會異常寒冷呢?
  • 氣候變暖的九大問題
    2、氣候變化將會對生態系統產生哪些影響?    研究氣候變化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專家小組的科學家們對1990年以來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評估,他們對有關動物、植物、冰峰、海冰、湖泊及水流的2500篇文章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果是:在600種動物和植物中,有450多種可能因氣候變暖而發生了一些變化。
  • 氣候變暖影響的不僅僅是冰川,一些物種正在因此被推到滅絕的邊緣
    氣候變暖正在影響生物圈全球變暖對生物圈最常見的影響就是導致物種向高緯度和極地方向遷移數百項研究結果表明,每十年受全球變暖的影響的物種向極地方向遷移17公裡,海拔11米。如果全球氣溫變化太過劇烈,比如升溫過快,會導致部分物種遷移到地理死角,比如無法越過的地理障礙懸崖、大洋等,那麼物種的滅絕就會發生。在2003年,80%的關於全球變暖對物種影響的研究發現,從草到樹木,從軟體動物到哺乳動物,全球變暖都對它們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即留下了氣候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