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再破紀錄

2020-12-04 經濟日報

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

該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

該聲明顯示,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健康、人口移徙、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

報告聲明表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

自20世紀80年代,每個連續十年的氣溫都比1850年以來的前一個十年更熱。2019年結束時,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出了1.1℃,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而2016年,由於受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古特雷斯在該聲明序言中指出:「我們已偏離了實現《巴黎協定》所要求的1.5℃或2℃目標的軌道。」

佩蒂瑞·塔拉斯表示:「鑑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變暖仍將持續。最近十年的預報表明,未來五年全球氣溫可能會創下新的年度紀錄。這只是時間問題。」

該聲明由世界氣象組織與多家聯合國機構、各國氣象和水文部門,以及來自全球多地科研機構的專家共同編制,闡述了氣候領域的最新科學發現和數據,強調了採取氣候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決策者提供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權威信息。

聲明都說了些什麼?

該聲明利用大量篇幅討論了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糧食安全、人口遷移、生態系統等方面影響,主要內容包括:

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升高。2018年,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全球平均二氧化碳的濃度為百萬分之407.8±0.1,甲烷濃度為十億分之1869±2,一氧化二氮為十億分之331.1。初步數據顯示,2019年溫室氣體濃度繼續上升,預計將繼續增加0.6%左右。

海洋生態系統破壞嚴重。2019年,海洋熱含量已深入到深度2公裡的海洋,打破2018年創下的紀錄高點。北極海冰持續長期減少得到證實,其9月的月平均範圍是有記錄以來第三低。南極海冰面積自2016年起一直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

這一年,全球海洋平均經歷了近2個月的異常高溫,約84%的海域經歷了至少一次熱浪。海洋酸化、海水含氧量減少、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縮,以及南北極海冰與格陵蘭冰蓋縮小,嚴重破壞海洋和冰凍圈生態。2019年,全球海平面高度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熱浪致千人非正常死亡。極端高溫嚴重損害人類健康。2019年,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和歐洲均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其中日本的嚴重熱浪導致100多人死亡,18000人住院治療。法國去年6月至9月間的熱浪致使1462人非正常死亡,2萬多人因與高溫相關的疾病前往急診室就診。

與此同時,氣溫升高還加劇了登革熱病毒的傳播,最近數十年來,全球登革熱發病率急劇上升,目前約有一半人口面臨感染風險。

嚴重蝗災威脅糧食安全。2019年末的異常強降水是非洲之角地區暴發大規模沙漠蝗災的重要因素之一,這是當地25年來最嚴重、以及肯亞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預計蝗災在今年6月仍將進一步擴散,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近2200萬人將成「氣候難民」。2019年上半年,襲擊非洲東南部的熱帶氣旋「伊代」、南亞氣旋「法尼」和加勒比颶風「多裡安」,以及發生在伊朗、菲律賓和衣索比亞的洪水使670多萬人因災流離失所,預計全年的「氣候難民」總人數將接近2200萬。

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熱帶氣旋活動高於平均值,北半球共經歷了72個熱帶氣旋,南半球則為27個。其中非洲東海岸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氣旋「伊代」致使馬拉威、莫三比克和辛巴威近78萬公頃農田顆粒無收,超過18萬人無家可歸。

在亞洲,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和緬甸今年共有2200多人在季風季節的各類洪災中喪生,而美國2019年因洪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預計達到200億美元。

乾旱引發澳大利亞嚴重林火。澳大利亞在歲末年初遭遇極端高溫,並在12月18日創下41.9℃的氣溫紀錄。今年該國的火災季也異常持久且嚴重,多次發生重大火情,截至2020年初已導致33人死亡,2000多處房屋受損,新南威爾斯和維多利亞兩州的過火面積總計達700萬公頃。

此外,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等高緯度地區也發生了遠甚於往年的火災,甚至連北極也「著了火」,這在以往極為罕見。亞洲的印尼,以及美洲巴西亞馬孫雨林地區的火災數量也高於近十年的平均值。

古特雷斯在發布會上表示, 2020年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希望各國在今年底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提出更有力度的行動計劃,爭取實現全球控溫目標。

相關焦點

  • 世界氣象組織預警:今年夏天,北半球溫度可能破紀錄,將加劇疫情
    英國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生物學家經過研究才發現,怪異事件背後的真兇其實是:全球氣候變暖。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原本埋在冰雪中的小小雪藻就大量繁殖開來了,那些紅色和綠色的「雪」,其實就是不斷擴張的藻類。他們還畫了一張南極的綠藻地圖。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加劇
    新華社聯合國3月28日電(記者尚緒謙)世界氣象組織28日發布的《2018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過去一年全球變暖仍在加速,為全球帶來諸多經濟社會方面的挑戰。  當天,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一起,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布了這份報告。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勢頭不變 未來5年可能再破紀錄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日內瓦記者劉曲、駐聯合國記者尚緒謙報導:世界氣象組織10日發布最新報告說,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 實現《巴黎氣候...
    瑞士當地時間7月9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氣候預測指出,未來五年(2020—2024年),全球年平均氣溫或將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升高至少1°C,並且很可能在0.91°C~1.59°C範圍內。
  • ...世界氣象組織:今夏將產生破紀錄高溫天氣,可能加重疫情影響
    詳情點擊>>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全球新冠病例累計超560萬例,死亡逾35萬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05月27日18:54,全球累計確診5609079例,累計死亡350862例,累計確診國家和地區數188個。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全球變暖趨勢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聲明表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自20世紀80年代,每個連續十年的氣溫都比1850年以來的前一個十年更熱。
  • 世界氣象組織:2018年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
    2018年1月至10月全球溫度變化幅度示意圖。(來源:世界氣象組織官網)新華社日內瓦11月29日電(記者劉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在即,世界氣象組織29日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溫和酸化、極端天氣等並無弱化跡象,要實現控制全球升溫的既定目標,必須做出前所未有的改變。
  • 全球變暖加劇,地球或成煉獄?
    聯合國圖片01世界氣象組織:未來氣候變化將持續加劇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預測,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將在未來持續加劇。英國氣象局哈德萊中心運行的世界氣象組織年度至年代際預測牽頭中心收集數據對近地表溫度作了多模式氣候預測,結果顯示,未來五年(2020-2024)可能會出現新的全球平均溫度記錄。
  •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全球變暖再發信號
    >全球變暖使旱季突發大火的概率增加,在過去一年裡,全球範圍內野火頻發。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表公告稱,因受到西伯利亞地區長期高溫影響,北極圈連續第二年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2019年,澳大利亞、印度、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均出現了破紀錄的高溫,其中日本的嚴重熱浪導致100多人死亡,18000人住院治療。法國去年6到9月間的熱浪致使1000多人非正常死亡。極端天氣加劇隨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颶風和熱帶風暴也變得更頻繁、更強烈,一些地區的乾旱期持續時間也更長。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強調 應對氣候變暖面臨更大挑戰
    人民日報駐比利時記者 張朋輝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的最新氣候預測報告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度」可能在5年內出現。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溫控目標面臨巨大挑戰。世界氣象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是聯合國關於天氣、氣候和水文研究的權威機構。這份名為《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的報告旨在綜合世界各地氣象研究,提供高質量預測信息,為決策者提供參考。報告顯示,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迫在眉睫。
  • 外媒: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全球變暖再發信號
    △全球變暖引起的氣候變化世界各地野火頻發全球變暖使旱季突發大火的概率增加,在過去一年裡,全球範圍內野火頻發。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表公告稱,因受到西伯利亞地區長期高溫影響,北極圈連續第二年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
  • 2020年成為史上最炎熱一年 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還將再升高
    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也在不斷攀升,與之對應的是,地球遭遇的極端天氣頻率,也開始逐步增加。據報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未來五年全球氣溫預測評估》顯示,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20年成為史上最炎熱一年的可能性高達74.67%。
  • 世界氣象組織稱未來5年可能再破紀錄,人類命運岌岌可危
    前幾日,世界氣象組織發文稱:」2019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年份,第一是2016年。由於氣溫不斷升高,在未來5年內很有可能會再次突破。
  • 世界氣象組織預測,今年夏天將現破紀錄高溫,地球進入高燒狀態!
    世界氣象組織總是放馬後炮,每次都是咱高溫之後才告訴我們,今年將出現破紀錄高溫,好吧,你說的對,今年真的很熱,五一高溫前兩名廣西百色和海南儋州,雙雙達到41℃!而到了5月29日,北京氣溫則破42℃,熱不熱,溫度計說了算!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現象增加
    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根據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11月8日在日內瓦總部發布的題為《全球氣候2011-2015》報告,通過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的全球氣候以及極端天氣事件中的人類足跡進行分析後發現,創紀錄的溫度伴隨著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範圍縮小、大陸冰川和北半球積雪減少;所有這些氣候變化指標都確認了溫室氣體所造成的長期變暖趨勢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2017年全球氣溫創新高
    (Wolfgang Rattay/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11月8日訊 據《德國之聲》網站報導,在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之際,世界氣象組織(WMO)6日在波恩公布了地球氣候變暖的最新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將再次成為有天氣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目前的數據,2017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左右的前工業化時期上升了大約1.1攝氏度。
  • 太陽輻射會加劇全球變暖嗎?答案是NO!
    太陽輻射是否會加劇全球變暖?針對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太陽、地球和天氣」,近期《直擊天氣 與科學家聊「天」》活動特邀專家就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一一解析。目前國際民航組織已經把航空輻射作為一個常規的業務內容通報給空乘和飛行員,如果太陽活動太強,飛行員可以拒絕飛行,也可以通過跟機場協調改航道。雖然空間天氣看起來離我們遙遠,但它對導航通信、電網運行、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對國家經濟和我們生活方方面面都產生著影響。1989年3月13日晚11點,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供電網絡全部癱瘓,災害的元兇就是太陽風暴。
  • WMO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再升高
    世界氣象組織(WMO)當地時間9日發布的最新氣候預測報告顯示,未來五年(2020―2024年)中,每年的全球年均氣溫都有可能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至少高出1℃。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警告稱,這一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溫控目標面臨巨大挑戰。
  • 世界氣象組織給出數據,地球高燒停不下來
    世界氣象組織給出數據,地球高燒停不下來據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最新的氣象評估報告,在《未來五年全球氣溫預測評估》中,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未來5年,全球的平均氣溫仍然會持續上升趨勢,而兩極的氣溫漲幅,可能會進一步超過預期,這意味著,未來5年,地球的氣溫或許會變得更熱。
  •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全球變暖帶來多種變化
    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加拿大北極地區冰架坍塌無疑是全球變暖的又一個信號。科學家們關於全球變暖的很多預測正在發生:平均氣溫上升、極端天氣頻發、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野生動物種群和棲息地的變化等。世界各地野火頻發全球變暖使旱季突發大火的概率增加,在過去一年裡,全球範圍內野火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