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強調 應對氣候變暖面臨更大挑戰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人民日報駐比利時記者 張朋輝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的最新氣候預測報告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度」可能在5年內出現。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溫控目標面臨巨大挑戰。

世界氣象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是聯合國關於天氣、氣候和水文研究的權威機構。這份名為《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的報告旨在綜合世界各地氣象研究,提供高質量預測信息,為決策者提供參考。

報告顯示,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迫在眉睫。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當前,地球平均溫度已比工業化前高出了1攝氏度以上,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未來5年內,出現一個或多個月份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至少高1.5攝氏度的可能性約為70%;年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至少高1.5攝氏度的可能性約為20%,且這種可能性在不斷增加。

未來5年,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高緯度地區和非洲薩赫勒地區可能會更潮溼,南美洲北部和東部地區會更乾燥。大西洋北部地區可能有更強的西風,導致西歐出現更多風暴,全球極端天氣增多。

「這項研究表明,實現《巴黎協定》確定的溫度控制目標面臨巨大挑戰。」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經濟活動「停擺」,碳排放強度減弱,但報告顯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並未降低。塔拉斯解釋稱,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停留時間非常長,可達上百年。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下降,不會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疫情還會使人們更難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害。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全球各地不斷出現極端天氣,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過去5年,世界最大的經濟損失都與異常熱帶氣旋有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顯示,對年均溫度25攝氏度的中低收入國家來說,氣溫升高1攝氏度,將導致經濟增長率下降1.2%。英國氣象局哈德萊中心長期預測部門負責人亞當·斯卡菲表示,氣候變化日益加劇,各國政府和決策者了解最新的氣候風險顯得尤為重要。塔拉斯強調,氣候變化可能會威脅到人類福祉、生態系統和經濟發展,各國政府應將氣候行動納入經濟恢復計劃。

當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並不順利,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嚴重阻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所做出的努力。去年12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裡大會上,各方沒有就《巴黎協定》第六條有關碳市場機制和合作的談判達成一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世界氣象組織的這份報告表明,全球變暖正在加速,這是氣候變化的又一個警鐘。(人民日報布魯塞爾7月13日電)

相關焦點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加劇
    新華社聯合國3月28日電(記者尚緒謙)世界氣象組織28日發布的《2018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過去一年全球變暖仍在加速,為全球帶來諸多經濟社會方面的挑戰。  當天,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一起,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布了這份報告。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氣候服務狀態報告》
    世界氣象組織(WMO)當日發布了主題為「從早期預警轉向早期行動」的《2020年氣候服務狀態報告》。報告指出,在過去50年裡,全球共發生1.1萬多起由天氣、氣候和水導致的災害,造成了200萬人死亡和3.6萬億美元經濟損失;雖然其間每一場災難的平均死亡人數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有記錄的災難數量增加了5倍,經濟損失增加了7倍。
  • 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行動該「升溫」了
    10月以來,有關全球氣候變暖的報導不斷刷屏。8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報告稱,全球氣溫上升1.5℃問題或將提前到來;同日,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氣候變化經濟學的開創者之一、最早提出2℃升溫控制目標等氣溫紅線的美國經濟學家諾德豪斯。
  • 世界氣象組織:2018年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
    (來源:世界氣象組織官網)新華社日內瓦11月29日電(記者劉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在即,世界氣象組織29日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溫和酸化、極端天氣等並無弱化跡象,要實現控制全球升溫的既定目標,必須做出前所未有的改變。
  • 全球變暖引發極端氣候 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
    核心閱讀一份多國科學家參與調研的地球年度「體檢報告」顯示,2015年,包括溫室氣體濃度在內的多項與氣候相關的紀錄被打破。2015年以來的高溫繼 續反映了地球的變暖趨勢。世界氣象組織報告也顯示,2016年很可能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份。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再破紀錄
    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該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過去五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
    當地時間4月2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15-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最終報告。在去年9月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之前,WMO曾發布初步報告,最新報告對WMO每年發布的氣候狀況聲明作了補充。這意味著,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當前排放量暫時下降,全世界都必須繼續致力於應對持續發展的氣候變化。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數據,夏威夷莫納羅亞觀測站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創下紀錄,每天的濃度甚至突破了415ppm(百萬分之一)。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現象增加
    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根據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11月8日在日內瓦總部發布的題為《全球氣候2011-2015》報告,通過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的全球氣候以及極端天氣事件中的人類足跡進行分析後發現,創紀錄的溫度伴隨著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範圍縮小、大陸冰川和北半球積雪減少;所有這些氣候變化指標都確認了溫室氣體所造成的長期變暖趨勢
  • 世界各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美國航天局戈達德航天研究所上月底發表的研究報告說,2008年是自185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九個最熱的年份,估計下一個厄爾尼諾現象今年或明年開始形成,全球地表氣溫可能將在今後一兩年內創下新紀錄。中國氣象局科技發展司副司長巢清塵認為,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已對氣候變化產生重要影響。在變化速率方面呈現出的特徵是:北半球快於南半球,高緯度地區快於低緯度地區,冬季比夏季變化大。
  • 應對氣候變暖還需持續攻堅
    「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  「全球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引起的溫室效應,疊加在地球自然變化因素之上,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驅動因子」  「中國所做出的承諾會百分之百完成,而且會爭取做得更好一些」  「投入其中,參與進去,從身邊小事做起,我們都能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  影響:未來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大
  • 聯合國發布氣候報告:你無心的食物浪費 可能正在影響氣候變暖
    8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氣候變化與土地特別報告》。報告著重闡述了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影響。報告成果將為今年在印度和智利召開的氣候變化締約方大會提供重要的科學支持。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專家在介紹報告時說,有效的土地管理有助於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正在變暖,當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勢在必行。即使不能將氣溫升高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也應根據2015年12月達成的《巴黎協定》,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
  • 世界氣象日:氣候變暖,我們的水資源怎樣了?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 題:世界氣象日:氣候變暖,我們的水資源怎樣了?  新華社記者高敬  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與水」。  肖潺表示,全球變暖是當前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徵。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10年的氣溫都比上一個10年高,可謂節節攀升。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了《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這份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1攝氏度,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勢頭不變 未來5年可能再破紀錄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日內瓦記者劉曲、駐聯合國記者尚緒謙報導:世界氣象組織10日發布最新報告說,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 實現《巴黎氣候...
    瑞士當地時間7月9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氣候預測指出,未來五年(2020—2024年),全球年平均氣溫或將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升高至少1°C,並且很可能在0.91°C~1.59°C範圍內。
  • 世界氣象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氣象觀測系統
    來源:經濟日報世界氣象組織5月7日發布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對天氣觀測及預報數量、質量以及對大氣和氣候監測的影響日益增大。報告說,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觀測系統是該組織193個成員國(地區)向其公民提供天氣和氣候服務及產品的中樞,它通過陸基、海基和天基儀器提供對大氣和海洋表面狀態的觀測數據。相關觀測數據用於編制天氣分析、預報、報告和警告。該觀測系統大部分工作是部分或完全自動化的,預期將繼續運作,但如果疫情持續下去將導致系統缺乏維修、維護和供應保障,前景堪憂。
  • 合理利用氣候與水資源 發揮氣象趨利避害作用
    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與水」,旨在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氣候與水的關係,關注厄爾尼諾、拉尼娜等氣候現象以及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對水產生的重大影響。確定這一主題,彰顯出世界氣象組織及其成員深刻認識到,氣候與水處於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災害風險管理等全球目標的核心位置。面對氣候變化與水資源短缺、水汙染、暴雨洪澇等一系列挑戰,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合理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在我們生存的星球上,氣候與水循環相互影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創造奇蹟。
  • 第60個世界氣象日|直面氣候「暖」危機,為有源頭活水來……
    氣候與水究竟存在怎樣的聯繫?面對水資源危機,人們可以採取哪些氣象措施應對?聽小編給你嘮嘮氣候與水的故事——01嚴峻挑戰:水安全問題氣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水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二者相互影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創造奇蹟。一個地方水資源的重要來源就是降水,因而氣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裡的水資源稟賦。
  • 四川首發應對氣候變化需求清單
    「據有關專家預測,未來30年隨著氣候持續變暖,會間接對大熊貓的生存帶來更大的挑戰,比如大熊貓喜食的竹類植物分布將會往海拔較高、氣候涼爽的環境中變化,大熊貓就需要遷移。」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氣候中心工程師向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屢破「最熱記錄」的氣候變暖,誰是背後推手?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今年不斷持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2011年至2020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
  • 科學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全球氣候變暖已對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造成顯著的影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全球氣候呈變暖趨勢。在此背景下,20世紀90年代全球極端氣象災害比50年代高出5倍以上。未來全球極端氣象災害可能出現多發、頻發、重發趨勢,包括農業生產在內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將面臨巨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