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氣象觀測系統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世界氣象組織5月7日發布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對天氣觀測及預報數量、質量以及對大氣和氣候監測的影響日益增大。

報告說,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觀測系統是該組織193個成員國(地區)向其公民提供天氣和氣候服務及產品的中樞,它通過陸基、海基和天基儀器提供對大氣和海洋表面狀態的觀測數據。相關觀測數據用於編制天氣分析、預報、報告和警告。該觀測系統大部分工作是部分或完全自動化的,預期將繼續運作,但如果疫情持續下去將導致系統缺乏維修、維護和供應保障,前景堪憂。疫情暴發以來,從民航客機上獲取的氣象測量數據與以往正常情況相比平均下降了75%-80%。在南半球,這種損失接近90%。同時,陸基天氣觀測活動也正在減少,特別是在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區,那裡的許多氣象站都是人工的,因而受影響更大。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表示,各國氣象水文部門將繼續履行其基本職能,但由於疫情影響,這項工作在發展中國家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相關能力和資源日益受到限制令人擔憂。氣候變化影響和與天氣有關的災害仍在繼續發生,疫情又帶來了額外挑戰。因此,各國政府必須重視本國氣象預警和天氣觀測能力。

相關焦點

  •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加強全球氣象觀測數據動態質量評估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通訊員石巖 劉娜報導 5月12日,記者從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獲悉,該中心依託全球氣象數據質量實時評估系統(以下簡稱「評估系統」),加強全球氣象觀測數據質量分析和評估,從數據完整性、數據正確性以及觀測值與模式背景場差異等多個維度
  • ...世界氣象組織:今夏將產生破紀錄高溫天氣,可能加重疫情影響
    詳情點擊>>疫情加速高科技供應鏈重新布局,但中國地位難以被替代由於勞動力成本攀升,在新冠疫情爆發前,許多高科技企業已經著手降低對中國的供應鏈依賴程度,但是,過去30年中所建立起來的多級供應商系統和周邊生態體系,這不是在短期之內可以被複製的。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 實現《巴黎氣候...
    瑞士當地時間7月9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氣候預測指出,未來五年(2020—2024年),全球年平均氣溫或將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升高至少1°C,並且很可能在0.91°C~1.59°C範圍內。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過去五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
    當地時間4月2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15-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最終報告。在去年9月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之前,WMO曾發布初步報告,最新報告對WMO每年發布的氣候狀況聲明作了補充。這意味著,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當前排放量暫時下降,全世界都必須繼續致力於應對持續發展的氣候變化。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數據,夏威夷莫納羅亞觀測站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創下紀錄,每天的濃度甚至突破了415ppm(百萬分之一)。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氣候服務狀態報告》
    世界氣象組織(WMO)當日發布了主題為「從早期預警轉向早期行動」的《2020年氣候服務狀態報告》。報告指出,在過去50年裡,全球共發生1.1萬多起由天氣、氣候和水導致的災害,造成了200萬人死亡和3.6萬億美元經濟損失;雖然其間每一場災難的平均死亡人數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有記錄的災難數量增加了5倍,經濟損失增加了7倍。
  • 世界氣象組織: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超百萬分之410!逼近「安全...
    11月23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版《溫室氣體公報》。公報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水平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更加逼近科學界和國際社會所認定的「安全」紅線。公報同時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導致全球工業放緩,但預計這樣的減排規模不會讓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出現大的變化。
  • ——圖說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支持WMO在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目前承辦包括世界氣象中心、全球信息系統中心、區域專業氣象中心、區域氣候中心、區域培訓中心等在內的20個WMO全球或區域業務中心。
  • 世界氣象組織基本系統委員會專家組聯合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國天氣網訊 為期五天的世界氣象組織基本系統委員會專家組聯合會議( WMO CBS Expert Team Joint Meetings)今天(30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出席開幕會議並致歡迎辭,20多位各國專家及世界氣象組織秘書處代表參加會議。
  • 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佔五分之四。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極端天氣加劇疫情...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  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報告顯示,極端高溫、野火和洪水等高影響事件以及創紀錄的大西洋颶風季影響數百萬人,加劇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安全以及經濟穩定的威脅。
  • 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示範項目啟動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瑾 通訊員李佰平報導 6月24日至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航空氣象示範項目(AvRDP)啟動會在上海市氣象局召開。世界氣象組織官員、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項目科學委員會成員、中國氣象局和中國民用航空局的領導、專家等參加了項目啟動會。  航空氣象示範項目是世界氣象組織的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推動的一項航空氣象專項研究示範項目,它在全球不同的區域中選取了多家具有典型氣候特點的機場,旨在提高短臨預報技術和中尺度數值模式在新一代航空導航系統中的應用,為航空氣象用戶提供更好的氣象服務。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將持續至明年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它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通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
  • 疫情阻礙全球氣象科技發展?並沒有!|國際情報站
    2020年3月至4月,全球氣象科技圈有什麼新動態?世界氣象組織(WMO)聯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WMF),推出一款監控全球氣象觀測數據質量的工具;我國中央氣象臺的非洲降水落區預報產品上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開源模式代碼,推動數值天氣預報發展;谷歌研發8小時降水預報神經天氣模型……受疫情影響,歐美一些氣象科研機構、企業採用了遠程辦公模式,部分科研工作進度受到一定影響,但儘管如此,新科技進展依然不少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
  • 2020年全球氣象探測系統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促進觀測數據...
    2019年6月7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第18次世界氣象大會批准建立一個新的「全球基本觀測系統」(GBON),旨在促進全球範圍內觀測數據的交換和共享。全球性氣象監測體系——世界天氣監測網世界天氣監測網是世界氣象組織(WMO)籌劃和組建的全球性氣象業務體系,它綜合了191個會員國和會員地區運營的觀測系統、電信設施和數據處理與預報中心,以獲得為成員國提供氣象業務所需的氣象和地理信息。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強調 應對氣候變暖面臨更大挑戰
    人民日報駐比利時記者 張朋輝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的最新氣候預測報告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度」可能在5年內出現。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溫控目標面臨巨大挑戰。世界氣象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是聯合國關於天氣、氣候和水文研究的權威機構。這份名為《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的報告旨在綜合世界各地氣象研究,提供高質量預測信息,為決策者提供參考。報告顯示,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迫在眉睫。
  • 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在今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