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

2020-12-04 大洋網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佔五分之四。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存在幾個世紀,在海洋中停留更長時間。地球上一次經歷可比的二氧化碳濃度是300萬至500萬年前,當時溫度升高了2至3攝氏度,海平面比現在高了10至20米,但當時地球上沒有77億居民。

塔拉斯指出,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突破百萬分之400,僅僅四年之後就突破了百萬分之410,這樣的增長速度在歷史記錄上從未見過。

塔拉斯同時強調,新冠肺炎大流行不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但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使我們能夠採取更持久、更具雄心的氣候行動。通過對工業、能源和運輸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將排放量減少至零。所需改善在經濟上可以承受,技術上可以實現,並只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很小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致力於碳中和,這是值得歡迎的。塔拉斯說:「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估計,疫情期間全球每天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減少17%。由於封鎖措施的持續時間及程度等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尚無法準確預測2020年全年總減排量。初步估計表明,全球年度排放量減少4.2%至7.5%,但此規模減排量不能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下降。二氧化碳水平將繼續增加,儘管速度略有降低。

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根據2019年全球平均數字得出結論。各監測站點顯示,2020年二氧化碳含量呈持續上升趨勢。(總臺記者張婧昊)

相關焦點

  • ...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佔五分之四。△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存在幾個世紀,在海洋中停留更長時間。
  • 世界氣象組織: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超百萬分之410!逼近「安全...
    11月23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版《溫室氣體公報》。公報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水平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更加逼近科學界和國際社會所認定的「安全」紅線。公報同時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導致全球工業放緩,但預計這樣的減排規模不會讓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出現大的變化。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報告顯示,極端高溫、野火和洪水等高影響事件以及創紀錄的大西洋颶風季影響數百萬人,加劇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安全以及經濟穩定的威脅。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創新高 首次達到400ppm
    報告稱,1990年至2015年間,來自工業、農業和家庭活動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長壽命溫室氣體,使導致氣候變暖的「輻射強迫」效應上升37%。具體而言,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水平為工業化前的144%,2014至2015年二氧化碳的增加值大於上一年和過去10年增量的平均值。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
  • 又到一年「地球日」 氣象組織這樣說
    當地時間2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為紀念「地球日」50歲生日,發布《2015—2019全球氣候》最終報告。報告再次證實,2015—2019年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1970年高出了26%,全球平均氣溫相比於1970年上升了0.86攝氏度,比工業化前高出1.1攝氏度。與2011-2015年相比,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2攝氏度。報告數據顯示自1980年以來,每個10年都比前一個更加溫暖。儘管新冠肺炎疫情暫時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但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仍處於創紀錄水平。
  • 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未顯著降低
    經濟日報日內瓦訊 記者楊海泉報導: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為抗擊疫情採取了封鎖限制措施,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並未因此顯著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保持在創紀錄水平。公報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工業放緩,但這並沒有遏制溫室氣體排放、溫度上升、極端天氣、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氣候惡化現象。疫情封鎖限制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許多汙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但並未對因歷史累積和當前排放形成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產生顯著影響。實際上,疫情期間的碳排放波動並不比正常年份更大。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新華社日內瓦11月25日電(記者劉曲)世界氣象組織25日發布新一期《溫室氣體公報》,指出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次刷新紀錄,溫室氣體水平持續增長已成長期趨勢,未來將導致愈發嚴重的氣候變化。  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長效溫室氣體,可在大氣中滯留數百年。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2017年全球氣溫創新高
    (Wolfgang Rattay/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11月8日訊 據《德國之聲》網站報導,在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之際,世界氣象組織(WMO)6日在波恩公布了地球氣候變暖的最新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將再次成為有天氣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目前的數據,2017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左右的前工業化時期上升了大約1.1攝氏度。
  • 世界氣象組織稱2015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躍升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網站3月10日消息,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觀測數據,2015年間,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測量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躍升了3.05ppm (1ppm指百萬分之一),在56年的同比研究中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今年不斷持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2011年至2020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
  •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溫室氣體濃度逐年增加 積極讚賞中國致力實現...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近日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紀念日前夕發布的《2020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大氣中主要溫室氣體濃度每年都有所增加,海洋熱量也逐年上升。2020年預計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之一。」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三個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月14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與2016年不分伯仲。自然形成並起降溫作用的氣候現象「拉尼娜」僅在年底才給高溫「踩了剎車」。世界氣象組織調查數據顯示,在持續的長期氣候變化趨勢下,2011年至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
  • 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尤其是蒸汽時代的開啟,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化石燃料被人們焚燒,或是大面積的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4月2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稱,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或下降6%,這將成為二戰以來年均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一次下降。但這次下降不值得我們為之慶祝,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主要溫室氣體濃度仍已經升至創紀錄水平。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_新華報業網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調查數據顯示,在持續的長期氣候變化趨勢下,2011年至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最暖的六年都在2015年及其後的幾年,其中2016年、2019年和2020年位列前三。202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約為14.9℃,比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2攝氏度。
  • 聯合國:溫室氣體濃度已達到3百萬年來最高水平
    聯合國:溫室氣體濃度已達到3百萬年來最高水平 中國新聞網 | 2020-09-10 15:32:03 9日發布的一份由世界氣象組織(WMO)等聯合國機構共同完成的報告顯示,氣候變化並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 世界氣象組織:2020或成為史上第二熱年份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據路透社日內瓦12月2日報導,世界氣象組織(WMO)周三說,今年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在極端高溫的推動下,澳大利亞、西伯利亞和美國各地在2020年經歷了野火肆虐,煙霧彌散全球。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時說,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排放是罪魁禍首,相關政策尚未足以應對挑戰。古特雷斯說:「簡單地說,地球的狀況出了問題。」他說:「人類正在向大自然開戰。這是在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