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地球日」 氣象組織這樣說

2021-01-13 國際在線

當地時間2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為紀念「地球日」50歲生日,發布《2015—2019全球氣候》最終報告。

報告再次證實,2015—2019年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1970年高出了26%,全球平均氣溫相比於1970年上升了0.86攝氏度,比工業化前高出1.1攝氏度。與2011-2015年相比,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2攝氏度。報告數據顯示自1980年以來,每個10年都比前一個更加溫暖。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暫時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但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仍處於創紀錄水平。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關係到整個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發展,關係到未來幾代人的共同利益。

預測表明,未來5年(2020—2014年)全球平均氣溫會繼續升高,或出現新的平均氣溫記錄。特別是高緯度和陸地的氣溫將繼續升高,但海洋變暖的速度會減緩,特別是北大西洋和南部海洋。

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各國加強預警系統建設,切實執行減排計劃,共同維護人類的家園。(總臺記者 薛婧萌)

相關焦點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是有氣象觀測歷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在「Phys.org」網站的新聞稿中稱,世界氣象組織表示,2020年是有氣象觀測歷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地球已處於氣候災難邊緣。 地球的平均溫度比工業化(1850-1900年)前高出大約1.2攝氏度。估計,到2024年,將超過1.5攝氏度。聯合國秘書長稱,「世界已處於氣候災難邊緣」。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是有氣象觀測歷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在「Phys.org」網站的新聞稿中稱,世界氣象組織表示,2020年是有氣象觀測歷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地球已處於氣候災難邊緣。地球的平均溫度比工業化(1850-1900年)前高出大約1.2攝氏度。估計,到2024年,將超過1.5攝氏度。
  • 世界氣象組織給出數據,地球高燒停不下來
    世界氣象組織給出數據,地球高燒停不下來據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最新的氣象評估報告,在《未來五年全球氣溫預測評估》中,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未來5年,全球的平均氣溫仍然會持續上升趨勢,而兩極的氣溫漲幅,可能會進一步超過預期,這意味著,未來5年,地球的氣溫或許會變得更熱。
  • 世界氣象日,談古論今說天氣
    今天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我們一起揭開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精準氣象預測,探索未知,創造奇蹟通曉氣象,精準預測,讓人類生活更美好,是人們對大氣科學不斷探索的源動力。從「看雲識天氣」的經驗傳承,到「二十四節氣」的韻律實踐;從1860年代第一張手繪天氣圖的誕生,到20世紀以數值模式為基礎的現代天氣預報體系的建立,人類對氣象預測的「精準」追求,從未停止。
  • 世界氣象組織:2020或成為史上第二熱年份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據路透社日內瓦12月2日報導,世界氣象組織(WMO)周三說,今年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時說,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排放是罪魁禍首,相關政策尚未足以應對挑戰。古特雷斯說:「簡單地說,地球的狀況出了問題。」他說:「人類正在向大自然開戰。這是在自殺。」世界氣象組織說,一個不那麼顯眼的變化跡象是海洋溫度飆升至創紀錄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都經歷了熱浪。
  • 世界氣象組織感謝中國對國際區域氣象合作的貢獻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22日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國際區域氣象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氣象組織對此表示感謝,並期待與中國的進一步合作。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70次屆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22日聯合舉辦「一帶一路」氣象合作會議,介紹《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下稱《意向書》)籤署一年以來的實施成果。會議通過播放「一帶一路」氣象合作宣傳片等方式,介紹了相關合作進展。
  • 世界氣象組織稱全球溫室氣體含量創新高
    新華網日內瓦11月21日電(記者 劉洋 王昭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2017年全球氣溫創新高
    (Wolfgang Rattay/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11月8日訊 據《德國之聲》網站報導,在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之際,世界氣象組織(WMO)6日在波恩公布了地球氣候變暖的最新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將再次成為有天氣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目前的數據,2017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左右的前工業化時期上升了大約1.1攝氏度。
  • 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蒸汽時代的開啟,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化石燃料被人們焚燒,或是大面積的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及溫室效應。
  • ——圖說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WMO)是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後最早加入的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1972年2月,中國恢復在WMO的合法席位。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更加活躍地參與國際氣象交流合作,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為國際氣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2017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地球溫度第二高年份
    原標題:2017年地球溫度第二高,僅次於2016年哥白尼氣候變化局4日說,2017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地球溫度第二高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哥白尼氣候變化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為14.7攝氏度,比工業革命前高1.2攝氏度,略低於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即2016年。哥白尼氣候變化局由歐洲中期數值預報中心運營,是首個報告2017年氣象狀況的國際氣象機構,所用氣象記錄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後期。
  • 無棣:世界氣象日「玩轉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春雨報導 3月19日,山東省無棣縣氣象局聯合無棣縣第三實驗小學共同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共慶世界氣象日。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老師同學們發放了各類氣象科普及防災減災材料,組織觀看氣象宣傳片、氣象應急指揮車等裝備模型,並結合今年世界氣象日「太陽、地球與天氣」的主題開設了一節獨特的氣象大講堂,課上通過有獎知識問答、氣象觀測站紙模拼裝等有趣的形式,為同學們生動講解了太陽活動對地球天氣及氣候的影響、氣象觀測的工作過程、氣象災害和預警信號等知識,幫助同學們認識氣象了解氣象。
  • 世界氣象組織探測到單次長度最長閃電
    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網站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歐颯)世界氣象組織25日宣布,迄今為止探測到的單次長度最長閃電為709公裡,單次持續時間最長閃電為16.73秒。  世界氣象組織網站發布聲明,說單次長度最長閃電2018年10月31日發生在巴西南部,單次持續時間最長閃電2019年3月4日發生在阿根廷北部。
  •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次將增加
    更讓人感到混亂的是:不是都說暖冬了嗎?怎麼冬天還這麼冷?在經歷了去年年初和年末兩次讓人印象深刻的寒潮之後,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博士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2010年很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熱的一年。百年一遇的災害將可能變為「二十年一遇」。到本世紀末,一些現在看來少有的極端天氣事件將不再顯得很特別。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將持續至明年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它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通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
  • 國際氣象組織報告稱2013年溫室效應氣體量創新高
    中國網9月11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報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報告稱,大氣中造成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3年達到了一個新的峰值。三種溫室氣體中最重要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量最大,而這次的增速是近三十年來的觀測中從未有過的。
  • 氣象組織預測今年全球將現異常高溫 但厄爾尼諾出現概率低
    3月2日,據外媒報導,世界氣象組織表示,今年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較低,但由於人為活動所引起的氣候變化,全球多地仍將經歷異常高溫。氣象組織預計,2020年三四月間出現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概率分別為35%和5%,而六到八月間出現上述現象的概率均為20-25%。
  • 世界氣象組織預測,今年夏天將現破紀錄高溫,地球進入高燒狀態!
    世界氣象組織總是放馬後炮,每次都是咱高溫之後才告訴我們,今年將出現破紀錄高溫,好吧,你說的對,今年真的很熱,五一高溫前兩名廣西百色和海南儋州,雙雙達到41℃!而到了5月29日,北京氣溫則破42℃,熱不熱,溫度計說了算!
  • 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共商推進區域和「一帶一路」氣象合作
    12月22日,《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以下簡稱《意向書》)第四次實施磋商會在線上召開,共商未來合作規劃與具體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