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感謝中國對國際區域氣象合作的貢獻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22日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國際區域氣象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氣象組織對此表示感謝,並期待與中國的進一步合作。

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70次屆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22日聯合舉辦「一帶一路」氣象合作會議,介紹《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下稱《意向書》)籤署一年以來的實施成果。會議通過播放「一帶一路」氣象合作宣傳片等方式,介紹了相關合作進展。

塔拉斯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在提供公共氣候服務和相關技術方面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中國的許多經驗和技術都值得世界氣象組織其他成員國學習和借鑑。例如,中國在氣象災害早期預警方面擁有豐富經驗,「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為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高質量數據服務,中國還幫助發展中國家培訓了大量專業氣象人才。此外,中國的城鎮氣象服務對全球許多受空氣汙染、自然災害以及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具有借鑑意義。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臨時代辦傅聰大使在致辭中說,「一帶一路」倡議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得到了世界上眾多國家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願景與世界氣象組織促進國際和區域氣象合作等目標契合。他歡迎更多國家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氣象合作中,並從中受惠。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在致辭中說,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籤署《意向書》是雙方推進「一帶一路」及區域氣象合作的具體舉措。她表示將繼續與世界氣象組織在教育培訓計劃、自願合作計劃和援助非洲項目等方面開展合作,促進區域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提升。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共商推進區域和「一帶一路」氣象合作
    12月22日,《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以下簡稱《意向書》)第四次實施磋商會在線上召開,共商未來合作規劃與具體舉措。
  • ——圖說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WMO)是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後最早加入的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1972年2月,中國恢復在WMO的合法席位。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更加活躍地參與國際氣象交流合作,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為國際氣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 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截至2019年,中國氣象局承辦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區域培訓中心(南京及其北京分部)已為4000餘名國外學員提供了短期氣象預報、衛星應用等領域的國際培訓課程。超百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員獲得中國政府和WMO的本科及研究生氣象聯合獎學金。
  • 世界氣象組織 - 氣象科普 -中國天氣網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其前身為國際氣象組織(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IMO),於1873年在維也納成立。是世界各國政府間開展氣象業務和氣象科學合作活動的國際機構。
  • 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在今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
  • 國際氣象防災減災裡的「中國貢獻」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我國積極參與全球開放合作、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此同時,中國氣象局積極推動氣象事業走出國門,在構建合作機制和平臺、推動國際氣象防災減災合作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架起中蒙高空氣象資料共享橋梁中國氣象報記者 餘亞慶 通訊員 王盈在廣袤的蒙古高原上,探空站稀疏地分布著。
  • 亞洲區氣象部門首腦在香港討論區域合作
    新華網香港12月7日電(記者張雅詩)來自35個亞洲國家及地區的氣象部門首腦,7日出席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區域協會(亞洲)的第十三次會議。  一連9日的會議共有100多人出席,其中還包括世界氣象組織秘書處的高層人員,相關國際組織的代表和其他區域的氣象部門的觀察員等。
  • 世界氣象組織簡介-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 的前身是成立於1873年的國際氣象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目前,世界氣象組織已有189個會員。
  • 中國氣象科技與世界共風雨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要求,中國氣象局作為世界氣象中心需要為世界各國開展實時氣象預報、預測業務提供穩定、豐富、高質量的無縫隙天氣氣候業務分析、預報、預測指導產品,並牽頭開展國際氣象預報技術培訓、技術交流等活動。   2018年1月16日,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此後不到5個月,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通過審定,正式上線運行。
  • 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示範項目啟動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瑾 通訊員李佰平報導 6月24日至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航空氣象示範項目(AvRDP)啟動會在上海市氣象局召開。世界氣象組織官員、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項目科學委員會成員、中國氣象局和中國民用航空局的領導、專家等參加了項目啟動會。  航空氣象示範項目是世界氣象組織的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推動的一項航空氣象專項研究示範項目,它在全球不同的區域中選取了多家具有典型氣候特點的機場,旨在提高短臨預報技術和中尺度數值模式在新一代航空導航系統中的應用,為航空氣象用戶提供更好的氣象服務。
  • 區域災害聯防和航空氣象
    「一帶一路」區域氣象合作有力促進了雙向提升。我國將沿線區域大氣科學研究作為重點,有力提高了科研水平。同時,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也使我國能更好地履行承擔的全球或區域中心職責,從而為全球和區域提供更高質量的氣象服務。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上線
    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國內外海洋氣象組織及其現狀簡介
    由於海洋是連接世界各大洲的水域,海上航行是世界性、國際間的經濟活動與人文交流,而海洋氣象是海上活動的保障,並且需要國際間的協作。因此參與國際間海洋氣象組織的協調與運作非常重要。在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中,海洋氣象學領域肩負著重要使命與蘊含著現代活力,因此需要更多地認識國際相關組織並積極地與之交流。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施麟)據中國氣象局消息,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東北區域氣象中心
    遼寧省氣象局是中國氣象局東北區域氣象中心所在地,承擔著東北地區氣象業務、科研和培訓的組織協調及技術支撐工作。主要職責是:1.管理協調組織召開區域氣象工作會議,研究確定區域業務科技發展等重大問題,推進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綜合氣象觀測、信息與技術保障、科技創新和教育培訓等資源優化配置。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的榮光與責任
    一年前,2017年5月17日,在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這是一次巨大的鼓舞,標誌著我國氣象業務服務的整體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歷經一年的準備,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開始體現我國在世界氣象業務組織、技術交流等方面的骨幹和牽頭作用,進一步彰顯了我國在世界氣象舞臺上的顯示度、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貢獻。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國際雲圖集》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淑喬報導 3月23日是第57個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當日以在線數字形式發布了新版《國際雲圖集》,收錄從全球氣象學家、攝影家和雲愛好者中徵集的數百幅精美雲圖,為觀測和識別雲及其他天氣現象提供了權威詳實的參考資料
  • 借力與互贏:國際氣象合作新態勢
    隨著新技術向氣象領域的滲透,國際氣象合作從來沒有停止,而且一些新的動態和形式的出現,也在不斷強化這種合作。  美國和澳大利亞借力日本下一代氣象衛星  1977年,日本發射了首顆地球靜止氣象衛星GMS-1,開啟了靜止氣象衛星時代。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
    就在昨天,世界氣象組織(WMO)認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啦!去年5月,在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其業務運行掛靠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對沒錯就是萌臺的臺裡,高大上有木有?!呱呱叫有木有?!世界氣象中心誒!(挺胸抬頭驕傲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