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區域氣象中心

2020-12-01 中國天氣

遼寧省氣象局是中國氣象局東北區域氣象中心所在地,承擔著東北地區氣象業務、科研和培訓的組織協調及技術支撐工作。主要職責是:

1.管理協調

組織召開區域氣象工作會議,研究確定區域業務科技發展等重大問題,推進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綜合氣象觀測、信息與技術保障、科技創新和教育培訓等資源優化配置。

2.業務指導

組織區域氣候會商、災害天氣聯防等相關業務協調工作。提供區域客觀預報預測等指導產品。對省級數值預報產品應用提供技術支持。組織區域性重大社會活動氣象保障及區域性重大氣象事件專報材料的編寫。建立區域重大氣象事件的聯報聯防和應急聯動制度,提高區域應急服務能力。

3.科研組織

組織聯合申報區域性業務科技項目,組織區域科技力量聯合攻關。發揮中國氣象局專業氣象研究所的核心和引領輻射作用。針對凝練出的區域業務發展共性科技問題組織研究和開發,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建立區域級精細化數值預報模式支撐系統。建立區域內專業技術人員的合作與交流機制,形成區域人才的整體優勢。

4.技術支持

建立完善區域業務科技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區域內各種資料的共享。組織區域共性業務技術平臺的開發。開展區域內相關應急觀測、裝備監控與技術保障工作。

5.專業培訓

統籌考慮區域內培訓資源,組織開展在職培訓和科技骨幹集中輪訓。

相關焦點

  • 黑龍江:舉行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啟動儀式
    8月14日,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試運行啟動儀式在哈爾濱圓滿舉行。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進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軍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前,楊軍一行聽取黑龍江省氣象數據中心關於天鏡業務平臺的介紹,並參觀了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
  • 東北區域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成立
    東北區域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揭牌儀式今天在瀋陽市遼寧電力中心醫院舉行。該中心依託遼寧電力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成立,是一所公益性、綜合性的專業機構,為兒童、青少年、家長及社區心理輔導人員提供專業服務。
  • 區域災害聯防和航空氣象
    「一帶一路」區域氣象合作有力促進了雙向提升。我國將沿線區域大氣科學研究作為重點,有力提高了科研水平。同時,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也使我國能更好地履行承擔的全球或區域中心職責,從而為全球和區域提供更高質量的氣象服務。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
    就在昨天,世界氣象組織(WMO)認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啦!去年5月,在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其業務運行掛靠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對沒錯就是萌臺的臺裡,高大上有木有?!呱呱叫有木有?!世界氣象中心誒!(挺胸抬頭驕傲臉)
  • 東北冷渦研究開放重點實驗室成立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廣梅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東北區域氣象中心東北冷渦研究開放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立並開始運行。該實驗室重點研究造成東北區域低溫冷害、持續陰雨洪澇、強對流等複雜災害性天氣的東北冷渦系統,以及導致東北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東北區域中高緯多圈層氣候系統等典型天氣系統,旨在提高東北天氣氣候預報預測業務水平,加強東北地區防災減災、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氣象保障能力,為東北全方位振興提供高質量氣象保障。
  • 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分管辦公室、計劃財務處;聯繫生態和農業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中國氣象局災害監測預警評估中心)和預報系統開放實驗室。分管業務科技處、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運行辦公室;聯繫天氣預報室、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室。
  • 國家氣象中心加強航空氣象技術服務
    此外,在2015年,國家氣象中心還編制了《航空氣象業務發展規劃(2015-2017年)》,實現機場預報36小時內3小時間隔的降水、風、溫度、能見度等要素預報指導產品製作,研發基於GRAPES-MESO的48時內6小時間隔的風、顛簸、低空風切變等航路危險天氣預報指導產品。  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副主任楊波表示,在2016年,該中心將繼續加強航空氣象技術儲備。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的榮光與責任
    在「世界天氣監測計劃」第一個執行計劃中(1968年至1971年),其骨幹業務系統——全球資料加工和預報系統提出了三級氣象中心業務體系構建模式,即世界氣象中心(WMC)、區域氣象中心(RMC,1987年5月WMO第10次世界氣象大會同意改為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和國家級氣象中心(NMC),分別在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履行全球資料加工和預報系統的規定職能。
  • 關鍵時刻的權威聲音——記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服務日本核洩漏
    北京時間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北部發生芮氏9級特大地震,日本政府隨即宣布進入「核能緊急事態」。12日上午,經日本有關部門確認,福島核電站有放射性物質洩漏。  核洩漏事故發生後,中國氣象局迅速響應,積極部署,設立在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的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立即行動,迅速啟動擴散模式,滾動開展核放射性汙染物擴散預報及其影響評估。
  •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運行 :氣象就是生產力
    2017年6月,亞洲航空氣象中心高層專職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全國多地出現雷雨天氣。時隔一年多,2018年7月,亞洲航空氣象中心高層專職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全國各地又出現雷雨天氣。「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將落實亞洲區域航空氣象服務要求,適應國際民航組織未來對全球航空氣象服務布局的戰略調整,滿足我國民用航空的發展需求。」民航局空管局局長車進軍說。更及時 更精準 更廣泛正處於雷雨季的中國民航,對於氣象預報的重要性感受深刻。一場疾風驟雨能讓大型繁忙機場無法起降,進而影響全國各地航班的正常運行。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在今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
  • 亞洲區氣象部門首腦在香港討論區域合作
    新華網香港12月7日電(記者張雅詩)來自35個亞洲國家及地區的氣象部門首腦,7日出席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區域協會(亞洲)的第十三次會議。  一連9日的會議共有100多人出席,其中還包括世界氣象組織秘書處的高層人員,相關國際組織的代表和其他區域的氣象部門的觀察員等。
  • 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共商推進區域和「一帶一路」氣象合作
    12月22日,《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以下簡稱《意向書》)第四次實施磋商會在線上召開,共商未來合作規劃與具體舉措。
  • 東北冷渦研究成果支撐暴風雪精準預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東雷 唐亞平報導 受東北冷渦及西南暖溼氣流共同影響,2月14日至16日,遼寧出現2009年以來最強降雪天氣過程。在遼寧省氣象局精準預報的背後,是多年來圍繞東北冷渦取得的預報技術成果。
  •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成立運行
    7月11日,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成立並開始運行,將對亞洲區域內未來六小時可能影響航空運行的雷暴、顛簸、積冰、沙暴、塵暴和山地波等提供專業詳細的預報。區域內的氣象監視臺、空管用戶和航空企業通過亞洲危險天氣諮詢中心網站和亞洲航空氣象服務網便可獲得所需產品。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以及數十個國家的航空氣象專家出席運行啟動儀式。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發來賀函。
  • 「海神」攜強風雨襲東北,為何颱風最近總愛去東北?
    中國天氣網訊 預計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將於7日夜間至8日凌晨進入東北地區帶來強風雨,且與前期颱風「美莎克」影響區域高度重疊,上述地區需加強防禦。近半個月內,東北地區接連遭受三個颱風影響,為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為何最近颱風頻頻北上影響東北?颱風不登陸風雨為什麼也很強?
  • ——走進民航華東空管局氣象中心
    那麼民航氣象工作者是如何應對春運保障的呢?特殊天氣下有著怎樣的特殊應對?春運伊始,我們走進民航華東空管局氣象中心,了解民航氣象春運保障的「應對之方」。  航空氣象預報對於飛行正常有多重要?  「民航運行中一個點的複雜天氣可能影響的就是一大片區域,正如高速擁堵常常只是源於某一出入口的異常。
  •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聯合建設進展順利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報導 6月22日,記者從亞洲航空氣象中心聯合建設高層專職小組第一次會議上了解到,當前,該中心聯合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在提供氣象數據、資料、產品的基礎上,中國氣象局正基於我國最新的「風雲四號」衛星資料,研發強對流、沙塵暴、顛簸和積冰等航空重要天氣識別技術。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的階段目標是在2017年年底建成亞洲區域危險天氣諮詢中心。
  • 世界氣象組織感謝中國對國際區域氣象合作的貢獻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22日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國際區域氣象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氣象組織對此表示感謝,並期待與中國的進一步合作。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70次屆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22日聯合舉辦「一帶一路」氣象合作會議,介紹《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下稱《意向書》)籤署一年以來的實施成果。會議通過播放「一帶一路」氣象合作宣傳片等方式,介紹了相關合作進展。
  •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加強全球氣象觀測數據動態質量評估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通訊員石巖 劉娜報導 5月12日,記者從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獲悉,該中心依託全球氣象數據質量實時評估系統(以下簡稱「評估系統」),加強全球氣象觀測數據質量分析和評估,從數據完整性、數據正確性以及觀測值與模式背景場差異等多個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