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成立運行

2021-01-11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報導 颱風、暴雨、雷電頻頻來襲,如何保障航班飛行安全?7月11日,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成立並開始運行,將對亞洲區域內未來六小時可能影響航空運行的雷暴、顛簸、積冰、沙暴、塵暴和山地波等提供專業詳細的預報。區域內的氣象監視臺、空管用戶和航空企業通過亞洲危險天氣諮詢中心網站和亞洲航空氣象服務網便可獲得所需產品。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以及數十個國家的航空氣象專家出席運行啟動儀式。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發來賀函。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自2016年1月開始聯合建設。民航氣象中心是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建設和運行的主體單位,國家氣象中心是其技術支持中心,香港天文臺則為備份中心。

  亞洲危險天氣諮詢服務是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建設的階段性目標。目前,該中心每天滾動製作發布的亞洲危險天氣例行諮詢產品多達32種,覆蓋亞洲26個國家和地區、51個飛行情報區。

  中國氣象局為該中心提供了大量基礎數據和數值預報產品,併集中力量開展航空氣象前端基礎產品技術開發,利用風雲四號等衛星資料研發了強對流識別、外推與追蹤產品和沙塵、能見度監測、火山灰監測產品;基於智能化網格預報系統,開展了針對航站的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發,實現24小時內逐小時預報,部分地區可實現分鐘級預報;研發了基於雷達、衛星、閃電等強對流綜合預報預警技術和產品,以及基於人工智慧的強對流預報預警算法及產品,開發了強風暴指數、最大風層高度和溫度、積冰指數、不穩定區、顛簸指數、對流層頂高度和溫度等航空氣象指導產品。

  此外,中國氣象局還利用氣象衛星為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持續穩定的氣象監測服務,面向亞洲區域航空氣象國際培訓班實施培訓計劃,不斷提高亞洲區域航空氣象中心知名度和影響力。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8年7月16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運行 :氣象就是生產力
    只不過一年間,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在對可能影響航空運行的雷暴、顛簸、積冰、沙塵暴等危險天氣諮詢服務方面,已經做到了每天滾動製作及發布各類產品32種,覆蓋亞洲26個國家及地區、51個飛行情報區。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臺聯合建設的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在努力為亞洲區域內的氣象監視臺、空管用戶和航空企業提供越來越優質的航空氣象服務。
  • 民航局、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將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將按照「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統一開放」的原則,以建設「亞洲區域危險天氣諮詢中心」為階段目標,最終建成「世界區域預報中心」,以更好地適應國際航空氣象服務布局的戰略調整,支持我國民航強國、氣象強國的發展目標,滿足亞洲區域航空氣象服務需求,推動我國航空氣象服務發展能力。
  •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聯合建設進展順利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報導 6月22日,記者從亞洲航空氣象中心聯合建設高層專職小組第一次會議上了解到,當前,該中心聯合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在提供氣象數據、資料、產品的基礎上,中國氣象局正基於我國最新的「風雲四號」衛星資料,研發強對流、沙塵暴、顛簸和積冰等航空重要天氣識別技術。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的階段目標是在2017年年底建成亞洲區域危險天氣諮詢中心。
  • 香港天文臺臺長:將與內地共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表示,香港天文臺正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打造服務亞洲乃至全球的「航空氣象中心」,打破西方的壟斷,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共享航空氣象信息。香港天文臺全天24小時對氣象、地震、輻射等多方面提供預報和監測,是香港市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政府公共服務部門之一。
  • 區域災害聯防和航空氣象
    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已經完成了相關網站建設,以及CAP警告信息的獲取和存儲,並通過該網站正式向項目所惠及的東南亞四國提供基於中國數值預報系統和風雲二號衛星開發的指導產品。向寮國氣象視頻演播系統項目,幫助寮國氣象部門提高防災減災應對能力。
  • 國家氣象中心加強航空氣象技術服務
    此外,在2015年,國家氣象中心還編制了《航空氣象業務發展規劃(2015-2017年)》,實現機場預報36小時內3小時間隔的降水、風、溫度、能見度等要素預報指導產品製作,研發基於GRAPES-MESO的48時內6小時間隔的風、顛簸、低空風切變等航路危險天氣預報指導產品。  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副主任楊波表示,在2016年,該中心將繼續加強航空氣象技術儲備。
  • 民航中南地區首個航空氣象 預報服務中心在張家界機場落地
    7月21日,全國首家自籌資金建成的新型航空氣象服務機構,民航中南地區首個航空氣象集中預報中心正式落地,此舉將為民航中小機場突破氣象發展瓶頸提供「湖南模板」,為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注入「湖南力量」。 7月21日至22日,湖南機場集團氣象預報服務中心項目民航專業工程行業驗收及運行安全評估會議在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召開。
  • 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7日,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舉行。氣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航空工業氣象發展歷程的重要裡程碑,對集團公司航空氣象體系完善、發展創新、技術進步、交流合作、保障能力提升及全面任務推進發揮積極作用,標誌著集團公司航空氣象技術發展建設開啟了一個統一規劃、合作共建的新時代。下一步,氣象研究中心將著力制定航空氣象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制定航空氣象發展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氣象網絡建設和技術研究,實現氣象保障能力新飛躍。
  • 【CAAC·TV】民航局、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將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內容簡介:民航局、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將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 民用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將上線運行
    民航氣象中心主任周建華表示,航空氣象服務不僅為民航運行安全順暢保駕護航,也通過提供精細化的航空氣象信息,幫助航空公司和機場等民航單位節省運營成本。隨著民航業的發展和公眾對民航出行的關注,航空氣象服務將藉助更多科技手段,服務行業發展。
  • 亞洲最大運行控制中心項目通過驗收
    日前,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建設集團承建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南航基地運行控制中心和機組出勤用房項目如期通過竣工驗收。該中心是亞洲最大的運行控制中心。 南航基地運行控制中心和機組出勤用房項目,總建築面積20多萬平方米,位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內。
  • 航空高校和氣象企業共建航空氣象創新應用示範中心
    在11月9日召開的第一屆航空氣象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上,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華風氣象傳媒集團籤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航空氣象創新應用示範中心暨聯合開放實驗室(以下簡稱示範中心),打通「產、學、研、用」的深度創新鏈條。
  • 江西基地運行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在昌北機場正式揭牌
    2020年9月24日,江西基地運行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昌FBO」)在昌北機場正式揭牌,這是江西首家公務機固定運營基地。江西處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峽兩岸經濟帶的中心腹地,全年不受颱風影響,旅遊資源豐富。
  • 康寧在臺灣成立亞洲玻璃技術中心
    新成立的工程技術與設計中心將為消費電子及其它行業提供產品研發支持 臺北2011年6月1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康寧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GLW)今天宣布位於臺灣臺北市內湖科技園的康寧亞洲玻璃技術中心正式成立。
  • 新版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上線
    民航局空管局氣象服務部、氣象中心,各地區空管局氣象服務部和氣象中心,廈門空管站氣象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飛行員協會、航空公司、機場、通用航空等用戶代表共約90人參加了研討會。會上,空管局氣象中心、地區氣象服務機構介紹了民航氣象服務體系和針對用戶需求開發的新的服務產品和服務系統,以及用戶需求調查情況;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東航、廈航、山航、海航、首都機場、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等代表介紹了航空氣象服務產品的應用、效益等。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提升全球監測預報服務能力 強化國際影響與技術輻射3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需求,著眼全球著力區域積極拓展全球業務
  • 民航氣象中心增設國際航路氣象服務崗位
    《中國民用航空》航採網訊 2010年4月14日午夜,冰島的埃亞菲亞德拉火山噴發,噴發高度高達10千米以上,4月15日至22日歐盟國家約10萬個航班被取消,我國飛往歐洲的航班幾乎全部取消,5月7日再次劇烈噴發,導致歐洲南部的機場受到影響,我國飛往歐洲的部分航班取消或推遲。
  • 湖南機場集團:創新中小機場航空氣象預報模式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段燕斌、黃澤民、宋麗瓊 報導:2020年4月21日上午,湖南機場集團氣象預報服務中心試運行啟動會在張家界機場召開,這是全國首家自籌資金建設並試運行的新型航空氣象服務機構。湖南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喻輝出席,並現場考察了氣象預報服務中心的運行情況。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拓展業務強化影響與技術輻射-中國氣象局政府...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 3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需求,著眼全球著力區域積極拓展全球業務,形成統籌協調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 提升全球監測預報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3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需求,著眼全球著力區域積極拓展全球業務,形成統籌協調、規範高效、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為「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