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舉行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啟動儀式

2021-01-07 氣象你我他

8月14日,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試運行啟動儀式在哈爾濱圓滿舉行。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進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軍出席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前,楊軍一行聽取黑龍江省氣象數據中心關於天鏡業務平臺的介紹,並參觀了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

啟動儀式上,播放了黑龍江省氣象局主題宣傳片《博弈龍江天》,潘進軍與楊軍啟動業務平臺試運行,航天八院向黑龍江省氣象局贈送衛星模型。

隨後,雙方就促進國省兩級衛星遙感應用協同發展,推進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建設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建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推進衛星遙感數據共享,開展衛星遙感特色產品聯合研發,建設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和示範應用基地,建立衛星氣象業務協同工作模式,打造佳木斯衛星氣象科技發展基地,並強化合作與交流機制。

楊軍對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試運行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多年來,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貫徹落實中國氣象局黨組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氣象防災減災、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方面的工作採取了重大舉措,希望藉助此次籤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進一步開展更深入、更密切、全方位的合作,以共建的方式讓風雲衛星促進氣象事業發展、保護人民生命安全。下一步,雙方將在新條件下繼續尋找衛星遙感新的需求與應用。

潘進軍對蒞臨現場的嘉賓表示歡迎,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多年來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將以此次合作協議籤署為契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氣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工作要求,與國家衛星中心共同促進國省兩級衛星遙感應用的協同發展,形成中國氣象局權威業務單位與黑龍江省地方氣象部門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集約化發展。繼續加大衛星遙感數據共享和特色產品聯合研發,提升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建設的效益和質量,合力打造國家衛星氣象東北分中心。通過合作培養更多的衛星氣象和遙感的應用人才。

活動期間,楊軍為全省氣象職工做題為《我國風雲氣象衛星及應用》的學術報告。

會後,楊軍一行參觀了省氣象局文化建設成果展示區域。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航天八院、低軌氣象衛星項目辦等專家領導參加啟動儀式。

省局領導班子成員、各內設機構、局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啟動儀式,省局機關、各直屬單位、各市(地)、縣氣象局設分會場通過視頻系統參加啟動儀式。

作者:韓志鵬 於淼

圖片:韓志鵬

視頻:呂國君

審核:袁長煥

相關焦點

  • 黑龍江:提能力 重應用 強化風雲衛星氣象保障
    不斷提升「三種能力」,夯實風雲衛星氣象應用基礎  提升氣象衛星基礎支撐能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衛星遙感應用和服務工作,省領導親自到佳木斯氣象衛星地面站調研,並提出建設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黑龍江省氣象衛星應用將「立足黑龍江、聚焦大東北、面向東北亞」,進一步增強衛星數據接收和處理能力,打造好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綜合平臺,建立直連互通、結構扁平的省市縣一體化業務流程,轉化省級產品為精細化、定製化的市縣級產品,開展全域成果示範服務。  提升氣象衛星應用產業能力。
  • 大慶市大同區「十大基地」建設啟動儀式今日舉行
    12月25日,大同區「十大基地」建設啟動儀式在區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舉行,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中心主任杜金,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智勇,副區長李元光出席籤約儀式。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慶師範學院等高校負責人參加。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落戶河南鶴壁
    圖為籤字儀式現場李雯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雯 李喜平報導 4月14日,「鶴壁氣象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揭牌儀式在河南省鶴壁市舉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正式落戶鶴壁。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河南省氣象局局長王建國、鶴壁市市長魏小東出席揭牌儀式,並籤署了《鶴壁氣象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共建協議》。
  • 東北區域氣象中心
    遼寧省氣象局是中國氣象局東北區域氣象中心所在地,承擔著東北地區氣象業務、科研和培訓的組織協調及技術支撐工作。主要職責是:1.管理協調組織召開區域氣象工作會議,研究確定區域業務科技發展等重大問題,推進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綜合氣象觀測、信息與技術保障、科技創新和教育培訓等資源優化配置。
  • 東北空管局瀋陽通航飛行服務站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東北空管局供圖)風鵬正舉,未來正來2020年7月22日,「瀋陽通航飛行服務站啟動儀式」在東北空管局順利舉行。其下屬的瀋陽民航東北通信網絡有限公司作為我國7大地區級空管信息交換中心之一,是民航東北地區空管大數據和網絡傳輸中心,擁有飛行計劃、低空通信、對空監視、航空氣象、航行情報、飛行情報、告警救援等空管指揮關鍵信息資源。為空管、機場、航司、通航提供飛行數據信息、通信傳輸網絡和管制指揮系統集成等專業服務。
  • 黑龍江氣象服務彰顯「硬」實力!
    目前,黑龍江已構建地空天立體氣象觀測體系,建成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省市縣三級共享的公共氣象服務平臺和省級雷電監測預警平臺,為預報預警提供堅實的數據保障。省氣象臺基於中央氣象臺智能網格指導預報產品、歐洲中心數值預報產品以及GRAPS數值預報產品等,採用客觀融合技術和頻率匹配方法,製作了客觀智能網格預報定量降水預報產品,全面應用於颱風預報服務。
  • ——走進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北京氣象衛星地面站
    記者一到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北京氣象衛星地面站門口,就被這嚴謹的問話攔住了。  1月26日,記者走進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東北旺鄉的北京氣象衛星地面站,探尋神秘的氣象衛星數據接收與分發的第一站。        24小時無縫隙堅守  「滴,滴,滴。」走進靜止衛星數據接收的業務值班室,這種聲音一直充斥耳朵。
  • ...全部國家級氣象業務平臺完成「風雲二號」到「風雲四號」衛星...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黃彬報導 從5月8日零時起,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用戶可正式接收「風雲四號」A星數據。同時,全部國家級氣象業務平臺完成「風雲二號」到「風雲四號」衛星業務切換。據「風雲四號」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張志清介紹,此次「風雲四號」向亞太地區用戶發布的數據有三個特點:一是新,即利用新資料、新方法研發的新產品;二是快,針對觀測數據的反演時間縮短;三是全,衛星搭載的四臺觀測儀器的產品都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這些高頻次產品的發布,對我國及周邊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天氣預報和災害預警具有重要意義。」
  • "貴陽一號"衛星,預計4月2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從4月26日起璀璨星河將多了一個名字叫「貴陽一號」4月19日,「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具體包括: 建設衛星數據地面接收站及數據中心,實現歐比特全球衛星數據存儲與分發; 建設歐比特衛星大數據交易平臺與結算中心
  • 「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
    央廣網貴陽4月20日消息(記者王珩)4月19日,「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代表貴陽市接受了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贈予的衛星冠名證書,並與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公司總經理顏志宇共同為「貴陽一號」衛星模型揭幕。
  • 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全面深化業務科技合作
    雙方約定將全面加強業務科技合作,充分發揮國家氣象中心的天氣預報業務優勢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在大數據處理技術方面的師資人才技術優勢,全面提升國家級天氣業務與氣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國家氣象中心主任畢寶貴,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出席籤字儀式。  畢寶貴表示,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廣闊的合作前景,要在深入合作中使科研成果切實落地。
  • 黑龍江移動:打造頂級數據中心 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哈爾濱市委成立哈爾濱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求到2025年,哈爾濱市數據中心上線機架要達到10-15萬架,上線伺服器達100萬臺。支持中國哈爾濱數據中心建設並上線其中50~70萬臺伺服器。2025年哈爾濱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670億元,數據中心年業務收入超過50億元,到2030年,數據中心上線機架達到30萬架,年業務收入超過210億元,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1600億元。
  • 氣象局中科院合作加強衛星氣象遙感研究應用
    2013年11月20日,中國氣象局中國遙感衛星輻射測量和定標重點開放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交流會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舉行,雙方籤署衛星氣象遙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總工程師盧乃錳介紹,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各自領域的研究優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圍繞氣象衛星遙感的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開展合作,促進遙感基礎研究在衛星氣象方面的深化應用。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提升全球監測預報服務能力 強化國際影響與技術輻射3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需求,著眼全球著力區域積極拓展全球業務
  • 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7日,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舉行。氣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航空工業氣象發展歷程的重要裡程碑,對集團公司航空氣象體系完善、發展創新、技術進步、交流合作、保障能力提升及全面任務推進發揮積極作用,標誌著集團公司航空氣象技術發展建設開啟了一個統一規劃、合作共建的新時代。下一步,氣象研究中心將著力制定航空氣象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制定航空氣象發展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氣象網絡建設和技術研究,實現氣象保障能力新飛躍。
  • 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
    以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曾慶存院士為團長,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李黃為副團長的祖國大陸氣象界和環境界的代表團一行19人,於6月下旬赴臺參加了在那裡舉行的「兩岸大氣環境與氣象應用學術研討會」,並進行了參觀訪問。現將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作簡要介紹。   一、業務工作情況  (一)氣象觀測1.地面氣象觀測。
  • 自治區科技廳舉行「書苑」揭牌啟動儀式
    自治區科技廳舉行「書苑」揭牌啟動儀式 發布日期:2020-09-07 09:42 瀏覽次數:
  • 我國首顆自主建造高光譜業務衛星在軌交付運行
    近日,5米光學業務衛星在軌交付儀式在京舉行,該衛星正式交付自然資源部,標誌著我國自主建造並成功運行的首顆高光譜業務衛星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凌月明出席儀式並講話。5米光學業務衛星於2019年9月12日成功發射,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會同衛星、測控、地面、應用等各系統建設單位,聯合自然資源省級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在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林業和草原等領域開展了行業應用測試,順利完成全部在軌測試內容,為我國高光譜衛星業務化應用建立了基本衛星產品及指標體系
  • 湖南機場航空氣象預報服務合作座談會 暨籤約儀式順利舉行
    2020年11月19日,湖南機場航空氣象預報服務合作座談會暨籤約儀式在張家界機場舉行。張家界機場分公司、邵陽機場公司主要負責人及航務部相關人員參會。會議結束後,在參會人員的見證下,邵陽武岡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南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分公司正式籤訂了《湖南機場航空氣象預報服務協議》,這標誌著湖南機場集團氣象預報服務中心正式進入業務運行階段。會議聽取了湖南機場集團氣象預報服務中心和邵陽機場開展航空氣象預報業務合作的情況介紹,雙方就預報業務合作方式、流程、技術要求等細節進行了詳細交流。
  • 颱風「巴威」去東北,風雲、高分衛星全方位監測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 風雲、高分系列衛星,助力我國氣象部門嚴密監測颱風路徑、準確預報沿線天氣。8月26日,風雲四號A氣象衛星水汽監測動畫顯示:颱風環流結構完整,上午至中午颱風眼有加深過程,呈現加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