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一號"衛星,預計4月2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2020-12-05 貴陽晚報

4月26日

璀璨星河將多了一個名字

叫「貴陽一號

4月19日,「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

儀式上,貴陽市政府與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歐比特」)正式將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五顆衛星中的高光譜03星冠名為「貴陽一號」,擬定於2018年4月26日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作為貴陽市對外宣傳和推介的新平臺,「貴陽一號」衛星將有助於提升貴陽城市新形象,擴大貴陽影響力,助力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

歐比特公司總經理顏志宇說,「『貴陽一號』衛星發射運營後,會將採集到的有關貴陽的信息數據向全國開放,有助於貴陽市對外的宣傳。」

關於珠海歐比特

珠海歐比特於2000年3月在珠海特區創立,是首家登陸中國創業板的IC設計公司,主要從事字航電子、微納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的研製與生產。當前,歐比特正積極建設衛星空間信息平臺,將具備每年7000TB衛星大數據採集、生產、處理及分發的能力。

2017年11月15日,貴陽市政府與珠海歐比特籤訂了《全國衛星大數據交易平臺合作協議》,歐比特預計投資7億元(含衛星數據價值)打造「貴陽衛星大數據產業基地」,具體包括:

建設衛星數據地面接收站及數據中心,實現歐比特全球衛星數據存儲與分發;

建設歐比特衛星大數據交易平臺與結算中心,已與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籤訂合作協議並開始合作;

建設歐比特全球衛星大數據中心及衛星大數據云服務平臺,該平臺可向政府、行業客戶、個人消費客戶等提供專屬衛星數據、數據產品及應用服務。並以貴陽為中心,面向「一帶一路」地區及國家提供衛星研製、衛星運營、衛星數據交易、產業孵化等服務;

與貴州大學共建「衛星影像大數據應用工程研究中心(衛星大數據實驗室),已籤訂合作協議並展開研究業務;

與貴陽市合作成立衛星大數據產業基金,投向衛星大數據應用開發領域,融合產業鏈上優質項目,整合鏈上高增長性業務,計劃引進和解化50家相關行業的創新型企業及項目團隊。

貴陽市作為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高地,與歐比特的合作,將會推動衛星大數據在經濟、社會多領域的創新應用,促進衛星大數據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來源:貴陽發布

猜你喜歡

全覆蓋!學生託管全免費!貴陽啟動「樂童計劃」,5月起全面試行

工商局抽查140批次兒童用品,網易嚴選為唯一全合格平臺

5月1日起,我省停車費統一政策、分級管理!小區、醫院、停車場等收費有重大變化!

相關焦點

  • 「貴陽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4月26日12點42分,被命名為「貴陽一號」的高光譜衛星,與組成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的另外四顆衛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十一號遙四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發射形式成功飛向太空。
  • 4月26日中午,長徵十一號將發射珠海一號02組衛星
    4月2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們將再次迎來發射!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於2018年4月26日12:33-13:19利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擇機發射珠海一號02組衛星(共5顆)。
  • 「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
    央廣網貴陽4月20日消息(記者王珩)4月19日,「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代表貴陽市接受了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贈予的衛星冠名證書,並與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公司總經理顏志宇共同為「貴陽一號」衛星模型揭幕。
  • 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12月27日23時44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的下達,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拔地而起,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順利升空,火箭尾部噴出的桔色烈焰映紅了戈壁灘。隨後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順利收官。北京時間12月27日23時44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組圖)
    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
    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順利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2020,開頭一如既往的美好。元旦過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在為快舟一號甲發射任務緊張忙碌著。
  • 「貴陽一號」衛星下周四要和太陽肩並肩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綜合)貴陽大數據要怎麼搞?要上天搞!4月19日,「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貴陽市政府與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歐比特」),正式將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五顆衛星中的高光譜03星冠名為「貴陽一號」,並擬定於2018年4月26日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衛星上天並不是一場炒作,而是標誌著貴陽拉開了衛星大數據產業的序幕。
  • 【中央媒體看甘肅】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12月27日23時44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的下達,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拔地而起,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順利升空,火箭尾部噴出的桔色烈焰映紅了戈壁灘。隨後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順利收官。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收官 正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
    隨著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於27日夜升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完成全年發射任務,積極備戰2021年中國空間站任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加注操作手對高分九號04星運載火箭進行燃料加注(8月5日攝)。
  • 預告:6月17日15:26,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任務
    時間:2020年6月17日, 15:26地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JSLC火箭:長徵二號丁(CZ-2D)運載火箭載荷:高分九號03星客戶: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軌道:SSO/500km衛星平臺(Satellite
  • 11月26日:中國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圖)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11月26日  1919年11月26日,青年共產國際在德國柏林成立。它是第三國際領導下的各國革命青年的國際聯合組織。其領導機構是世界代表大會。1943年宣告解散。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收官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平臺工作人員更換迴轉平臺齒輪油(12月24日攝)。新華社發(姚軍鵬 攝)疫情期間,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防疫站人員對廠房進行消毒(4月9日攝)。新華社發(胡軍 攝)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顯示操控組組員在執行試驗六號02星任務,組長曾顯華(右一)密切關注圖像的顯示狀態(7月5日攝)。新華社發(楊智健 攝)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對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前狀態確認(11月7日攝)。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在內蒙古額濟納旗?
    而名聲更大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次沒有承擔這一光榮任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作為我國第一個航天發射基地,大家大多關注的是它發射「東方紅一號」和「神州」系列宇宙飛船的故事,而少有人了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場地不在酒泉市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在內蒙古額濟納旗?
    日,我國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開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航天史上又一裡程碑式的傑作。「東方紅一號」和「神州」系列宇宙飛船的故事,而少有人了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場地不在酒泉市,其實是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旗。
  • 2020年度發射任務收官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
    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酒泉12月28日電(汪江波)隨著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於27日夜升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完成全年發射任務,積極備戰2021年中國空間站任務。這次任務也是我國2020年度的最後一次航天發射。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
  •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8月6日12時01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高分九號04星和清華科學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高分九號04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信息保障。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16日1時40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衛星在安裝星箭分離解鎖機構(2016年8月4日攝)。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安裝太陽翼(2016年7月27日攝)。
  • 中國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2月2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2日15時5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包括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在內的7顆衛星送入太空。2月2日15時51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 2019-2023年中國衛星發射動態規模狀況
    2018年2月2日,我國第一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入軌。  2018年2月12日,北鬥三號M3、M4由長徵三號乙/YZ-1自西昌成功發射  2018年3月17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勘查衛星四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衛星發射中心知識點
    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地對地飛彈成功發射; 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飛彈核武器試驗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從1999年開始至2016年,「神一」至「神十一」系列飛船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