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2020-08-06 航天君

8月6日12時01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高分九號04星和清華科學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高分九號04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信息保障。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高分衛星,誕生伊始就備受美國等西方勢力關注

高分衛星有個高大上的名字: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為啥說高分衛星是戰略衛星,因為在國外媒體看來這組衛星有太多的不可描述。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2013年4月26日我國發射第一顆高分衛星,也就是高分一號。此衛星發射後,立即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持續關注!綜合俄羅斯《航空港》雜誌、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等媒體報導,外媒認為,隨著高分衛星的發射,高解析度衛星將增強解放軍的精確打擊能力,並反制美軍用於威懾中國的隱身武器。(ps:外媒純屬放屁,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是高分衛星的主業。大家自行體會。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對於高解析度衛星的研究,各大航天強國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美國《全球安全》雜誌指出,解析度為30米的衛星可以發現港口、基地、橋梁、公路及在水面航行的艦船;解析度為3-7米的衛星能發現雷達、小股部隊、飛彈發射裝置、坦克等目標;解析度在3米以內的衛星能找到小型軍用車輛和單兵。據稱美國較先進的軍用偵察衛星,解析度達到5釐米,&34;。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除了此次發射的高分衛星外,6月17日,同樣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太空。在當前局勢下就有人猜測,中國選擇在這個時候發射高分衛星,一個重要目的是應對複雜的國際形勢。(ps:發射規劃很早就有,我們的航天發展不針對某一個國家!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我們做個假設,如果真如外媒猜測的那樣,&34;衛星服務於解放軍,那勢必增強了中國的反隱身作戰能力。咱們先不討論國外媒體進行評論的真偽,只需要知道在2013年時,首顆高分衛星就已經讓包括美軍在內的多國高層感到緊張,7年過去了,如今的高分衛星處於什麼水平,時間已經做出了公允的評判。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此次使用的火箭功勳卓著,30年來已發射50次

今年是中國航天的超級大年,前期探火發射取得成功,北鬥全球組網提供服務,載人航天計劃穩步進行,而這一切成功的基石來源於火箭的穩定。雖然今年也遭遇了三次發射失利,但兩次是因為全新型號的緣故,所以中國航天依然是值得信賴的金字招牌。此次使用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二級火箭。從1990年立項到現在,30年來長二丁火箭因為出色的性能和戰績,被授予「優質火箭」和「金牌火箭」稱號。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近期中國航天密集發射,一個月內完成了7次發射

2020年,中國航天迎來了超高密度發射。近段時間以來我們不難發現,中國航天發射密度之高前所未有。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7月5日7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六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天問一號探測器被送入軌道。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加上今天的發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中國航天已經完成了7次發射。(ps:6次成功發射,1次失敗。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如此高密度的發射,考驗的不僅僅是發射場的工作人員,也在考驗著我國的航天測控人員。目前在中美矛盾日益激烈,而太空勢必會成為美國挑釁的重點領域。近年來,美政界高層一直試圖藉助行政、立法等多種途徑為本國企業和個人利用、開採太空資源創造有利條件。在行政層面,川普政府曾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接連籤署4份「太空政策指令」文件,分別就美重返月球計劃、簡化商業太空法規和太空交通管制協議以及籌建太空軍事力量作出安排。在美國太空計劃動作頻頻之際,我們不僅要避免和美國形成太空競爭而打亂自己的行動部署,更要在航天領域形成自己的殺手鐧,以抗衡美國將太空軍事化的步伐。未來任重道遠,中國航天人還需努力加油,我們期待中國航天更為密集的飛向太空!

相關焦點

  • 我國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8月23日10時2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九號05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剛剛,一顆戰略級衛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迎來高密度發射
    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該衛星是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其在軌應用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遙感衛星技術水平,滿足相關行業用戶部門對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的需求。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在內蒙古額濟納旗?
    而名聲更大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次沒有承擔這一光榮任務。那麼,當初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選址和建立,為何會出現這種「名不副實」的現象呢?當時「東風」飛彈基地建設已有5年之久,後勤組織較為完善,且為了飛彈試驗及監控的需要,已經初步建立起地面觀測、交通和通訊網絡,這就為該基地作為衛星發射場鑑定了基礎。於是,在額濟納旗建立的飛彈試驗基地,又被改造成了「酒泉」發射基地,成功地承擔了之後的航天發射任務。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在內蒙古額濟納旗?
    而名聲更大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次沒有承擔這一光榮任務。那麼,當初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選址和建立,為何會出現這種「名不副實」的現象呢?當時「東風」飛彈基地建設已有5年之久,後勤組織較為完善,且為了飛彈試驗及監控的需要,已經初步建立起地面觀測、交通和通訊網絡,這就為該基地作為衛星發射場鑑定了基礎。於是,在額濟納旗建立的飛彈試驗基地,又被改造成了「酒泉」發射基地,成功地承擔了之後的航天發射任務。
  •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九號05星
    央視網消息:今天(8月23日)上午10時2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多功能試驗衛星、天拓五號衛星。高分九號05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搭載發射的多功能試驗衛星由軍事科學院負責研製,將在軌對通信、導航、遙感等新技術進行試驗驗證;天拓五號衛星由國防科技大學負責研製,將在軌對船舶、航空器、浮標及物聯網等信息採集新技術進行試驗驗證。
  • 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12月27日23時44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的下達,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拔地而起,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順利升空,火箭尾部噴出的桔色烈焰映紅了戈壁灘。隨後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順利收官。北京時間12月27日23時44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
    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順利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2020,開頭一如既往的美好。元旦過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在為快舟一號甲發射任務緊張忙碌著。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收官 正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
    隨著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於27日夜升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完成全年發射任務,積極備戰2021年中國空間站任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加注操作手對高分九號04星運載火箭進行燃料加注(8月5日攝)。
  • 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組圖)
    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又一顆遙感衛星在西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且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近日又有一顆遙感衛星在我國西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火箭飛行一段時間後衛星被順利送入預定軌道。,是一枚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兩級常規液體運載火箭,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CZ-2C)於1982年9月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發射,該火箭主要用於發射低軌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火箭箭體全長43m、箭體直徑3.35m、起飛質量242.5噸。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收官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平臺工作人員更換迴轉平臺齒輪油(12月24日攝)。新華社發(姚軍鵬 攝)疫情期間,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防疫站人員對廠房進行消毒(4月9日攝)。新華社發(胡軍 攝)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顯示操控組組員在執行試驗六號02星任務,組長曾顯華(右一)密切關注圖像的顯示狀態(7月5日攝)。新華社發(楊智健 攝)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對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前狀態確認(11月7日攝)。
  • 【中央媒體看甘肅】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北京時間12月27日23時44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也是2020年中國航天的收官之戰。汪江波 攝2020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累計實施10次發射任務,成功將19顆衛星送入太空;此外還圓滿完成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和嫦娥五號返回器的搜索回收任務。回顧這一年曆程,在年初元旦過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便在為快舟一號甲發射任務而緊張忙碌。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建62周年:打卡航天秘史 追尋創業初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供圖   中新網酒泉10月20日電 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建62周年:打卡航天秘史 追尋創業初心  作者 張立新 楊桂錦  10月20日,是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建的日子。
  • 紮根戈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打造先進綜合性航天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組建最早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中心組建六十二年來,一代代航天人紮根戈壁、艱苦奮鬥、犧牲奉獻,創造了我國航天事業多個標誌性歷史成就。
  • 長四乙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實現落區精準控制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不同軌道要求衛星的能力,可實施一箭單星或多星發射,其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軌道高度700公裡)。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本報酒泉11月7日電 奉青玲、記者安普忠報導:7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的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是我國民營火箭首次向500km太陽同步軌道發起挑戰,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營火箭商業航天發射達到新的裡程碑
  • 組圖:走進中國航天第一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這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紀念塔。1958年開始建設的這個發射中心地處戈壁大漠深處,是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航天發射中心。這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的火箭發射塔架   新華網酒泉10月11日電(記者曹智、奚啟新、白瑞雪) 視線延伸到天盡處,茫茫戈壁無邊無際。或許,這本來就是一個讓思維盡情伸展的地方,更何況,大漠深處的發射場裡,一艘即將把中國人的足跡延伸到茫茫太空的飛船就要啟航。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
  • 2020年度發射任務收官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
    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酒泉12月28日電(汪江波)隨著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於27日夜升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完成全年發射任務,積極備戰2021年中國空間站任務。這次任務也是我國2020年度的最後一次航天發射。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
  • 「神舟」七號飛船運抵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七月一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神舟」七號飛行任務試驗大隊飛船研製隊伍,在「神舟」七號飛船研製誕生地——北京航天城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宣誓出徵儀式,即將奔赴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發射任務。圖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右)向「神舟」七號飛船總指揮尚志授發射試驗隊隊旗。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中新網酒泉7月10日電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今天從北京空運抵達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並轉運至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裝測試廠房,這標誌「神七」任務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測控系統圓滿完成「高分六號」衛星發射測控任務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盛磊、屈嶽陽中心測控系統圓滿完成「高分六號」衛星發射測控任務6月2日12時13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高分六號」衛星和珞珈一號衛星,中心測控系統根據任務需求,緊前開展衛星跟蹤、通信鏈路、圖像傳輸等設備調試工作,圓滿完成了火箭、衛星的跟蹤測量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