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5G、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數據量呈幾何倍數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數位化轉型,數據上雲,此情況為IDC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今年,隨著新基建政策的逐步落地實施,國家層面大力倡導建立綠色數據中心,地方政府也出臺相應政策鼓勵企業建立綠色數據中心。
政策推動 引導IDC發展
在此背景下,早在2017年,工信部就發布了《關於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及《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等相關政策,推動國內數據中心建設向氣候適宜、能源充足、土地租用價格低廉的地區延伸,如黑龍江、內蒙古、貴州、甘肅等區域。
據了解,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黑龍江省政府出臺多項扶持政策。首先,在數據中心建設用地方面優先審批,對利用存量土地建設的大數據項目,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前提下,依據有關政策規定給予優先依法辦理建設用地供地手續。對大數據項目建設確需佔用農用土地的,給予優先依法安排用地指標。
同時,政府對IDC企業還給予落地獎勵。凡在哈爾濱市註冊成立並認定為總部的大數據經營企業,給予落地資金獎勵,其中,對註冊資本金(實際到位,下同)在1000萬元(含)至1億元的獎勵200萬元,1億元(含)至10億元的獎勵500萬元,10億元(含)以上的獎勵1000萬元。對新引進的世界500強、國內百強及行業龍頭企業,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給予落地資金獎勵。
在房租方面,政府鼓勵大數據企業入駐所在地政府的大數據產業集聚區,經認定,由所在地政府對其辦公用房和廠房連續3年給予全額房租補貼,其中對其實際租賃價格高於市場價的按照市場價計算租房補貼。對享受房租補貼政策的企業,其所租辦公用房和廠房3年內不得改變房屋用途或轉租。
為了保障IDC企業資金充足,對資信良好、成長性好且經營規範的大數據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在200萬元(含)以上的,按其當年新增銀行流動資金貸款的5%給予貼息,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不僅於此,據了解,哈爾濱市還提出相應採購政策,支持政府部門購買雲服務。將雲數據中心服務產品納入政府採購目錄。鼓勵其他社會單位向哈爾濱市大數據企業購買雲服務。除市財政補助單位以外的其他社會單位向我市大數據企業購買雲服務的,按照評審論證認定年服務費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同時,市政府還支持與大數據直接關聯的項目建設。對與大數據直接關聯的IT設備製造項目,按照項目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可解決我市數據傳輸、提高網速等通信瓶頸的項目,按照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在創新技術研發領域,政府大力推動大數據企業核心產品研發。對從事重點領域大數據、雲計算等核心關鍵技術產品研發或具有市場應用價值的項目,按照實際研發投入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據了解,按照黑龍江省委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部署,將哈爾濱市建設成為全國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的定位。哈爾濱市委成立哈爾濱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求到2025年,哈爾濱市數據中心上線機架要達到10-15萬架,上線伺服器達100萬臺。支持中國哈爾濱數據中心建設並上線其中50~70萬臺伺服器。2025年哈爾濱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670億元,數據中心年業務收入超過50億元,到2030年,數據中心上線機架達到30萬架,年業務收入超過210億元,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1600億元。
八大優勢 打造頂級數據中心
中國移動哈爾濱數據中心是由中國移動集團投資建設,並由黑龍江移動負責管理運營、服務、營銷於一體的國家級數據中心。據了解,哈爾濱數據中心坐落在哈南工業新城中國雲谷,項目總投資達到120億元,項目佔地面積8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9.6萬平方,全部投產後裝機能力約5.4萬個機架,總出口帶寬大於100T。哈爾濱數據中心在2011年啟動籤約,在13年9月正式破土開工建設,在18年正式投入運營,目前投入使用的有機房樓3座,製冷站3座,運營支撐中心2棟,餐飲中心1棟,宿舍1棟,總建築面積11.92萬平方米,裝機10252機架。目前已入住政府機關、金融機構、網際網路企業等用戶近百家。2021年二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屆時新增機房樓2座,製冷站2棟,新增8300餘個機架。同時,三期工程正在規劃之中。
據中國移動哈爾濱數據中心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池海清介紹,哈爾濱數據中心是中國移動4大國家級數據中心之一,是中國移動集團「3(熱點區域中心)+3(跨省中心)+X(省級中心+業務節點)」數據中心優化布局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團IT雲資源池、5G核心網八大區之一,也是移動雲、咪咕CDN網主要節點,區域內大數據發展的核心。未來哈爾濱數據中心建成後,將具有18棟機房樓,18棟製冷站,3棟變電站,可提供約5.4萬個機架,88萬臺伺服器的承載能力。終局耗電量為45萬KVA。
池海清表示,相較於國內其他數據中心,哈爾濱數據中心有自身獨有的優勢。首先,設計建設高起點:總體規劃由世界建築師事務所排名位居第五的頂尖機構德國GMP建築師事務所完成,建築設計由國內主流機構承接,一期二期遵照集團公司標準規範執行;其次,高性能機電系統:配電、空調、通信、監控均採用國際主流一線品牌,各系統均採用冗餘備份機制;再次,哈爾濱數據中心擁有獲得包括UPTIME&MO、ISO20000\ISO27001在內的多項權威認證的完備的運維體系。
據了解,在節能安全管控方面,哈爾濱數據中心擁有完善的綠色節能措施,利用自然冷源技術、新型空調末端技術及餘熱回收技術,實現年節約用電量約1600萬度。與此同時,哈爾濱數據中心還擁有故障告警監控系統、堡壘機系統、IP位址系統等三大IT管理系統,為數據中心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據池海清介紹,黑龍江移動還不斷優化IDC網絡組網,通過OTN光路一跳直達,直連熱點業務區域,降低網絡時延。哈爾濱到北京往返時延低於20ms,至南京低於30ms,並且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隨時進行擴容,靈活性強。
在服務方面,黑龍江移動可提供定製化的增值服務:在主營機架帶寬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增值能力。主要有人工服務、安全服務、加速服務。
同時,據池海清介紹,哈爾濱數據中心還擁有完善的配套設施。硬體配套:就餐、住宿、會議、培訓;軟體配套:免費擺渡車、設備轉運小車,快遞代收、貨物搬運,設備、耗材暫存服務。
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方面,因哈爾濱數據中心符合前文所述的多項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條文,地方政府給予電費、水費、固定資產等多項補貼。不僅於此,據了解在今年黑龍江省政府領導曾多次來到哈爾濱數據中心調研並指示要把哈爾濱數據中心打造成立足東北、服務全國的國家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
坐擁上述八大優勢,加之政策助力,哈爾濱數據中心成為整個東北地區,乃至全國都極具競爭力的數據中心,在幫助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來 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談及未來,池海清表示,未來的數據中心不再是孤島,超大型數據中心與本地化、邊緣化的小型數據中心互相兼容協同,核心與邊緣形態共存推進算力集群演進。一方面運營複雜性向上堆積,另一方面業務類型向下堆疊。數據中心未來要付能百業,要推動大數據中心特色化、集群式發展,找準定位,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延伸大數據產業鏈。中國移動哈爾濱數據中心將堅決響應落實中國移動集團公司要求,致力於打造成立足東北、服務全國的國家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建設成技術先進、綠色節能、安全可靠、世界一流的數據中心。不斷提高數字經濟競爭力,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現階段,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數據中心數量幾近飽和,而東北、西南等地發展稍顯不足,對此,池海清認為,數據中心建設主要是根據經濟發展和需求展開。所以在過去很多年,核心城市一直是其發展重點。但近些年來由於擴張過速,佔用較多能耗指標,導致很多核心城市自身不斷增長的計算力需求和「捉襟見肘」的承載能力,形成了尖銳矛盾。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城市不得不相繼推出限建政策。為了緩解這樣的矛盾,核心城市的需求逐步被一些周邊鄰近城市所承接。比如北京周邊的內蒙、張北和廊坊;上海的南通、蘇州等。
在此背景下,一些環一線城市數據中心產業帶逐漸成型。整體而言,目前中國數據中心行業發展還處於供需平衡,但局部區域會出現失衡的狀態。從地域角度來說,中國的數據中心大部分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華北地區。
池海清表示,上述格局在過去10年內並未有太大變化,同時反映了市場對數據中心需求的格局分布。雖然東北地區由於當下需求不足,數據中心的上架率整體較低。但可以預見,隨著一線城市需求的外溢,未來該區域的市場也將會得到逐步釋放。
與此同時,池海清認為,隨著5G的部署應用,網絡架構發生變化,也會孕育出新需求,各大運營商也在進行新的規劃,以適應5G對網絡的要求,進而產生對數據中心布局的影響。這些都為在東北地區發展數據中心產業創造了更多條件。
「雖然我國的數據中心市場增速已經高居全球之冠,但就整體而言,和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由此不難看出,我國的數據中心市場空間之廣闊。特別是隨著新基建政策的落地,5G和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即將到來,各種支持高性能計算和在線需求的大型雲數據中心將拔地而起,而應對近場計算需求的邊緣數據中心也將不斷湧現。」池海清強調。
縱觀全局,為了滿足上述這些數據中心的運營要求,各類新技術將層出不窮。與此同時,供配電,網絡,IT基礎設施都將獲得聯動發展,甚至整個社會經濟環境都將因此發生改變。「屆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幅無比巨大的『數字生態版圖』。」池海清指出。
中國IDC產業年度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