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全面深化業務科技合作

2021-01-13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 通訊員高嵩報導 3月15日,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籤訂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全面加強業務科技合作,充分發揮國家氣象中心的天氣預報業務優勢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在大數據處理技術方面的師資人才技術優勢,全面提升國家級天氣業務與氣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國家氣象中心主任畢寶貴,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出席籤字儀式。

  畢寶貴表示,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廣闊的合作前景,要在深入合作中使科研成果切實落地。早在1994年,國家氣象中心就與清華大學在第一代MICAPS系統的研發上進行了合作,這也為雙方後續的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尤其自2013年以來,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參與MICAPS4系統研發,在氣象數據可視化、氣象大數據技術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技術成果對氣象數據的治理框架、管理理念、組織架構、信息處理方法等都帶來了深刻影響。通過全面加強業務科技合作,國家氣象中心得以汲取更為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同時也能為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提供產業需求和實踐平臺,能夠進一步推動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加強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的合作能夠有效促進雙方人員的進一步溝通與交流,有益於氣象部門科研人員的培養工作。

  孫家廣為雙方的合作點讚。他認為,雙方的合作有著明確的需求導向,有明確的目標,有明確的技術要求。雙方的合作利於科研工作的真正落地,將成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氣象是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孫家廣希望通過雙方的合作將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融入到氣象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管理上,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的精細化程度與準確率,為國民生產、群眾生活提供氣象保障,並補齊預報業務中相對薄弱的「短板」,取得頂天立地的科技成果,趕超國際領先水平。

  根據協議,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將在氣象海量數據可視化研究、氣象海量數據的「大數據」管理與處理、「雲計算」方面的數據應用研究、「氣象雲」的MICAPS雲平臺設計研究等方面加強技術研發合作。在人員交流方面,國家氣象中心特聘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軟體學院副院長王建民教授擔任首席專家指導氣象信息技術研發,雙方將以訪問學者方式互派技術骨幹進行交流。雙方建立健全科學機制,保障合作持續健康發展。雙方共同成立「國家氣象中心-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氣象信息技術合作」工作組,組長由清華大學軟體學院王建民教授和國家氣象中心預報系統開放實驗室副主任薛峰擔任,工作組內設雙方聯絡人各一名,負責日常聯絡和協調溝通工作。工作組每年組織一次合作研討會,定期交流評估合作成果。

  據悉,在《中國氣象局清華大學戰略合作協議》指導下,自2013年以來,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深入開展了業務科技合作,研究成果已經應用於近實時氣象數據處理系統,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果。

  (責任編輯:包寧)

相關焦點

  • 立思辰與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合作成立研究中心,目標提升業務競爭力
    作者:子航發布時間:芥末堆 9月14日訊,近日,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立思辰」)與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GIX)聯合成立智能教育技術創新聯合研究中心。據了解,立思辰將利用現有的教育產業資源以及應用成果,與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聯合在教育科技領域進行創新,提高公司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表示,AI技術在教育行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他希望,能通過本次合作招收到更好的國際學生,同時期望把GIX的辦學方式和立思辰的運作模式結合,創造出更多的創新研究成果。
  • 雲智慧捐贈清華大學成立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智能運維研究中心儀式
    2019年12月18日,在清華大學舉行了雲智慧捐贈清華大學成立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智能運維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智能運維研究中心將聚焦智能運維全周期的核心技術,開展相關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同時智能運維研究中心還將面向未來數位化轉型,開展IoT數據處理及圖像視覺理解等方向的探索。
  • 致敬70年氣象成就系列報導二十一·氣象人才篇
    1950年11月,中央軍委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組建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簡稱「聯心」,承擔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業務,對全國天氣預報進行指導。「聯心」集聚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央軍委氣象局的一流氣象學家,培養了新中國第一批天氣預報業務人才,也開創了沿用至今的集體預報會商制度。此外,我國還與社會主義國家開展雙邊科技合作,派遣留學生前往蘇聯學習。
  • 國家氣象中心加強航空氣象技術服務
    2月2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籤署了合作協議;而從國家級氣象業務單位到地方氣象部門,與空管氣象部門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記者近日從國家氣象中心獲悉,2016年,該中心將進一步強化航空氣象服務技術能力,列為開創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拓展專業氣象服務領域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強服務產品的研發與發布,並落實與商飛集團的合作事項。
  • 國家氣象中心專家訪問朝鮮氣象水文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陳雙 黃彬報導 4月25日至29日,為落實中朝氣象科技合作聯合工作組的相關計劃,加強雙方在氣象預報方面的技術和業務交流,受朝鮮氣象水文局邀請,國家氣象中心派員赴朝鮮氣象水文局進行交流訪問。
  •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肩負使命,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的署名文章。
  • 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外事、氣象現代化建設、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中試、氣象標準化工作。分管業務科技處、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運行辦公室;聯繫天氣預報室、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室。協管科研、外事、氣象現代化建設和氣象業務發展規劃編制等工作。繼續履行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副主任的分工職責。
  • 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7日,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舉行。氣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航空工業氣象發展歷程的重要裡程碑,對集團公司航空氣象體系完善、發展創新、技術進步、交流合作、保障能力提升及全面任務推進發揮積極作用,標誌著集團公司航空氣象技術發展建設開啟了一個統一規劃、合作共建的新時代。下一步,氣象研究中心將著力制定航空氣象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制定航空氣象發展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氣象網絡建設和技術研究,實現氣象保障能力新飛躍。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與島津公司合作示範項目正式揭牌
    ,從建立開始就秉承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為我國的科技發展作出諸多貢獻,也培養出許多傑出的人才。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先進的材料製備加工和分析測試平臺,多年來緊緊圍繞材料領域的科學發展前沿、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大需求和國家重點科研任務深入開展材料加工、新材料合成及表徵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獨具特色的科研成果,目前正逐漸成為國內外領先的高水平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是日本島津製作所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
  • 廣東省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籤署氣象科技合作協議
    陳建軍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董永春報導 11月6日,廣東省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在廣州籤署《氣象科技合作協議》。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廣東省氣象局副局長鄒建軍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後籤署了該協議。通過協議,粵港兩地將繼續深化氣象合作,開拓在數值預報模式、天氣預報預警、氣候變化研究、大氣綜合探測等領域的廣泛交流,共同促進兩地氣象事業發展。
  • 中國氣象局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籤署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中國氣象報記者段昊書報導 9月11日,中國氣象局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京籤署協同發展合作協議。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庫熱西代表雙方籤署協議並講話。
  • 黑龍江:舉行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啟動儀式
    8月14日,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試運行啟動儀式在哈爾濱圓滿舉行。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進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軍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前,楊軍一行聽取黑龍江省氣象數據中心關於天鏡業務平臺的介紹,並參觀了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
  • 氣象局中科院合作加強衛星氣象遙感研究應用
    2013年11月20日,中國氣象局中國遙感衛星輻射測量和定標重點開放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交流會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舉行,雙方籤署衛星氣象遙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總工程師盧乃錳介紹,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各自領域的研究優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圍繞氣象衛星遙感的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開展合作,促進遙感基礎研究在衛星氣象方面的深化應用。
  • 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
    以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曾慶存院士為團長,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李黃為副團長的祖國大陸氣象界和環境界的代表團一行19人,於6月下旬赴臺參加了在那裡舉行的「兩岸大氣環境與氣象應用學術研討會」,並進行了參觀訪問。現將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作簡要介紹。   一、業務工作情況  (一)氣象觀測1.地面氣象觀測。
  • 劉雅鳴在全面深化氣象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 胡赫報導 7月26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全面深化氣象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雅鳴主持召開會議,深入學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有關精神,部署下一階段深化氣象改革工作。
  • 四川省與清華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四川省與清華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王東明魏宏會見陳旭並一同出席籤約儀式  本報訊(記者 張宏平 江芸涵)8月15日上午,我省與清華大學在成都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幹部人才交流培訓、戰略決策諮詢、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教育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 蓮都區深化校企合作進一步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
    蓮都區深化校企合作進一步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發布日期:2020-11-26 11:03瀏覽次數:29次為更好服務蓮都區企業,深化校企合作,2020年11月24日,蓮都區科技局組織召開了2020年工業科技特派員工作會議,蓮都區企業家與麗水學院相關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並相互更緊密合作
  • 清華大學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月14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以下簡稱「中國石化」)董事長張玉卓一行訪問清華大學。來訪期間,清華大學與中國石化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清華大學與企業合作委員會成員單位揭牌儀式同期舉行。中國石化總經理馬永生、副總經理凌逸群,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副校長尤政出席儀式,儀式由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過勇主持。
  • 求新求變 推開科研業務「旋轉門」——上海市氣象局研究型業務發展...
    上海中心氣象臺還與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氣象臺等科研院所和業務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氣象預報中的應用,特別是雷達短臨外推預報方法和數值預報模式智能訂正算法,在颱風預報和強對流天氣預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短短一年時間,基於研究型業務的實施,上海智能網格業務能力顯著提升,以降水、氣溫為代表的預報準確率已穩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