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冷渦研究開放重點實驗室成立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廣梅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東北區域氣象中心東北冷渦研究開放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立並開始運行。該實驗室重點研究造成東北區域低溫冷害、持續陰雨洪澇、強對流等複雜災害性天氣的東北冷渦系統,以及導致東北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東北區域中高緯多圈層氣候系統等典型天氣系統,旨在提高東北天氣氣候預報預測業務水平,加強東北地區防災減災、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氣象保障能力,為東北全方位振興提供高質量氣象保障。

  東北冷渦研究開放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以中國氣象局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相關科研業務人員為主體,同時集結了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相關科研力量。

  團隊通過研究東北冷渦與極渦等天氣系統,總結東北地區暴雨、暴雪、冰凍等典型災害性天氣多尺度概念模型和預報方法,來建立高影響天氣精細化客觀預報預警方法和天氣過程多模式實時滾動檢驗訂正系統,開發東亞氣溫和降水異常動力-統計預測新方法,實現高頻次多尺度的常規觀測、雷達資料和衛星資料在短臨預報系統中的應用,改進東北地區旱澇及氣溫異常氣候預測方法和高解析度區域數值預報系統。

  該實驗室還將建設東北冷渦強對流觀測科學試驗基地,開展東北冷渦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系統觀測科學試驗,研究東北冷渦強對流中小尺度系統三維結構演變特徵及其與天氣尺度系統相互反饋機制,東北冷渦誘發局地暴雨、冰雹、大風、龍捲等強對流天氣機理和預報預警方法,持續改進東北地區高影響天氣精細化客觀預報預警方法,提高東北冷渦天氣系統預報預警準確率。

(來源:《中國氣象報》12月16日三版 責任編輯:申敏夏)

相關焦點

  • 東北冷渦研究成果支撐暴風雪精準預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東雷 唐亞平報導 受東北冷渦及西南暖溼氣流共同影響,2月14日至16日,遼寧出現2009年以來最強降雪天氣過程。在遼寧省氣象局精準預報的背後,是多年來圍繞東北冷渦取得的預報技術成果。
  • 趣談東北冷渦的一生
    而在所有的天氣系統成員中有位不可小覷的「淘氣包」——冷渦,常帶來極端天氣,尤其是在東北地區,冬季的低溫,夏季的雷陣雨,無不讓人頭疼。說到「東北冷渦」你可能感覺有點陌生,但是來過東北的朋友都知道,東北的全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而造成這種氣候的天氣系統多是東北冷渦這個罪魁禍首。
  • 東北冷渦——東北地區天氣氣候的重大影響系統
    我國對東北冷渦作了大量研究,在業務預報中也總結了一些經驗,但仍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例如,冷渦帶來的天氣有多種表現形式,有些產生強的暴雨天氣,有些沒有任何降水,怎樣區分冷渦降水的強度一直是未解決的問題;夏季冷渦降水大都是對流降水,突發性和局地性強,降水落區的預報一直是業務難點;冷渦帶來的洪澇和夏季低溫都是長時間持續的結果,冷渦持續性的預報目前還沒有好的方法。
  • 中科院將成立31個院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關於成立流固耦合系統力學等31個院重點實驗室的通知   院屬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我院科研基地建設,促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性研究工作持續、穩定地發展,經院長辦公會議批准,決定成立以下31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 中科院中子輸運理論與輻射安全重點實驗室成立
    來自西北核技術研究所、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主要核能研究機構代表100餘人出席會議。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表示,重點實驗室的成立是基於前期在核能領域良好研究基礎上的重要舉措,希望重點實驗室的成立能夠為相關研究單位提供良好合作交流平臺。
  • 東北唯一!又一重點實驗室落戶遼寧
    日前,由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藥品檢驗檢測院申報的「化學藥品質量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為重點實驗室,這是東北地區唯一入選的化學藥品領域重點實驗室
  •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於11月27日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召開。  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文軍研究員主持會議。劉文軍表示,實驗室建立一年來發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績,而學術委員會的成立對實驗室發展至關重要。
  • 東北冷渦畫了個漂亮的逗號 南部沿海迎第二波「龍舟水」
    東北地區受東北冷渦天氣系統(A區域)影響,主要以分布不均的陣雨、雷陣雨為主。根據氣象部門監測,冷渦23日自黑龍江北部入境,在我國東北地區盤旋多日,東北地區天氣微涼,多陣雨或雷陣雨。預計27日,冷渦將自黑龍江牡丹江地區出境,直奔日本海。與南海季風爆發帶來的5.22東莞特大暴雨相比,此次冷渦天氣相對表現溫和。
  • 東北冷渦發飆,超黑色暴雨突襲遼寧錦州
    雖然說晴朗而平靜的天氣是我國中東部天氣舞臺的主旋律,但也有一點不平靜的天氣正在侵擾——從衛星雲圖上看,6月3日下午我國東北的遼寧等地有大塊濃厚而極具立體感的雲團出現,這些雲團其實是特別厲害的強對流雲團,受到它的影響,今天我國東北再度遭遇激烈天氣襲擊!
  •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免費開放 探秘海浪
    19日上午,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免費開放,這也是青島市科技周的活動之一。記者來到這個實驗室一探究竟。   19日一早,記者來到該實驗室,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個大水槽。「可不能小看了這個水槽,這裡面能夠模擬咱們熟悉的海浪形成過程。」
  • 3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 藥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
    日前,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召開,32家聯盟成員單位的100多代表出席會議。  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是在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的倡議和指導下,由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9 個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出倡議,得到 2 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9 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港澳夥伴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積極響應
  • 中科院FAST重點實驗室成立
    原標題:中科院FAST重點實驗室成立 「中國天眼」早期科學數據中心系統計算能力達世界級水準隨著19波束裝置即將投入使用,FAST在超級計算方面有何「秘籍」?29日,中國科學院FAST重點實驗室在FAST現場舉行揭牌儀式。依託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重點實驗室旨在面向國際天文前沿問題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致力於低頻射電天文研究與技術方法發展,探索科研與技術有機結合新模式。
  • 冷渦「觸手」正伸向颱風丹娜絲,東北壞雨可能下得過分
    但對比7月20日午後的衛星雲圖不難看到,原本位於我國華北平原上的雲帶今天已經抵達東北,今天上午已經來到了颱風丹娜絲附近,似乎有要和颱風丹娜絲合併的趨勢。這道雲帶其實是位於我國北方高緯度地區的冷渦形成的,從7月21日上午的衛星雲圖上看,冷渦甩出的「觸手」雲帶已經快要和颱風丹娜絲相連,表明颱風丹娜絲已經正在併入西風帶並轉化為溫帶氣旋。
  • 專家:東北冷渦太強
    「山東的冰雹呢,最容易出現的是5月份到6月份這種春末夏初的季節,冰雹主要集中在魯西北、山東的中部、半島北部地區,主要是受北方的東北冷渦天氣系統的影響,今年冷渦偏強,另外頻數偏多。」山東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孟祥新認為。
  • 30多個樹種綠了3萬公頃 東北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日報7月8日訊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和興路51號一棟不起眼的小樓中,「隱藏」著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締造了鮮為人知的諸多「傳奇」——選育了30多個樹木優良品種,累計推廣造林面積超過3萬公頃,相當於馬爾地夫的國土面積。這就是東北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國林業行業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
    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然而,可再生能源持續波動且受地域限制,因此需要開展儲能制氫研究與系統集成,核心目標是實現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主要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1)鈣鈦礦光伏與熱電材料(2)、高效太陽電池及組件;(3)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4)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電解水制氫;(5)中溫電解制氫。
  • 這兩天,說到天氣就會說到冷渦,那麼什麼是冷渦呢?它有哪些影響
    而這樣的天氣主要是由冷渦造成的。我們常說冷渦影響,那麼什麼是冷渦呢?圖1 衛星雲圖雲圖上那個像問號一樣逆時針旋轉的雲系就是高空冷渦。冷渦是冷性低渦的簡稱。是指出現在空中(一般指700百帕高度以上)的冷性低渦,中心冷於四周的渦,其強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強。春夏季節出現在我國華北、東北上空的華北冷渦和東北冷渦天氣。
  •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基金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趙竹青)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它相關單位設立開放課題基金,支持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10月28日,《2020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發布。
  • 航空材料先進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掛牌成立(圖)
    3月25日,航空材料先進腐蝕與防護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在中航工業航材院掛牌成立。中航工業科技與信息化部副部長陳剛、基礎院科研管理部周寧專務、航材院副院長李興無和重點實驗室主任陸峰共同為實驗室揭牌,標誌著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  航材院腐蝕與防護專業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專業從事航空腐蝕與防護研究的科室。
  • 【中國科學報】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
    東北大地物產富饒,也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作為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一員,中科院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也是我國大豆研究的主要力量。日前,《中國科學報》記者對這一實驗室進行了採訪。  「以重點實驗室為平臺,整合和集中優勢資源開展大豆的分子設計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研究,不但能夠提升科學院在我國農業基礎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而且能夠為國家解決大豆危機提供科技支撐。」大豆分子育種實驗室主任劉寶輝這樣表示。  大豆品種設計育種的重要基地  對於大豆的研究,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已堅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