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

2021-01-09 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是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能源環境領域重要組成部分,面向國家的重大能源戰略需求,以「綠色碳科學及其低碳複合能源系統」為核心科學思路,圍繞低碳戰略和綠色碳科學理念,開展碳資源低碳轉化及清潔高效利用的科學與工程創新性研究,為國家能源化工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核心技術與解決方案。

根據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有關管理條例,本實驗室開放課題主要面向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產業部門,目的在於加強相關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促進學科交叉,促進新思想、新原理的產生和應用。

一、資助範圍

實驗室開放課題主要資助低碳轉化領域意義較大且具有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課題。2020~2022雙年度開放課題重點支持以下6個研究領域的研究,主要包括:綠色碳轉化與催化、碳捕獲利用與封存、複合能源系統與工程、低碳能源發展戰略及方法研究、其他低碳轉化前沿課題。

綠色碳轉化與催化 研究C1分子(甲烷、CO、CO2、CH3OH)及低碳烷烴/烯烴高選擇性催化轉化基礎和應用基礎問題,側重於C-H 和C-O 鍵高效活化與定向催化轉化。建立和發展原位表徵手段,實現在實際催化反應條件下對反應過程進行精準表徵,深化對反應網絡及構效關係的認識。主要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1)甲烷直接催化轉化;(2)合成氣高選擇性制化學品與液體燃料;(3)CO2加氫合成化學品與液體燃料;(4)甲醇轉化制化學品;(5)C1分子溫和高效轉化新途徑;(6)低碳烷烴/烯烴高選擇性催化轉化等。

碳捕獲利用與封存 研究高效CO2捕獲材料與工藝技術和化學-生物轉化利用以及封存驅氣等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側重於CO2吸附-解吸與化學-生物轉化利用。主要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1)高性能CO2分離材料和過程;(2)CO2化學利用合成重要化學品;(3)在光電等溫和條件下CO2活化轉化途徑及其人工光合的可行性;(4)CO2生物捕獲利用及其下遊應用;(5)CO2壓裂驅替頁巖氣過程和配套技術;(6)CCUS技術的生命周期評價及其行業、區域應用解決方案等。

能源與反應工程 圍繞複合能源的耦合低碳能源與化石能源的低碳核心思想,涵蓋了複合能源系統除核科學與工程方向以外的核心部分,研究方向包括熱功轉換、反應器工程等,側重於銜接低碳能源、化石能源和終端利用之間的高效能量轉換、物質轉化過程中的現象、機理、規律等科學問題的研究。主要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1)燃氣輪機、閉式布雷頓循環(氦氣輪機、超臨界二氧化碳輪機)等熱功轉換技術;(2)反應工程工藝與模擬與仿生分形(微納)反應器開發;(3)綠色智能城網和能源高效利用。

可再生能源與儲能制氫 發展可再生能源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遏制全球變暖起著決定作用。然而,可再生能源持續波動且受地域限制,因此需要開展儲能制氫研究與系統集成,核心目標是實現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主要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1)鈣鈦礦光伏與熱電材料(2)、高效太陽電池及組件;(3)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4)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電解水制氫;(5)中溫電解制氫。

低碳能源發展戰略 低碳能源發展戰略涵蓋碳數據、碳收支與碳戰略,尤其是基於碳數據的碳減排潛力和低碳複合能源系統的研究,注重於從宏觀、介觀和微觀等尺度對行業和區域的低碳發展戰略及其技術解決方案。主要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1)碳排放核算與碳戰略研究;(2)基於碳排放數據,建立和研究多維多尺度的大數據系統;(3)碳排放核算評估、碳足跡與碳市場研究;(4)複合能源系統戰略研究;(5)特色的城市低碳發展評價。

其他低碳轉化前沿課題 圍繞低碳轉化過程,開展介觀結構催化材料設計,納米/生物催化和理論計算,膜分離與反應分離一體化,熱電材料合成等研究。

二、開放課題申請須知和管理辦法

1.本次開放課題資助強度:5~10萬元/項;申請時間:2020年5月15日至7月15日。

2.開放課題主要支持實驗室及依託單位以外的研究人員(客座研究人員)與實驗室固定人員合作進行研究的課題,由客座研究人員和固定人員共同申請,客座人員擔任課題第一負責人,固定人員擔任課題第二負責人。

3.凡具有副教授和副研究員以上職稱、博士後經歷或相應水平的國內外學者可與實驗室固定人員合作提出申請,填寫《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並由所在單位的學術管理部門籤署意見並加蓋單位公章,由課題第二負責人於2020年7月10日前將籤字蓋章的《申請書》一式2份及電子版交於實驗室。

4.由實驗室學委會或專家組審定開放課題申請,建議擬資助課題和資助金額,實驗室主任會議根據審定結果統一調整並報學委會會議通過後公布執行。

5.實驗室開放課題由中科院下撥的專項經費-實驗室運行費支出。課題資助金額專款專用。課題經費僅限於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內進行財務結算,經費的使用需符合國家專項經費管理制度和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財務制度,並嚴格按預算執行。支付與課題直接有關的費用,支出科目主要包括:材料費、分析測試及加工費、發表文章版面費、不形成固定資產的設備購置費、差旅費等。其中,差旅費主要是指參加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費用,報銷時需提供會議通知等相關證明材料。另外,材料費中嚴禁列支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等。若單項支出大於1000元時,請先與課題第二負責人(實驗室固定人員)溝通,支出發票經第二負責人籤字同意後,方可報銷。

三、課題結題和研究成果的歸屬

1.實驗室通過第二負責人(實驗室固定人員)加強對開放課題的管理,開放課題承擔者應在第一年年底提交階段總結,對於無階段總結、未按計劃進行課題研究者,實驗室主任有權調整課題資助額度或中止課題資助。第二年年終提交結題總結和研究成果(論文、專著、專利和獎項等)的複印件和電子版文件。

2.開放課題相關的論文和研究成果應同時署課題第一負責人所在單位名稱和本實驗室名稱,並註明實驗室開放課題資助(標註課題編號)。如在國內外期刊或學術會議上發表研究論文,應將「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或CAS Key Laboratory of Low-Coal Convers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寫為作者單位之一,並註明本課題為「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資助項目(課題編號),supported by CAS Key Laboratory of Low-Coal Conversion Science & Engineering(No: XXX)」;如申請專利,專利權為申請人單位所有,如有本實驗室的合作者,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應同為專利權人。

四、聯繫方式

聯 系 人:聞 霞

通訊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海科路100號9A分子樓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郵  編:201210

電  話:021-20608005

傳  真:021-20325034

電子信箱:wenx@sari.ac.cn

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2020年5月13日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煤科學與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2019-2020年度 學術委員...
    2021年1月14日,煤科學與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太原理工大學校博學館C座五層會議室召開。首先,實驗室主任王建成教授匯報了2019-2020年度重點實驗室工作進展,包括研究成果、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管理制度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2018年度學術委員會所提問題的落實情況等,並提出了實驗室2021年度的工作計劃。
  • 中國科學院地下工程災變與防護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2020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地下工程災變與防護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巖土所召開。工程實驗室理事會成員及理事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中科院武漢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李海波,武漢巖土所所長薛強和副所長盛謙及中科院科發局邢曉旭等出席會議。
  • 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於1月2-3日在上海召開。徐至展、楊國楨、王乃彥、甘子釗、沈學礎、莊松林、葉朝輝、沈文慶、褚君浩、邢定鈺、朱詩堯、祝世寧、黃維、龔旗煌、李儒新、徐紅星、馬餘剛、龔新高等18位院士和21位國內同領域專家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課題資助項目立項公示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2020年10月,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啟動了2020年度開放課題的申報工作,發布了開放課題指南。根據《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管理辦法》和《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2020年度申請指南》的相關規定,實驗室對接收到的課題申請書進行了形式審查、專家評審,擬資助以下8項課題開展研究,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7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與實驗室聯繫。
  • 「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
    2019年12月26-27日,「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26日上午,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中科大生命學院531會議室召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
    12月18日至20日,「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峰會」在南京召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會軍院士、該校黨委書記管兆勇教授、副校長江志紅教授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上,管兆勇和王會軍院士分别致辭。
  •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公眾開放周活動圓滿舉辦
    為積極響應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創新強國」主題活動,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於8月28日至29日成功舉辦實驗室2020年公眾開放周活動,湖北省矽酸鹽學會協辦本次活動。
  • 第三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在京召開
    近日,致力於以創新技術打造更健康世界的技術領導企業珀金埃爾默,攜手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北京成功舉辦以「轉化醫學與生物影像」為主題的第三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來自全國的近200名學者及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齊聚一堂,共同解讀轉化醫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探討生物影像等先進技術在轉化醫學研究中的最新應用。
  • 浙江省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主要成效
    2014年,浙江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轉化科技成果776項,新增產值203.61億元,利稅23.15億元。這些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直接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如浙江省超級稻研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年推廣應用面積1500萬畝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其中,僅「國稻7號」一個品種,可畝增社會效益275元;以推廣面積150萬畝計,可為稻農增收4.1億元。
  • 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
    10月23-24日,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2020年度學術年會在合肥舉行。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魏悅廣院士、委員清華大學馮西橋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康國政教授、天津大學亢一瀾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申勝平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張忠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龔興龍教授、何陵輝教授出席了會議。
  •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國內訪問學者與開放課題申請指南公布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LTO」)是立足南海,面向鄰近熱帶大洋,以海洋環境動力過程為主線,重點研究南海環流與中小尺度動力過程、熱帶海洋-大氣過程與氣候效應、熱帶海洋動力過程的環境效應等關鍵科學問題,強化海洋觀測技術研發及應用的開放型基礎科研機構。
  • 2020年礦冶集團礦冶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國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
    為貫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方針,本實驗室設立開放研究基金,面向國內外同行專家、學者及礦冶自動化科研人員,資助圍繞實驗室研究領域,創新性強、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研究課題。現公布《礦冶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國家(北京室)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和實驗室開放基金2020年度重點資助的研究方向。
  • 市中心醫院神經肌肉病理醫學重點實驗室喜獲省重點(培育)實驗室
    近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河南省醫學重點(培育)實驗室名單,經過組織申報、答辯評審、現場考察,開封市中心醫院韓新生副院長負責的「河南省神經肌肉病理醫學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據悉,開封市中心醫院是開封市衛生系統唯一獲批的單位,填補了我市此項空白。
  • ...窮「理」盡微——走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
    不做「實驗」的實驗室  在中國科學院諸多重點實驗室中,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顯得有點「另類」。  「我們是『不做實驗的實驗室』,當然,這裡的『實驗』是要打引號的。」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所長蔡榮根笑著說。
  • 中科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請指南
    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向國內外開放的科研平臺。實驗室以基礎理論創新與應用技術突破為目標,重點開展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領域的研究,建設具有高水平和持續創新能力的科研與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海洋資源開發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服務。
  • 中科院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公布地熱等基金課題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近日,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官網發布了該實驗「基金課題」。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原名: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是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科學院組織高水平可再生能源領域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 2015江西省質譜科學與儀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開始申報
    「江西省質譜科學與儀器重點實驗室」是2010年度江西省科技廳批准立項建設的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面向國內外申請者,主要資助意義重大、具有原始創新研究和應用前景的「質譜與光譜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和課題,鼓勵學科間的交叉。  2015年度項目申報詳細要求見本通知附件。
  •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基金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趙竹青)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它相關單位設立開放課題基金,支持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10月28日,《2020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發布。
  •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本次開放基金主要資助水下主被動電場探測定位方法、非磁金屬水下非聲探測及試驗技術研究、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安裝維修標準規範在我國應用研究三個重點課題的研究和開發。
  •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招聘公告(江蘇)已公布,計劃招聘25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招聘公告(江蘇)   一、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介   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季華醫工所」)由季華實驗室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共同建設,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三山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