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2020-11-22 騰訊網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本次開放基金主要資助水下主被動電場探測定位方法、非磁金屬水下非聲探測及試驗技術研究、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安裝維修標準規範在我國應用研究三個重點課題的研究和開發。要求申報項目應具有創新性、開拓性及應用前景,研究內容應與本實驗室研究方向一致,達到指標及成果要求,鼓勵發展前沿和交叉學科的研究內容,加強學科間的互相滲透。本次項目執行時間從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經費預算原則上不超過3萬元,申請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

本次申報僅通過「智海(www.csscmakers.com)」網站受理網上申報,所有網上申報材料嚴禁涉密! 請登錄「智海」網站下載基金項目申報材料,並按要求認真填寫。自指南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12月15日24:00止,在「智海」網站完成項目申報材料提交,申報材料以壓縮包的形式上傳,過期系統將關閉。

一、2021年度基金主要支持研究課題

課題1、水下主被動電場探測定位方法

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水下主被動電場探測理論分析、水下物體電場效應數值模擬、水下電場探測定位系統構建方法;

指標及成果要求:提出水下主被動電場探測定位方法,論證在4m距離內對水下物體定位精度小於0.1m,提交研究報告。

課題2、非磁金屬水下非聲探測及試驗技術研究

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1)淡水下淤埋非磁金屬電磁瞬變探測機理研究;(2)多天線探測技術研究;

指標及成果要求:(1)研究報告;(2)論文1-2篇

課題3、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安裝維修標準規範在我國應用研究

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隨著我國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安裝維修逐步走向深水,且在向國際上各個海域進軍的過程中,面臨的各種規範及標準的約束越來越多,國內對規範及標準等基礎問題研究缺失的現實越來越突出。因此,有必要對各種規範及標準進行收集、整理,結合我國海域海況條件及施工設備條件等實際情況研究相關規範和標準的適用性,從而形成能快速查詢、準確工程施工的指導工程作業能力,為我國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安裝維修技術進入先進國家的海洋石油行業創造有利條件。本項目以掌握國內外水下裝備安裝維修規範和標準、探尋相關規範和標準與我國實際情況結合情況為總體目標,具體研究內容包括:(1)收集整理國內外海洋工程開發安裝維修技術相關的標準規範,特別是API、DNV、ABS和ISO標準,對這些標準規範進行對比分析,並總結其在國外深水工程的實際使用情況;(2)以對國內外相關規範調研分析為主,並輔以相關的、必要的計算,在消化、理解國內外相關標準基礎上,研究適合國內海域特點的水下裝備安裝維修標準選取原則。從設計原則、材料選擇、設計荷載、荷載效應分析、荷載組合、結構設計、腐蝕保護等方面,綜合考慮各種研究結論提出適用於我國海域的標準的推薦做法。(3)結合我國海況特點和現有技術及設備實力,研究我國實際情況對水下裝備安裝維修規範和標準選用的影響,總結各類影響因素對規範和標準選用的影響程度並提出可操作的指導性意見。

指標及成果要求:報告、標準。

二、基金申報要求

2.1基本要求

申報前請仔細閱讀《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嚴格按照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進行申報,並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及結題階段遵守辦法相關要求。

2.2申請者年齡、學歷、職稱要求

開放基金資助對象:國內外從事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相關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所在單位應具有從事研究所必需的實驗條件和研究團隊等基本保證;年齡45周歲以下,或由中心直接聘請的客座專家(或訪問學者),其他要求詳見發布項目「申請人條件」一欄。35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傑出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予以優先資助。

2.3申請項目數量要求

申請者同一個年度內只能申請1項開放基金項目,且在所獲得資助的前一個開放基金項目未結題前不得再申請新的開放基金項目。

2.4申報材料要求

(1)、申請者根據《開放基金申請指南》要求,填寫《開放基金資助項目申請書》一式3份及項目科技查新報告和相關證明材料1份,經所在單位學術主管部門籤署意見蓋章後即可報送。

(2)、申報材料請於2020年12月15日前報(寄)送本實驗室(寄送的以郵戳日期為準,逾期不予受理),同時將電子版本文件發送至電子信箱。

(3)、開放基金的申請、審批及管理請詳見《開放基金管理辦法》。

附件1:開放基金資助項目申請書

附件2:開放基金資助項目年度進展報告

附件3:開放基金資助項目結題報告

附件4:開放基金資助項目技術研究報告

附件5:開放基金資助項目驗收評審意見表

附件6:開放基金資助項目經費支付申請表

附件7:開放基金資助項目驗收申請表

附件8:開放基金管理辦法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請指南
    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向國內外開放的科研平臺。實驗室以基礎理論創新與應用技術突破為目標,重點開展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領域的研究,建設具有高水平和持續創新能力的科研與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海洋資源開發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服務。
  • 2021年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招聘公告(300人)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2021年校園招聘崗位表 所屬機構 崗位編號 崗位名稱 研究方向 人數 工作職責 崗位招聘條件 智能海洋裝備研究中心 011KY2001 科研人員-智能海洋裝備責任研究員 智能漁業養殖裝備技術 3 1.了解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國內外相關現狀和發展趨勢,協助養殖裝備所所長統籌推進平臺的建設和運行管理
  • 工信部發布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2012年)
    為加快貫徹落實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的《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的技術方向,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2012年),引導企業加強深海資源開發所需裝備的研製
  • 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2019年技術論壇成功舉辦
    12月4日,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2019年技術論壇在上海舉辦。本次技術論壇由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設計學術委員會聯合主辦。七〇八所副所長陳剛代表海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單位出席論壇並致辭,來自實驗室各成員單位的代表及特邀嘉賓共六十多人參加了論壇。海工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為依託單位,聯合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等13家單位共同建設。
  • 2020年礦冶集團礦冶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國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礦冶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國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於2015年通過國家科技部批准依託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建設,是我國礦物加工領域開展礦冶在線檢測分析技術、礦冶過程控制與優化技術、礦冶信息化技術應用基礎研究、競爭前共性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工程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國內訪問學者與開放課題申請指南公布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LTO」)是立足南海,面向鄰近熱帶大洋,以海洋環境動力過程為主線,重點研究南海環流與中小尺度動力過程、熱帶海洋-大氣過程與氣候效應、熱帶海洋動力過程的環境效應等關鍵科學問題,強化海洋觀測技術研發及應用的開放型基礎科研機構。
  • 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
    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綠色碳轉化與催化 研究C1分子(甲烷、CO、CO2、CH3OH)及低碳烷烴/烯烴高選擇性催化轉化基礎和應用基礎問題,側重於C-H 和C-O 鍵高效活化與定向催化轉化。建立和發展原位表徵手段,實現在實際催化反應條件下對反應過程進行精準表徵,深化對反應網絡及構效關係的認識。
  • 建設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指導意見
    下一步我委將結合年度計劃工作安排,進一步明確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建設重點及有關具體要求,全面推進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建設工作。    (四)國家工程實驗室的主要任務包括:開展重大工程及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試驗驗證;開展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和重大新產品開發;開展重要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凝聚、培養產業技術創新人才;開展產業技術研發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基金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趙竹青)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它相關單位設立開放課題基金,支持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10月28日,《2020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發布。
  • 國內最大海洋石油水下裝備試驗中心落成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6日電 近日,國內最大海洋石油水下裝備測試試驗中心在山東省東營市落成並投產,對解決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在國產化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打破國外的專利壟斷和技術封鎖,實現科技強國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 國家海洋設備質量檢驗中心正式啟用 設七大功能實驗室
    國家海洋設備質量檢驗中心2012年8月由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籌建,是國內唯一的綜合性海洋設備第三方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是國務院《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中確定的國家級檢測中心,為配套海洋裝備產業而同步建設。中心位於青島藍谷核心區,佔地7.18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1億元,共建8座單體實驗樓,七大功能實驗室。
  • 【榜樣】房克照碩士生導師·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
    /博士2008.05-2015.12 大連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院/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講師2008.11-2009.06 英國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土木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助手2015.12-今 大連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院/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研究方向
  • 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在浙江成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金潔 楊眉 張律 記者曹吉根)「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的成立,對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計量技術服務的好模板。」4月26日,浙江杭州舉行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成立大會,通過了《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章程》。
  • 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驗收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會同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專家對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進行了驗收。  驗收專家組組長由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空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勳年擔任,成員包括: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李天斌、重慶交通大學橋梁結構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副主任鄭罡、四川省技術創新促進會秘書長王衛華、四川興良信會會計事務所註冊會計師梁名又。
  •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工程實驗室管理的暫行辦法
    第二條 廣東省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工程實驗室)是為提高我省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及其他重點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制約,強化對國家和省重大戰略任務、重點工程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依託企業、科研機構或高校等設立的研究開發實體,是連接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的橋梁和紐帶,是我省區域自主創新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家生物防護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張宗興出席實驗室專題培訓演講
    「2020未來實驗室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成功邀請到國家生物防護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測中心副主任兼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安全與防護裝備分會青年委員、中國合格評定認可委生物安全實驗室評審員等學術職務,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 礦業安全工程與環境保護實驗室
    目前實驗室擁有「採礦工程」和「安全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有中科院院士1名,博士生導師11名,具有博士學位人員佔66.7%,科研用房面積3450m2  ,儀器設備總額1489萬元,擁有MTS815巖石伺服實驗系統、EH-4電磁剖面成像系統、傅立葉紅外分析儀等一批九十年代末世界先進水平的儀器裝備。
  • 中石大牽頭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專家驗收
    研製出15套新型海洋油氣裝備,獲28項科技成果獎勵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牽頭建設的「海洋物探及勘探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專家驗收。該實驗室在建設期內支撐企業實現23種關鍵技術,研製出新型海洋油氣裝備15套,獲得科技成果獎勵28項,授權發明專利156件,技術轉化效益突出,推動了我國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進步和產業升級。
  •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被列入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為遺傳病基因檢測...
    江門日報訊 (記者/鄧榕 通訊員/劉智) 日前,依託於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廣東省遺傳病基因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列入「2019年度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江門衛生健康系統
  •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啟動,課題指南已發布
    1月6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於其官網發布了《202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公告》(簡稱《公告》)。《公告》稱,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申報時間為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