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向國內外開放的科研平臺。實驗室以基礎理論創新與應用技術突破為目標,重點開展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領域的研究,建設具有高水平和持續創新能力的科研與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海洋資源開發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服務。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汙損生物腐蝕的關鍵過程、機理和防護技術,不同海洋環境因子對腐蝕作用的過程和機理,研製開發海洋腐蝕防護與監檢測的主要技術。本實驗遵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本實驗室面向國內外開放,設立開放基金,立項資助與本實驗室研究方向相關的具有創新思想的科研課題,並提供相應的科研條件,以促進新興交叉學科的形成和發展。
一、重點研究領域和近期主要資助範圍
專題(一):海洋汙損生物腐蝕的關鍵過程、機理和防護技術
(1)典型海洋腐蝕微生物和汙損生物的分離與提純;
(2)快速檢測腐蝕微生物的電化學傳感器的構建;
(3)海洋汙損生物在材料表面的附著機制;
(4)新型防汙技術開發與應用。
專題(二):不同海洋環境因子對腐蝕作用的過程和機理
(1)海洋環境因子對材料的破壞過程與機理;
(2)新型防腐蝕技術開發的基礎研究。
專題(三):研製開發海洋腐蝕防護與監檢測的主要技術
(1)鋼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防護技術開發與示範;
(2)海洋鋼筋混凝土結構腐蝕防護與修復補強技術開發與應用;
(3)海洋工程陰極保護技術優化與應用;
(4)腐蝕監/檢測技術開發與應用。
二、申請辦法
1、申請者應認真填寫《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書》。申請課題的研究內容必須符合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屬於本實驗室研究內容的範疇。並應簡明扼要,突出創新點和特色以及具體的有限目標。
2、申請書同時以電子和紙質(3份)兩種版本提交。紙質申請書需有課題組主要成員親自籤名,並加蓋單位公章,一式三份寄送到:青島市市南區南海路7號,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綜合樓908房間,戚鵬(收),郵編:266071,聯繫電話:0532-82866291。電子申請書發送至郵箱:mcbflab@163.com。
3、課題研究周期為2年。自基金申請指南發布之日起開始接受申請,截止時間為 2013年12月15日。
三、基金管理辦法
1、根據開放課題的性質給以不同額度的資助。資助金額為2-3萬元, 執行期一般為2年,資助金額一次審定,分年度資助。
2、開放課題經費的各項開支標準,均按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財務制度規定執行。
3、經費由課題負責人按預算安排使用。實驗室對開放課題進行定期檢查,對於不能按期完成研究計劃的課題,實驗室有權削減經費或停止資助。
4、課題結束後,負責人應及時做出經費使用決算。
5、開放課題的經費主要用於樣品的分析測試、論文出版、人員費等。
6、開放課題負責人每年應向實驗室提交年度進展報告和相應的研究成果。
7、開放課題結束後,必須向實驗室提交下列資料:研究工作結題報告、已發表(或已接受的)學術論文以及研究報告、已發表論文中的原始技術檔案、數據記錄、圖紙、底片和資料等的原件或複印件,並提供目錄清單。
8、實驗室主任定期檢查開放課題的進展情況,如發現原研究計劃不能實現時,有權調整、暫停或取消資助。
9、開放課題的研究成果歸實驗室和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共享(或按協議分享),成果鑑定和報獎由本實驗室與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共同辦理。如申請專利,按專利法有關規定辦理。
10、開放課題完成的書面研究成果(包括論文、專著等)和研究報告,歸本實驗室和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共享,發表論文的完成單位需署名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英文署名為: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Corrosion and Bio-fouling,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同時應註明受「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以英文發表的書面研究成果需註明「Supported by Foundation of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Corrosion and Bio-fouling,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發表後報實驗室辦公室備案。
三、聯繫方式
聯繫人:戚鵬、王鵬
電話:0532-82866291
郵箱:mcbflab@163.com
地址:青島市市南區南海路7號,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綜合樓908房間
郵編:266071。
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