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國內訪問學者與開放課題申請指南公布

2021-02-17 海洋知圈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LTO」)是立足南海,面向鄰近熱帶大洋,以海洋環境動力過程為主線,重點研究南海環流與中小尺度動力過程、熱帶海洋-大氣過程與氣候效應、熱帶海洋動力過程的環境效應等關鍵科學問題,強化海洋觀測技術研發及應用的開放型基礎科研機構。LTO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現有一支以中青年為骨幹、老中青相結合的熱帶海洋環境動力學研究隊伍,有廣泛的國內外合作基礎;實驗室擁有豐富的海洋、大氣、環境、生態等方面的常規和遙感觀測資料,並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與網絡資源,為開放課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條件。

LTO2020年度開放基金課題於4月10日開始申請,經費額度分3萬、5萬、7萬三檔,申請截止日期為5月10日。針對開放基金獲得者設立的國內訪問學者申請同時啟動。

根據LTO的定位與科學目標,本年度開放課題研究方向設立如下: 

1、南海環流及其時空演變特徵

2、南海中、小尺度動力過程及其與環流的相互作用

3、印度洋-海洋動力過程

4、熱帶區域的海氣相互作用

5、南海及其鄰近海域生態環境特徵與演變規律

6、熱帶海洋中小尺度物理-化學-生物過程的耦合機制

7、海洋環境要素監測新技術新方法

8、海洋環境數值預報和數據同化的研究

開放課題管理細則及申請表可參見實驗室網站/開放共享/開放課題http://lto.scsio.ac.cn/Info58.html。有意向的人員可按照申請指南進行申請,紙質版一式三份寄到實驗室,電子版發送到zhaodi@scsio.ac.cn。

開放基金申請表下載地址:http://lto.scsio.ac.cn/kfgx/kfkt/wjxz_44045/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請指南
    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向國內外開放的科研平臺。實驗室以基礎理論創新與應用技術突破為目標,重點開展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汙損領域的研究,建設具有高水平和持續創新能力的科研與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海洋資源開發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服務。
  • 2020年礦冶集團礦冶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國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
    為貫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方針,本實驗室設立開放研究基金,面向國內外同行專家、學者及礦冶自動化科研人員,資助圍繞實驗室研究領域,創新性強、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研究課題。現公布《礦冶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國家(北京室)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和實驗室開放基金2020年度重點資助的研究方向。
  •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本次開放基金主要資助水下主被動電場探測定位方法、非磁金屬水下非聲探測及試驗技術研究、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安裝維修標準規範在我國應用研究三個重點課題的研究和開發。
  •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基金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趙竹青)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它相關單位設立開放課題基金,支持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10月28日,《2020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發布。
  •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課題資助項目立項公示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2020年10月,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啟動了2020年度開放課題的申報工作,發布了開放課題指南。根據《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管理辦法》和《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2020年度申請指南》的相關規定,實驗室對接收到的課題申請書進行了形式審查、專家評審,擬資助以下8項課題開展研究,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7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與實驗室聯繫。
  •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12月15日,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廣州召開。
  • 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
    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然而,可再生能源持續波動且受地域限制,因此需要開展儲能制氫研究與系統集成,核心目標是實現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主要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1)鈣鈦礦光伏與熱電材料(2)、高效太陽電池及組件;(3)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4)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電解水制氫;(5)中溫電解制氫。
  • CSC公派訪問學者申請條件是什麼?
    旨在幫助交流訪問學者本人獲取新知識、拓展新視野,從而在相關領域(學術領域或者職業發展領域)取得新突破。參加者包括高校老師、科研機構工作人員、醫生、律師、媒體工作者、企業高管、政府官員等人士,訪問學者是性價比的出國進修方式。
  • 海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工作暨青年科學家發展研討會在杭順利...
    2020年11月18日,由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SOED國重室」)主辦的海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工作暨青年科學家發展研討會在杭州召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陳建芳、人事處副處長雷吉江
  •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公眾開放周活動圓滿舉辦
    為積極響應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創新強國」主題活動,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於8月28日至29日成功舉辦實驗室2020年公眾開放周活動,湖北省矽酸鹽學會協辦本次活動。
  • 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
    簡要概述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於華東師範大學,於1989年由國家計委批准籌建,1995年12月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向國內外開放。研究方向實驗室主要從事河口海岸的應用基礎研究,研究方向為:河口演變規律與河口沉積動力學;海岸動力地貌與動力沉積過程;河口海岸生態與環境。
  •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一行訪問海南大學和中科院南海所熱帶海洋生物站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一行訪問海南大學和中科院南海所熱帶海洋生物站 時間:2020-01-09 來源: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 ...嚴弘教授研究課題獲2020年上海市金融學會重點課題獎|SAIF動態
    日前,上海市金融學會公布了2020年重點課題獲獎名單。由高金學術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嚴弘擔任課題主要負責人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國際離岸中心建設研究》,榮獲2020年度重點課題二等獎,彰顯了高金教授在政策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雄厚實力,以及學院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所發揮的重要智庫作用。
  •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召開自主、開放課題...
    2008年6月25至26日,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召開了「實驗室自主、開放課題評審會」,會議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張慶明教授主持,與會的評審專家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陳棟泉研究員、中科院力學所丁雁生研究員、中國兵器204所郝仲璋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金龍哲教授、二炮裝備研究院李世才研究員、北京大學力學系劉凱欣教授、清華大學施惠基教授
  • 中科院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公布地熱等基金課題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近日,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官網發布了該實驗「基金課題」。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原名: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是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科學院組織高水平可再生能源領域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 ...窮「理」盡微——走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
    當時,理論物理所的資料室是國內特別好的資料室,大家都可以到這裡來查資料。」  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成立後,這裡更成了一個不關大門的地方。  訪問學者制度和各類訪問學者計劃逐漸建立完善。實驗室固定科研人員可以邀請訪問學者來訪,實驗室則會為這些訪問學者們提供旅費和生活補貼,實驗室主管負責來訪事宜的全程協助。  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國內外優秀博士後和博士畢業生。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國際一流並跑
    公共科研平臺支撐能力跨越式提升,基本覆蓋海洋領域重點學科方向和事關海洋科技長遠發展的關鍵領域,服務能力和運行效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近兩年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比肩全球頂尖的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獲得每十年一次的「第四屆(2029)世界海洋觀測大會」舉辦權,實驗室主任吳立新院士成為亞洲第一位榮獲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領導力最高獎——Ambassador
  • 【學術報告】「南海裝備熱帶海洋環境適應性挑戰及研究進展」學術...
    報告人:羅荘竹 教授報告題目:南海裝備熱帶海洋環境適應性挑戰及研究進展邀請人:胡海豹 教授報告時間:5月25日下午16:30-172009年於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物理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11年6月於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任表面功能材料及工程研發中心主任;2017年8月加盟中山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發展「熱帶海洋動態防腐科學與技術」學科方向。
  • 2020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指南
    基金資助項目有關的研究成果,包括論文、專著、成果評議鑑定資料等,均應標註「本工作受到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基金編號)」。論文、專著應為研究者與本實驗室人員聯合發表,需同時註明本實驗室和研究者所在單位的名稱(本實驗室人員為通訊作者(含共同通訊)或其他作者)。
  • 2016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招聘6人公告(青島)
    (簡稱「北海監測中心」)負責鴨綠江口以南、繡針河口以北我國海域海洋環境監測、調查與評價、海洋損害事件的技術鑑定等工作,是國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鑑別與損害評估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海洋生態環境與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的重要依託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