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2012年)

2020-11-25 儀器信息網

  為加快貫徹落實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的《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的技術方向,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2012年),引導企業加強深海資源開發所需裝備的研製,加快提升設計建造能力。

  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2012年).doc

  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2012年)

  為加快貫徹落實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工信部聯規[2012]145號),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的《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工信部聯規[2011]597號,以下簡稱《海工規劃》),引導企業加強深海資源開發所需裝備的研製,形成我國開發深海資源裝備的設計製造能力,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圍繞海洋資源勘探、開採、儲存運輸和服務四大環節的需求,選擇《海工規劃》明確的部分急需海洋工程裝備重點產品和關鍵技術,按照海洋資源勘探、開採、作業裝備,關鍵系統和設備,基礎共性技術和標準等三個領域,形成了2012年海洋工程裝備研發的重點方向。

  一、海洋資源勘探、開採、作業裝備

  (一)深海半潛式生產平臺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

  1、研究目標

  (1) 掌握深海半潛式生產平臺的設計理念,突破平臺總體設計關鍵技術;

  (2) 緊密結合我國南海海域的自然環境條件,研究開發出一型深海半潛式生產平臺設計方案,其功能滿足我國南海海域深海油氣資源開發的需求;

  (3) 完成基本設計並通過國內外相關船級社的審查。

  2、主要研究內容

  (1) 總體方案設計技術研究;

  (2) 平臺設計環境條件及總體性能研究;

  (3) 平臺結構設計技術研究;

  (4) 超深海定位系統設計與海上安裝技術研究;

  (5) 平臺模型試驗技術研究;

  (6) 平臺立管系統設計技術研究;

  (7) 平臺上部採油、生產作業流程設計研究;

  (8) 平臺系統集成及集成控制設計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基本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半潛生產平臺設計指導性文件;

  (5) 與上述平臺配套的生產立管研製技術要求;

  (6) 半潛生產平臺設計技術標準名錄。

  (二)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LNG-FPSO)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

  1、研究目標

  (1) 跟蹤國外LNG-FPSO的技術發展趨勢,重點開展船型關鍵技術和關鍵系統研究,突破LNG-FPSO的總體設計關鍵技術;

  (2) 緊密結合我國南海海域的自然環境條件,開發出一型用於深海大型氣田的大型LNG-FPSO設計方案,該型LNG-FPSO的年產量約為300萬噸,艙容約30萬立方米;

  (3) 完成基本設計並通過國內外相關船級社的審查。

  2、主要研究內容

  (1) 總體方案優化技術研究;

  (2) 水動力性能分析與模型試驗技術研究;

  (3) 全船結構分析及設計技術研究;

  (4) 系泊分析及系統設計技術研究;

  (5) 工藝處理模塊及方案設計研究;

  (6) 液化處理系統設計研究;

  (7) LNG-FPSO基本設計方案。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基本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LNG-FPSO設計指導性文件;

  (5) 提出與上述LNG-FPSO配套的離岸液化裝置及工藝處理裝置研製技術要求;

  (6) LNG-FPSO設計技術標準名錄。

  (三)深海半潛式支持平臺研發

  1、研究目標

  (1) 掌握深海半潛式支持平臺的設計理念,突破深海半潛式支持平臺總體設計關鍵技術;

  (2) 結合當前國內外深海油氣資源開發需要,開發出一型集鑽井支持、海上安裝、供應、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半潛式支持平臺的設計方案;

  (3) 完成基本設計並通過國內外相關船級社的審查,具備承接工程項目的條件。

  2、主要研究內容

  (1) 平臺總體方案論證研究;

  (2) 深海耦合多點系泊系統設計及棧橋技術研究;

  (3) 鑽機模塊自安裝技術研究;

  (4) 鑽井作業材料輸送技術及流程研究;

  (5) 動力供應及接口技術研究;

  (6) 人員居住安全及環保技術研究;

  (7) 平臺振動與噪聲控制技術研究;

  (8) 平臺建造方案及關鍵設備安裝調試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基本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半潛式支持平臺設計指導性文件;

  (5) 半潛式支持平臺設計與建造技術標準名錄。

  (四)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及再氣化裝置(LNG-FSRU)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

  1、研究目標

  (1) 掌握LNG-FSRU的設計理念,突破LNG-FPSO的總體設計關鍵技術;

  (2) 結合國內外市場需要,開發一型艙容在20萬立方米以上、年氣化能力約為200萬噸的LNG-FSRU的設計方案;

  (3) 完成基本設計並通過國內外相關船級社的審查,具備承接工程項目的條件。

  2、主要研究內容

  (1) LNG-FSRU船型及海況分析研究;

  (2) 船體運動性能及液貨晃蕩分析技術研究;

  (3) 液貨艙結構強度及疲勞分析技術研究;

  (4) 系泊分析及系統研究;

  (5) 貨物輸送系統研究;

  (6) 液貨存儲系統選型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基本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LNG-FSRU設計指導性文件;

  (5) LNG-FSRU設計技術標準名錄。

  (五)海上油田環保作業船研發

  1、研究目標

  (1) 掌握海上油田環保作業船的設計理念,突破此類船舶的核心技術;

  (2) 以大功率、大收油艙容、具備高海況作業能力和應急能力為主要目標,開發一型經濟、收油效果好及綜合作業能力強的海上油田環保作業船的設計方案;

  (3) 完成基本設計並通過國內外相關船級社的審查,具備承接工程項目的條件。

  2、主要研究內容

  (1) 大船、收油艇與內置式收油機聯合操作技術;

  (2) 節能減排技術;

  (3) 溢油回收設備分析、選型技術;

  (4) 船舶推進裝置技術;

  (5) 空調通風系統技術;

  (6) 浮油回收艙布置技術;

  (7) 區域及設備防爆處理技術;

  (8) 總體建造方案及關鍵設備安裝調試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基本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海上油田環保作業船設計指導性文件;

  (5) 海上油田環保作業船設計與建造技術標準名錄。

  二、關鍵系統和設備

  (六)海洋鑽井平臺用深海隔水管系統研究及關鍵部件研製

  1、研究目標

  (1) 開展鑽井隔水管及相關配套設備的技術研究,掌握鑽井隔水管設計製造關鍵技術;

  (2) 開發一套適合我國南海2000m水深作業要求的鑽井隔水管系統及關鍵設備配套方案;

  (3) 完成鑽井隔水管提升裝置、卡盤、200K鋼絲繩式隔水管張緊裝置、灌注閥、隔水管主體單根的樣機研製,並完成樣機的API認證。

  (4) 完成鑽井隔水管伸縮裝置原理樣機的研製;

  (5) 完成萬向節、隔水管伸縮裝置、隔水管終端接頭的圖紙設計並經相關機構或單位認可,符合API相關規定。

  2、主要研究內容

  (1) 系統配套技術研究;

  (2) 萬向節技術研究;

  (3) 隔水管終端接頭技術研究;

  (4) 隔水管伸縮裝置技術研究;

  (5) 隔水管提升裝置研製;

  (6) 卡盤研製;

  (7) 200K鋼絲繩式隔水管張緊裝置研製;

  (8) 灌注閥研製;

  (9) 隔水管主體單根研製;

  (10) 隔水管主體及關鍵設備功能試驗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鑽井隔水管系統及關鍵設備配套樣機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鑽井隔水管系統及關鍵設備配套方案設計指導性文件;

  (5) 鑽井隔水管系統及關鍵設備技術標準名錄。

  (七)深海輕型J型海底管道鋪設系統研製

  1、研究目標

  (1) 以滿足深海油氣田井口間短距離小管徑管道鋪設需求和水下設施安裝需求為主要目標,開展輕型J型鋪設系統設計方案和關鍵設備的研究;

  (2) 開發一套作業水深300-1000米,滿足6-12寸海管鋪設, 200噸以內水下設施安裝,適用我國海洋油氣開發鋪管船的輕型J型海底管道鋪設系統設計方案;

  (3) 完成輕型J型鋪設系統工程樣機的製造並在實船安裝和測試。

  2、主要研究內容

  (1) 國外輕重型深海J型鋪設系統分析研究

  (2) 深海J型鋪設管道預處理與輸送技術研究

  (3) 深海J型鋪設系統水下安裝與監測技術研究

  (4) 輕型J型鋪設系統總體方案研究

  (5) 輕型J型鋪設系統設備集成設計技術研究

  (6) 輕型J型鋪設系統工程樣機研製

  (7) 輕型J型鋪設系統實船適應性升級技術研究

  (8) 輕型J型鋪設系統海上風險分析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輕型J型鋪設系統工程樣機及樣機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鋪管船用輕型J型鋪設系統設計指導性文件;

  (5) J型鋪設系統及關鍵設備技術標準名錄。

  (八)水下連接系統及關鍵設備研製

  1、研究目標

  (1) 以突破適用於1500米深海環境下水下生產系統連接系統的設計、製造、測試、安裝關鍵技術為目標,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和設備研製;

  (2) 完成深海水下連接系統設計方案;

  (3) 完成一套卡箍式連接系統工程樣機,設計水深1500米,連接器連接管徑6英寸,實現海試及示範應用;

  (4) 完成一套螺栓法蘭連接系統工程樣機,設計水深1500米,連接器連接管徑24英寸,實現海試;

  2、主要研究內容

  (1) 水下連接系統材料選擇及材料工藝特性研究;

  (2) 水下連接系統與ROV接口技術研究;

  (3) 水下連接系統密封技術研究;

  (4) 水下連接系統模擬仿真技術研究;

  (5) 卡箍式連接系統工程樣機研製及示範應用研究;

  (6) 卡箍式連接系統安裝與測試技術研究;

  (7) 螺栓法蘭式連接系統工程樣機研製;

  (8) 螺栓法蘭式連接系統安裝與測試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卡箍式連接系統工程樣機和螺栓法蘭式連接系統工程樣機及相應的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深海水下連接系統設計指導性文件;

  (5) 水下連接系統及關鍵設備技術標準名錄。

  (九)FPSO原油外輸系統集成技術研究及關鍵設備研製

  1、研究目標

  (1)以滿足30萬噸級及以下FPSO配套需求為主要目標,開展FPSO原油外輸系統集成設計技術研究和關鍵設備研製;

  (2)完成一型外輸能力為每小時3000-5000 立方米的FPSO原油外輸系統集成設計,完成系統樣機及快速應急拉斷閥(ESD閥)、快速拉斷接頭等關鍵部件研製和試驗驗證,獲得相關船級社的認可。

  2、主要研究內容

  (1) 大流量安全輸送、快速應急等原油外輸系統安全保護及集成技術研究;

  (2) 原油外輸系統ESD閥、快速拉斷接頭等關鍵部件研製;

  (3) 原油外輸系統試驗驗證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類技術研究報告;

  (2) 30萬噸級FPSO配套的原油外輸系統集成設計方案(設計文件與圖紙);

  (3) 相應的專利;

  (4) FPSO原油外輸系統設計指導性文件和試驗驗證規範;

  (5) FPSO原油外輸系統技術標準名錄。

  (十)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研製

  1、研究目標

  (1) 攻克海洋浮式結構物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的核心設計和建造技術,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形成裝置總包能力;

  (2) 完成一臺具備系泊30萬噸級以下大型油輪、設計傳輸能力每小時5000立方米、設計壽命25年的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的研製,完成主軸承及立管的研製。

  2、主要研究內容

  (1) 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功能分析、類型選擇和設計參數論證;

  (2) 錨鏈-浮筒-船舶耦合水動力分析和模型試驗研究;

  (3) 海洋環境動載荷作用下海底樁錨定位設計與分析;

  (4) 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結構設計和多種接卸管路系統設計與分析;

  (5) 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建造、安裝、調試技術研究;

  (6) 主軸承及立管等主要配件研製及試驗驗證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主軸承及立管等樣機及樣機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設計指導性文件;

  (5) 懸鏈式單點系泊裝置相關技術標準。

  (十一)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開發及液體旋轉接頭研製

  1、研究目標

  (1)對FPSO單點系泊系統技術進行系統研究,開發一套適應我國南海100米工作水深FPSO需要的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的設計方案;

  (2)完成基本設計,完成液體旋轉接頭、電滑環等關鍵設備樣機的研製,通過船級社認可。

  2、主要研究內容

  (1) 國外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功能(多種接卸管路系統能力)分析;

  (2) 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總體設計技術研究;

  (3) 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與FPSO船體的匹配設計研究;

  (4) 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水動力性能分析與模型試驗;

  (5) 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海上安裝方案研究;

  (6) 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核心部件——液體旋轉接頭及電滑環研製;

  (7) 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及關鍵部件功能驗證試驗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液體旋轉接頭、電滑環樣機及樣機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設計指導性文件;

  (5) 內轉塔式單點系泊系統設計及關鍵部件的技術標準。

  (十二)海洋平臺及FPSO用大容量發電模塊設計技術研究

  1、研究目標

  (1) 以滿足海洋平臺及FPSO用大容量電站系統中發電模塊工作需要為目標,通過開展海洋平臺及FPSO用大容量發電模塊設計技術研究,突破電站系統中發電模塊匹配仿真、試驗驗證等關鍵技術,掌握海洋平臺及FPSO用大容量電站系統中發電模塊設計技術和集成方法。

  (2) 完成一套大容量電站系統中發電模塊的設計,其技術指標:1)電壓11kV,2)單機功率≥5000—10000KW,3)電站模塊匹配仿真軟體仿真精度≥90%,4)電站結構噪聲隔振量≮15dB(A),5)中壓系統THD<4%,400V系統THD<5%,6)排放滿足Tier Ⅲ要求。

  2、主要研究內容

  (1) 大容量電站系統中發電模塊集成設計技術研究;

  (2) 大容量電站系統中發電模塊匹配仿真技術研究;

  (3) 大容量電站系統中發電模塊試驗驗證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仿真軟體理論文本、使用說明、原始碼文件、目標文件、測試報告,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3) 機組樣機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4) 相應的專利;

  (5) 海洋工程用大容量發電模塊技術標準。

  (十三)LNG-FSRU再氣化模塊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及相關設備研製

  1、研究目標

  (1) 以形成LNG-FSRU再氣化模塊總包能力為主要目標,開展再氣化模塊總體設計技術研究和相關設備的研製工作,具備設計建造LNG-FSRU再氣化模塊的能力,完成相應的工程樣機。

  (2) 工程樣機的目標輸出壓力為10MPa,日產氣量最大為3.75億立方英尺,設計壽命大於20年。

  2、主要研究內容

  (1) ORV、SCV、IFV/STV、AAP等工藝在LNG-FSRU上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2) 再氣化模塊總體布置方案研究;

  (3) 再氣化模塊關鍵流程工藝研究;

  (4) 再氣化模塊關鍵建造工藝研究;

  (5) LNG增壓泵、中間介質泵、加熱蒸發器等再氣化模塊關鍵設備的關鍵工藝技術研究及設備研製;

  (6) LNG吸入罐和中間介質罐研製;

  (7) 再氣化模塊主結構材料和舾裝件研製;

  (8) 再氣化模塊建造用特殊焊接材料研製;

  (9) 再氣化模塊樣機研製及測試。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一套LNG-FSRU再氣化模塊樣機及樣機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相應的專利;

  (4) LNG-FSRU再氣化模塊的技術標準名錄。

  (十四)深海作業起重機主動升沉補償系統研製

  1、研究目標

  (1)以滿足深海作業起重機配套需要為目標,開展主動升沉補償系統共性技術研究,突破深海作業起重機主動升沉補償系統設計及研製技術;

  (2)完成一型滿足500米至3000米深海作業環境工作要求、能夠為200噸及以下的海洋起重機配套的主動升沉補償系統樣機及試驗系統,獲得船級社的認可。

  2、主要研究內容

  (1) 深海作業起重機主動升沉補償系統環境適應性、檢測及控制等共性技術研究;

  (2) 深海作業起重機主動升沉補償系統設計及研製;

  (3) 深海作業起重機主動升沉補償系統試驗驗證技術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配套200噸深海作業起重機的主動升沉補償系統設計技術文件及工程樣機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

  (3) 配套200噸及以下的深海作業起重機的主動升沉補償系統試驗系統;

  (4) 相應的專利;

  (5) 深海作業起重機主動升沉補償系統設計指導性文件和試驗驗證規範;

  (6) 深海作業起重機主動升沉補償系統技術標準名錄。

  三、基礎共性技術和標準

  (十五)島礁中型(總長300米級)浮式結構物關鍵技術研究

  1、研究目標

  針對南海島礁經濟發展、漁業資源開發與政府管轄的需求,開展深遠海多種結構型式中型浮式結構物(島礁後勤支持平臺)總體性能、結構特性、運動性能控制、水池模型試驗、總體設計、海上安裝、系泊定位、防波等關鍵技術與相應技術標準的研究,掌握南海典型島礁環境下大型浮式結構物概念設計技術。完成一型總長300米級、水深大於200米、可抗百年一遇海況的深遠海大型浮式結構物及防波設施的概念設計方案,具備人員居住、船舶停靠、物資儲存、能源補給、淡水製造、醫療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信息樞紐等多種功能,並通過水池模型試驗驗證。

  2、主要研究內容

  (1) 南海典型(目標)島礁自然環境(風、浪、流、海床結構、颱風、高溫等)測量技術研究;

  (2) 南海典型(目標)島礁的使用特徵與技術指標優化論證;

  (3) 不同功能的浮式結構物符合舒適性、使用性、維護性要求的總布置研究;

  (4) 浮式結構物總體性能分析技術研究;

  (5) 浮式結構物系泊定位技術研究;

  (6) 浮式結構物防波技術研究;

  (7) 浮式結構物、防波設施水池模型試驗技術研究;

  (8) 浮式結構物運輸與安裝技術研究;

  (9) 新型材料在南海浮式結構物設計中的應用技術研究;

  (10) 浮式結構物、防波設施在高溫自然環境下防腐技術研究;

  (11) 環境測量裝置研製和典型(目標)島礁環境測量技術研究;

  (12) 浮式結構物、防波設施安全標準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類研究報告;

  (2) 完成的概念設計圖紙通過中國船級社審核;

  (3) 浮式結構物、防波設施水池模型試驗研究報告;

  (4) 浮式結構物、防波設施設計與安全分析指導性文件;

  (5) 環境測量裝置樣機;

  (6) 相關技術標準名錄;

  (7) 相關專利。

  (十六)海洋工程渦激振動(VIV)和與渦激運動(VIM)專用工程計算軟體開發

  1、研究目標

  從求解N-S方程出發,建立海洋立管渦激振動和Spar平臺渦激運動的CFD計算方法,開發海洋立管渦激振動(VIV)和Spar平臺渦激運動(VIM)的CFD軟體,解決海洋立管VIV和VIM引起的疲勞強度預報問題,為海洋工程立管和平臺的設計提供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值分析工具。

  2、主要研究內容

  (1) 南海海流和內波測量和建模研究;

  (2) 基於任意物體高雷諾數(Re>104~106)繞流的CFD方法研究和軟體開發;

  (3) 撓性結構(如深海立管)的動力學計算方法研究和軟體開發;

  (4) 流體結構耦合計算方法研究和軟體開發;

  (5) 軟體包前處理和後處理功能開發;

  (6) 軟體功能及計算精度多種驗證方法研究(實際結構、模型試驗、國外聲譽良好的同類工程計算軟體比較)。

  3、成果形式

  (1) 相應的各類研究報告;

  (2) VIV、VIM計算軟體理論文本、使用說明、原始碼文件、目標文件、測試報告、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3) 軟體計算功能與精度的深水池模型驗證、實際結構驗證與工程應用、國外同類軟體比較等報告。

  (十七)自升式鑽井平臺設計建造信息化管理技術研究

  1、研究目標

  (1) 以實現系列化、批量化建造自升式鑽井平臺的國內海工企業為示範典型,在研究總結國內外自升式鑽井平臺項目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與國際海工項目相適應的管理體系,採用現代軟體開發技術,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海洋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實施自升式鑽井平臺項目數據流和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實現項目設計、製造、管理信息及異構專業軟體平臺的有效集成,全面提高自升式鑽井平臺的設計建造效率,為提升項目總承包能力奠定基礎。

  (2) 該信息化管理平臺應具備良好的開放性及可配置性,對海工企業設計建造自升式平臺的管理具有適用性,對平臺項目管理中的進度控制、物資採購及配套管理、機械完工和調試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覆蓋面達90%以上,在典型企業中得到示範應用。

  2、主要研究內容

  (1) 項目管理模式和體系研究;

  (2) 項目管理關鍵技術研究;

  (3) 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體系架構研究;

  (4) 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功能模塊研究;

  (5) 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開發技術研究;

  (6) 項目管理數據集成技術研究;

  (7) 自升式鑽井平臺設計建造信息化管理示範應用。

  3、成果形式

  (1) 各種相關技術研究報告;

  (2) 海洋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理論文本、使用說明、原始碼文件、目標文件、測試報告;

  (3) 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及論文;

  (4) 相關技術標準名錄。

  (十八)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標準體系頂層研究

  1、研究目標

  以國際主流海洋工程裝備及關鍵系統和配套設備為重點,在對國外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規範、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礎上,重點圍繞我國典型海洋工程裝備的科研生產需求,開展標準應用研究及需求分析,深化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專業標準體系研究,提出急需制定的海洋工程裝備標準項目並明確標準主要內容及要求,為進一步開展海洋工程裝備標準制定,建立我國海洋工程裝備標準體系,提升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水平奠定基礎。

  2、主要研究內容

  (1) 海洋工程裝備重點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設計建造規範研究(包括ISO/IEC國際標準、API標準、NORSOK標準、DNV海工規範等);

  (2) 國內典型海洋工程裝備應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分析研究(重點圍繞自升式鑽井平臺、半潛式鑽井平臺、FPSO、鑽井船及重要配套系統設備等典型產品);

  (3) 我國相關行業標準在海洋工程裝備科研生產中的適用性研究(包括船舶工業標準、石油工業標準等);

  (4) 我國海洋工程裝備標準體系深化研究及急需制定標準分析。

  3、成果形式

  (1) 《海洋工程裝備重點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和設計建造規範研究》報告;

  (2) 《國內典型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應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研究》報告;

  (3) 《我國相關行業標準在海洋工程裝備科研生產中的適用性研究》報告;

  (4) 《海洋工程裝備標準體系深化研究》報告;

  (5) 國內急需制定的海洋工程標準項目、主要內容及要求。

相關焦點

  •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2021年度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 本次開放基金主要資助水下主被動電場探測定位方法、非磁金屬水下非聲探測及試驗技術研究、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安裝維修標準規範在我國應用研究三個重點課題的研究和開發。
  • 工信部:推進實施智慧海洋工程 打造「網際網路+海洋」
    據工信部消息,8月3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海洋信息系統高峰論壇在天津召開。
  • [煙臺高新區重點項目]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由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一期總投資6億元,總建築面積6.9萬平方米,主要從事半潛式鑽井平臺、自升式鑽井平臺、海洋工程特種船舶等海洋工程設計、研發,致力打造國內海洋工程領域的重要研發基地,已被國家能源局認定為「國家級能源海洋石油鑽井平臺研發
  • 中國海軍發布2017年裝備預研創新項目指南
    全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4月1日發布海軍2017年裝備預研創新項目指南。「採購需求」欄目新增31條海軍裝備預研創新項目公開信息和38條涉密信息,截止對接時間為2017年4月25日。海軍發布2017年裝備預研創新項目指南公告。
  • 中國智慧海洋工程和水下工程取得突破進展
    ——中國科協中科人才技術交流發展中心劉利釗教授科研團隊聯合中科北京藍鰭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院取得海洋信息化和智慧海洋領域國際一流科研成果  窗體頂端  劉利釗,男,博士,教授級高工,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工信部重大技術裝備專家,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專家,國家發展改革重大項目評審專家
  • 中國智慧海洋工程和水下工程取得突破進展
    ——中國科協中科人才技術交流發展中心劉利釗教授科研團隊聯合中科北京藍鰭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院取得海洋信息化和智慧海洋領域國際一流科研成果劉利釗,男,博士,教授級高工,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工信部重大技術裝備專家,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專家,國家發展改革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國防科工技術專家,國家武器裝備質量認證專家。
  • 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市場容量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顯示,全球海洋**年至**年油氣開發的年均投資在3270億美元以上,如果按佔比20%至25%估算,海工裝備市場年需求在650億美元至810億美元之間。
  • 2021年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招聘公告(300人)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2021年校園招聘崗位表 所屬機構 崗位編號 崗位名稱 研究方向 人數 工作職責 崗位招聘條件 智能海洋裝備研究中心 011KY2001 科研人員-智能海洋裝備責任研究員 智能漁業養殖裝備技術 3 1.了解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國內外相關現狀和發展趨勢,協助養殖裝備所所長統籌推進平臺的建設和運行管理
  • 2017國際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裝備展在廈門舉行 最強海洋裝備及工程...
    央廣網廈門11月4日消息(記者 馬寧)11月3日至5日,國際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裝備展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海工展是我國商務部唯一批准的境內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類展會,是中國乃至亞洲,唯一專注於潛水救撈、水下作業的專業展會,是在我國建設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倡議下,配合國家智慧海洋建設,服務於海洋工程行業的專業展示
  • 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成立
    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成立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17-07-03 字體:[ 大 中 小 ]
  • 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認為,**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佔全球消費量的23%和全球淨增長的61%。中國的能源結構持續改進,煤炭佔比創歷史新低。中國石油淨進口增長8.4%至700萬桶/日,創歷史最高水平,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 中船廣西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項目開工 填補廣西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中船廣西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填補我區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能力的空白11月26日,廣西首個海上風電裝備製造項目——中船廣西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項目在欽州開工建設該項目的開工建設,填補了廣西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能力的空白,對推動北部灣地區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的發展,促進廣西能源經濟協調發展和提升廣西高端裝備製造水平具有重大意義,標誌著欽州加快海上新能源基地建設進入嶄新階段。
  • 科技部發布項目指南,2021年科技項目政策改革有哪些?
    導讀: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指南已經發布,本次涉及的項目已經政策有哪些變化?下面一起來看看科技部最新的政策文件。一、2021年項目指南內容本次發布內容包括:最新改革舉措、申請規定、資助政策、資助領域和方向等。
  • 海洋一所發布海洋空間管理與規劃領域十項重要科研進展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發布了該所海岸帶科學與海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海洋空間管理與規劃領域的年度十項重要科研進展。2019年,海洋一所整合了海洋空間管理與規劃研究領域的6個研究團隊,於當年8月成立了海岸帶科學與海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海岸帶中心」)。
  • 中國海洋工程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海洋工程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是國家海洋開發戰略的首要任務。據統計,截至**世界油氣資源探明率僅為28%,尚處於勘探早期階段。隨石油價格飆升,國際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時技術進步導致開採成本大幅下降,海洋油氣開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國家973計劃「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
    國家973計劃「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研究」課題結題驗收會召開 2018-10-23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研究」項目是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為項目依託單位,北京科技大學、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鋼鐵研究總院、中船重工第725研究所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多家單位聯合承擔的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
  • 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論壇根據向海洋科研院所徵集的線索,經過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學術委員會評議,評選出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1. 新一代海洋三維高分遙感技術;2. 柔性潛器如何帶來深遠海探索科技的革新;3.
  • 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論壇根據向海洋科研院所徵集的線索,經過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學術委員會評議,評選出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1. 新一代海洋三維高分遙感技術;2.全球海洋甲烷循環;7. 深海海洋能開發系列關鍵技術;8. 如何突破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工程關鍵技術;9.
  • 工信部發布2020年環保裝備製造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
    10月23日,工信部發布《2020年符合環保裝備製造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公告。
  • 工學學科(特設專業九):海洋工程與技術專業介紹
    工學學科(特設專業九):交通運輸類、海洋工程類   海洋工程類:海洋工程與技術、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海洋工程與技術】:   統計信息(數據統計截止日期:201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