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 - 氣象科普 -中國天氣網

2021-01-12 中國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其前身為國際氣象組織(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IMO),於1873年在維也納成立。是世界各國政府間開展氣象業務和氣象科學合作活動的國際機構。

國際氣象組織原為非官方性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在其各成員國代表籤訂的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組為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為政府間的國際氣象合作機構,並與聯合國建立關係。

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創始國之一。

相關焦點

  • > 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截至2019年,中國氣象局承辦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區域培訓中心(南京及其北京分部)已為4000餘名國外學員提供了短期氣象預報、衛星應用等領域的國際培訓課程。超百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員獲得中國政府和WMO的本科及研究生氣象聯合獎學金。
  • 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在今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
  • ——圖說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WMO)是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後最早加入的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1972年2月,中國恢復在WMO的合法席位。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更加活躍地參與國際氣象交流合作,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為國際氣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世界氣象日 公眾「在線」了解氣象知識
    發布會介紹了湖南省氣象局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有關情況,並發布了 2019 年湖南十大氣候事件評選結果,發布會上湖南省氣象局總工程師汪擴軍為省氣象局 2020 年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致辭。" 氣候與水兩者之間密不可分,今年選擇『氣候與水』作為世界氣象日主題,旨在呼籲以更加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管理氣候和水資源。" 汪擴軍說道。
  • 青田:氣象部門組織「六一」親子科普活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蔣雪燕報導 在「六一」兒童來臨前夕,5月31日上午,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氣象局組織「親子周末『快樂氣象之旅』」活動。在活動現場,縣氣象局工作人員帶領他們參觀了氣象業務平面、觀測場、氣象科普展覽室,詳細講解了天氣預報的製作流程和地面氣象要素觀測、記錄、採集、發報的全過程, 組織觀看工作人員專門為該活動製作的防雷知識宣傳片,並贈送了印有氣象科普知識的橡皮、直尺等宣傳材料100餘份。  家長和孩子們都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使自己增長了氣象知識,並希望多組織這樣的氣象科普活動。
  • 中國氣象數據網微博榮獲2018年全國十大氣象微博
    1月22日上午,由人民日報、微博、新浪網聯合主辦的「突破.連結.融合——2019政務V影響力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氣象數據網微博榮獲2018年全國十大氣象微博。據悉,人民日報發布的「2018年度政務微博影響力排行榜」由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製作,微博提供數據支持,評價對象包括全國所有通過微博認證的機構官方微博,評價體系包括四個維度,分別是傳播力、服務力、互動力和認同度,榜單共計14個,在全國十大氣象微博榜單中,中國氣象數據網名列第9,成功入選前十。
  • 世界氣象日:院士暢談數值天氣預報演變史
    中國日報3月23日電(記者楊澤坤)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the sun, the earth and the weather」(太陽,地球與天氣)。為提升公眾對於氣象科學的認識,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IMO)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給200餘名「科學求真營」的師生做科普報告「大氣科學的前身、現代與未來」,講述天氣預報的發展歷史與未來。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瑾 張翔宇攝影報導 作為「3·23」世界氣象日系列活動之一,上海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又迎來了一批「小客人」——徐匯區匯師小學組織學生參觀氣象臺。  節日的臺站彩旗飄揚,標語醒目,「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是2012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觀象臺副臺長熱情地介紹說:「南郊觀象臺是北京地區氣象觀測站中唯一一個參加全球常規氣象資料交換的臺站,所以一般用觀象臺的觀測資料來代表北京的氣象資料和天氣狀況,它在全國氣象站網系列和天氣圖上的臺站代碼為54511」。
  • 石家莊市圖書館氣象科普講座帶您了解天氣知識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這一天,在市圖書館,市氣象學會理事長趙彥廠給市民帶來一場豐富而實用的氣象科普講座。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正式將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近年來世界氣象日的宣傳和紀念活動更多地旨在宣傳氣象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和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世界氣象日每年確定一個宣傳主題,2018年的主題是「智慧氣象」。
  • 無棣:世界氣象日「玩轉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春雨報導 3月19日,山東省無棣縣氣象局聯合無棣縣第三實驗小學共同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共慶世界氣象日。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老師同學們發放了各類氣象科普及防災減災材料,組織觀看氣象宣傳片、氣象應急指揮車等裝備模型,並結合今年世界氣象日「太陽、地球與天氣」的主題開設了一節獨特的氣象大講堂,課上通過有獎知識問答、氣象觀測站紙模拼裝等有趣的形式,為同學們生動講解了太陽活動對地球天氣及氣候的影響、氣象觀測的工作過程、氣象災害和預警信號等知識,幫助同學們認識氣象了解氣象。
  • 世界氣象組織推出全球城市天氣預報網站法文版
    世界氣象組織推出全球城市天氣預報網站法文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23:18 來源:   新華網香港1月30日電 香港天文臺30日宣布,受世界氣象組織委託,由香港天文臺與法國氣象局協作建立的全球官方城市天氣預報網站之法文版本正式開通
  • 「天氣的味道」——氣象科普移動甜品站
    今天,蘇蘇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天氣的味道」——氣象科普移動甜品站 「天氣的味道」首次將天氣符號、預警信號等氣象知識與甜品、飲品等美食相結合,突破傳統科普視覺、聽覺限制,增添味覺、嗅覺元素;增添DIY環節,既可動手做又可動口嘗;同時配有預警信號手冊,不僅強調了氣象科普的知識性,又提高了趣味性和互動性
  • 氣象科普知識小遊戲
    氣象科普知識小遊戲 【字體:大 中 小】 > 2014-11-12 16:58:47   來源: 中國天氣網廣西站
  • 世界氣象組織感謝中國對國際區域氣象合作的貢獻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22日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國際區域氣象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氣象組織對此表示感謝,並期待與中國的進一步合作。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70次屆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22日聯合舉辦「一帶一路」氣象合作會議,介紹《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下稱《意向書》)籤署一年以來的實施成果。會議通過播放「一帶一路」氣象合作宣傳片等方式,介紹了相關合作進展。
  • 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示範項目啟動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瑾 通訊員李佰平報導 6月24日至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航空氣象示範項目(AvRDP)啟動會在上海市氣象局召開。世界氣象組織官員、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項目科學委員會成員、中國氣象局和中國民用航空局的領導、專家等參加了項目啟動會。  航空氣象示範項目是世界氣象組織的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推動的一項航空氣象專項研究示範項目,它在全球不同的區域中選取了多家具有典型氣候特點的機場,旨在提高短臨預報技術和中尺度數值模式在新一代航空導航系統中的應用,為航空氣象用戶提供更好的氣象服務。
  • 氣象科普|天氣預報如何預測天氣?
    前段時間總是降雨天氣,陽光少見,這幾天終於天氣晴朗。氣象的變化總是多端,而天氣預報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東漢時期,天文學家張衡,他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風向儀——「相風銅鳥」,在空曠的大地上豎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裝一隻可以靈活轉動的銅鳥,根據銅鳥轉動的方向,便可以確定風向。
  • 遼寧:小學生探索氣象奧秘開啟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恩澤 通訊員董博 馬曉晨攝影報導  「這是什麼儀器?」3月17日的瀋陽市氣象科普館熱鬧非凡,充滿好奇心的參觀者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世界氣象日期間,遼寧氣象部門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  3月17日,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來自瀋陽農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少年新聞學院遼寧分院的學生及部分學生家長共同走進了瀋陽市氣象科普館,參與探索氣象奧秘活動。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現象增加
    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根據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11月8日在日內瓦總部發布的題為《全球氣候2011-2015》報告,通過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的全球氣候以及極端天氣事件中的人類足跡進行分析後發現,創紀錄的溫度伴隨著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範圍縮小、大陸冰川和北半球積雪減少;所有這些氣候變化指標都確認了溫室氣體所造成的長期變暖趨勢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
    就在昨天,世界氣象組織(WMO)認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啦!去年5月,在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其業務運行掛靠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對沒錯就是萌臺的臺裡,高大上有木有?!呱呱叫有木有?!世界氣象中心誒!(挺胸抬頭驕傲臉)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力度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科普工作由辦公室歸口負責,設兼職科普工作人員兩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始終把科普教育工作當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歷屆領導高度重視,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的力度,尤其是2000年以後,中心擠出三樓有限的房間建成了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展室,這在中國氣象局大院內是個首創。十幾年來,衛星中心不斷在展覽內容、展品設計等方面進行更換和補充,設置專職及兼職講解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