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根據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11月8日在日內瓦總部發布的題為《全球氣候2011-2015》報告,通過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的全球氣候以及極端天氣事件中的人類足跡進行分析後發現,創紀錄的溫度伴隨著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範圍縮小、大陸冰川和北半球積雪減少;所有這些氣候變化指標都確認了溫室氣體所造成的長期變暖趨勢。
當天,世界氣象組織將這份全新報告提交給了正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2次締約方大會。與年度報告相比,五年時間跨度的報告可更好地反映多年變暖的趨勢以及極端事件,例如長期乾旱和反覆發生的熱浪等。報告稱,2011-2015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基準期的數字高0.57°C,其中2015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也是全球溫度比工業化時代前高出1°C多的首個年份,而且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首次達到了百萬分之四百這一重要關口。然而,2016年將很有可能打破上述紀錄。
《全球氣候2011-2015》報告還對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是否與極端事件有直接關聯進行了分析。報告援引《美國氣象學會公報》在2011年至2014年發表的79項研究指出,一半以上的研究結果都確認,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推動了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有些研究指出,由此導致的極端高溫的概率增加了10倍、甚至更高。該報告同時強調指出了一些影響大的事件,其中包括2010-2012年東非乾旱,估計造成了25.8萬多人非正常死亡;2011年東南亞洪水造成800多人喪生,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00億美元;2012年颶風「桑迪」給美國造成670多億美元經濟損失;2013年颱風「海燕」在菲律賓導致7800多人喪生;201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熱浪導致4100多人死亡。
報告指出,北極海冰仍在繼續減少。按2011-2015年的平均值,9月北極平均海冰範圍是470萬平方公裡,比1981-2010年的平均值縮減28%。2012年夏季最低海冰範圍為339萬平方公裡,是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此外,格陵蘭冰蓋表面在夏季繼續以高於平均水平的速度融化,2011-2015年所有這五個年份夏季融化範圍都高於1981-2010年的平均值。高山冰川也在繼續減少。在所有這五個年份中以及在5月至8月的所有月份中,北半球積雪範圍都遠低於平均值,仍呈現顯著的下降趨勢。
此外,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強調,海洋變暖會造成海水膨脹,並導致全球和區域海平面上升。上升的海洋熱含量約佔過去60年觀測到的全球海平面上升的40%。一系列研究的結論指出,大陸冰蓋、尤其是格陵蘭和西南極洲正在加速推動海平面上升。1900-2010年的平均趨勢約為每年海平面上升1.7毫米,但是從1993年至今的衛星記錄顯示,海平面每年上升高度為約3毫米。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