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11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報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報告稱,大氣中造成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3年達到了一個新的峰值。
三種溫室氣體中最重要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量最大,而這次的增速是近三十年來的觀測中從未有過的。
觀測到的初步數據表明,這一驟增現象可能是由於二氧化碳的地球生物圈縮小導致其吸收量的減少,以及其排放量的穩步增長。
公示溫室氣體量以明確溫室效應影響已經是世界氣象組織一年一度的慣例。這次的結論也預示著目前海洋酸化的速度近300年來是前所未有的。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亞羅表示,「我們必須要扭轉這種局勢,減少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的廣義衡量排放。」
聯合國科研機構的負責人認為「在面對氣候變化加速時必須進行協調一致的國際行動,這次任務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公報指出,這種導致氣候變暖的現象被稱之為放射強制,增加量為34%。主要成因是溫室氣體的長時間作用,只不過是除了二氧化碳的另外兩種溫室氣體——甲烷和一氧化二氮。
最近一次檢測中這兩種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達到前工業時代(公元1750年前)的142%,其中甲烷高達253%,一氧化二氮也達到了121%。
海洋酸化
一般來說,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都被海洋吸收了,餘下的一些則是被地球的生物圈吸收,從而適當的減緩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長。儘管如此,海洋依然在為這一特別的後果付出巨大的代價。
亞羅說:「如果說全球氣候變暖還不能成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充分理由的話,海洋酸化的嚴重後果足以說服我們。」
科學家認為,海洋酸化將會對海洋生物體系造成複雜後果,尤其是對珊瑚、藻類、貝類以及不同種類的浮遊生物有嚴重影響。
海洋的酸化將阻礙這些生物築巢、構建身體外殼及骨骼材料(通過鈣化),因為它們的鈣化能力將會隨著酸性的增強而降低。(實習編譯:王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