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減緩跡象!2018年全球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25日,聯合國新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顯示,2018年,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又創歷史新高,增幅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增幅,且「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世界氣象組織(WMO)警告稱,未來,人類將面臨更高的氣溫和更極端的天氣。

專家預測,如果當前的氣候政策保持不變,到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繼續攀升,超出此前各國在《巴黎氣候協定》中定下的峰值。

科學家們警告說,這些發現凸顯出,我們商定的氣候目標與我們所面臨的真實世界之間,存在著相當大且越來越大的差距。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說:「即使巴黎氣候協議作出各種承諾,沒有跡象顯示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速度減緩,更別說下降了。」

塔拉斯說:「這種持續的長期趨勢顯示,未來的人類將面臨更嚴重的氣候變化衝擊,包括溫度升高、更極端的氣候、缺水、海平面升高以及海洋與陸地生態的破壞。」

「為了人類未來的福祉,我們需要將承諾轉化為行動,提高雄心壯志,」塔拉斯說。

據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下周將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溫室氣體公報》是在會前推出的一系列研究報告之一,料將導引峰會的討論。這項研究測量的是大氣中導致全球變暖氣體的濃度,而不是排放量。

相關焦點

  • 2018年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多年來穩定持續增長
    2018年,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再次打破紀錄,毫無減緩趨勢。圖/視覺中國 文|實習記者 黃晏浩 2018年,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再次打破紀錄,毫無減緩趨勢。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新華社日內瓦11月25日電(記者劉曲)世界氣象組織25日發布新一期《溫室氣體公報》,指出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次刷新紀錄,溫室氣體水平持續增長已成長期趨勢,未來將導致愈發嚴重的氣候變化。  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長效溫室氣體,可在大氣中滯留數百年。
  • 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中國氣象網訊 11月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溫室氣體公報》 (報告全文見文末),2014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次突破記錄,其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97.7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與水汽互相作用放大溫室效應。
  • 聯合國:全球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氣候變化或變本加厲!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數據,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水平達到了另一個新的記錄。這一趨勢沒有逆轉的跡象,這推動了長期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更極端的天氣。根據WMO最新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顯示,2017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CO2)達到百萬分之405.5(405.5ppm),高於2016年的403.3 ppm和2015年的400.1ppm,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濃度也有所上升,尤其是甲烷還是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同時,一些臭氧消耗物質的濃度也有所上升,科學家們還不確定這些復甦的有害化學物質來源何方。
  • 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9月9日發布年度《溫室氣體公報》稱,2013年地球大氣的三種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均創下新高。公報稱,2013年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亞氮濃度均創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濃度為396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相當於工業化前(1750年)水平的1.42倍。
  • 世界氣象組織:2013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原標題:世界氣象組織:2013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新華網日內瓦9月9日電(記者張淼 劉美辰)世界氣象組織9日發布年度《溫室氣體公報》稱,2013年地球大氣的三種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均創下新高。   公報稱,2013年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亞氮濃度均創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濃度為396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相當於工業化前(1750年)水平的1.42倍。初步數據顯示,受地球生物圈吸收量降低及排放逐步增加的影響,2012至2013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了2.9ppm,為1984年以來的年度最高增幅。
  • 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人類恐將面臨更極端的天氣
    全球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而我們人類誕生以來的數百萬年,在地球氣候這一個巨大的複雜系統中加入了人類這一個因素由於以上原因,導致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增加,從而增加了對於地面輻射的吸收,使得地球平均氣溫升高。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溫室氣體創新高 或有更多極端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溫室氣體公報》稱,大氣中溫室氣體水平再創歷史新高,且上升趨勢並未出現逆轉跡象。這可能會進一步導致長期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更多極端天氣。報告說,作為大氣中主要的長壽命溫室氣體,2017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5.5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高於2016年的403.3ppm。此外,甲烷和氧化亞氮這兩種長壽命溫室氣體的濃度也有所上升。所謂「長壽命」是指在大氣中滯留時間長。
  • 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又說10年後地球進入小冰河,冷熱難分?
    作者:文/虞子期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溫室氣體的排放一直在被呼籲管控,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顯,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如今已經對全球氣候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極端性的氣候現象也增加了不少。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 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又說10年後地球進入小冰河,冷熱難分?
    作者:文/虞子期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溫室氣體的排放一直在被呼籲管控,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顯,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如今已經對全球氣候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極端性的氣候現象也增加了不少。
  • 《2013中國溫室氣體公報》:濃度再創新高—新聞—科學網
    據《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顯示,2013年青海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大氣中的3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年平均濃度分別升至397.3ppm、1886ppb和326.4ppb,高於同期全球平均值(396.0ppm、1824ppb和325.9ppb),但與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平均濃度大體相當,均創下了1990年建站以來的新高。
  • 聯合國氣象組織: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破壞性影響不可逆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22日在官網發布年度《溫室氣體公報》,報告指出2017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再次創下新高。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表示,國家有法律義務防止和緩解氣候變化。
  • 《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發布 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
    原標題: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人與自然·數據)   本報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劉毅)根據中國氣象局9日發布的《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2013年青海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監測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3種主要溫室氣體年平均濃度分別升至397.3ppm(ppm為濃度單位,即每百萬個幹空氣氣體分子中所含該種氣體分子數)、1886ppb
  • 中國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不一定意味中國排放量大增
    大氣中3種主要溫室氣體年平均濃度 製圖:蔡華偉2011年我國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創下了1990年觀測以來的新高。1月14日,在遼寧瀋陽,中國氣象局發布了《2011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這是中國氣象局首次對外發布中國溫室氣體公報。
  • 溫室氣體濃度達65萬年來最高
    美國《科學》雜誌稱全球變暖趨勢難以扭轉  本報綜合報導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雜誌中,科學家指出,通過研究南極洲古代冰層,他們發現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達到65萬年來最高濃度。  溫室氣體濃度在近幾個世紀急劇上升  開展這項研究的是歐洲南極冰核研究項目的科學家,他們在南極東部冰蓋「C」附近鑽入3200米深的冰層,獲取古代冰核,並對其中氣泡的氣體構成進行研究。這些冰核是65萬年前降落到南極的積雪形成的。而此前科學家對古代大氣的研究最早追溯到40萬年前。
  • 嚴控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排放
    比如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是空氣汙染物,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濃度單位一般為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無毒,是正常空氣的成分之一,佔大氣總體積的0.031%,對維持生態圈「碳—氧平衡」極為重要,雖不屬空氣汙染物,但卻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濃度單位一般為ppm(百萬分之一)。
  • 國際氣象組織報告稱2013年溫室效應氣體量創新高
    中國網9月11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報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報告稱,大氣中造成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3年達到了一個新的峰值。三種溫室氣體中最重要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量最大,而這次的增速是近三十年來的觀測中從未有過的。
  • 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大幅提升 或增加靜穩天氣出現概率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5日)下午,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大氣成分室副主任方雙喜指出,2016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次刷新紀錄,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導致全球變暖,從長期來看,將導致靜穩天氣出現的概率增加,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 VOA慢速 | 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
    Heat-trapping Carbon Dioxide in Air Hits Record High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Scientists say the world recently set a record for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 溫室氣體公報:中國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與全球趨勢一致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圖1月22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的《2017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總第7期)》顯示,2017年青海瓦裡關站觀測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濃度分別上升至407.0±0.2ppm、1912±2ppb、330.3±0.1ppb,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甲烷濃度明顯高於全球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