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原來這些故事都與氣象有關——《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通過氣象觀察,預測未來幾天必有大霧,令士兵劃著草船鑼鼓喧天迷惑曹軍,成功借得十萬支箭;諸葛亮判斷未來將有東南大風出現,獻出火攻之計,火借風力,最終讓曹軍營寨陷入一片火海,大敗。
回顧過往,諸葛亮對氣象知識的妙用獲得兩次戰役大捷。放眼今天,氣象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天氣預報裡總提到局部地區有大雨,「局部地區到底是哪,它為什麼總在下雨」「我的航班怎麼又取消了」······關於天氣與生活,你是不是也有這些不解?
今天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
我們一起揭開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
精準氣象預測,探索未知,創造奇蹟
通曉氣象,精準預測,讓人類生活更美好,是人們對大氣科學不斷探索的源動力。從「看雲識天氣」的經驗傳承,到「二十四節氣」的韻律實踐;從1860年代第一張手繪天氣圖的誕生,到20世紀以數值模式為基礎的現代天氣預報體系的建立,人類對氣象預測的「精準」追求,從未停止。
1910年代,Lewis Fry Richardson第一次將應用差分算法的天氣圖內插到網格上,手繪了第一張「手工數值天氣預報」,不過依賴人工計算,一百多人耗時一年多,這樣的預報結果出來早已失去意義。
直到超級計算機出現,讓氣象與科技並軌,才讓預報「快速」又「精準」成為可能。現代天氣預報通過衛星、雷達以及幾乎覆蓋全世界的天氣觀測網,完成對地球24小時不間斷的有效監測。而海量的觀測數據和基於物理基礎的數值預報系統,則組成了現代天氣預報發展的重要底座。
超算、數據存儲和數據通信,參與到從數據獲取,傳輸,計算、到最後將預報結果發布到用戶手中的全流程
得益於科技的強力支撐,天氣預報駛入發展快車道。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升,在世界範圍排名前列,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高達90%,颱風路徑誤差小於70公裡······
因為準確預測,提前預警,中國創造了震驚世界的零傷亡奇蹟——默戎奇蹟。2016年7月17日,湖南省古丈縣默戎鎮發生山洪地質災害,默戎鎮5個小時降水總量達200多萬噸,相當於一座小型水庫總庫容。特大暴雨迅速匯流,山洪暴發,泥沙俱下,致災性極強,殺傷力驚人。如果沒有提前防範,極有可能出現群死群傷。但氣象部門提前做出暴雨橙色及紅色預警,相關部門立即組織群眾轉移,儘管山洪、泥石流突如其來,但整個防禦措施周密細緻、有條不紊,最終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實現人員零傷亡。
對氣象的觀察、預警及運用,使人們的生活免遭很多自然災害之苦,這背後有中央氣象臺幾代專家、數十年艱苦卓絕的努力,研發出了數值預報系統——GRAPES。其中GRAPES_MESO 中尺度數值預報系統,已經將解析度提升到了3km x 3km,更加精細的精度網格,意味著預報精準度將再次得到提升。
淬鍊科技能量 賦能人類智慧生活
人造衛星和預報模式日漸強大,面對海量的氣象監測數據,全球氣象工作者正在尋求更高效的技術助力,如數據存儲和處理,以便更快地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出更新鮮、更有用的氣候模式,幫助更好地進行天氣預報。
除了大災預警,精準天氣預測也被應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細節。開篇提到的氣象疑惑,也因而能夠得到更加準確的解答。局部地區,是伴隨著雷雨大風冰雹等「小尺度」天氣預報的一個痛點,隨著預報能力的精度提升,「局部地區」將會退出歷史舞臺。至於航班會不會延誤,何時能起飛,看雷達圖像,也能提前預知,如果看到下面雷達圖呈現出「西紅柿炒雞蛋」的顏色,百分百是要被延誤的。
應用機器學習製作雷達短臨外推預報
(華為OceanStor存儲)
那麼,科技力量如何支撐氣象學科?
以覆蓋全球的0—30天氣象監測預報系統為例,需要建立計算能力達30PFlops和配套90PB(1PB相當於1000個容量1TB的移動硬碟)存儲的全局高性能計算系統,以及計算規模超過10000核1000臺以上通用伺服器及虛擬機和配套30PB存儲的配套雲計算及存儲系統。
海量的數據流轉需要萬兆以上的網絡帶寬支持。前端100毫秒量級的高時效高吞吐解析及數百人並發訪問時,需要後端提供10毫秒量級的高性能響應,天氣預報過程中海量數據爆發式增長以及對系統高性能的訴求,帶來了數據存儲成本高、分析效率低和管理複雜等難題,迫切需要更高效更優成本的存儲。華為OceanStor存儲,採用高效的彈性EC算法可以達到91%的磁碟利用率,讓海量數據儲存成本更優;通過文件、對象和大數據等非結構化協議互通避免不同設備間的數據遷移,讓多樣性數據使用效率更高;還引入了基於AI技術的運維,實現從資源發放到故障定位實現全方位智能,讓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更簡。華為OceanStor存儲,成為海量數據存儲和多樣性數據使用的最佳選擇。
觀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已融入生活日常
世界氣象日已經60歲了,但現代天氣預報仍然是一份年輕的事業,如何讓預報更精準,更好地服務人類——科技賦能氣象事業,或許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對待天氣預報事業,中國氣象人將不斷淬鍊科技智慧,把握天氣變化,守護每一個人,每一寸土地。
今晚,當天氣預報節目「漁舟唱晚」的樂聲響起,你會不會有別樣的觸動?
截至2019年底,華為OceanStor分布式存儲已進入全球超過60個國家,服務金融、運營商、大企業等多個行業超過2000家客戶,成為了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海量、多樣性數據承載的首選存儲。
華為OceanStor分布式存儲
海量數據 安心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