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氣象日主題——觀雲識天

2021-01-08 中國天氣

對於藝術創作而言,雲總是能引起人的無限遐想。在大氣科學領域,雲可幫助驅動水循環和整個氣候系統,在天氣預報預警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雲還是氣候變化研究中不確定性要素之一。

來自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消息,2017年世界氣象日(3月23日)將「觀雲識天」作為主題,以突出表現雲在天氣氣候預測和水循環中的巨大作用。縱觀歷史,藝術家、詩人、音樂家、攝影師和無數愛好者無不從雲身上汲取靈感,將其訴諸線條、詩句、音符和光影。例如,法國著名作曲家德彪西創作的管弦樂《夜曲》之「雲」就成為印象派音樂中的傑作之一。

2017年世界氣象日主題「觀雲識天」宣傳圖。來源:WMOWMO

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說道,「數百年來,科學家研究雲,藝術家從雲中尋找靈感,雲已經成為豐富思想藝術的源泉,在這一點上鮮有其他自然現象可與之相比。除此之外,雲在調節地球能量平衡和天氣氣候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理解和認識雲,對於預報天氣、模擬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預測水資源至關重要。」

既然雲是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角」,那麼展示千姿百態奇美雲彩的雲圖自然必不可少。為此,世界氣象日將在今年的世界氣象日發布新版《國際雲圖集》。

《國際雲圖集》在19世紀晚期首次出版發行,在20世紀幾經修訂,最近的一次修訂在1987年,是識別雲最為全面和權威的參考資料,在雲愛好者中備受讚譽。與以往版本不同的是,2017年新版《國際雲圖集》將首次主要以在線數位化形式面世。其收錄了數百張雲圖,一些新分類的雲型也納入其中,如軋捲雲、航跡雲(有時是飛機產生的蒸汽尾跡)和波狀粗糙雲等,可謂是一個雲圖的「寶庫」。此外,彩虹、光暈、雪塵柱和冰雹等其他天氣現象的圖片也收錄其中。

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研究雲並撰寫了一篇論文,闡述了雲在水循環中的作用。19世紀早期,居住在英國的氣象愛好者盧克·霍華德(LukeHoward)首次對雲進行了分類,他根據自己在1801至1841年間對倫敦地區天氣的詳細記錄,將雲分成三類:積雲、層雲和捲雲。目前《國際雲圖集》根據云在天空中的形成位置和大致形狀,將雲分成十大基本類型。時至今日,雲的識別、描述和命名對於天氣氣候研究仍然十分重要。

相關焦點

  • 「觀雲識天」探尋氣象的秘密
    3月19日,小朋友們現場體驗天氣播報。圖/通訊員高繼林     本報長沙訊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3月19日上午,湖南省氣象局和湖南省氣象學會主辦,聯合社區、媒體招募學生、市民參與科普基地公眾開放活動,四百多位市民在湖南省氣象預警中心探索了氣象的秘密。
  • 世界氣象日氣象專家教你「觀雲識天」
    為紀念第57個世界氣象日,3月23日,溫江區氣象局開展「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系列活動,當天百餘名師生走進溫江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氣象科普知識。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主題為「觀雲識天」,溫江國家基準站高級工程師陳樂介紹,雖然每一朵雲都形態不一,但在氣象專家眼裡,雲層依然有規律可言。目前,常見的雲可以分為3族10屬29類。
  • 觀雲識天——「3·23」世界氣象日訪談
    [2017-3-23 10:00:00][主持人]: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在今年的「3·23」來臨之際,我們邀請到省氣象局副局長楊金彪,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呂軍、應急與減災處處長劉文菁、觀測與網絡處副處長李崇志,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魏祥年、省氣象臺副臺長俞劍蔚、省氣候中心副主任陳兵、省氣象探測中心主任王冰梅
  • 世界氣象日|觀雲識天!讓我們讀懂天氣「表情包」
    在缺乏天氣預報設備的古代,人們根據云的形狀、來向、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規律,變成氣象諺語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不少天氣諺語還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預報未來天氣變化。&nbsp&nbsp&nbsp&nbsp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nbsp&nbsp&nbsp&nbsp讓我們一起「觀雲識天」&nbsp&nbsp&nbsp&nbsp解讀雲端的秘密!
  • 「鯉魚斑」雲層意味著大晴天 世界氣象日解密「觀雲識天」
    小說裡的「神人」總能根據星雲變化推測天氣「呼風喚雨」,其實我們如果掌握一定的氣象知識,完全可以「觀雲識天」。今天是世界氣象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智協飛特意為揚子晚報讀者列出了多種觀雲識天的方法:「鯉魚斑」的雲層意味著大晴天,「鉤鉤雲」預示要下雨。記住這些門道,以後出門再也不用為「要不要帶雨傘」糾結啦。
  • 科普小知識:觀雲識天,可讀懂「雲」對生活的影響
    原標題: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變得更接地氣,從微觀出發貼近公眾認知 觀雲識天,可讀懂「雲」對生活的影響 上海市氣象局供圖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申城天氣「陰轉多雲」。如果細究這4個字,意思是人們視野所及範圍內,總雲量將從7成以上轉為3至7成。大片雲層,恰好點題。 「觀雲識天」是由政府間國際氣象合作機構世界氣象組織(WMO)確定的2017年世界氣象日主題。
  • 安徽含山:志願者進幼兒園開展觀雲識天活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王鵬報導 作為2017年「3.23」世界氣象日系列活動之一,3月17日上午,安徽省含山縣氣象局組織氣象志願者來到含山縣慈暉幼兒園,圍繞今年氣象日的主題「觀雲識天」開展活動,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氣象科普體驗。  此次科普活動分室外與室內進行。
  • 氣象專家談「觀雲識天」:天上灰布懸 雨絲定連綿
    省氣象局昨日舉辦「世界氣象日」公眾開放活動,專門就「觀雲識天」進行了科普講座。來自怡海小學、西湖小學等學校的400多名學生及家長參加了活動。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觀雲識天」。在省氣象預警中心,記者了解到,省內多個電視頻道的天氣預報節目都是在該中心錄製完成,這也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
  • 在以「觀雲識天」為主題的世界氣象日,我們與你分享
    之後,該協會官方網站被雅虎列入2005年年度英國「奇怪又奇妙的網站」之一;普雷託爾·平尼曾想寫一本關於雲的書,曾被28位編輯拒絕,因為該協會得到一個機會,於2006年出版的《The Cloudspotter’s Guide》成為暢銷書;各大媒體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不斷分享著這個網站……現在,賞雲協會付費會員已經超過4萬名。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一群人。
  • 氣象專家介紹:觀雲識天 首先你得讀懂雲的語言
    ■天府早報記者朱佳慧「天上豆莢雲,不久雨將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雲向東,有雨變成風,雲向南,水漣漣,雲向西,下地披衣」,不論這些民間諺語有沒有科學依據,但在平時在生活中有些市民似乎都有觀雲識天的本領。
  • 風雨五十八載 歷年氣象日主題回顧
    中國天氣網訊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決定把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並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氣象日都有一個主題,各成員國在這一天可根據當年的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紀念活動,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眾對自己密切相關的氣象問題的重要性的認識。每一個主題都集中反映了人類關注的與氣象有關的問題。
  • 首屆「觀雲識天」攝影大賽 《火燒雲》奪得第一名
    2017年貴州省氣象局首屆「觀雲識天」攝影徵圖大賽通過線上投票與線下專家評審,最終角逐出前50名優秀作品
  • 走近你,天上的雲——寫在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
    每年的3月23日為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觀雲識天。省氣象局在氣象日到來之際舉行了豐富的氣象科普活動,包括科普講座、攝影大賽等。   3月22日,氣象專家接受記者專訪,帶大家走進雲的世界。   春夏多積雨雲,秋冬多層雲   「雲是天氣現象的搖籃。」
  • 「觀雲識天」的故事:雲和天氣的那些事兒
    但對於 「觀雲識天」的氣象工作者來說,各種雲層、雲狀,結合雲底高度都能幫助他們判斷即將出現何種天氣現象。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地面與高空觀測室科長施麗娟告訴記者:「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
  • 觀雲識天 咱身邊的雲彩有哪些小秘密
    2014年8月份,天空晴好,只有少量捲積雲,邊緣有密捲雲。   去年11月天空出現的透光高積雲   3月23日是第五十七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觀雲識天」,以突出表現雲在天氣氣候預測和水循環中的巨大作用。在古詩詞中「雲」的出鏡率就非常高,「朝辭白帝彩雲間」、「白雲深處有人家」、「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些經典詩句裡都有雲彩的身影。
  • [世界氣象日]圖解:8顆衛星組成天基氣象災害監測網
    經濟日報原標題:觀雲識天準預報 防災減災解眾憂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綜合氣象觀測的整體實力已有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體的氣象災害立體監測網,為減少氣象災害損失、保護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了可靠支撐——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如約而至。今年,「觀雲識天」這一主題吸引了一眾「氣象粉」參與熱議。坐看雲捲雲舒,除了為生活增添愜意的美感外,還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乃至生產活動息息相關。
  • 雲也有個性——觀雲識天
    民間一直有「觀雲識天」的說法,古往今來,智慧的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天氣經驗,對生產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氣象工作者來說,各種雲層、雲狀,結合雲底高度都能幫助他們判斷即將出現的天氣現象。在他們眼裡,千姿百態的雲都可以分為三種:積狀雲、層狀雲和波狀雲,它們皆因水汽垂直上升運動而形成。積狀雲是大氣對流的產物,這種雲底部平坦,頂部凸起。
  • 氣象日|天上這13種雲 你都認得嗎?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
  • 怎樣看雲識天氣 一起跟著氣象專家學學吧
    2017-03-18 15:5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彥超
  • 世界上最胸的雲:乳房雲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2017年的世界氣象日將「觀雲識天」作為主題。雲,作為大氣層中最重要的一員,在我們的天氣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縱觀古今中外,無數藝術家無不從雲身上汲取靈感,將其訴諸線條、詩句、音符和光影。雲是很美的,但很少有人能說得上來它到底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