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日|天上這13種雲 你都認得嗎?

2020-11-23 浙江在線

2017-03-23 07:30 |溫州商報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為科學普及氣象知識,擴大氣象宣傳覆蓋面,溫州市氣象局舉辦「觀雲識天」攝影活動,共收到50多位讀者超過250張流雲攝影圖片。

先來觀賞一下

淡積雲、碎積雲

是一種垂直向上發展的雲塊,雲體輪廓分明,頂部凸起,雲底平坦,雲塊之間不相連接。外形類似棉花堆。這種雲是由低層空氣對流作用使水汽凝結或在冬季凝華而形成的。

李雲瑜2015年7月攝於甌江路

西格2014年7月18日攝於瑞安天井垟

淡積雲、密捲雲

淡積雲是一種垂直向上發展的雲塊,雲體輪廓分明,頂部凸起,雲底平坦,雲塊之間不相連接。外形類似棉花堆。

照片上方是密捲雲,有毛絲般的光澤,雲體中部較厚,雲絲密集,聚合成片。

密捲雲的出現一般顯示天氣較穩定,但如果繼續發展並演變成卷層雲,則預示未來天氣將有變化。

胡萍攝

密捲雲

密捲雲有毛絲般的光澤,雲體中部較厚,雲絲密集,聚合成片。

密捲雲的出現一般顯示天氣較穩定,但如果繼續發展並演變成卷層雲,則預示未來天氣將有變化。

有讀者問這種「羽毛」狀的雲是不是只有秋高氣爽的時候才有?專家表示,這種雲高一般在4500米以上,是對流層中最高的雲,雲體由冰晶組成,絲縷結構明顯,每個季節都會出現,常見于晴好的天氣。

胡萍 攝

白色部分是密捲雲,有毛絲般的光澤,雲體中部較厚,雲絲密集,聚合成片。

積狀雲

積狀雲是由於空氣以對流運動形式造成絕熱冷卻,使水汽飽和凝結而成,其中包括淡積雲、濃積雲、積雨雲、碎積雲。

積狀雲如果迅速的向上凸起,就會形成高大的雲山,這時候,雲底慢慢變黑,雲峰漸漸模糊。不一會,整座雲山就會崩塌,天空也特別暗,馬上就會譁啦譁啦下起暴雨,雷聲隆隆,電光閃閃,有時還會帶來冰雹或龍捲風。

胡萍 攝

積雨雲

積雨雲是由濃積雲演變而成,雲體濃厚龐大垂直發展旺盛,很像聳立的高山,頂部已冰晶化,雲頂隨雲的發展逐漸展平成砧狀。

積雨雲下部是由水滴、過冷水滴組成,中上部由過冷水滴、凍滴、冰晶和雪晶組成,當發展最旺盛階段還有不同尺度的霰粒和冰雹。

積雨雲中有強烈上升、下沉氣流區,在對流雲發展到極盛階段,常產生較強的陣性降水,並伴有大風、雷電等現象。

濃積雲

濃積雲是一種垂直向上發展旺盛的雲塊,很像高塔,垂直厚度超過水平寬度,頂部呈圓弧形重疊,形似花椰菜。

濃積雲是對流大氣中不穩定的區域所特有的,由強烈的上升氣流引發。若清晨有濃積雲發展,表明大氣層結不穩定,會出現雷陣雨天氣。

胡萍 攝

胡萍 攝

胡萍 攝

人山 攝

堡狀層積雲

注意:下圖中雲在天邊。

鄭凱俠2015年7月攝於青海

雲體呈細長條狀,底部較平,頂部有凸起的雲堡,

這種雲是由於對流運動佔主導地位, 突破穩定層向上發展而形成。

莢狀層積雲

雲體多為中間較厚、邊緣較薄,在上升氣流與下沉氣流共同影響下形成豆莢、梭子形的雲。

出現這種雲,一般雨區在距本地200~300千米地方, 預示6~12小時內會受這片雨區影響, 農諺「天上豆莢雲, 天下雨淋人」,即指這樣的雲天。

透光層積雲

由水滴或過冷卻水滴組成,雲體結構鬆散、較薄,排列比較整齊,雲體之間有明顯的縫隙,如果層積雲上邊還有雲層也能看到。

這種雲是在兩種密度和速度不同的兩個流體交界面上產生的波狀運動所形成的,一般在天氣系統較穩定時產生。

讀者投稿這種雲的照片時提問:雲是不是隨風變化而形成?專家表示,由於空氣的波動和亂流混合作用形成結構鬆散的大雲條,會隨高空風移動。

有讀者問為何會形成如此奇特景象,由於空氣的波動和亂流混合作用形成結構鬆散的大雲條,排列成行,猶如大海的波濤

捲積雲

雲體一般由冰晶組成。雲塊很小,白色魚鱗狀,成行、成群排列分布在高空,有時很像微風吹拂水面而成的小波紋。捲積雲是由高空大氣層結不穩定產生波動作用而形成的。農諺「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即指這樣的雲天。

潘捷攝於2014年10月

張天河 攝 捲積雲、透光層積雲(下半部分)

卷鉤雲

雲絲平行排列,向上的一頭有小鉤或小簇,很像逗點符號。當它系統的移入,並繼續發展,預示將有不穩定天氣系統影響,可能出現陰雨天氣,農諺「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即指這樣的雲天。

毛捲雲

雲體毛絲般纖維結構很清晰,很像羽毛。毛捲雲在天空中出現時,預示當地將是晴天,農諺「遊絲天外飛,久晴便可期」,即指這樣的雲天。如果毛捲雲演變中厚度增加,雲量也增多時,逐漸發展成卷層雲,則預示天氣將有變化。

梁豔2017年元旦攝於橫店。主題:多變的雲彩。毛捲雲,下半部分為透光高積雲

這些照片來自不同人之手,有專業攝影師,也有普通市民,有來自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區的雲朵,也有在咱們溫州人熟悉的白鷺洲公園、楊府山公園、百丈漈天鼎湖、雁蕩山等地拍攝的景觀。有些讀者在不同時間於同一地點記錄天空變化,有些則是短短時間千變萬化,但都呈現了自己眼中奇特的、精彩的天空流雲,有些更是鬼斧神工,呈現出難得一見的景象。

氣象專家「面對面」

你知道哪種雲朵會下雨?觀雲識天真的能預測天氣嗎?普通市民又如何科學觀測呢?藍天白雲離得那麼遙遠,可我們每天相見,人們對它們很熟悉卻又所知甚少。在徵集照片的過程中,不少網友在發送照片後也附帶了一些疑問,記者也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市氣象局觀測與預報處主任工程師鬱雪文,請她來為大家科普「雲」的知識。

記者:抬頭觀雲識天,我們能預測天氣嗎?

鬱雪文:雲是由大氣中水汽凝結(凝華)而形成的微小水滴、過冷水滴、冰晶、雪晶,由它們單一或混合組成的,形狀各異飄浮在天空中可見的混合體。雲是在不同天氣系統演變過程之中形成的,因而雲又是預示未來天氣的徵兆。「觀雲」後還需要結合天氣形勢才能「識天」。

記者:普通市民觀雲識天可以憑藉哪些裝備和技術?氣象部門呢?

鬱雪文:雲的觀測應儘量選擇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線的開闊地點或平臺進行,雲的觀測應注意它的連續演變,對照《中國雲圖》就能判定雲狀。日常工作中,氣象部門經常會根據衛星雲圖分析臨近天氣預報。

記者:在天氣預報時所說的少雲、多雲到底指多少的雲?

鬱雪文:在天氣預報中,「少雲」是指中、低雲總雲量為1/10—3/10,或高云云量為4/10—5/10的天空狀況。「多雲」是指天空中雲層較多,陽光不很充足,但仍能從雲的縫隙中見到青天。中、低云云量佔天空面積4/10—7/10或高云云量佔天空面積6/10—10/10叫做多雲。

記者:咱們經常聽到的一些民間有關雲的俗語是否準確?比如,烏雲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火燒烏雲蓋,大雨來得快;天上雲趕羊,有雨也不強。

鬱雪文:「烏雲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這種烏雲是指正在發展著的濃積雲和積雨雲,這種情況大都是由高空低氣壓系統造成的。而「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鉤鉤雲叫做鉤捲雲,一般出現在暖鋒和低壓的前面,鉤捲雲的出現,預示著暖鋒和低壓的到來,是雨淋淋的先兆。如果在雨後或冬季出現鉤鉤雲,就會連續出現霜凍或晴天。因此「觀雲」後還需要知道天氣形勢才能「識天」。

(原標題《天上這13種雲,你一定叫不出名字!》。作者 夏靈犀 編輯 葉小西)

1490225405000

相關焦點

  • 走近你,天上的雲——寫在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
    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   千姿萬態的雲,牽動了人們多少遐想和詩情。每年的3月23日為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觀雲識天。省氣象局在氣象日到來之際舉行了豐富的氣象科普活動,包括科普講座、攝影大賽等。   3月22日,氣象專家接受記者專訪,帶大家走進雲的世界。
  • 你認得幾種雲?
    昨天的氣象報導裡說,這幾天的雲很多很美。但有讀者說我沒說清楚,天上的雲有那麼多種,除了看個樣子,能不能再跟大家說說各種雲到底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徵,出現這種雲又預示著什麼天氣?好,今天繼續來說說雲。先來說說為什麼夏天的雲最好看。一是因為數量多,二是因為多變。氣象專家說,杭州冬天一般刮西北風,夏季則東南風比較多,有時候也刮東風,或者西南風。
  • 科普 | 3.23世界氣象日 小編帶你認識天上的雲!
    ♥今天是「3.23」世界氣象日♥據說,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觀雲識天,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漲漲姿勢
  • 天上雲朵的秘密 你知道嗎?
    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天上雲朵的秘密 你知道嗎?……為紀念第57個世界氣象日,昨日,圍繞此次氣象日主題「觀雲識天」,溫江區氣象局開展「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系列活動,當天百餘名師生走進溫江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氣象科普知識。一共有30種類型的雲  按照雲的外形、結構和成因,原本《國際雲圖集》收錄了29種類型的雲,今年新增加了一種類型的云:滾雲。
  • 世界氣象日 | 來,我們一起聽聽雲的「獨白」
    世界氣象日 | 來,我們一起聽聽雲的「獨白」 2020-03-23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氣象日|來,我們一起聽聽雲的「獨白」
    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從1961年起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雲,在生活中就隨處可見每一朵雲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脾氣風雲變幻有時能預示天氣變化今天是世界氣象日小「火」伴們,讓我們聽一聽雲的「獨白」看看你對雲究竟了解多少大家好,我是一朵雲!
  • 世界氣象日氣象專家教你「觀雲識天」
    「為什麼溫江這兩天會頻繁出現陰雨天氣?」「為什麼成都的藍天總是這麼羞澀?」「二氧化碳是不是影響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 為紀念第57個世界氣象日,3月23日,溫江區氣象局開展「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系列活動,當天百餘名師生走進溫江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氣象科普知識。
  • 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雲中的玄機你知道嗎?
    天空中鋪陳開來的各種形態的雲朵總會吸引人們的眼球,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直立的熊,有的像羊群……面對漫天層雲,普通人似乎難以看出此中玄機,但對於「觀雲識天」氣象工作者來說,各種雲層、雲狀,結合雲底高度都能幫助他們判斷即將出現何種天氣現象。
  • 天上魚鱗斑,曬穀到底翻不翻? 老祖宗的氣象諺語有準頭嗎?·杭州日報
    胡女士的女兒在學校是小小氣象站的副站長,每天念叨各種氣象知識。立夏前夜,女兒夜觀天象,忽然說:「媽媽,天上魚鱗斑,曬穀不用翻。」 這句諺語,說的是未來的晴好天氣。 胡女士從事氣象工作,她知道當夜就預報有雨:「這次可能不一定準噢。」 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昨天上午,豔陽當空,胡女士「老馬失蹄」。
  • 看雲的形狀你能辨識天氣嗎?
    在這麼多變的天氣裡,我們除了關注天氣預報外,自己學會辨認天氣,也可以讓你的出行更加的安全和便利。那麼,自己如何辨識天氣呢?答案就是看天上的雲。天上各種各樣的雲,經常伴隨著出現各種不同的天氣。一、捲雲——晴天這是十類雲中,距地面最高的雲,雲底距地面約5千米以上,由細小的冰晶組成,含水量極小,一般不降水。捲雲是大範圍冷暖空氣運動而生成的「系統性雲」。
  •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關鍵是你不一定認識
    ,一朵雨做的雲……」這是孟庭葦演唱的一首歌,曾經很流行。有時候,你做好了被淋成落湯雞的準備,一朵雲飄來卻是晴空萬裡;有時候,你以為萬事無憂,烏雲遮天立刻呼風喚雨。天上的雲總是姿態萬千,你知道哪朵雲會下雨?哪朵雲預示著天氣晴好?今天是世界氣象日,主題是「觀雲識天」,很接地氣,今天就讓氣象專家教大家幾招「觀雲識天」的本事。
  • 世界氣象日:你知道哪些有趣的氣象諺語嗎
    今天是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氣象世界, 從這些諺語中領略祖先的智慧吧!而我們國家的大多天氣系統都是自西向東運動的,所以這就說明西方的雲雨天氣即將到來,這就是「朝霞不出門」的原因。 而出現晚霞,說明西方天氣比較乾燥,天氣晴好,同時太陽下山也使大氣層結逐漸恢復穩定,對流也相對減弱,按照天氣系統由西向東移動的規律,未來本地的天氣也會持續向好,所以有「晚霞行千裡」的說法。
  • 你知道天上一朵雲有多重嗎?科學家通過計算給出答案,萬萬沒想到
    你知道天上一朵雲有多重嗎?科學家通過計算給出答案,萬萬沒想到 小時候經常抬著頭看天上的雲彩,特別是傍晚放學時的晚霞,總能把上面的雲想像成一些奇怪的圖形,有的雲看起來離我們很近,有的看起來離我們很遠,那麼,你是否曾經有思考過,天上的一朵雲大概有多重呢?科學家通過計算給出答案,萬萬沒想到。
  • 看懂了雲,你就認識了天氣 漲姿勢擋也擋不住!
    關注漯河氣象,了解官宣天氣  夥伴們在外面旅遊  逛街,買菜的時候  有沒有因為突變的天氣而措手不及?  因為沒有帶傘而後悔呢?  看懂了雲,就認識了天氣  漲姿勢的機會說來就來  擋也擋不住!
  • 觀雲識天——「3·23」世界氣象日訪談
    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會確定一個紀念主題,請您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好嗎? [2017-3-23 10:01:13][楊金彪]: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上午好!那麼「觀雲識天」真的靠譜嗎? [2017-3-23 10:04:28][楊金彪]: 雲就像是天氣的「臉面」,天上掛什麼雲,對應什麼樣的天氣,觀雲識天有一些規律可循。不同形狀、高度的雲,指示不同的天氣。
  • 天上是什麼雲?雲的三族十屬
    小編在去年到友校上暑校的時候被計算機學院的同學指著天上的雲問:這是什麼雲?我答不出來剛考完大氣與海洋學的本編我答不出來!「天上鯉魚斑,明天曬穀不用翻」說的就是層積雲。中雲根據是否能透過太陽光分為透光/蔽光中雲,簡單來講就是你能看到太陽在哪兒或者能明顯區分天藍雲白,它就透光,你找不到太陽在哪兒或者覺得灰濛濛地,它就是蔽光中雲。
  • 「鯉魚斑」雲層意味著大晴天 世界氣象日解密「觀雲識天」
    小說裡的「神人」總能根據星雲變化推測天氣「呼風喚雨」,其實我們如果掌握一定的氣象知識,完全可以「觀雲識天」。今天是世界氣象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智協飛特意為揚子晚報讀者列出了多種觀雲識天的方法:「鯉魚斑」的雲層意味著大晴天,「鉤鉤雲」預示要下雨。記住這些門道,以後出門再也不用為「要不要帶雨傘」糾結啦。
  • 新發表的29種雲彩,我國都有了嗎?
    2017新發表的29種雲彩我國都有了嗎?如果你是 自然愛好者 或 博物學愛好者,你大概一定聽說過 糙面雲如果你沒聽說過,那麼一張圖片可以令你對它永誌不忘。請屏住呼吸...然而這幫前輩愛好者不簡單,硬是通過持續數年不斷的努力,把它拍成紀錄片增加曝光度、把它結合氣象資料寫成論文加以證明…終於,多年以後,世界權威機構對他們做出了口頭承諾:認可糙面雲。這是一次普通愛好者的勝利。這次底層愛好者的傳奇勝利,我曾應邀寫在了果殼網的《你見過恐怖妖異的「糙面雲」嗎?
  •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這些氣候與水知識你知道嗎?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這些氣候與水知識你知道嗎?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與水。對於生活所在地的氣候、氣候變暖的影響、氣象科技的發展等,普通人可能並不清楚。安徽省氣象局...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與水」。對於生活所在地的氣候、氣候變暖的影響、氣象科技的發展等,普通人可能並不清楚。
  • 氣象專家介紹:觀雲識天 首先你得讀懂雲的語言
    ■天府早報記者朱佳慧「天上豆莢雲,不久雨將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雲向東,有雨變成風,雲向南,水漣漣,雲向西,下地披衣」,不論這些民間諺語有沒有科學依據,但在平時在生活中有些市民似乎都有觀雲識天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