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積雨雲
高積雲
雨層雲
捲積雲
■天府早報記者朱佳慧綜合金陵晚報
「為什麼成都這兩天會頻繁出現陰雨天氣?」「為什麼成都的藍天總是這麼羞澀?」……為紀念第57個世界氣象日,昨日,圍繞此次氣象日主題「觀雲識天」,溫江區氣象局開展「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系列活動,當天百餘名師生走進溫江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氣象科普知識。
按照雲的外形、結構和成因,原本《國際雲圖集》收錄了29種類型的雲,今年新增加了一種類型的云:滾雲。
按照雲底高度可分為低雲(2000米以下)、中雲(2000-6000米)和高雲(6000米以上)。
捲積雲:小圓塊的雲朵,一個一個的累積疊加起來,看起來類似波紋的樣子,所以大家管這樣的天氣叫做魚鱗天。代表著好天氣,晴朗。
高積云:和捲積雲很類似,大體的區別就是範圍更大,雲朵更厚,而且看起來白色雲中有暗。同樣是好天氣的意思。
積雨云:通常出現在低空中,雲彩顏色很暗沉,塔形雲層的高度可達6000米以上。通常出現這種雲代表著有大雨,強風,雷鳴,和閃電的到來。
積云:出現很頻繁的雲朵,看起來很蓬鬆,潔白,像一團一團棉花漂浮在空中,積雲如果是一朵一朵分開的,那麼代表好天氣,如果一片一片連一起出現的話,會有一場突來的暴雨。
高層云:在太陽光或者月光的照耀下,會像是灰濛濛的布簾。所到之處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如果雲朵越來越厚越暗,那麼就要下雨了。
雨層云:是一種低空的雲,顏色灰暗,如果一直籠罩在天空中不動的話,會在近期內下雨。一般不超過5個小時就會下雨的。
雲層:很低的雲,像是濃霧一樣籠罩在天空,可能會有濛濛細雨。如果一直沒有下直道第二天的話,第二天會是晴朗的一天。
卷層云:是由冰顆粒形成的,像是白雲的紋路,是唯一會在太陽或月亮旁產生光暈的雲朵。如果卷層雲擴展那麼是晴天,如果卷層雲變小那麼要下雨了。
「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天上灰布雲,下雨定連綿……」根據這些諺語判斷天氣靠譜嗎?專家表示,現在預報天氣的手段越來越發達,但如果偶爾沒看天氣預報,能認清楚一些雲,對預測天氣是有參考價值的。
對於「觀雲識天」,其實一代代人早有實踐,最典型的就是流傳至今的一些農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智協飛舉了幾個例子,「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就是說天上的雲看起來像魚鱗那樣一塊塊的,這種「魚鱗雲」學名叫透光高積雲,出現一般代表著晴天還會持續下去。「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說的是鉤捲雲,鉤捲雲是一種絲縷狀的高雲,因為雲裡面有冰晶,所以有些看起來像羽毛一樣,常出現在暖鋒、低壓或低壓槽過境前,預示著陰雨將來臨。「滿天亂飛雲,雨雪下不停」這說的是碎雨雲,下雨天的時候,天上的雲塊移動很快,看起來亂七八糟的。「天上灰布雲,下雨定連綿」講的是高層雲降低加厚變成雨層雲,雲中水汽很足,常產生連續性降水。還有句話叫「日暈三更雨」,如果你看到太陽周圍有暈,那實際上是卷層雲,卷層雲後面有大片高層雲和雨層雲是大風雨的徵兆。
智協飛說,這些農諺是勞動人民長期總結得來的經驗,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不能迷信。人用肉眼看雲只能看到雲的形狀,估計雲底高度,這些都是比較粗糙的指標。而現在的「觀雲識天」依靠衛星和雷達,可以看到雲的三維結構,預報天氣更準確。當然,對普通人來說,能認清楚一些雲是有好處的,可供日常參考。比如出門在外遇到一場大雨,可以觀察這個雲屬於積雨雲還是層雲,一般來說積雨雲持續時間短,別看雨下得到大,它是會有間隙的。這時候可以找個地方躲躲雨,等雨停再走。如果是層雲,這雨可能就要持續一段時間了。
是不是有想把去年打包好的春裝翻出來歸置歸置地衝動,別急,先緩緩再穿。
記者昨日從氣象部門了解到,今天白天:達州、廣安、瀘州、宜賓、樂山、雅安6市以及眉山、自貢2市南部陰天有小雨,盆地其餘地方陰天;川西高原北部陰天有小雪或雨夾雪,川西高原其餘地區和攀西地區晴間多雲。
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成都、雅安、樂山、眉山、自貢、內江、瀘州、宜賓8市陰天有小雨,盆地其餘地方陰天;川西高原中部多雲轉陰有小雪或雨夾雪,局部地方中到大雪,南部多雲轉陰有小雨(雪),高海拔地區局部地方有大雪,攀西地區多雲轉陰有小雨,北部中雨。
明天晚上到後天白天:瀘州、宜賓、樂山3市南部小雨轉多雲,盆地其餘地方晴間多雲;川西高原晴間多雲;攀西地區小雨轉多雲,南部局部地方有中雨。
24小時內,盆地最低氣溫:10—13℃;最高氣溫: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