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溫江這兩天會頻繁出現陰雨天氣?」「為什麼成都的藍天總是這麼羞澀?」「二氧化碳是不是影響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 為紀念第57個世界氣象日,3月23日,溫江區氣象局開展「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系列活動,當天百餘名師生走進溫江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氣象科普知識。
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主題為「觀雲識天」,溫江國家基準站高級工程師陳樂介紹,雖然每一朵雲都形態不一,但在氣象專家眼裡,雲層依然有規律可言。
目前,常見的雲可以分為3族10屬29類。今年世界氣象組織推出了新版《國際雲圖集》,確認了10大基本雲屬,這10個屬又按形狀和內部結構細分成不同的種類,共有約100種組合。
如何能在短時間內「觀雲識天」?陳樂表示,根據云朵的外形不同,可以找到天氣變化的規律。
各屬雲的特徵及天氣
捲雲——晴天
距地面最高的雲,雲底距地面約5千米以上,雲體呈白色,常具絲縷狀結構。一般,捲雲大都出現在晴天,捲雲對天氣的指示性,農諺「天上鉤鉤雲,三五天內雨淋淋」。
高積雲——多雲、陰
天上的雲像大片的魚鱗,或類似房瓦,俗話說,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瓦塊雲,曬死人。可見,大片的魚鱗斑預示著晴天的。
高層雲——陰或小雨
薄的高層雲能見到日、月的輪廓,但好像隔了一層毛玻璃,不會有暈圈,也不能把地面上的物體照出影子來,高層雲多屬鋒面雲系,可降小量雨雪。
饅頭雲——晴、少雲或多雲
可分為淡積雲和濃積雲。
淡積雲,平底、頂扁圓,塊體分散,俗稱「饅頭雲」,晴好天氣
濃積雲,雲頂呈花椰菜,垂直高度大於水平寬度。
積雨雲——陰、雷雨(雹)
由於熱力對流,濃積雲從低空向中、高空發展,雲體迅速向上擴展形成積雨
產生對流性天氣(暴雨、雷雨、冰雹、大風等),農諺:「天上鐵砧砧,地下雨成灘」。
層積雲-多雲、有雨
波狀雲,雲塊分明、雲塊較大,雲塊常成群、成行或成波狀排列。透光層積雲,一般預示著好天氣。避光層積雲,如果雲層不斷加厚,可以形成降水。
(雲圖由溫江區氣象局提供)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逯望一 實習生 夏雨 攝影記者 劉海韻
編輯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