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4 14:49:26 來源:東方聖城網
2014年8月份,天空晴好,只有少量捲積雲,邊緣有密捲雲。
2015年7月天空出現的碎積雲
2015年8月泗水山區出現的雲海,裡面有透光層積雲,還有部分碎積雲。
去年6月,暴雨來臨之前,天空中出現蔽光層積雲還有少量碎雨雲。
去年7月底,天空出現的蘑菇雲,這其實是禿積雨雲,左側薄的地方為密捲雲。
去年7月,陣雨過後天空出現的淡積雲、碎積雲。
去年9月出現的積雲性高積雲
去年9月底,天空出現的透光層積雲,在夕陽的映襯下特別漂亮。
去年11月天空出現的透光高積雲
3月23日是第五十七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觀雲識天」,以突出表現雲在天氣氣候預測和水循環中的巨大作用。在古詩詞中「雲」的出鏡率就非常高,「朝辭白帝彩雲間」、「白雲深處有人家」、「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些經典詩句裡都有雲彩的身影。小夥伴們最早接觸的天氣現象中「雲」也是最直觀、最變幻莫測的。從火燒雲、魚鱗雲再到「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農諺,雲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出行息息相關,從古至今人們也一直在觀察雲、探索雲。為此,本報記者專門採訪氣象專家,揭秘濟寧雲彩的「家底」,看透雲裡的秘密。
起底「雲族」成員 29類雲各有特點
火燒雲、魚鱗雲、蘑菇雲……提到這些雲彩的名字,小夥伴們肯定不陌生,但是如果從氣象學角度來講,「雲族」可不是簡單用形狀、色彩來劃分的。據濟寧市氣象臺觀測場工作人員高廣強介紹,按雲的外形特徵、結構特點和雲底高度,雲分為低雲、中雲、高雲三族,十屬,二十九類,這些雲在咱濟寧都會出現。
據悉,低雲多由微小水滴組成,雲底距地面較低,一般低於2500米,並隨季節、天氣條件以及地理位置而變化。低雲包括積雲(淡積雲、碎積雲、濃積雲)、積雨雲(禿積雨雲、鬃積雨雲)、層積雲(透光層積雲、蔽光層積雲、積雲性層積雲、堡狀層積雲、莢狀層積雲)、層雲(層雲、碎層雲)、雨層雲(雨層雲、碎雨雲)5屬(14類)。多數低雲都有可能產生降水。
中雲則多由微小水滴、過冷水滴或冰晶、雪晶混合組成,雲底一般在2500米至3000米之間。中雲分高層雲(透光高層雲、蔽光高層雲)、高積雲(透光高積雲、蔽光高積雲、莢狀高積雲、積雲性高積雲、絮狀高積雲、堡狀高積雲)兩屬(8類)。高層雲在夏季多出現降雨,冬季則多有降雪發生。高積雲較薄時,則不會出現降水。
高雲則由微小冰晶組成,雲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其分為捲雲(毛捲雲、密捲雲、偽捲雲、鉤捲雲)、卷層雲(毛卷層雲、薄幕卷層雲)、捲積雲3屬(7類)。高雲出現降水較少。
氣象員如何觀雲 天氣預報裡的多雲到底是多少
29類雲小夥伴們只聽名字就已經傻傻分不清楚了,但是對於氣象觀測員來說,天空中有哪些雲他們如數家珍。記者讓高廣強看了一張去年7月底拍攝到的一張蘑菇形狀的雲彩,高廣強告訴記者,這其實是禿積雨雲,邊緣有少許密捲雲,禿積雨雲是積雨雲的一種,夏季經常出現,存在時間較短,但是容易產生雷暴、短時強降雨。
記者了解到,雲的觀測主要包括判定雲狀、估計雲量、測定雲高和選定雲碼,雲的觀測應儘量選擇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線的開闊地點或平臺進行,應注意它的連續演變。觀測時,如陽光較強,須戴黑色或暗色眼鏡。不過,由於目前衛星、雷達及地面觀測網已經全覆蓋,天氣預報準確率已經比較高,再加上通過肉眼判斷雲高也並非十分準確,目前不少一般氣象站已經取消了雲的觀測項目,濟寧地區目前只有兗州觀測場還保留該項目。
細心的小夥伴們肯定要問,既然如此,天氣預報中為什麼時常會出現「多雲」、「少雲」呢?到底多少雲才算多雲?昨天,記者也採訪了濟寧市氣象臺臺長郭衛華,她告訴記者,天氣預報中常出現的「晴天」、「多雲」、「陰天」,在氣象行業標準中,實際上是以雲的面積佔據天空的百分比作為判別依據的,其中,雲量在0%至10%為晴天;10%至30%為少雲;30%至70%為多雲;大於70%為陰天。也就是說,晴天並非絕對的「萬裡無雲」,少雲在觀測中是必要項,但由於與晴天較為接近,因此在預報中並不常用。從視覺上來看,晴天或少雲時,萬裡無雲或僅有少量積雲;多雲時雲層遮蓋大部分天空,雲層多為積雲或範圍不大的層狀雲,陽光可透過雲層照射到地面;陰天時有大範圍層狀雲覆蓋天空,對透光率影響較大,一般看不到太陽。
郭臺長告訴記者,天氣預報中的「晴轉多雲」指預報時段裡先出現晴天,後逐漸轉為多雲,側重於天氣轉變過程,意味天氣要發生變化;「晴間多雲」則是指多數時間為晴天,間或有雲,少部分時間雲量增多;「多雲轉陰」則預示著天氣有變壞的可能性,雲量逐漸超過70%。
多數看雲識天氣諺語靠譜 性價比最高的還是「天氣預報」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朝霞不出門,晚霞晴萬裡」……古人在觀雲的過程中總結了許多經驗,這些經驗以諺語的形式在民間傳播。在氣象專家看來,這些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常常有一定道理,因為雲的形成與天氣系統演變是密不可分的,通過前人不斷積累這些諺語比較靠譜。不過,與現代氣象預報相比,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在精確性和準確度上已經難以「匹敵」。但是,這些寶貴的農諺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在不方便獲取天氣預報時,這些諺語能提供一些參考。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天上掃帚雲,三天雨降臨。
靠譜指數★★★
這兩條諺語中的雲指的是鉤捲雲。鉤捲雲屬於高雲的一種,它呈積狀的一段代表高層有些上升運動,呈絲縷般分布的一段則代表高層風存在切變。這種雲常常出現在暖鋒或低壓、低壓槽過境前,因此也就預示著陰雨天氣將臨。但雨是不是能下三天,要看系統移動快慢,同時從出現鉤捲雲到降水發生還會有大概半天以上的時間,中間還會經歷雲的種類不斷變化、雲的高度逐漸降低的過程。
天上鐵砧雲,很快大雨淋。
靠譜指數★★★
上述諺語中提到的是鬃積雨雲。它是積雨雲發展的成熟階段,雲頂有明顯的白色毛絲般的冰晶結構,多呈馬鬃狀或砧狀。積雨雲常產生雷暴、陣雨(雪),有時或降冰雹。不過,積雨雲雖然通常伴隨著雷雨,但是也要看具體位置,如果位置較遠,則不會下在自己頭上。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靠譜指數★★
抬頭看天,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種七彩光圈,裡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