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師招聘《看雲識天氣》第一課時

2021-01-16 華圖教師網

看雲識天氣第一課時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

2.複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難點: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雲識天氣這部分,由於雲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學生一時難於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解決辦法:

1.通過分組討論進行制表的方法,並結合講解,從而使學生能更清楚地了解雲層、光彩的變化同天氣變化的關係,從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

2.利用多媒體手段演示雲與天氣的關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講講、讀讀、寫寫、練練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能力。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進行說的比賽,其中還培養觀察能力。

2.聽音樂,描述可能出現的畫面。

3.分小組討論,進行制表。

4.搜集有關識別天氣的諺語,班上交流,並建立一個小天氣預報站。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先放一段音樂,請同學們描述一下畫面,陰雲密布,狂風大作,大雨點砸在盆上叮噹響,人們四下奔跑的聲音,雞鴨亂叫聲。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暴雨來臨時的場面,由什麼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的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雲和天氣的關係的課文——《看雲識天氣》。

(一)明確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雲識天氣。

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雲的形態、變化及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說明了怎樣看雲識天氣。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複習提問

(1)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麼的文章?

說明雲和天氣關係的文章。

(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體裁說明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第1段老師範讀,第2題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段、第6題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斷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為什麼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從而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麼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5.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1)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後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師,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布,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6.分組討論制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並制出晴天雲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並制出陰雨冰雹雲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並制出光彩識天氣簡表。

晴天雲彩簡表

名稱

形態變化位置厚度天氣徵兆捲雲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最高最薄象徵晴朗捲雲成群成行地排列在很高很薄無雨、雪捲積雲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麵引起的粼波積雲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漸漸消散兩千米左右較薄陽光溫和高積雲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狀排列,兩千米左右兩行米左右較薄天晴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名稱形狀

變化過程位置天氣徵兆卷層雲捲雲聚集著,仿佛蒙上白色的綢幕,捲雲慢慢向前推進高晴轉陰高層雲卷層雲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著太陽低將下雨雪雨層雲高層雲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雲塊布滿天空更低雨雪連綿積雨雲積雲迅速形成高大的雲山,烏雲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

雲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布情況色彩天氣徵兆暈產生在卷層雲上,分布在日月周圍。裡紅外紫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華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在高積雲的邊緣裡紫外紅華環小到大晴,華環大到小陰雨虹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雲幕上彩色圓弧東虹轟隆西虹雨霞出現在早、晚,太陽照紅雲層雲層變紅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

7.同學交流如何看雲識天氣。

8.由多媒體演示雲和天氣的變化,並伴隨音樂.同學們看著畫面進複述。

9.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捲雲、捲積雲、積雲、高積雲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雲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1)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麵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著雲看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四)總結、擴展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因為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十分密切,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雲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雲,又從雲的形態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說到雲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在說明中,從現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就是本質,雲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有助於把「看雲識天氣」的事理說清楚,最後畫龍點睛,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擬題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閱讀課後的最後一部分,即最後一段分組擬題,互作答案。

結尾總結全文、點題,同時說明了看雲識天氣的局限性。

(五)布置作業

1.在課外,練習看雲識天氣。試著根據天空中的雲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果寫在教室後牆的黑板上。

(六)板書設計

看雲識天氣第一課時一文由chinesejy教育網www.chinesejy.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2014年教師招聘《看雲識天氣》教案(新課標)
    17、《看雲識天氣》教案設計學習目標:①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②理清文章的思路。③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④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教學重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語文說課稿:看雲識天氣
    《看雲識天氣》說課稿一、教材分析1.單元教學目標:(1)單元內容:第四單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單元。《看雲識天氣》教材分析(1)內容分析:《看雲識天氣》是一篇舊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係。從寫作上看:.層次清楚,有綱有目;.能抓住雲的特點來進行說明;.語言準確,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雲寫得生動形象;運用了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 說明文——《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學案)
    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的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像力)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掌握規律,為人類服務。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雲識天氣》。
  • 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教師崗位招聘啟事
    2.簡歷提交截止時間:2013年12月15日 第二次為2014年上半年,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 如有政策諮詢,可聯繫學校人才工作辦公室。在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和2013連續兩年全國獨立學院排行榜中,學院名列全國第五、河北省第一。  學院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和辦學特點,現通過公開招聘、聯合培養等多種途徑吸引各類高層次專業人才,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高素質的專任教師隊伍。
  • 「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原標題:「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問:在缺乏天氣預報設備的古代,人們根據云的形狀、來向、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規律,變成氣象諺語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不少天氣諺語還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預報未來天氣變化,比如「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東虹日頭西虹雨」等等。
  •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2018年04月04日 17:24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 看雲識天氣:什麼雲會下雨or天晴?
    看雲識天氣:什麼雲會下雨or天晴?來源:臨沂天氣原標題:《看雲識天氣:什麼雲會下雨or天晴?》
  • 《看雲識天氣》課後練習題答案
    1.看雲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用課文中的原話):  2.設計一種表格,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參考答案:  1.這道題檢查學生把握中......   一、默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題。
  • 「觀雲識天」的故事:雲和天氣的那些事兒
    天上出現碎積雲,表明中低空氣層比較穩定,天氣晴好。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提供  看雲識天氣,需因地制宜  以耕地為生的農民懂得雲,他們根據云的形狀、移速、厚薄、顏色等特點判斷天氣趨勢,總結出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並通過諺語代代流傳。「西北天開鎖,明朝大太陽。」
  • 2014年江西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1·21
    江西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1·211.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動是( )A.德育        B.班級活動C.教研活動    D.教學2.行為塑造法10.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完全行為能力人是指能夠以自己的行為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的年滿18周歲以上的公民,以及年滿()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閱讀《看雲識天氣》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題。     ①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
  • 2021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筆試如何備考?
    安徽教師考編考試網為您發布2021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筆試如何備考?,同步安徽教師考試網信息:2021教師考編課程。更多關於教師招聘筆試培訓,教師考編筆試培訓,教師考編筆試課程,安徽教師考編課程的信息內容,請關注安徽教師考編考試網以及安徽華圖,值得信賴!2021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筆試如何備考?
  • 雲騰致雨,古人教你看雲識天氣
    通過看雲,常常可以識別陰晴風雨,預知天氣變化。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重視雲的觀測。《詩經·小雅》曰:「上天同雲,雨雪雰雰。」意思是說,下雪的雲,在天空中是均勻一色的。的確,冬季下雪之前,雲層常常是比較均勻的高層雲;而當下雪時,就變成雨層雲了,雲的分布同樣也比較均勻。夏季下大雨的雲一般是怎樣的呢?北宋蘇軾形容:滿座頑雲撥不開……浙東飛雨過江來。
  • 看雲識天氣有依據
    看雲識天氣有依據&nbsp&nbsp&nbsp&nbsp知多點,學多點。對於專業的科普知識,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枯燥無味,專業且不可讀,讓閱讀者望而卻步。因此,本報推出科普專欄,不定期邀請行業專家解讀科普知識,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和事例來講述,讓大家輕鬆閱讀長知識。
  • 《聲音的特性》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聲音的特性》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音調的概念,明確音調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振動頻率,並了解超聲波和次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明確學生的討論結果後繼續提出問題:聲音的高低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聲音會有高低之分?學生在疑惑中帶著問題進入今天的課程——《聲音的特性》(板書)環節二:新課講授(活動一)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係教師演示鋼尺實驗。教師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
  • 古代將軍,一定要學會「看雲識天氣」,有的現象連科學都無法解釋
    初中課本上有篇課文叫做《看雲識天氣》,估計很多讀者也都還記得,書中寫到;「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就是學完了這篇課文,我們才開始關注天上的雲彩,但是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人們就已經懂得「看雲識天氣」了!那麼古人是如何看的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
  • 2014年教師資格——幼兒教師數學試講:《認識球體》
    中公教師招聘考試全國巡講在線預約 【活動目標】2.教師演示用的大範例,教室內角落放有球體形狀的物體。【活動過程】1.請幼兒拿桌球,從上(下)面、前(後)面、左(右)邊等方向看桌球是什麼形狀的。請幼兒觀察後回答。
  • 2014年教師招聘考試《海燕》教案設計
    四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一了解作者寫作《海燕》的經過及《海燕》的戰鬥作用、現實意義;弄清以大海為背景的暴風雨到來前夕的三幅圖畫,正確劃分段落。二通過海燕與海鷗、海鴨、企鵝的對比,學習對比、擬人修辭手法。教學內容和步驟:一檢查課前預習。教師檢查預習。
  • 看雲識天氣,你會了嗎?
    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的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編成諺語。我們在這裡將這些有關"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彙總在一起,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觀察對照。
  • 2017天津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的天氣系統——鋒與天氣》答辯題目
    2017天津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的天氣系統——鋒與天氣》答辯題目 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17-04-27 14:15 天津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