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2020-04-24 遺漏的世界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尤其是蒸汽時代的開啟,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化石燃料被人們焚燒,或是大面積的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

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及溫室效應。

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

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

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另一方面,由於陸地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大陸氣溫升高,與海洋溫差變小,進而造成了空氣流動減慢,霧霾無法短時間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霧霾天氣增多,影響人類健康。

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在二十世紀前的兩千年中,全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

從20世紀初開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增加了約0.6℃;超過以前600年中任何一段時間的上升速度。

並且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4月2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稱,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或下降6%,這將成為二戰以來年均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一次下降。

但這次下降不值得我們為之慶祝,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主要溫室氣體濃度仍已經升至創紀錄水平。

這是由於「熱慣性」原理,二氧化碳會在大氣和海洋中滯留數個世紀,所以及使本世紀中人類不向大氣排放任何溫室氣體,全球氣候變化都將持續下去。

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所以新冠疫情可能會暫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不能代替持續的氣候行動,而且疫情還會使人們更難以應對氣候變化所致災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說,「我們既需要應對好大流行病,也需要應對好氣候變化。」不然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如果失敗,可能會威脅人類福祉、生態系統和經濟長達數個世紀。

地球變暖速度減慢!世界氣象組織:情況仍不容樂觀

為了保護我們唯一的生存空間,我們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下面是小編查找的一些日常減少CD2排放措施:

1、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等節約用電。原因是:現在我國主要依靠火力發電,如果節約用電,將會導致用電量下降,從而煤燃燒中的碳排放量就相對較少。

2、騎車,公交,地鐵等出行,針對廣大擁有私家車用戶,如果騎車出行,減少私家車的碳排放量,做到低碳出行。

3、節約用水,用汽,這些都是世界上不可再生能源,如果大量使用導致量減少。

4、穿衣隨季節,穿著適宜的應季服裝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選擇環保面料並減少洗滌、選擇手洗、減少服裝的購買。

5、購買本地食品、季節性食品,減少食物加工過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鹽少加工的烹飪方法,健康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地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相關焦點

  • ——圖說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WMO)是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後最早加入的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1972年2月,中國恢復在WMO的合法席位。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更加活躍地參與國際氣象交流合作,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為國際氣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世界氣象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8年發布的最新《臭氧層消耗科學評估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南極洲臭氧層處於恢復中,到2060年有可能恢復到1980年以前水平。世界氣象組織還指出,臭氧層的消耗與平流層溫度直接相關,因為在對臭氧的化學破壞中起重要作用的極地平流層雲只有在-78°C以下才形成。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當南半球春季後期大氣平流層的溫度升高時,臭氧消耗減慢,極地渦流減弱並最終破裂。到12月底,臭氧水平恢復正常。(人民日報)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世界氣象組織稱未來5年可能再破紀錄,人類命運岌岌可危
    前幾日,世界氣象組織發文稱:」2019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年份,第一是2016年。由於氣溫不斷升高,在未來5年內很有可能會再次突破。
  •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次將增加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
  • 世界氣象組織稱全球溫室氣體含量創新高
    新華網日內瓦11月21日電(記者 劉洋 王昭)世界氣象組織
  • > 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截至2019年,中國氣象局承辦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區域培訓中心(南京及其北京分部)已為4000餘名國外學員提供了短期氣象預報、衛星應用等領域的國際培訓課程。超百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員獲得中國政府和WMO的本科及研究生氣象聯合獎學金。
  •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嚴寒冬季會危及臭氧層
    平流層中的臭氧層能夠保護地球不受太陽有害紫外線的傷害,而今年冬天北極上空的臭氧層卻遭受了極為嚴重的破壞。據世界氣象組織消息,臭氧層這個氣體保護層會受到來自工業用化學品反應等的破壞。截至剛剛過去的三月份,該氣體層已比去年冬季之初時減少了約40%,而這一數字比過去大大增加。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
  • 又到一年「地球日」 氣象組織這樣說
    當地時間2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為紀念「地球日」50歲生日,發布《2015—2019全球氣候》最終報告。報告再次證實,2015—2019年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關係到整個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發展,關係到未來幾代人的共同利益。預測表明,未來5年(2020—2014年)全球平均氣溫會繼續升高,或出現新的平均氣溫記錄。特別是高緯度和陸地的氣溫將繼續升高,但海洋變暖的速度會減緩,特別是北大西洋和南部海洋。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各國加強預警系統建設,切實執行減排計劃,共同維護人類的家園。
  • 世界氣象組織簡介-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 的前身是成立於1873年的國際氣象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目前,世界氣象組織已有189個會員。
  • 世界氣象組織 - 氣象科普 -中國天氣網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其前身為國際氣象組織(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IMO),於1873年在維也納成立。是世界各國政府間開展氣象業務和氣象科學合作活動的國際機構。
  • 世界氣象組織給出數據,地球高燒停不下來
    世界氣象組織給出數據,地球高燒停不下來據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最新的氣象評估報告,在《未來五年全球氣溫預測評估》中,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未來5年,全球的平均氣溫仍然會持續上升趨勢,而兩極的氣溫漲幅,可能會進一步超過預期,這意味著,未來5年,地球的氣溫或許會變得更熱。
  • 世界氣象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氣象觀測系統
    來源:經濟日報世界氣象組織5月7日發布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對天氣觀測及預報數量、質量以及對大氣和氣候監測的影響日益增大。報告說,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觀測系統是該組織193個成員國(地區)向其公民提供天氣和氣候服務及產品的中樞,它通過陸基、海基和天基儀器提供對大氣和海洋表面狀態的觀測數據。相關觀測數據用於編制天氣分析、預報、報告和警告。該觀測系統大部分工作是部分或完全自動化的,預期將繼續運作,但如果疫情持續下去將導致系統缺乏維修、維護和供應保障,前景堪憂。
  • 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在今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
  • 巴林右旗L245QS管線鋼管整體情況也不容樂觀
    巴林右旗L245QS管線鋼管整體情況也不容樂觀   無錫市上廣核能電力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經營L245QS管線鋼管、國產合金鋼、不鏽鋼、碳鋼管材、板材、棒材、型材、管道配件和焊接材料,無縫管、直縫管、合金/高壓鍋爐專用管道等產品,歡迎新老客戶前來選購!
  • 世界氣象組織公布:「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圖片來源於世界氣象組織
  • 世界氣象組織:2020或成為史上第二熱年份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據路透社日內瓦12月2日報導,世界氣象組織(WMO)周三說,今年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古特雷斯說:「簡單地說,地球的狀況出了問題。」他說:「人類正在向大自然開戰。這是在自殺。」世界氣象組織說,一個不那麼顯眼的變化跡象是海洋溫度飆升至創紀錄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都經歷了熱浪。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說:「不幸的是,2020年對我們的氣候來說又是非同尋常的一年。」
  • 世界氣象組織感謝中國對國際區域氣象合作的貢獻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22日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國際區域氣象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氣象組織對此表示感謝,並期待與中國的進一步合作。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70次屆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22日聯合舉辦「一帶一路」氣象合作會議,介紹《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下稱《意向書》)籤署一年以來的實施成果。會議通過播放「一帶一路」氣象合作宣傳片等方式,介紹了相關合作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