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其名稱起源於西班牙語,意為「小女孩」;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與其相反的自然現象,意為「小男孩」。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
△圖片來源於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該最新季節性氣候預報顯示,熱帶太平洋海面溫度在2020年年底之前很可能(有90%可能性)保持在拉尼娜水平,並可能持續到2021年第一季度(有55%可能性)。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往往交替出現,也就是說,在厄爾尼諾結束的一段時間之後,相伴隨就會進入拉尼娜狀態,從而完成一個由厄爾尼諾向拉尼娜的循環過程。歷史上,1983年、1998年都是典型的由超強厄爾尼諾轉變為拉尼娜的年份。一般來講,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完成一次循環過程是2-7年,平均周期是4年。
拉尼娜現象會使全球氣溫降低,會加劇極端天氣,影響全球水循環,與2020年拉尼娜事件相關的最顯著降水異常將發生在:大非洲之角和中亞地區降雨量低於正常水平,而東南亞、太平洋部分島嶼和南美洲北部地區降雨量則高於正常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是地球氣候系統的主要自然驅動因素,但當前所有自然發生的氣候事件都是在人類導致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發生的,它加劇了極端天氣,影響了水循環。
通常「拉尼娜現象」一般容易造成冬季氣候偏冷,容易出現冷冬。但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滯留的熱量足以抵消這種影響。因此,2020年仍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之一。
結語:任何形式的氣候異常都會給人類生存帶來巨大災難,唯有維護生態和諧,人類才能持續穩定的存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