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生成?會造成極寒天氣嗎?

2021-01-12 騰訊網

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宣布:太平洋海水異常變冷所引發的拉尼娜現象已正式形成。

關於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早在NOAA宣布之前,日本氣象廳已經說明過有60%的概率發展出來,而世界氣象組織也是同樣的概率,在8月27日表示今年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而概率說得最高的就是澳大利亞氣象局為70%。

所以綜合情況來看,拉尼娜的到來是確鑿無疑了!這也就意味著極端氣候將對糧食生產的幹擾進一步加強。

歷史經驗表明,拉尼娜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每次都不盡相同,雖不如厄爾尼諾的破壞力強和頻率高,但卻因持續時間長而對農作物的生長更具破壞性,拉尼娜期間的糧價波動幅度遠大於厄爾尼諾。

近50年的冷暖事件分析發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期間的糧食價格波動幅度進行統計,發現厄爾尼諾期間小麥價格的波幅為26.3%,而拉尼娜現象期間小麥價格波幅達到56%,遠高於厄爾尼諾期間的波幅。這一點適用於玉米、大豆和稻穀。

拉尼娜事件與厄爾尼諾事件一樣,對區域或全球一半以上地區的氣候有顯著的影響,導致世界各個國家的氣候出現異常。

一般來說,美國的西部會變得比較乾燥,而澳大利亞和南美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洪災,對於亞洲國家來說,日本會出現寒冬,我國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南旱北澇,冷冬熱夏,登陸的熱帶氣旋個數增多等現象。

拉尼娜現象對農業影響有多大?

隨著秋季的開始,拉尼娜現象已經發展起來。大多數計算機模型都表明,拉尼娜現象將至少持續到2021年2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其展望中表示,預測專家一致支持這一觀點,認為拉尼娜現象在今年冬季北半球的持續概率為74%-79%,11月至明年1月期間很可能為中性強度。(最近一次拉尼娜現象出現在2017至2018年,強度屬於弱到中度)。預計將持續整個冬天,這可能會影響大西洋颶風季節,以及未來幾個月美國的氣溫和降水模式。

《全球季節性氣候最新信息》指出,9月至11月期間,非洲之角和南部非洲、整個西太平洋和東南太平洋以及整個北美中部,季節性降雨量低於正常水平的概率在增加。相反,整個南亞、東南亞以及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出現高於正常水平降雨量的概率在上升。

拉尼娜現象通常會為全球糧食市場帶來減產預期,對大豆、小麥以及玉米菜籽在內的大宗農產品帶來不利影響,從而推升糧食價格。

拉尼娜主要影響的農作物

北美洲:

加拿大:加拿大平原多雨天氣導致制粉小麥減產

美國:德克薩斯以及美國西南部將面臨高溫乾旱威脅,大豆單產水平下降

南美洲:

巴西:易造成巴西南部乾旱,對大豆單產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阿根廷:影響明顯大於巴西,乾旱延誤大豆播種,單產下降概率增大,導致大豆明顯減產

歐洲:

俄羅斯 烏克蘭:局部地區面臨乾旱威脅,小麥產量下降

亞洲:

中國:冷凍概率70%,華北降水偏多概率80%,颱風較常年偏多,前冬暖,後冬多強寒潮

東南亞:帶來嚴重的季風降雨,棕櫚油收割中斷

大洋洲:

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天氣多雨

上次出現拉尼娜現象是在2011年,農產品生產受到不利天氣的幹擾,推動全球食品價格急劇上漲。2011/12年度全球小麥減產3500萬噸。2011年2月份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比2009年底上漲37%,升至歷史最高紀錄。

此次拉尼娜現象極有可能因為潛在的乾旱和洪澇,再將破壞全球食品生產供應,推動糧食價格上漲。

小麥

美國農業部7月份時預計本年度澳大利亞小麥產量可能同比增長78%,達到2700萬噸。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在6月份展望報告中稱,晚些時候出現的拉尼娜不太可能對澳大利亞本季冬季農作物造成任何影響,小麥和大麥等作物的收割工作將在幾周內開始。但是如果多雨天氣持續到收割期,那麼將會降低穀物質量。

拉尼娜現象也可能加劇阿根廷乾燥天氣,威脅小麥產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的潛力。9月17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稱,在阿根廷北部地區,由於土壤缺墒的面積擴大,無法收穫的麥田數量正在增長。據交易所估計,今年播種的650萬公頃小麥有12%位於旱情最嚴重的北部地區。

大豆

對於大豆而言,冬季正值南半球巴西、阿根廷等國的大豆生長季節,而且巴西、阿根廷和美國的大豆佔到全球產量的80%,一旦發生拉尼娜現象,極有可能造成巴西等國大豆乾旱減產,推動國家大豆價格大幅上漲。

一般來說,美國大豆收穫工作通常在11月份完成,拉尼娜將難以造成影響。據外媒9月18日的氣象預報顯示,目前美國中西部天氣大體良好,有利於作物成熟和收割。美國三角洲地區土壤墒情良好,對大豆鼓粒有益,天氣變得乾燥將有利於大豆成熟及收割工作。

而巴西大豆則面臨更大的風險,因為8月中旬到12月中旬極易碰上乾旱和高溫天氣,導致播種條件惡化。據外媒稱,巴西農戶已經在南馬託格羅索州等州開啟2020/21年度的大豆播種工作,這些地區大多屬於灌溉區,如此選擇的原因主要是要、博易大師等到10月初才會迎來豪雨。據最新調查顯示,馬託格羅索預計有13.14萬公頃灌溉農田,但本季度馬託格羅索大豆種植面積估計在1020萬公頃,大部分農田仍需降雨支持播種。

如今中國對大豆的採購需求,已經令國際大豆市場處於強勢上漲狀態中而拉尼娜的出現將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想像空間和遠期不確定性。

棕櫚油

一般來說,東南亞地區出現較弱到中度的拉尼娜通現象通常對次年的棕櫚生產有益;但是大雨可能在短期內中斷收穫,影響質量。

自6月份以來東南亞已經出現更多的降雨,尤其是沙巴州和加裡曼丹州。只要後期出現的拉尼娜情況不太極端,那麼在未來較乾燥的月份裡出現更多降雨將有利於月度產量。

文章來源:地理520,由農悠悠網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請點讚分享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2020年拉尼娜現象或醞釀中!今年是「極寒」冬天?冷得發抖?
    當然在2020年——年初的時候,全球還醞釀出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所以今年如果再出現拉尼娜現象,確實在驗證大家說的如今的氣候可能屬於多變模式。一般情況而言,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是具有「置換規律」的模式,會出現相互或者間歇性的出現,但是這個規律不一樣會一直準確,連續出現同一種現象已經出現了。
  • 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原標題: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拉尼娜要來了,今年冬天可能會冷哭。」 「今冬將遭遇60年來極寒天氣。」 「低溫冰凍雨雪災害可能再現。」 …… 這段時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這些有關天氣的預言刷屏?
  • 2020年又是拉尼娜年?今年冬天會偏冷嗎?
    最近,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了一則消息:10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預計今年秋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而網絡上的傳言也層出不窮:"60年最冷冬天,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已闢謠)等一度瘋傳,那麼事實情況如何?拉尼娜是咋回事?對氣候有怎樣的影響?今年會是極寒的冷冬嗎?
  • 拉尼娜真的來了!2020年或出現極寒天氣,今年的冬天你扛得住嗎?
    而全球的極端氣候現象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也是越來越多。一周前,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而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會使得全球的氣候變化進一步的加強。據推測,這個現象還有75%的概率,一直持續到冬天。那麼,這個令專家們都聞風喪膽的拉尼娜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拉尼娜真的來了!2020年或出現極寒天氣,今年的冬天你扛得住嗎?
    而全球的極端氣候現象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也是越來越多。一周前,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而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會使得全球的氣候變化進一步的加強。據推測,這個現象還有75%的概率,一直持續到冬天。那麼,這個令專家們都聞風喪膽的拉尼娜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拉尼娜:我真會帶來60年一遇的極寒冬天嗎?
    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情況看,從今年8月份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出現大面積偏冷,海溫關鍵區的監測指數是-0.6℃,已經超過了業務監測標準。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在持續變冷,從業務監測標準來看,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注意,目前只是拉尼娜狀態,不過初期「她」的走勢很強,國家氣象部門預計這種狀態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預計會在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 厄爾尼諾指數突然飆升,2020年會出現極寒或極熱天氣嗎?
    ,這算是指明了2020年氣候可能「大變」的一個模式,當然如今的地球可能已經是「冷熱不均」,冷熱都不是什麼罕見的氣候現象。 厄爾尼諾會在2020年出現嗎?
  • 拉尼娜要來了!科學家提醒注意保暖,今年冬天或出現極寒天氣
    ,新觀測表明,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而由於拉尼娜的到來,全球的氣候變化也會進一步的改變,拉尼娜帶來的影響會一直持續到冬天,科學家推測今年的冬天或許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冷的一個季節,許多人也表示非常擔心。
  • 拉尼娜真的來了,會給我國造成什麼影響?今年還是冷冬嗎?
    拉尼娜一直飽受大家爭議,自從9月份NOAA官宣拉尼娜到來後,這預示著拉尼娜在今年已經形成了,自從拉尼娜形成之後,大家開始議論,今年是不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呢?會不會遇上2008年的低溫雨雪災害呢?這樣的消息被網友們廣泛流傳,隨後央視正式出面闢謠,今年並不會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如今我國已經成功進入了冬天,不過拉尼娜到來後是不是冷冬,仍然飽受眾人爭議?今年到底是不是冷冬呢?今年會是冷冬嗎?
  • 拉尼娜現象確定已出現!2020年冬天會不會有極端天氣?
    並不太可能出現大範圍的極端天氣模式,而如今加上2020年的「拉尼娜現象」正式確定已經來了,那麼今年冬季的氣候覆雜性肯定會出現了,這也是繼2020年厄爾尼諾現象之後的一個新自然現象。不過話說回來,影響我國多大,其實除了拉尼娜現象之外,在冬季可能還主要看冷空氣,氣流活動等因素影響,所以這個需要根據不同時段的氣候現象來進行分析。2020年冬天會不會有極端天氣?
  • 海洋出現反常,拉尼娜現象或在下半年出現,南方地區或變極寒!
    2020年各個國家山火不斷,極端氣候的到來讓很多人比較煩躁,甚至還出現了遠古生物,除此之外各種颶風的來臨影響了人類正常生活,陸地遭受高溫的「侵略」,海洋也沒能逃過氣候侵蝕,海洋的變化能影響地球的氣候變化,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出現了厄爾尼諾,科學家預測,今年下半年再次出現拉尼娜現象,如今海洋卻發出了信號,拉尼娜信號或提前到來。
  • 2020年拉尼娜現象被確認已經形成,嚴冬寒潮要來了嗎
    北京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強度可能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夏季。,它使全球氣溫降低,會加劇極端天氣,影響全球水循環,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比如非洲地區的乾旱,北美洲的暴雪,我國的南方地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暴雨暴雪寒冬等極端天氣變得越來越多,自然災害的情況逐步的加劇,同時還伴隨著暴風雪和寒潮發生。
  • 您知道拉尼娜現象嗎?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是不是經常刷到,由於拉尼娜現象,今年或遇 60 年極寒冬天的信息?那麼,這是真的嗎? 專家介紹,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 「拉尼娜」現象已經確定,2008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真的要來了嗎?
    相信關注此事的人已經注意到了,在近些日子裡,有一種說法聲稱,由於「拉尼娜」現象已確定,很可能2008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就要來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所謂的「拉尼娜」現象,是指太平洋中東部區域的海水出現異常變冷的情況,通常來講,當這片區域的海水溫度比歷年平均水平偏低0.5攝氏度以上,並且持續較長的時間,我們就可以認為是出現了「拉尼娜」現象,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部分地區降溫,拉尼娜現象已顯端倪,拉尼娜會對農業造成影響嗎?
    自九月份以來,許多人都在談論「拉尼娜現象」,自九月初美國氣候中心確定「拉尼娜現象」已經出現後,我國氣象部門也發布了「拉尼娜現象」有可能對我國造成的影響。據氣象專家研判的結果來看,在10月初期的時候,我國就有可能出現冷空氣來襲的現象,並且,冷空氣有可能繼續南下,從而影響到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如果按照新疆氣象臺發出的預警來看,「拉尼娜現象」或許會提前到來。
  • 拉尼娜現象增強!農民需預防「極寒」發生,農村需注意防凍!
    拉尼娜現象級事件出現次數正隨著時間流逝逐漸增多,在08年、14年等近期曾給我國帶來極度乾旱、極度寒冷的惡劣災害,最嚴重時全國受災民眾達1億之多,主產區受損嚴重,直接損失經濟540多億,影響到全年農作物市場貿易。
  • 拉尼娜現象或要來,概率提升到60%,2020年可能是冷冬
    ,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緊接著出現拉尼娜現象必然會影響氣候的波動,同時對我國冬季的天氣會帶來更大的影響。根據NOAA發布的新數據指出,預計在2020年秋季發展出拉尼娜現象的概率略有增長,達到了近60%的可能性,這說明氣候的變化可能已經在出現,同時日本氣象廳也認為有60%的機率產生拉尼娜現象,40%的機率正常進入冬季。所以如今的「中性狀態」發展的比例已經小於了「拉尼娜現象」出現的可能性。當然如果接下來持續發展,那麼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機率基本就不會變了。
  • 四川旅遊景區開啟雪景模式,2020年冬季真的會出現強極寒天氣嗎?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得比往年更早了一些。10月6日,中秋還只是剛過去幾天,四川九寨溝、黃龍、達古冰川、四姑娘山等景區已經開始下雪了,南方的朋友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雪,驚豔之餘,隱隱擔心,今年真的會出現傳言中的極寒天氣嗎?四川5日晚迎來入秋初雪。
  • 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您的作物打算「裸奔」嗎?
    感覺2020年的冬天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它真的會給我國帶來一個60年一遇的極寒冬季嗎?  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拉尼娜」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聖女」,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和意為「聖嬰」的「厄爾尼諾」正好相對,所以「拉尼娜」又被稱為「冷事件」或「反厄爾尼諾」事件。
  • 世界氣象組織公布:「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往往交替出現,也就是說,在厄爾尼諾結束的一段時間之後,相伴隨就會進入拉尼娜狀態,從而完成一個由厄爾尼諾向拉尼娜的循環過程。歷史上,1983年、1998年都是典型的由超強厄爾尼諾轉變為拉尼娜的年份。一般來講,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完成一次循環過程是2-7年,平均周期是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