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一直飽受大家爭議,自從9月份NOAA官宣拉尼娜到來後,這預示著拉尼娜在今年已經形成了,自從拉尼娜形成之後,大家開始議論,今年是不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呢?會不會遇上2008年的低溫雨雪災害呢?這樣的消息被網友們廣泛流傳,隨後央視正式出面闢謠,今年並不會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如今我國已經成功進入了冬天,不過拉尼娜到來後是不是冷冬,仍然飽受眾人爭議?今年到底是不是冷冬呢?
今年會是冷冬嗎?
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摻雜了眾多謠言,不可否認的是拉尼娜到來,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從國慶開始,北方的朋友們已經換上了羽絨服,今年比往年冷得更早一點,甚至連南方在10月份已經進入了冬天,可是轉眼進入11月中旬的時候,南方竟然再次出現了回溫,大家看到這樣的情況極為不解,這究竟是冷還是熱呢?
根據氣象學家報告,從10月份開始,太平洋熱帶區域的海水溫度出現了明顯的異常,一直截止到11月份異常才出現了減緩,根據太平洋中東部的發展空間來看,未來或許會爆發更強範圍的海水低溫,預計未來幾個月內,一直會持續很冷的狀態,拉尼娜到來後,有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的春天,讓很多人猜測拉尼娜到來後,會給我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拉尼娜的影響
以往拉尼娜到來後,伴隨而來的是厄爾尼諾出現,一般拉尼娜出現後,後者緊隨其後,通常在拉尼娜出現的區域,整個地區的氣候都會發生變化,甚至冷空氣頻繁活動,比如像今年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氣溫和往年相比降低了很多,降雪比往年來得更早一點,甚至在南方今年已經出現了多次降雪情況,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拉尼娜到來後會讓我國地區陷入氣候多變的狀況。
讓大家期待的一個問題是,如今人類受到了全球變暖的煎熬,那麼拉尼娜到來後,是否會抵消工業革命後,人類帶來的全球變暖了,除此之外南極和北極正在面臨冰川融化現象,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冬季風環流狀況,從全球範圍上來看,拉尼娜到來不僅僅是影響一個地區,是影響整個地球,部分地區的颱風到來頻率比往年到來頻率還要高,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高出很多,而對於一些熱帶的地區而言,今年更容易發生乾旱。
從1950年開始,全球總共出現過15次拉尼娜現象,不過像此次如此強大的拉尼娜現象還是極為少見,今年拉尼娜現象和2008年的相差無幾,當年我國很多城市都遭遇了雨雪的侵蝕,超低溫的出現,讓農作物難以生長,甚至威脅了中國人民的出行和身心健康,所以今年拉尼娜到來後,讓很多人比較惆悵,再加上今年疫情出現,如果一旦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對整個地球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拉尼娜到來後確實會讓溫室效應減緩,不過它並不可能讓全球變暖徹底停止,尤其是拉尼娜到來後,會同時帶來洪災和乾旱的問題,氣象學家不止一次提醒過大家,要提前做好準備,冬天還未徹底到來的時候,準備存儲好糧食等等,除此之外天氣變化莫測,大家一定要養成出門觀看天氣預報的情況,以免造成出行不便,一旦遇到暴雪和極寒,氣候一定要減少騎車出門,小編在這裡最後提醒一下大家,一定要多穿衣服,以防造成感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