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家氣候中心正式確定了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所以2020年已經由年初的弱厄爾尼諾事件轉移到了如今的拉尼娜事件,這兩種現象都是自然現象,但是在一年之中連續出現的情況相對來說並不多。
根據監測數據來看,如今的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偏冷,範圍和強度還在持續的保持異常模式,所以這也為說拉尼娜現象還在持續增強之中。
而在拉尼娜現象發展出來之後,海洋區的變動也在持續的影響陸地區域的變化,所以如今的全球氣候模式正在發展,拉尼娜現象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在出現,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
拉尼娜現象會帶來什麼影響?
根據公開數據來看,拉尼娜現象的出現一般會帶來全球的降溫,也就是會拉低地球的整體溫度,但是如今的全球變暖又在持續增強,所以形成了拉尼娜現象會不會導致全球變暖的速度下降一點,我們暫時無法進行說明。
但是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初步預估,拉尼娜現象形成之後,確實對地球具有降溫的作用,但是2020年的氣候仍然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並不會逆轉全球氣候變暖。
所以如今的全球變暖在持續的攀升之中,就算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拉尼娜現象也未必能夠改變氣候,那在這種複雜的氣候模式之下,也只能說全球的氣候可能出現大變化了,如今的地球氣候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人類要想將氣候變得正常,基本上不太可能了,所以氣候的變化正在導致地球很多地區出現極端性現象,例如高溫,乾旱,強降雨,強風暴等等,如今的拉尼娜現象可能就在促進這些情況發生。
拉尼娜現象對我國有什麼影響?會出現08年情況嗎?
拉尼娜對我國的影響主要是導致我國大部地區出現氣溫偏低,容易形成冷冬,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數據顯示,一般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時候,冬季歐亞中高緯環流的經向度大,影響我國的寒潮冷空氣活動頻繁,其中中東部地區氣溫容易出現較常年同期偏低,同時,來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條件總體偏差,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降水易較常年同期偏少。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就寒冷可能比較明顯。當然,到底氣候有多冷,其實拉尼娜現象並不是第一因素。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除了來自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外,還會受到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說要說今年冬季有多冷,其實還是要看具體的氣候情況才行,那會出現08年情況嗎?
恆明這也是無法進行說明的,雖然08年的拉尼娜現象確實對我國一學年較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範圍廣,涉及全國近2/3省(區、市),但是這次如果拉尼娜持續發展了,還需要看綜合因素,所以拉尼娜不是唯一的說明因素,大家繼續跟進即可。
如今的拉尼娜現象已經什麼樣子了?今年是個冷冬年?
首先我們看看拉尼娜現象還是什麼時候發展起來的,根據監測數據來看,最初是從8月開始的,通過對海溫關鍵區(Niño3.4區)的監測指數來看,已經達到了-0.6℃的區間,較7月份下降了0.3℃。
所以從8月拉尼娜現象就在發展了,而到了9月,Niño3.4區海溫呈波動下降,監測指數低於-0.5℃,到10月的時候,已經下降到了-0.6℃到-1℃的區間,所以說明拉尼娜的發展確實持續下去了,停不下來。
如今雖然拉尼娜出現了上升的情況,但是依然是在-0.8度左右進行波動,那麼今年秋季持續發展的情況已經算是比較明顯了,而對於冬季我國預計會達到峰值,也就是本次拉尼娜現象的一個巔峰,是不是這樣我們也只能繼續觀察。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冬季保持拉尼娜現象的概率還是比較高,而至於冷冬還是暖冬還得繼續觀察,並且要確定這個冷暖冬的情況,預計是要在冬季結束才會確定,但是國家氣候中心已經說明了大體情況,那就是我國大部地區可能出現偏冷,這就是大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