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停不了,冷空氣頻繁,分析:南方降溫地方增多,多地偏冷

2020-11-29 網易新聞

2020-11-27 10:51:37 來源: 環球科學貓

舉報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拉尼娜現象是如今氣候變化的主要標誌,並且還在持續的維持之中,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後期將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所以停不了,並於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並且有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春季。

  

  從如今的Nino3.4指數來看確實均低於-1℃,所以說拉尼娜現象的穩定發展是沒有什麼疑慮的。同時拉尼娜的發展意味著對全球的氣候影響也將持續,但是對於大家說的「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這到底有沒有這個可能性呢?

  

  從現有的指數反應來看,確實沒有這麼強的拉尼娜現象,同時就算是冬季持續發展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也要看其他的因素。例如: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北極海冰融化等等,所以拉尼娜現象並非是決定我國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後期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說明。

  確實在最近我國冷空氣的發展十分活躍,按照氣候中心發布的說明,未來10天,冷空氣勢力不強,但活動頻繁,除東北地區北部、華南南部及雲南等地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2℃外,所以降溫還將持續。

  

  按照11月22日至26日統計的平均數據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可以說都出現了氣溫偏低情況,其中中東部大部地區已經明顯降溫,就算是華南北部地區也出現了降溫區域,普遍的區間都是在-4度到-2度,當然華南沿海地區溫度還是較高,這真的是「一山之隔」,氣溫大變樣。

  當然這種氣候也是屬於正常的,在往年也出現,頂多華南沿海在極強的天氣變化之下,出現「入秋」就不得了了,「入冬」的可能性就極低了,但是接下來又有一股寒風正在南下,可能會帶來一定得要影響。

  

  根據超級計算機預計在11月底開始發展,到12月初期的時候,就會深入到我國長江中下遊偏南區域,而這個時候副熱帶高壓也完全退出華南地區,預計在12月4日的時候可能表現最為明顯,所以南方降溫地方會增多,多地偏冷會很明顯,大家準備好。

  

  但是這個降溫的時間不會太長,過後又會出現「副熱帶高壓」反彈的情況,所以又會快速的升溫,氣溫落差可能較大,大家注意衣服更換,特別是廣東,福建等地區的朋友,需要特別注意氣溫的波動,這個溫差變動有點大,這就是接下來的氣候轉變。當然在短時間之內,我國的雨雪天氣也還是有。

  

  在未來3天時間之中,雨雪天氣在西藏,西江等地明顯,並且範圍還是不小,預計在27日至29日,青藏高原、新疆北部、川西高原及甘肅中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地有大雪或暴雪。按照趨勢來看,新疆將是本來西北地區降雪的中心,基本上都是多個大雪或者暴雪同時發展,所以天氣變化較強,大家多多注意下就行。當然這也意味著如今的天氣變化也較強,所以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

  

  同時最後還是得說明下,如今的氣候變化並非全部是拉尼娜現象的影響,確實拉尼娜現象肯定對我國的氣候變化帶來了一定得要影響因素,但是這並非是絕對性的氣候影響,本身來說。

  到冬季的過程,變冷的天氣就是一個常見事情,並且接下來冷空氣活動頻繁,我們可能會感覺到更加冷的天氣,所以都是正常的,無論今年最終是冷冬還是暖冬,冬季如果不寒冷,那麼就沒有「冬季」的味道了。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就算是出現了類似於極端寒冷的天氣,也不是意外,總有一兩波強冷空氣的出現,這不是意外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專家回應「60年來最冷冬季」:多地降溫實屬正常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今年是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最近,伴隨著從國慶假期到現在的幾次降溫,一些這樣的帖子在網絡上、微信中廣為流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的藍藍天工作室記者,也收到了身邊不少親朋好友轉發的相關帖子。他們將信將疑地詢問:今年冬天,真的會那麼冷嗎?對此,藍藍天工作室採訪了中國氣象局專家。
  • 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因為「冷美人」拉尼娜
    有沒有覺得今年冬天特別冷?」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今年冬天比以往來得更猛。從10月份開始,「2020年冬天是60年以來最冷寒冬」的說法就刷屏網絡和朋友圈,而寒冷的根本原因則是拉尼娜現象。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特別早。2020年10月5日,洛陽老君山、白雲山就下雪了,在隨後的兩個月裡,河南多地迎來雨雪天氣,伴隨著冷空氣和大幅降溫,把人凍得猝不及防。
  • 拉尼娜影響還在繼續!大升溫後又要降溫了,兩輪冷空氣24日開啟
    ,冬季天氣寒冷也很正常,畢竟現在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和「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拉尼娜現象出現最重要的影響是讓太平洋海水溫度降低,這對我國氣候多少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讓冬季更冷,說不定今年就會迎來一個寒冷冬季,要不然有很多科普文章紛紛指出,今年冬季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
  • 拉尼娜2021年結束嗎?我國今年冬天是偏冷還是偏熱?
    ,所以當拉尼娜現象加強之後,它也加劇了極端天氣,影響了水循環,雖然如今的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溫通常具有降溫作用,但是人類帶來的全球變暖可能難以抵消這種降溫的趨勢。確實這個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如今很多人可能看到氣溫的下降比較明顯,我國不少地區已經出現了冷空氣,降雪等問題,但是我國冬季趨勢到底如何,如今也沒有一個明確說法,所以說冷也對,說熱也對,不冷不熱也是對的,沒有一個精確的數據是無法進行肯定的。
  • 10月拉尼娜持續發展!冷空氣活動頻繁,今年是個「冷冬年」?
    根據監測數據來看,如今的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偏冷,範圍和強度還在持續的保持異常模式,所以這也為說拉尼娜現象還在持續增強之中。拉尼娜對我國的影響主要是導致我國大部地區出現氣溫偏低,容易形成冷冬,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數據顯示,一般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時候,冬季歐亞中高緯環流的經向度大,影響我國的寒潮冷空氣活動頻繁,其中中東部地區氣溫容易出現較常年同期偏低,同時,來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條件總體偏差,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降水易較常年同期偏少。
  • 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
    我國秋冬季關注比較多的是拉尼娜事件容易造成中高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經向度較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會出現比往年同期氣溫偏低的情況。 丁一匯曾表示,從已掌握的一些規律來看,拉尼娜年我國容易遭遇冷冬。 2008年1月到2月亞洲地區發生一次大的冰雪凍雨災害。
  • 阜新今年冬天會比往年更冷?將會出現拉尼娜現象!
    今年冬天會比往年更冷? 官方正式回應了! 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我國今冬總體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偏強,北方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
  • 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官方回應來了!
    河南下雪、四川下雪、黑龍江下雪、內蒙古下雪……剛剛過去的10月,從北到南,冷空氣頻繁出沒,伴隨而來的大風降溫和連日陰雨天氣,簡直「凍哭」小夥伴們!拉尼娜指的是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下降的氣候現象,其名稱起源於西班牙語,意為「小女孩」。厄爾尼諾現象則是指與其相反的自然現象,意為「小男孩」。「簡單而言,我們所說的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
  • 太平洋對岸迅速降溫,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專家:拉尼娜已基本確定
    從今年夏天開始,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正在悄悄地降溫,從偏高轉為偏低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大家都知道,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如果偏高到一定程度,並穩定維持,那就是厄爾尼諾;而這裡的海水如果偏低到0.5度並穩定維持一段時間,那就是拉尼娜。
  • 今年冬天究竟有多冷?官方回應來了…
    今年冬天究竟有多冷?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波動大,需防範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冬將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進入拉尼娜狀態,預計冬季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其後期演變趨勢和氣候影響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 【網絡闢謠】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
    拉尼娜事件的出現常常與整體「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我國秋冬季關注比較多的是拉尼娜事件容易造成中高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經向度較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會出現比往年同期氣溫偏低的情況。 丁一匯曾表示,從已掌握的一些規律來看,拉尼娜年我國容易遭遇冷冬。
  • 2020年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當東西長上萬公裡,南北寬上千公裡的赤道上海水氣溫低於常年平均值0.5攝氏度時就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會形成拉尼娜事件,就在本月國家氣象中心的監測,今年八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預計秋季會繼續維持,到今年冬季將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
  • 今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會形成拉尼娜事件,就在本月國家氣象中心的監測,今年八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預計秋季會繼續維持,到今年冬季將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今年的拉尼娜事件有可能會越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的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那麼拉尼娜事件真的會給我國帶來一次
  • 拉尼娜2021年結束?我國今冬可能是偏冷,華南或為「乾冷」
    現在的拉尼娜年份甚至比以往出現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更暖,所以看似降溫,地球甚至可能會更熱。那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如何呢?確實這個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如今很多人可能看到氣溫的下降比較明顯,我國不少地區已經出現了冷空氣,降雪等問題,但是我國冬季趨勢到底如何,如今也沒有一個明確說法,所以說冷也對,說熱也對,不冷不熱也是對的,沒有一個精確的數據是無法進行肯定的。
  • 拉尼娜搗亂 年年暖冬,今年"逆溫"成拐點?
    「厄爾尼諾」年——冬暖夏涼「拉尼娜」年——冬冷夏熱直面主角:範曉宏省氣象臺臺長馬振峰省氣候中心主任直面背景連日來,包括我省在內的南方多省冰雪成災當強冷空氣持續侵入時,地面溫度下降至零攝氏度以下,而水滴在高空還是以水滴的形式存在,當降落到地面時遭遇低溫,直接形成凍雨,在短時間裡造成大面積封凍。如果在北方,由於上下都冷,水滴在高空形成了雪花,落在地面還是雪花,不易形成冰凍現象。此外,由於北方連年降雪,形成了一套針對性很強的預警機制,而南方少有降雪,應對措施還不充分,這兩方面因素造成南方降雪比北方更容易形成災害。
  • 網傳今冬「60年來最冷」、「大暴雪」頻繁?氣候專家闢謠來了!
    國慶假期  一股強冷空氣席捲中東部地區  從內蒙古中西部經長江中遊  一路貫穿我國南方地區  受其影響  東北、華北等地最低溫度跌破冰點  河南、四川、甘肅  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地  多個景區早早「解鎖」冬景模式  10月4日,吉林長白山氣溫驟降
  • 專家解讀多地氣溫偏低原因及發展趨勢 拉尼娜與北極海冰偏少是重要...
    偏低2℃至4℃只是平均狀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牛若芸介紹,12月以來,多地氣溫隨冷空氣勢力的影響上下波動,比如9日至13日,全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往年略偏高。一旦到了冷的時候,公眾對寒意的感受會更強烈。以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為例,該市近10天平均氣溫為-22.5℃,比常年偏低7.5℃,12月15日最低氣溫達-36.4℃,創1968年以來12月同期極值。
  • 60年以來最冷冬天已成定局?拉尼娜將達到巔峰,南方或迎來降雪!
    全球變暖已成定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2020年全球各地都出現高溫,沒想到下半年拉尼娜到來後,整個地球氣候再次發生變化,讓所有都在懷疑今年究竟是冷還是熱,從9月份開始氣象學家開始密切關注拉尼娜的變化,甚至還有傳言稱今年可能是60年以來最冷冬天,隨後專家們頻繁出面闢謠,沒想到近段時間我國各地再次出現寒潮,讓所有人凍慘了,今年60年以來冬天或許會成真!
  • 南方雪災的三重門——拉尼娜、大氣環流異常和全球變暖
    國家氣候中心系統診斷室主任任福民介紹說,雖然它們的名字源自於海洋,但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並不是一種孤立的海洋現象,它們是熱帶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產物。拉尼娜的出現通常會強化原有的氣候格局,使南美沿岸降水更加稀少,而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等地則更加多雨,現在那些地方就正在經歷強降水呢。
  • 1040百帕,冷空氣持續進入我國,南海低壓生成持續偏西移動
    這幾天,冷空氣的發展可以說是越來越頻繁,確實不少地區已經穿上了「棉襖」,從天氣分析圖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1040百帕的冷高壓持續進入到我國,所以冷空氣的發展確實一波接一波的來了,停不下來。同時疊加外圍的圈層,已經深入到我國南方地區,所以我國如今是大範圍都在降溫的天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