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你要問大家太平洋是什麼狀態,十個人有八個人都要答,是厄爾尼諾。沒錯,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溫持續偏高,我國的國家氣候中心宣布,發生了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此後,今年夏天發生的種種事情,包括洪水,7月沒颱風等等,都是厄爾尼諾的後續影響。
然而,不是你反應慢,而是這個世界變得太快。從今年夏天開始,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正在悄悄地降溫,從偏高轉為偏低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大家都知道,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如果偏高到一定程度,並穩定維持,那就是厄爾尼諾;而這裡的海水如果偏低到0.5度並穩定維持一段時間,那就是拉尼娜。
1988年拉尼娜和1997年厄爾尼諾的對比
而目前,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溫確實已經偏低到了0.5度,而且維持了幾個月了。各國氣象局都預計,這種狀態還要維持一段時間。這也就意味著,拉尼娜現象甚至拉尼娜事件可能要成為現實。澳洲氣象局的專家,更是把拉尼娜的監測狀態,從疑似調到了預警(alert)級別,也就是說,後期拉尼娜已經基本確定。
大家都知道,厄爾尼諾之後常見的天氣,主要表現為我國夏天暴雨天氣增多,颱風減少;冬天以暖冬為主,同時降水偏少。今年夏天,我國南方暴雨頻繁,同時出現了7月空臺,這都是典型的厄爾尼諾現象。而拉尼娜的出現,一般來講,我國冬季降水會增多,與此同時溫度可能比常年偏低。
大家都對2008年的雨雪冰凍災害印象深刻。在2008年之前,的確發生了一次拉尼娜現象,所以那次雨雪冰凍災害,一般被歸為拉尼娜現象的後續影響之一。那麼今年拉尼娜正好發生在冬天之前,這是否意味著,今年冬天又是一個冷冬呢?
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災害
首先,現在是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總體上氣溫都偏高,冬天以暖冬為主。尤其是2000年以後可以說每年都是暖冬。今年也不會例外,全國大部的平均氣溫一般情況下都會偏高,拉尼娜的發生,將讓偏高幅度沒那麼大,可以說是偏暖比較少的暖冬。
其次,拉尼娜可能會讓降水變多。在冬天裡下雨下雪,人的體感會變冷。所以降水偏多,下雨下雪偏多,會讓人感覺更冷,會出現即使是暖冬,感覺是冷冬的現象。所以今年冬天儘管冷冬可能性不大,但降水或許會偏多,還是確實要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