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氣溫降得有點快,中秋節時就迎來了大降溫,很多人在旅遊景點處見證了2020年冬的第一場雪,而突然的降溫,讓很多人猝不及防,只好匆匆穿上衣服。此次的氣溫下降,讓很多人為此懷疑,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拉尼娜現象,但很快官方就闢謠,此次的降溫並非拉尼娜引起的,而60年最冷只是謠傳罷了。
不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其中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今年預計中等到強,且將會持續到2021年,全球多個地區都會受影響。
但是拉尼娜≠冷冬!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得發抖,還需要看情況
一、拉尼娜現象會有什麼影響?
它指的是太平洋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降低,同時帶有大氣環流的變化,對天氣的影響和厄爾尼諾現象呈現相反的現象,一般對一片海域的溫度影響持續3個月低於0.5℃時,即可定為拉尼娜事件。一旦爆發後,那東南亞、太平洋小島上的降雨比起往年更高,而東非地區相比會更乾旱一些,很容易就會引來蝗蟲危機,從而導致糧食的生產受到影響。
當然拉尼娜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每年都不相同,且對各地區的影響也不同,通常會讓全球的氣溫下滑,也會帶來暴雨、乾旱以及洪澇等問題,不過它在熱帶地區的危害更大一些,可能會導致非洲、北美洲的降雨減少,低於往年,反而東南亞、南亞、澳大利亞的降雨要更多一些。
通常來說,在厄爾尼諾到來後,通常也會引發拉尼娜,一般2-7年就會出來一次,不過這幾年的強度越來越弱。據了解,今年8-9月份,赤道中東地區太平洋範圍,海溫相比往年同期要更低一些,且伴隨著時間的變動,溫度也還有所下滑,9月份的監測氣溫比往年低出了0.5℃,這也就表明拉尼娜的形成,預計會有85%的概率維持到2021年一季度。
一般來說拉尼娜的持續時間為3個月,不過1998年7月的拉尼娜持續了24個月,危害比較的,海溫比往年低出了1-2℃。總體上來說,拉尼娜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不過它的降溫並不能改變氣候引發的升溫。
二、溫室效應比拉尼娜似乎更厲害
近年來,全球變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厄爾尼諾現象也越來越頻繁,北極的冰海加速融化,高原積雪也融為泉水,極端氣候的出現概率更多。從21世紀至今,先後發起了5次拉尼娜事件,而要說強度最大的應該是2007-2008年,南方出現了大範圍的降溫,冰凍現象比較嚴重,對我國的影響非常大。
2010-2011年華南的平均氣溫相比往年少了1.3℃,這也是1986年至今最低的時候,造成了南方地區也遭受凍害現象。在大家的眼裡,拉尼娜似乎和「冷冬」天氣聯繫起來,一旦出現必然會降溫,實際上並不然,如果出現了弱拉尼娜現象,華南冬天的溫度並不會降低。
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拉尼娜對天氣影響不同,大氣環流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如果出現弱拉尼娜的話,除了讓我國東三省、內蒙降溫外,其他地方依舊高溫。從今年1-9月份的氣溫情況來看,全球都迎來了新高。從歐洲氣象中心的數據顯示,9月為全世界迎來了最熱的一月,實際上8月份拉尼娜就已經出現了,但氣溫並沒落下來,這就表明2020年將仍然為最暖的年份之一。
其實從這5年來看,地球氣溫一年比一年高,主要是受溫室效應的影響,自然災害更加頻繁,生態系統也變得更脆弱。
今年的10月份突然降溫,河南、四川不少地方降雪,也讓人大呼今年會是60年來最冷的一天,還有人認為今年會和2008年的冷冬相當,其實並不然,10月份的降溫是正常現象,畢竟到了10月份,北方或高原地區的降雪聚會趕來,並不是每個拉尼娜年,我國的氣溫就會下降。
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會導致我國的氣溫下滑,但不足以抵擋溫室效應帶來的溫度上漲,因此今年可能還會持續增熱,至於準確的天氣情況誰也說不清,只能靠預測。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指出,拉尼娜現象通常會對全球氣溫產生降溫作用,但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滯留的熱量足以抵消這種影響。因此,2020年仍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之一,2016年至2020年預計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五年。現在的拉尼娜年份甚至比以往出現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更暖。
三、對農業的影響
拉尼娜對農業的影響比較大,它在我國的表現形式是「冬寒夏熱」,也會帶來「南旱北澇」的自然現象,同時伴隨著降溫以及大風天氣,部分區域還會出現低溫多雨以及大雪。根據聯合國的相關信息,此次的拉尼娜對我國的影響比較大,可能會持續4個月,強度為中高度。
1、不同區域的影響
在東部糧食主產區,東北可能會在來年春季出現乾旱,降水不是太多,農民需要飲水灌溉才行,而華北、內蒙的乾旱可能會更嚴重一些。在西部地區,雲南、廣西受拉尼娜的影響最大,可能會出現二次洪澇的現象,因此農民在種植作物時要特別注意,也要提前採取預防措施。
在北部區域,可能會出現高溫少雨的天氣,此時要注意好森林的失火問題。而南方地區,受拉尼娜的影響,天氣可能會升溫且乾燥,部分地區可能要及時給作物澆水。
2、對農業影響
在拉尼娜發生年份,儘管它所帶來的強度和破壞力不高,但因持續時間比較長,因此需要注意好作物的生長問題,秋冬季節可能會因缺水乾旱,以至於作物如小麥的生長不是太好,同時蔬菜的生長成本高。
據了解,拉尼娜年份,小麥的價格波動最為明顯,幅度高達56%,畢竟拉尼娜會讓北方地區持續的乾旱,如今又是小麥的生長時節,因此大家也要注意好冬小麥的防控,避免極寒氣溫凍得小麥減產,也要避免「暖冬」帶來的徒長問題。
從國際上來看,拉尼娜事件對大豆的生產也會帶來影響,總得來說盛產期氣候比較乾旱,畝產可能會下滑,對玉米的影響也很大,有50%的概率會讓玉米產量下跌,也會讓甘蔗的畝產降低,國際原糖價格上漲。
可見,拉尼娜事件並非帶來寒冬,今年的天氣有可能還會繼續升溫,大家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