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外匯網
原標題:「拉尼娜」要來了!今年冬天或特別冷 這些投資已被提前炒熱?
2020年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份,而即將到來的冬天或許也不平靜。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期宣布:太平洋海水異常變冷所引發的「拉尼娜」現象已正式形成。中國國家氣候中心上月底也表示,預計今冬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常常與 「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拉尼娜」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聖女」,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和意為「聖嬰」的厄爾尼諾正好相對。所以「拉尼娜」又被稱為「冷事件」或「反厄爾尼諾」事件。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氣候與社會研究所的模型預測,今年10-12月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概率將接近80%,受拉尼娜影響,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將會出現高於均值70%的多雨現象,而北美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巴西南部則會異常乾燥,降水將低於常值60%以上。
在我國,通常在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寒潮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氣溫易較常年同期偏低。此前兩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發生在2008年年初和2010年年尾,其中在2008年中國經歷了四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襲擊,近三分之二省份受到影響。
儘管今年拉尼娜事件的實際影響尚未可知,但是「冷冬」預期已經點燃了不少投資者的熱情。
在國際商品期貨市場上,農作物的價格屆時無疑將率先受到影響。
上次出現拉尼娜現象是在2011年,農產品生產受到不利天氣的幹擾,推動全球食品價格急劇上漲。2011/12年度全球小麥減產3500萬噸。2011年2月份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比2009年底上漲37%,升至歷史最高紀錄。此次拉尼娜現象極有可能因為潛在的乾旱和洪澇,再將破壞全球食品生產供應,推動糧食價格上漲。
目前來看,儘管處於播種初期,但由於播種期天氣乾燥,巴西大豆種植進度已經大幅落後往年同期,處於10年來最慢水平。截止10月15日,種植進度7.9%,上年同期21%。但是需要關注的是,乾燥天氣對大豆產量最關鍵的影響還是在大豆的結莢灌漿期,也即對應巴西大豆1-2月份時候。未來還需繼續關注巴西播種情況以及拉尼娜天氣演變。
而在能源領域,若極端寒冷空氣降臨,也可能拉升燃氣價格。
當然,棕櫚油的走勢可能和上述商品相反。油籽行業分析機構《油世界》執行董事米爾克(Thomas Mielke)表示,由於高於平均水平的降雨將促進明年棕櫚油的產量增長,全球最大的棕櫚油供應國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可能會增加300萬噸,第二大種植國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可能會增加約30萬噸。
Mielke周一晚間在行業研討會上表示,雖然高降雨量可能會在短期內減緩收割速度,特別是在印尼,但另一個角度看,充足水分對生產更加有利,這將在明年得到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在提振2022年的棕櫚油產量。
☆A股部分板塊已被提前炒熱?
類似「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影響,往往也是A股市場投資者較為熱衷的炒作對象——紡織股此前因疫情下出口疲軟而股價不振、燃氣股也因新能源受寵而遭到冷落,如今就都在上演追趕模式。
本月以來,中國股票在彭博全球紡織業指數80支成份股中漲幅居前;李寧和申洲國際股價本周創上市新高。中國燃氣勢創一年來最佳月度漲幅,新奧能源則邁向2018年1月以來最佳單周表現。
「冷冬的預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一個催化因素,可以看到由於近期天氣轉冷,安踏這些品牌的服裝黃金周的銷售十分強勁,」交銀國際證券消費行業研究主管呂浩江表示,除了下遊企業,紡織業上遊的申洲等四季度產能利用率也高企,近期也有積極增加工人應對冬季需求。
羽絨服製造商波司登本月已漲約四成,從事布料生產的互太紡織漲逾三成,李寧、安踏、申洲國際本月皆錄得兩位數漲幅,表現強於恒生指數同期約5%的上漲。呂浩江稱,安踏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羽絨服和保暖服裝的銷售佔到四季度銷售額的50%。
燃氣股方面,中國燃氣本月已上漲近9%,華潤燃氣在香港也已實現四連漲。西山煤電本月上漲近14%,大同煤業亦表現不俗。
中信證券在本月的報告中指出,今年燃氣冬供的主要看點是冷冬情景下的量價彈性以及改革紅利的釋放,上遊企業價格彈性更足,下遊企業需求擴張確定性更高。國泰君安的報告稱,拉尼娜將帶來溫度下降、降水減少的影響,屆時不僅居民端用電量將有所增加,而且水的減少也料將提升火電發電佔有率,對煤炭綜合消費需求有望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