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要來了!今年冬天或特別冷 這些投資已被提前炒熱?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外匯網

原標題:「拉尼娜」要來了!今年冬天或特別冷 這些投資已被提前炒熱?

2020年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份,而即將到來的冬天或許也不平靜。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期宣布:太平洋海水異常變冷所引發的「拉尼娜」現象已正式形成。中國國家氣候中心上月底也表示,預計今冬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常常與 「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拉尼娜」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聖女」,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和意為「聖嬰」的厄爾尼諾正好相對。所以「拉尼娜」又被稱為「冷事件」或「反厄爾尼諾」事件。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氣候與社會研究所的模型預測,今年10-12月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概率將接近80%,受拉尼娜影響,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將會出現高於均值70%的多雨現象,而北美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巴西南部則會異常乾燥,降水將低於常值60%以上。

在我國,通常在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寒潮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氣溫易較常年同期偏低。此前兩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發生在2008年年初和2010年年尾,其中在2008年中國經歷了四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襲擊,近三分之二省份受到影響。

儘管今年拉尼娜事件的實際影響尚未可知,但是「冷冬」預期已經點燃了不少投資者的熱情。

在國際商品期貨市場上,農作物的價格屆時無疑將率先受到影響。

上次出現拉尼娜現象是在2011年,農產品生產受到不利天氣的幹擾,推動全球食品價格急劇上漲。2011/12年度全球小麥減產3500萬噸。2011年2月份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比2009年底上漲37%,升至歷史最高紀錄。此次拉尼娜現象極有可能因為潛在的乾旱和洪澇,再將破壞全球食品生產供應,推動糧食價格上漲。

目前來看,儘管處於播種初期,但由於播種期天氣乾燥,巴西大豆種植進度已經大幅落後往年同期,處於10年來最慢水平。截止10月15日,種植進度7.9%,上年同期21%。但是需要關注的是,乾燥天氣對大豆產量最關鍵的影響還是在大豆的結莢灌漿期,也即對應巴西大豆1-2月份時候。未來還需繼續關注巴西播種情況以及拉尼娜天氣演變。

而在能源領域,若極端寒冷空氣降臨,也可能拉升燃氣價格。

當然,棕櫚油的走勢可能和上述商品相反。油籽行業分析機構《油世界》執行董事米爾克(Thomas Mielke)表示,由於高於平均水平的降雨將促進明年棕櫚油的產量增長,全球最大的棕櫚油供應國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可能會增加300萬噸,第二大種植國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可能會增加約30萬噸。

Mielke周一晚間在行業研討會上表示,雖然高降雨量可能會在短期內減緩收割速度,特別是在印尼,但另一個角度看,充足水分對生產更加有利,這將在明年得到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在提振2022年的棕櫚油產量。

☆A股部分板塊已被提前炒熱?

類似「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影響,往往也是A股市場投資者較為熱衷的炒作對象——紡織股此前因疫情下出口疲軟而股價不振、燃氣股也因新能源受寵而遭到冷落,如今就都在上演追趕模式。

本月以來,中國股票在彭博全球紡織業指數80支成份股中漲幅居前;李寧和申洲國際股價本周創上市新高。中國燃氣勢創一年來最佳月度漲幅,新奧能源則邁向2018年1月以來最佳單周表現。

「冷冬的預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一個催化因素,可以看到由於近期天氣轉冷,安踏這些品牌的服裝黃金周的銷售十分強勁,」交銀國際證券消費行業研究主管呂浩江表示,除了下遊企業,紡織業上遊的申洲等四季度產能利用率也高企,近期也有積極增加工人應對冬季需求。

羽絨服製造商波司登本月已漲約四成,從事布料生產的互太紡織漲逾三成,李寧、安踏、申洲國際本月皆錄得兩位數漲幅,表現強於恒生指數同期約5%的上漲。呂浩江稱,安踏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羽絨服和保暖服裝的銷售佔到四季度銷售額的50%。

燃氣股方面,中國燃氣本月已上漲近9%,華潤燃氣在香港也已實現四連漲。西山煤電本月上漲近14%,大同煤業亦表現不俗。

中信證券在本月的報告中指出,今年燃氣冬供的主要看點是冷冬情景下的量價彈性以及改革紅利的釋放,上遊企業價格彈性更足,下遊企業需求擴張確定性更高。國泰君安的報告稱,拉尼娜將帶來溫度下降、降水減少的影響,屆時不僅居民端用電量將有所增加,而且水的減少也料將提升火電發電佔有率,對煤炭綜合消費需求有望超預期。

相關焦點

  • 熱帶太平洋東部偏冷!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專家:拉尼娜已基本確定
    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確定要來?按照現有的情況來看,暫時還沒有任何一個機構確定拉尼娜現象的出現,只是說概率比較高,包括世界氣象組織也說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所以暫時還不能確定是否出現。
  • 拉尼娜要來 今年真的會迎來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
    玩笑歸玩笑,但關於「今年冬天60年來最冷」的話題接二連三出現在網上,甚至還有人振振有辭:「一切和拉尼娜現象有關」!所以,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問題4:拉尼娜出現時杭州的冬天更冷嗎?
  • 2020年拉尼娜現象出現了!影響已開始,今年冬季「特別冷」嗎?
    拉尼娜現象已在2020年形成,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表了權威聲明,這意味著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進一步加強。當然,拉尼娜現象的形成也只會對我國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不一樣,所以您應該準備。這也是繼2020年的弱厄爾尼諾現象之後的一種新的自然現象。拉尼娜的形成將帶來降溫的信號,這是普遍現象。
  • 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太平洋或持續降溫!拉尼娜現象基本確定要來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8月關於「拉尼娜」的討論可以說是屢次登上熱搜,不少的科學愛好者也在說2020年會有拉尼娜現象的出現,確實在8月27日,世界氣象組織就發布了說明,今年或出現導致全球降溫的「拉尼娜現象」,這個概率為60%。
  • 太平洋對岸迅速降溫,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專家:拉尼娜已基本確定
    一、厄爾尼諾正在轉變最近一段時間,你要問大家太平洋是什麼狀態,十個人有八個人都要答,是厄爾尼諾。沒錯,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溫持續偏高,我國的國家氣候中心宣布,發生了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此後,今年夏天發生的種種事情,包括洪水,7月沒颱風等等,都是厄爾尼諾的後續影響。
  • 拉尼娜來了,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嗎?
    拉尼娜來了,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嗎?>前一陣#今年為60年最冷冬天#刷屏網絡後被闢謠。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波動大,需防範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02今冬將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進入拉尼娜狀態,預計冬季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其後期演變趨勢和氣候影響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 2020年又是拉尼娜年?今年冬天會偏冷嗎?
    最近,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了一則消息:10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預計今年秋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而網絡上的傳言也層出不窮:"60年最冷冬天,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已闢謠)等一度瘋傳,那麼事實情況如何?拉尼娜是咋回事?對氣候有怎樣的影響?今年會是極寒的冷冬嗎?
  • 拉尼娜現象將讓加拿大今年冬天特別冷!
    加拿大首席氣象學家斯科特(Chris Scott)預測,因為反聖嬰現象的影響,今年加拿大的冬天將非常寒冷,氣候變得很不穩定。反聖嬰現象又稱為拉尼娜現象(La Nina) ,其特徵是東部和中部太平洋的海水溫度低於平均水平。
  • 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因為「冷美人」拉尼娜
    有沒有覺得今年冬天特別冷?」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今年冬天比以往來得更猛。從10月份開始,「2020年冬天是60年以來最冷寒冬」的說法就刷屏網絡和朋友圈,而寒冷的根本原因則是拉尼娜現象。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特別早。2020年10月5日,洛陽老君山、白雲山就下雪了,在隨後的兩個月裡,河南多地迎來雨雪天氣,伴隨著冷空氣和大幅降溫,把人凍得猝不及防。
  • 「拉尼娜」現象已經確定,2008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真的要來了嗎?
    相信關注此事的人已經注意到了,在近些日子裡,有一種說法聲稱,由於「拉尼娜」現象已確定,很可能2008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就要來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在這種機制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太平洋「西邊熱東邊冷」的局面,一般情況下,這種局面會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
  • 拉尼娜要來了,今年冬天到底是不是冷冬?網友:先看看專家怎麼說
    從那時候起,有關「今年或將遭遇60年一遇的冷冬」和「08年低溫冰凍雨雪災害可能再現」等消息就在各大網絡平臺廣為流傳,甚至一個版本比一個版本還要「冷」,對此很多網友非常關心。儘管摻雜了一些謠言,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種反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的確是一種「冷事件」,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對於「今年我國將會遭遇60年以來最冷寒冬」的說法深信不疑。
  • 初雪比去年早到44天 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嗎
    【襄陽政府網消息】23日一大早,朋友圈裡議論最多的是「雪來了」。11月就開始下雪,似乎比往年早不少,這一現象對今年冬天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市氣象臺專家。據市氣象臺副臺長袁良介紹,這場初雪是從23日凌晨開始飄下,主要是在「雨夾雪和雪」之間來回切換。
  • 美國科學家:拉尼娜或到達頂峰,正持續減弱?今年冬天不冷了?
    12月已經進入了末端,冷空氣和寒潮降臨,持續南下,很多人都體會到了冬天的感覺,北方有很多城市已經到達了零下幾十攝氏度,而南方也有很多城市出現了久違的雪花,根據氣象局的數據來看,自從我國進入12月以來,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都已經開始變冷,特別是西北和內蒙古,氣溫更是持續降低,局部氣溫偏低零下4攝氏度以上
  • 60年以來最冷冬天已成定局?拉尼娜將達到巔峰,南方或迎來降雪!
    全球變暖已成定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2020年全球各地都出現高溫,沒想到下半年拉尼娜到來後,整個地球氣候再次發生變化,讓所有都在懷疑今年究竟是冷還是熱,從9月份開始氣象學家開始密切關注拉尼娜的變化,甚至還有傳言稱今年可能是60年以來最冷冬天,隨後專家們頻繁出面闢謠,沒想到近段時間我國各地再次出現寒潮,讓所有人凍慘了,今年60年以來冬天或許會成真!
  • 晴冷天氣模式!下次降溫是什麼時候?「拉尼娜」來了!今年冬天到底冷...
    「拉尼娜」來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  早前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等信息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  廣為流傳  雖是謠言  但因其精心剪輯  還是讓不明真相的群眾深信不疑  而「拉尼娜」
  • 拉尼娜2021年結束嗎?我國今年冬天是偏冷還是偏熱?
    拉尼娜的主要因素是對全球具有降溫作用,任何一個區域都一樣,而厄爾尼諾現象一般是升溫,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我們下面來看看拉尼娜現象持續發展。現在的拉尼娜年份甚至比以往出現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更暖,所以看似降溫,地球甚至可能會更熱。
  • 拉尼娜「入冬」了!60年最冷冬天要來,是真的嗎?與08年一樣嗎?
    但是作為正常的氣候現象來說,拉尼娜現象無論出不出現,如今的氣候波動也是在逐步增加,所以到底冷還是熱,我們通過氣候變化來分析下就行。所以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其實是一次全球性的氣候轉變,這與我們說的厄爾尼諾現象是「相反」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導致全球氣溫上升,而拉尼娜現象就是導致地球氣溫下降,只不過我們前面已經提前說明了,拉尼娜現象的出現可能會反應不是那麼強,因為全球變暖導致的地球升溫已經超過了拉尼娜現象的降溫「速度」,這丁點的自然現象也就是稍微影響下氣候變化而異,完全起不來多大作用了。
  • 【氣候】厄爾尼諾「親妹妹」拉尼娜@你,今年冬天可能不是一般的冷……
    今年冬天可能會凍哭!!!  什麼意思?今年夏天那麼熱不是厄爾尼諾現象嗎?
  • 2020年拉尼娜現象出現了!影響已開始,今年冬季「特別冷」?
    」的大降溫情況,因為如今的地球變暖可能已經遠遠大於了拉尼娜現象的降溫程度,所以2020年依然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容易造成我國冬季氣候偏冷,容易出現冷冬。所以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不過站在全球變暖的角度之下,逆轉暖冬的可能性暫時還比較小,也就是出現暖冬的可能性還是較大,所以大家要時刻關注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如今還是在持續下降之中,這相當於是一個增強的信號。
  • 拉尼娜來襲,今年冬天會冷得發抖?其實拉尼娜≠冷冬
    今年的氣溫降得有點快,中秋節時就迎來了大降溫,很多人在旅遊景點處見證了2020年冬的第一場雪,而突然的降溫,讓很多人猝不及防,只好匆匆穿上衣服。此次的氣溫下降,讓很多人為此懷疑,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拉尼娜現象,但很快官方就闢謠,此次的降溫並非拉尼娜引起的,而60年最冷只是謠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