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冷天氣模式!下次降溫是什麼時候?「拉尼娜」來了!今年冬天到底冷...

2020-11-26 網易新聞

  

  長按數字複製 17032933625打電話應聘,祝你成功!

  由於冷空氣的活躍

  過去的一周

  大家可謂是在

  「風風雨雨」中度過的

  雨雪過後

  氣溫一降再降

  本周

  冷空氣依舊頻繁

  雖然周前期氣溫有所回升

  但後期還會有大風降溫到來

  氣溫也會再次下降

  寒冷已成為常態

  羽絨服、棉大衣

  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天氣趨勢

  本周天氣關鍵詞:晴和冷

  晴天在線:預計未來兩天,津城將繼續維持晴天在線的模式,25-26日以多雲和陰天天氣為主。

  氣溫起伏:本周前期氣溫有所回升,但又表現的力不從心。最高氣溫有望攀升至10度線。但隨著後期冷空氣到來,最高氣溫將下降至到4度左右。

  溫馨提示:雖然本周大部分時間以晴天為主,但溫度不高,天氣寒冷,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

  具體預報如下

  11月24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

  微風,8到1℃

  11月25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間:晴轉多雲

  微風轉東北風4-5級,10到3℃

  11月26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間:多雲轉陰

  東北風3-4級,7到1℃。

  11月27日 星期五

  白天到夜間:晴轉陰

  微風轉北風4-5級,7到1℃。

  11月28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

  北風轉西南風3-4級轉微風,4到0℃。

  11月29日 星期日

  白天到夜間:多雲轉晴

  微風,6到0℃。

  11月30日 星期一

  白天到夜間:晴轉多雲

  微風,7到1℃。

  「拉尼娜」來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

  早前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等信息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

  廣為流傳

  雖是謠言

  但因其精心剪輯

  還是讓不明真相的群眾深信不疑

  而「拉尼娜」

  這個解鎖今冬氣候

  繞不開的現象

  也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目前

  拉尼娜狀態如何

  將持續多久

  會帶來哪些影響

  各國該如何應對

  您往下看

  1、「拉尼娜」——持續

  2020年10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海溫持續發展加強,預計後期將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並於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該事件可能持續到明年春季。

  10月以來,拉尼娜狀態以較快的速度持續發展加強,尤其10月最後3候至11月1候,Nino3.4指數均低於-1℃。從海溫發展的空間形態來看,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溫距平低於-0.5℃,負距平中心位於赤道太平洋中東部大約西經120度至西經150度的區域。

  圖為Nino3.4指數逐月監測圖/國家氣候中心

  在多數拉尼娜年盛期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可能加大,影響我國(包括東亞地區) 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 (包括東亞地區)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拉尼娜只是其中的重要因子之一,而且每次拉尼娜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除了拉尼娜事件外,北極海冰融化、歐亞和高原積雪變化等因素也會影響東亞冬季風環流的變率。

  2、「拉尼娜」——影響

  從全球影響來看,多數拉尼娜事件發生時,南美沿岸附近地區降水減少,而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則降水增多;非洲中部、美國東南部等地常發生乾旱,巴西東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則容易出現洪澇。

  最新的季節預報也印證了這一點:非洲之角地區雨量偏少,中亞也少於正常雨量,東南亞、一些太平洋島嶼和南美北部地區雨量偏多的情況將會出現。

  1950年以來,全球共發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僅出現過1次強拉尼娜事件,時間為從1988年5月開始持續到次年5月;有8次中等強度事件;其他均為弱事件。

  綜合分析來看,今年拉尼娜狀態目前的發展特徵與1995年和2007年的拉尼娜事件較為相似。

  2007/2008年冬季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我國南方遭受了大範圍低溫雨雪災

  3、「拉尼娜」——應對

  目前,多地宣布拉尼娜狀態持續,啟動農業、衛生、水資源和災害管理等氣候敏感部門的相關行動和計劃。世界氣象組織也正在加大對國際人道主義機構的支持和建議,以在提升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能力的同時,盡力減少最脆弱人群所受影響。

  「拉尼娜通常會對全球溫度產生冷卻作用,但這種作用也可能被溫室氣體在我們大氣中捕獲的熱量所抵消。」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說。

  世界氣象組織ENSO更新報告指出,到2020年底甚至到2021年第一季度,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很可能仍保持拉尼娜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並不是驅動全球和區域氣候格局的唯一因素。沒有兩個拉尼娜事件或厄爾尼諾事件是相同的,它們對區域氣候的影響可能會因一年中的時間和其他因素而異。因此,決策者需要及時關注最新的季節預測以獲取最新信息。

  世界氣象組織正在強化通過國家和地區氣候展望論壇提供的信息整合,將「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GSCU)的頻率從季度增加到每月。除了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以外,GSCU還考慮到其他氣候驅動因素的影響,用以評估其對區域地表溫度和降水模式的可能影響。

  此外,繼2015/2016年厄爾尼諾事件造成毀滅性影響之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和人道主義組織齊心協力建立了ENSO小組,以確保聯合國及其人道主義夥伴得到適當的行動建議。該小組目前正在向聯合國和人道主義機構提供基於影響的建議。來自世界氣象組織和其他專門知識中心的季節性氣候信息已納入更廣泛的人道主義評估中,以識別那些被認為風險最高的地區,將糧食安全、應對能力和許多其他因素結合起來,對實際脆弱性進行更全面的評估。

  當前,相關工作已經開展,通過建立專門的協調機制將專業氣象知識直接傳遞給決策者的方式來擴大對人道主義系統的支持,以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這將為災害管理提供跨越時間和範圍的信息,例如最近蘇丹洪水期間,世界氣象組織向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提供了水文氣象信息。

  最後

  還是要提醒大家

  某地降水多、某地氣溫低

  只能說是一種可能發生的趨勢

  畢竟大千世界

  尤其是天氣現象變幻莫測

  誰也說不準

  但我們能做的卻很多

  「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關注最新的天氣信息

  學習防災減災知識等

  這樣

  即使災害性天氣真的來臨

  我們也能科學自救

  將損失降到最低

  板慄吃成胃出血?如何正確吃板慄,看這裡→

  要說冬季美食,糖炒慄子絕對佔有一席之地。

  剛出鍋的糖炒慄子,油光鋥亮,熱氣騰騰;咬開一個,露出橙黃色的果肉;吃進嘴裡,細膩軟糯,滋味甘甜……

  美味的板慄自然也受到孩子的喜愛。但吃板慄的講究可不少,作為家長您都了解嗎?

  

  別看板慄小,營養價值高

  1板慄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充飢、有飽腹感。

  2板慄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既供應能量,又有助於身體生長和大腦發育。

  3板慄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如維生素B族、維生素C、鐵、鉀、鎂、鋅等,對生長發育大有益處。

  板慄既美味又營養,對孩子的成長也好處多多,那麼孩子多大能吃板慄呢?

  醫生表示:建議孩子一歲以上可以適當吃一些板慄。

  板慄雖好,但非「多多益善」,吃多了的後果還很嚴重。舉個「慄子」來說:

  武漢的劉女士特別喜歡吃板慄,每晚都要吃上一兩斤。某天晚上她吃完後開始打酸嗝,上腹部脹痛難忍,上吐下瀉,而且嘔吐物裡有血絲。

  經檢查,醫生發現她出現了胃出血,而肇事元兇竟然正是她每天必備的零食——板慄

  為什麼吃板慄會吃出胃出血?

  原因就在於忽視了板慄的

  正確食用方式

  

  板慄,要讓孩子「這樣吃」

  每日限量吃

  板慄中的纖維類物質含量較高,有著類似粗糧的特點,所以食用後會迅速在胃腸道中被發酵產生氣體,容易出現脹氣、打嗝等情況。

  如果食用量過多或者食用人群本身就存在腸胃方面的疾病,那麼最終很容易由胃腸脹氣引發嘔吐,甚至胃出血(比如上文中的劉女士)

  因此,建議每日食用板慄數量不超過10粒,腸胃消化功能弱的兒童還應酌情減量。

  找準「時間段」吃

  板慄的澱粉含量高達40%左右,能量也不少,建議放在兩餐中間中當零食享用;另外也可以將板慄入菜,烹製出味美的菜餚。

  -不建議飯前吃,板慄的飽腹感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正常攝入。

  -不建議飯後立即食用,既增加能量攝入,也不易於消化。

  吃了板慄少吃飯

  10顆去殼板慄的熱量為170千卡左右,1小碗米飯的熱量為174千卡。不難看出,吃10個板慄,就相當於吃了1小碗米飯

  所以,如果孩子吃多了板慄,就應該減少當日餐食中主食的食用量,避免因為熱量攝入過多導致肥胖。

  「蒸煮燉」更靠譜

  為了減少鹽和糖的攝入,蒸慄子、煮慄子、燉慄子最為靠譜,這樣不會增加額外的衛生風險,其營養物質也更容易吸收。

  

  吃板慄,還要注意安全

  小小的板慄潛藏著不少安全隱患,想要吃得美味又健康,還要留意以下事項:

  01

  購買時提高警惕

  正常的板慄外皮顏色深褐,並無特別的光澤,而街頭販賣的糖炒慄子卻個個烏黑髮亮,十分誘人。這很可能是在炒制過程中添加了工業石蠟,這種物質成本低廉,但成分複雜。

  孩子吃板慄時總會先放到嘴裡咬開,無形之中便會攝入對身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所以,家長們儘量選購生慄子自行製作,如果實在垂涎糖炒慄子,也建議通過正規門店購買。

  02

  加工時注意開口

  板慄在加熱過程中,內部水分受熱蒸發為水蒸氣,體積迅速膨脹,而慄子殼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此時如果遇到外部擠壓就容易爆炸

  在家用烤箱或是微波爐加熱板慄前,一定要在每個板慄上劃一個口子。此外,剛出鍋的熱板慄也別急著塞嘴裡,最好靜置3到5分鐘,待到冷卻後再吃。

  03

  食用時注意嗆噎

  板慄比較幹硬,吃的時候很容易嗆到,所以兒童食用時一定要格外注意,遵循「慢慢吃、小口吃」的原則。

  低齡兒童必須在家長的看管下食用,家長們也可以將板慄進行加工,煮軟、做成泥狀、糊狀均可,儘量避免噎著、卡著或者嗆著孩子的情況發生。

  

  小訣竅,3秒鐘剝板慄

  板慄不會剝只能用牙咬?撥到手指痛還不完整?別發愁,教您一個小方法3秒就搞定!

  1你只需要準備一個塑膠袋,然後往塑膠袋中一次放十個左右的板慄。

  2系好塑膠袋,往桌子上敲打4-5次。注意不要用力過大。

  3敲完後,打開塑膠袋,每一個板慄中間都有了裂口。

  順著裂口殼一剝就掉,慄子仁也不會碎,一口一個吃得歡!

  是不是很簡單?你學會了嗎?

  板慄雖好,不要貪吃

  注意安全,講究衛生

  細嚼慢咽,吃出健康

  意式風情區部分街區今起暫停遊覽!

  河北區意式風情區發布公告

  因封閉施工,部分街區

  (勝利路至五經路、博愛道至進步道)

  自2020年11月23日

  至2020年12月23日

  暫停對外接待遊客

  關於河北區意式風情區

  提升改造封閉施工期間

  暫停遊客遊覽的公告

  廣大遊客和市民朋友:

  河北區意式風情區因實施提升改造項目,需進行封閉施工。施工期間,部分街區(勝利路至五經路、博愛道至進步道)自2020年11月23日至2020年12月23日暫停對外接待遊客。請廣大遊客和市民朋友擇期前來觀光遊覽,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特此公告。

  河北區意式風情區管委會

  2020年11月23日

  天津驗車有新變化!無需再提交這項憑證

  為認真落實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和公安部統一部署要求,本市公安交管部門即將實施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新舉措,其中天津作為首批試點城市,自11月20日起,實行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核查,車主在天津辦理機動車登記、核發檢驗合格標誌等相關業務時,申請人無需再提交機動車交強險紙質憑證,機動車交強險信息由網上核查。

  據了解,在此之前,市民辦理機動車登記、申領檢驗標誌、臨時號牌等交管業務時,按照相關規定需現場提交紙質的交強險憑證,該舉措實施後,將進一步簡化業務辦理流程,大大方便市民辦理業務。公安交管部門提示,摩託車、低速載貨汽車、三輪車等三類車不適用此項措施,車主辦理相關業務時仍需按原規定提交紙質憑證。

  18位醫生聯合發布「最不希望你做的一件事」,朋友圈都火了!

  18位醫生聯合發布

  「最不希望你做的一件事」

  小事不注意,大病染上身!

  我們給大家收集了,

  18個科室醫生的金玉良言,

  一定要牢記哦,

  現在知道還不晚!

  18個科室醫生總結

  -01-

  血液病科醫生

  不希望你:經常染髮!

  染髮是否會致癌

  還沒有明確定論,

  不過經常染髮易過敏損傷發質,

  甚至會引起重金屬中毒。

  老年人和孕婦抵抗力較差,

  更要注意!

  儘量不要染髮,

  如果想染最好間隔半年以上。

  -02-

  腫瘤科醫生

  不希望你:發黴食物還要吃

  勤儉節約是好的,

  可是發黴食物

  大多含有有害物質,

  像花生、黃豆等發黴了

  還有一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攝入過多更易致病。

  這種毒素

  是一般烹飪手法不能祛除的,

  不可存在僥倖心理。

  -03-

  皮膚科醫生

  不希望你:經常美白去角

  我們的皮膚都有自我防護、

  修復的功能,

  美白去角質的產品

  對皮膚是有一定損害的,

  還易過敏,最好少用些。

  比起每天塗塗抹抹,

  你更需要注意的是防曬,

  減少黑色素沉積。

  -04-

  心內科醫生

  不希望你:感冒還劇烈運動

  冬季很容易感冒,

  輕度運動有助康復,

  但去人多擁擠的健身房劇烈運動就不提倡了

  感冒抵抗力差,

  劇烈運動會讓體內熱量散失快,

  在人多的地方更易感染病毒,

  誘發心肌炎,

  心內科醫生

  可遇到過不少這種情況的病患。

  -05-

  內分泌科醫生

  不希望你

  飲食作息不規律

  飲食作息不規律,

  很快內分泌就失調了,

  引發一堆問題。

  合理飲食、經常運動、

  不要熬夜

  就能極大避免這些問題,

  何必花錢看醫生?

  -06-

  腎內科醫生

  不希望你:總是憋尿

  看球賽、電視劇,

  正是最精彩的時候想上廁所,

  不想錯過就忍一忍。

  經常這樣,

  腎怎麼能不出問題?

  自身抵抗力下降,

  得膀胱炎的概率更高!

  -07-

  眼科醫生

  不希望你:晴天不戴墨鏡

  白天要逛街、

  外出作業的人

  儘量準備一副墨鏡,

  光線太強時帶上。

  這可不是為了耍酷,

  而是為了減小

  太陽紫外線對眼角膜、

  視網膜等器官的傷害。

  -08-

  耳鼻喉科醫生

  不希望你:車速高還開窗

  車速超過85公裡時,

  窗外的噪音會對聽力

  造成很大的影響,

  長期如此更是不好。

  關緊車窗

  能最大程度隔絕窗外噪音,

  車內音響也最好不要長時間開。

  -09-

  口腔科醫生

  不希望你:用牙開啤酒

  牙齒可不是金剛石,

  許多人用牙開啤酒、

  咬核桃或撕標籤等,

  且不說細菌從口入,

  這些堅硬物對牙齒磨損可不小。

  現在不好好保護,

  以後還要花錢來補,

  多不值得!

  -10-

  兒科醫生

  不希望你:過早餵米糊

  大人總希望寶寶多吃些,

  早早就給孩子餵米糊。

  兒科醫生告訴你,

  不到3個月的寶寶

  分泌的澱粉酶很少,

  吃了米糊反而會消化不良。

  -11-

  骨科醫生

  不希望你:總坐軟沙發

  經常在軟沙發上「癱坐」可不好,

  人坐上去腰椎缺乏足夠支撐,

  長期如此更容易腰間盤突出。

  最好坐有靠背的椅子,

  要硬一些,讓臀部緊貼椅面,

  腰背靠著充分放鬆,

  從而減輕腰間盤壓力。

  -12-

  呼吸科醫生

  不希望你:過度裝修

  剛裝修的房子,

  總會有些不好的氣味,

  裝修越豪華汙染越嚴重。

  想要儘早入住的屋子,

  裝修不應太複雜,

  地毯、牆紙也不要使用過多。

  孕婦和新生兒

  不要過早入住新房,

  裝修的有害氣體會

  增加寶寶患哮喘的機率,

  對身體也不好。

  -13-

  婦產科醫生

  不希望你

  用酒店浴巾浴缸

  外出住酒店,

  浴巾這樣貼身的物品

  最好不要使用公用的,

  消毒不過關

  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

  無論男女,

  在外洗澡淋浴更安全。

  -14-

  消化科醫生

  不希望你:總喝濃茶、濃咖啡

  喝茶有益健康,

  但濃茶喝多了

  易引起胃食管反流,

  胃酸流入食道,腐蝕器官,

  對產生極大的傷害。

  同理,喝濃咖啡也會如此,

  一定要少喝。

  -15-

  藥劑師

  不希望你:感冒吃多種藥

  生病吃藥很有講究,

  重複吃多種藥並不好。

  許多人希望感冒趕快好,

  一次吃上好幾種感冒藥,

  結果解熱鎮痛的乙醯氨基酚超標

  反而傷了肝臟。

  吃藥前,

  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請教醫生,

  藥效相似的不要多吃。

  -16-

  泌尿外科醫生

  不希望你:經常吃宵夜和火鍋

  現在年輕人的夜生活太豐富了,

  宵夜、火鍋不斷,

  興起還要和朋友們喝幾瓶啤酒,

  酒精和辛辣食物食用過多

  易引發前列腺炎。

  高興過後,你就該受罪了!

  -17-

  中醫科醫生

  不希望你:亂吃保健品

  保健品好像哪都能買到,

  然而功效不同、藥性不同,

  適應的人群也不一樣。

  不聽醫囑亂吃,

  沒有效果

  甚至傷了身體可划不來!

  -18-

  中醫脾胃科醫生

  不希望你:三餐不規律

  脾胃也有自己的作息規律,

  年輕人一日三餐不規律,

  胃液分泌旺盛時

  不吃東西傷及脾胃,

  胃休息時暴飲暴食消化又不好。

  長此以往,脾胃自然要生病了。

  這些習慣也要改

  -01-

  小病亂用藥

  「是藥三分毒」這句話可沒說錯,

  小病就吃一大堆藥,

  很容易引發藥源性腎損傷。

  別有了一些小症狀就吃藥,

  尤其是感冒,

  可以靠調整作息

  合理食補解決的問題,

  何必要吃藥!

  -02-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既會損傷腰椎,

  又易引起新陳代謝異常,

  女性朋友久坐還易發胖長斑。

  最好每隔一小時活動5分鐘,

  放鬆後才能更好工作。

  -03-

  吃得太精緻

  常吃蛋糕、餅乾、精米

  這樣高糖的精緻食物,

  發胖又易生病。

  適當吃些粗糧,

  用紅薯代替甜點,

  同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

  營養又健康。

  -04-

  喝水太少

  水是人體的「搬運工」,

  專家表示每天至少喝6~8杯水,

  新陳代謝才能保持正常,

  冬天乾燥更要多喝些溫水。

  記住醫生們的忠告,

  才能健健康康 少進醫院,

  覺得有用請點右下角「在看」

  拜託各位讀完了,

  多點「在看」,你會變好看

  多多留言,你會變有錢喲~

  由於微信公眾號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內容

  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和「」!

  「天津族」整理自:天津氣象、天津經濟廣播、中國婦女報、中國氣象、天津市氣象臺、知青網、天津廣播、津彩河北,侵權請告知刪除。

  HO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因為「冷美人」拉尼娜
    有沒有覺得今年冬天特別冷?」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今年冬天比以往來得更猛。從10月份開始,「2020年冬天是60年以來最冷寒冬」的說法就刷屏網絡和朋友圈,而寒冷的根本原因則是拉尼娜現象。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特別早。2020年10月5日,洛陽老君山、白雲山就下雪了,在隨後的兩個月裡,河南多地迎來雨雪天氣,伴隨著冷空氣和大幅降溫,把人凍得猝不及防。
  • 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太平洋或持續降溫!拉尼娜現象基本確定要來了
    相對來說這個概率還是不低,預計的概率月份為今年9月至11月期間,所以到底是不是會出現,我們也能拭目以待。不過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是一種自然發生的現象,大家也看到了在2020年初期就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而今年要是出現「拉尼娜現象」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畢竟海洋區域的變化已經明顯出現了,太平洋監測區域持續降溫降將可能成為趨勢。今年拉尼娜現象到底來不來?
  • 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官方回應來了!
    河南下雪、四川下雪、黑龍江下雪、內蒙古下雪……剛剛過去的10月,從北到南,冷空氣頻繁出沒,伴隨而來的大風降溫和連日陰雨天氣,簡直「凍哭」小夥伴們!近日,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水利部信息中心組織召開了今冬明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聯合會商會,根據最新預測會商結果,預計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要比常年更加頻繁!什麼是拉尼娜事件?
  • 熱帶太平洋東部偏冷!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專家:拉尼娜已基本確定
    而對於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拉尼娜現象的發展似乎已經失去了常規的規律。很多人都說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有規律,但是事實已經證明了,並沒有相互出現的規律,2019年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2020年仍然出現了,同時今年下半年這不又在醞釀拉尼娜現象,你說這哪裡找規律?完全已經不是以前可以「比擬」 的氣候現象了,所以不要用以前的問題來衡量現有的情況。
  • 阜新今年冬天會比往年更冷?將會出現拉尼娜現象!
    究竟遼寧啥時候能迎來初雪? 按照氣象學劃分,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於10℃才標誌著真正進入氣象學意義的冬天。結合目前的天氣情況來看,遼寧進入真正的冬天,還有些時日。 今年冬天會比往年更冷? 官方正式回應了!
  • 拉尼娜2021年結束嗎?我國今年冬天是偏冷還是偏熱?
    拉尼娜的主要因素是對全球具有降溫作用,任何一個區域都一樣,而厄爾尼諾現象一般是升溫,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我們下面來看看拉尼娜現象持續發展。,所以當拉尼娜現象加強之後,它也加劇了極端天氣,影響了水循環,雖然如今的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溫通常具有降溫作用,但是人類帶來的全球變暖可能難以抵消這種降溫的趨勢。
  • 2020年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當東西長上萬公裡,南北寬上千公裡的赤道上海水氣溫低於常年平均值0.5攝氏度時就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會形成拉尼娜事件,就在本月國家氣象中心的監測,今年八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預計秋季會繼續維持,到今年冬季將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
  • 今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會形成拉尼娜事件,就在本月國家氣象中心的監測,今年八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預計秋季會繼續維持,到今年冬季將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今年的拉尼娜事件有可能會越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的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那麼拉尼娜事件真的會給我國帶來一次
  • 太平洋對岸迅速降溫,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專家:拉尼娜已基本確定
    一、厄爾尼諾正在轉變最近一段時間,你要問大家太平洋是什麼狀態,十個人有八個人都要答,是厄爾尼諾。沒錯,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溫持續偏高,我國的國家氣候中心宣布,發生了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此後,今年夏天發生的種種事情,包括洪水,7月沒颱風等等,都是厄爾尼諾的後續影響。
  • 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官方回應來了!【FM104.2·天氣】
    什麼是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指的是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下降的氣候現象,其名稱起源於西班牙語,意為「小女孩」。厄爾尼諾現象則是指與其相反的自然現象,意為「小男孩」。
  • 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及時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今年8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一份有關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通報顯示,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
  • 拉尼娜要來 今年真的會迎來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
    玩笑歸玩笑,但關於「今年冬天60年來最冷」的話題接二連三出現在網上,甚至還有人振振有辭:「一切和拉尼娜現象有關」!就2000年以來發生的5次拉尼娜狀況而言,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問題3:冬季冷暖由誰決定?今年會迎來一個偏冷的冬天嗎?僅靠拉尼娜就能決定冬天的偏冷或偏暖嗎?
  • 2020年又是拉尼娜年?今年冬天會偏冷嗎?
    最近,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了一則消息:10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預計今年秋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而網絡上的傳言也層出不窮:"60年最冷冬天,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已闢謠)等一度瘋傳,那麼事實情況如何?拉尼娜是咋回事?對氣候有怎樣的影響?今年會是極寒的冷冬嗎?
  • 今年冬天有多冷?權威說法來了!
    歷史上的安徽冬天有多冷  雪會下得有多大  一般什麼時候進入冬季  小布用大數據為安徽之冬「畫像」  01  全省入冬時間整體延遲  安徽一般什麼時候入冬?  最近有個報導,說大數據顯示本世紀10年代和20世紀60年代相比,絕大部分城市的冬天都來得更晚了,比如合肥甚至推遲了11天。那麼安徽平均入冬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 【網絡闢謠】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及時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 ...時候降溫?「60年最冷冬天」遭闢謠,月底冬季氣候預測也要來了……
    天氣變化那是後半周的事了,那時候滲透過來的冷空氣要和暖空氣纏鬥一番,下點兒雨再降點兒溫。 下周四、五氣溫要「滑坡」 初秋的天氣,是一年中最美的光景。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 麗日風和,桐葉深淺。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聽聽四川氣候中心專家怎麼說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此前,網上盛傳「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而如今從北暖到南的局面,又讓大家有些懵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記者就此採訪了四川省氣候中心。十一月來全國大暖 多地冬天「遲到」不少人都感覺,今年的秋冬,來得很猛,後勁兒不足。
  • 【氣候】厄爾尼諾「親妹妹」拉尼娜@你,今年冬天可能不是一般的冷……
    今年冬天可能會凍哭!!!  什麼意思?今年夏天那麼熱不是厄爾尼諾現象嗎?
  • 「拉尼娜」要來了!今年冬天或特別冷 這些投資已被提前炒熱?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拉尼娜」要來了!今年冬天或特別冷 這些投資已被提前炒熱?2020年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份,而即將到來的冬天或許也不平靜。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期宣布:太平洋海水異常變冷所引發的「拉尼娜」現象已正式形成。中國國家氣候中心上月底也表示,預計今冬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 拉尼娜「入冬」了!60年最冷冬天要來,是真的嗎?與08年一樣嗎?
    但是作為正常的氣候現象來說,拉尼娜現象無論出不出現,如今的氣候波動也是在逐步增加,所以到底冷還是熱,我們通過氣候變化來分析下就行。對於我國而言,2020年的拉尼娜現象按照趨勢是不會發展成為2008年一樣的強度,2008年我國是受到了強拉尼娜現象穩定影響,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之下,導致了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所以形成了較強冷空氣出現在我國,同時導致了我國大範圍地區出現了雨雪天氣,同時最終我國也出現了冷冬天氣,所以今年出現拉尼娜現象大家擔心也是一個正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