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寒潮剛離開沒幾天,從1月6日開始,我國北方中東部地區又迎來了一輪大寒潮。由於此次寒潮是在上次寒潮基礎上進一步降溫,雖然降溫幅度沒有上次的大,但是降溫後的低溫超過了上一次寒潮,很多地區將迎來歷年同期的最低溫,如濟南,據預測最低溫為零下17度,部分山區將達零下22度,是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的最低溫。
雖然從整個冬季來看,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年的冷空氣(包括寒潮)次數並不偏多,但是由於這兩次寒潮之間間隔時間較短,影響範圍大,冷空氣強度較強,各地氣溫下降明顯,多地創同時期歷史最低溫,所以人們感覺今年冬天特別冷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那麼造成今年冬季偏冷的原因是什麼呢?據有關專家介紹,導致目前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西高東低」的經向型環流和偏強的東亞冬季風,此外,拉尼娜現象和秋季北極海冰偏少是今年冬季風偏強的重要因素。
據氣象專家解釋,由於入冬以來,歐亞中高緯被「西高東低」的經向型環流控制,東亞冬季風偏強,持續的「西高東低」經向型環流和持續偏強的冬季風是導致2020年12月以來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的直接原因。
此外,赤道中東太平洋最近即將達到峰值的拉尼娜現象和秋季北極海冰偏少是兩個不容忽視的信號。歷史統計分析表明,在多數的拉尼娜年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較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也較大。
而2020年9月北極海冰異常偏少(歷史第二少)。已有研究指出,9月北極海冰偏少有利於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偏強。2020年夏季監測顯示,北極地區大氣環流表現出典型的AD負位相,其模態指數達到歷史最低值,因此這也有利於今年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偏強,東亞冬季風偏強。
嚴寒天氣已至,還請大家注意添衣保暖,謹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