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氣候在變暖,今年冬天仍寒潮不斷?氣候越暖,寒潮越多嗎?

2021-01-13 麥克斯韋妖妖靈

北京的朋友告訴我,在北京工作了這麼多年,頭一年這麼冷。今年的寒潮侵襲真的是讓人猝不及防,元旦前來了一波,現在第二波又來了。說好的氣候變暖呢?除了夏天的高溫不斷,冬天是完全感受不到氣候變暖的氣息。從前兩天開始,寒潮就已經開始影響我國的北方地區,中央氣象臺又一次發布了寒潮預警。

今日(7號)到明晚,我國大部分地區將先後降溫6-8攝氏度,部分地區的降溫甚至可以達到10攝氏度。我國的南北方0℃等溫線位於秦嶺淮河一線,降溫過後我國的最低氣溫0℃線將向南移動到江南和華南北部。本周末中東部很有可能將會迎來入冬以來最寒冷的幾天。

南方民眾將有機會感受北方人的冬天,但是並沒有雪可以玩,廣東朋友表示再次受到傷害。

寒潮是如何形成的?

寒潮實際上一種災難性的天氣氣候,不僅僅是降溫就能夠成為寒潮。當來自高緯度的寒冷空氣侵入到低緯度的時候,是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夠成為寒潮的。

我國氣象部門規定一天內降溫十度以上,並且最低溫低於5攝氏度才能夠稱為寒潮。但是這種固定對南方朋友太不友好了,都是降溫,北方是寒潮,南方就不是,這不公平啊。所以後來又出了一些補充規定,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標準有所不同。

我們知道,緯度不同的地區接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赤道是陽光最為充足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溫暖的地方,然後溫度就大致會向兩極遞減。對於北半球來說,北極和西伯利亞地區所獲得的光照非常少,氣候非常寒冷,溫度最低的時候可達-70℃~-60℃,大量的冷空氣會在這裡聚集。一旦這些冷空氣形成氣勢比較強大的冷高壓氣團,它就會順著大氣環流開始向南入侵。

每次寒流爆發之後,這些冷空氣會開始減少,但是隨著冷空氣的進一步聚集,新一次的寒潮就又爆發了。

氣候變暖與寒潮的關係

今年冬天為什麼感覺這麼冷呢?實際上這是受到了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東南信風將溫度較高的海水吹向了太平洋的西部,導致太平洋中東部的海水異常變冷。拉尼娜現象對全球的氣候有降溫的作用,其實早在今年夏秋的時候就有專家預測今冬的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機率達75%,看來還是比較準確的。

氣候越暖,寒潮越多是真的嗎?

氣候變暖已經是不再需要特別說明的氣候趨勢了,而且這種趨勢還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氣候變暖卻導致了更多的寒潮,這是真的嗎?這其實是錯覺。

寒潮一般出現在冬季,中國氣象局的數據發現發現冬季強冷空氣出現的次數是最多的,有4.2次,秋季是寒潮頻率最高的有1.87次。實際上寒潮並沒有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年寒潮的頻次減少速率為0.4次/10年,這其實是與氣候變暖相符合的。

但是寒潮變少,不代表寒潮就不發生了。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其實更高了,一旦寒潮出現就面臨著大幅度的降溫、大風和大雪天氣。

實際上,有學者認為氣候變暖導致北極的海冰融化速度變快,加強了中高緯度地區的阻塞高壓,從而讓冷空氣更輕易地南下。

氣候變暖和寒潮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氣候變暖帶來了很多極端天氣,其中包括極端寒冷的天氣。

小結:

今冬如許多專家預測的那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已經經歷了兩次寒潮。為什麼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天氣卻仍然這麼冷呢?實際上,寒潮發生的次數是呈現出衰減的趨勢的,減少速率為0.4次/10年,這與氣候變暖的趨勢符合。然而,寒潮次數減少並不代表其不會發生,實際上,更冷也說不定。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知識】為什麼在全球變暖下 寒潮卻頻繁發生?
    【知識】為什麼在全球變暖下 寒潮卻頻繁發生?全球變暖或稱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現象,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變暖效應。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帶來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氣候事件更強更頻繁。極端氣候包括乾旱、洪澇、高溫熱浪和低溫冷害等。
  • 寒潮的原因找到了!今年冬天這麼冷,居然是因為全球變暖?
    就說今年的寒冬,其實恰恰部分源於全球變暖,是不是很反常識? 極地渦旋的作用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前年冬天美國人也被凍壞了。2019年1月,整片五大湖區的平均氣溫降至-34℃至-40℃,芝加哥附近的氣溫甚至一度降至-46℃,從五大湖區到新英格蘭無不受到這次超強寒潮的影響。
  • 都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何寒潮還來得這麼兇猛?
    新華社發近日,寒潮成為了網友高度關注的話題,不少人也拋出了這樣一個疑問:「新聞裡不是常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寒潮還這麼兇猛?」對此,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接受採訪時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專家聲音氣候變暖導致氣候更加不穩定實際上,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
  • 明明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
    冬天變冷了嗎? 一遇到寒潮天氣,我們就會有種感覺:冬天怎麼越來越冷了? 其實,如果跟以前對比,近些年其實是暖冬偏多的。在60、70年代,冬季普遍更冷,一月零下十幾度的天氣並不少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10年為周期,每個周期的冬季都比上一個周期更暖,極低溫事件也在減少。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全球氣候還在變暖嗎?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氣候專家解析嚴寒天氣寒潮頻發將終結全球變暖?(圖)
    有觀點認為,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發生改變,氣候將由「暖」轉「寒」。  什麼原因導致最近頻繁出現寒流和暴風雪?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已經改變了嗎?本報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氣候專家丁一匯,就人們普遍關注的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析。
  • 全球氣候變暖,為何寒潮頻頻來襲?權威解析來了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為何寒潮頻頻來襲?具體來看,近日的寒潮受「一北一南」兩大因素雙向夾擊影響。首先是北極海冰因素。北極是冷空氣的「老家」,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2020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第二低值,極地渦旋減弱,難以「固定」冷空氣。
  • 氣象專家解析今冬寒潮現在很冷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今年冬天著實有點冷,相信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人民都是同一感受。比如北京,1月7日凌晨5點56分觀象臺最低氣溫顯示為-19.6℃,為1966年(-27.4℃,1966年2月22日)以後冬季最低值。那麼,為什麼今年冬天這麼冷?還有,既然天天講全球氣候變暖,怎麼現在又冷成這樣呢?記者為此採訪了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相關專家。專家介紹,全球變暖是現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
  • 又一波寒潮席捲我國,明明全球正在變暖,為什麼今冬這麼冷?
    這三個地方的冷空氣,都會到達西伯利亞地區,因此西伯利亞也會成為寒潮的關鍵發育區,在阻塞高壓以及極渦的共同配合下,冷空氣會在這裡不斷堆積,當堆積的不斷強大後,其中一部分冷空氣就會像水一樣「溢出來」到達南方地區,這就是影響我國的寒潮。
  •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隨著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由氣候變暖引發的風雹、乾旱、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使得全球各地都面臨嚴峻的氣候災難。氣候變化不僅威脅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
  • 寒潮頻繁,冷空氣活躍,2020年的冬天為什麼這麼冷?
    2020年的冬天,越來越寒冷了,特別是到12月的月底,臨近跨年期間,一股強大的寒潮冷空氣,又要入侵我國,給多地帶來大風雨雪以及降溫天氣。2020年的冬天為什麼這麼冷?1,首先是北極渦旋活動頻繁,特別是近日大西洋暖流,不斷往北冰洋進發,使得北極寒流通過俄羅斯南下到中國,北極區域冷暖空氣不斷交鋒,也使得南下的冷空氣強度不斷變化。歐洲多地出現雨水天氣,又為寒潮的水汽增添很多,所以2020年的12月底到2021年的1月上旬,我國多地會變得更加寒冷,有些地方也會下雪。
  • 今年冬天為何格外冷?其實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
  • 今年冬天為何格外冷?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
  • 寒潮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結合能把豬刮上天的風口,讓人不覺產生這樣的懷疑——說好的全球變暖呢?歡迎來北極(阿拉斯加北極鎮,非真正的北極)體驗一下全球變暖▼極端天氣現象的成因很多,很難一概而論,眾多條件還會互相影響,這就導致真實原因往往無法直觀感受到,甚至與直覺完全相悖。就說今年的寒冬,其實恰恰部分源於全球變暖,是不是很反常識?
  • 寒潮的原因,找到了!
    就說今年的寒冬,其實恰恰部分源於全球變暖,是不是很反常識?極地渦旋的作用▼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前年冬天美國人也被凍壞了。2019年1月,整片五大湖區的平均氣溫降至-34℃至-40℃,芝加哥附近的氣溫甚至一度降至-46℃,從五大湖區到新英格蘭無不受到這次超強寒潮的影響。
  • 丁一匯院士解析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關係
    1月10日,從北到南狂掃中國東部大部地區的寒潮基本結束。6日至8日,在這場幾乎與2016年隆冬「霸王級」寒潮量級相當的天氣過程中,降溫8℃以上的國土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份共計60個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很多人可能很難將日常生活與全球尺度的氣候變暖聯繫在一起。
  • 山東省氣候中心專家權威解讀此次寒潮
    今年冬天,「冷」似乎成了大家的普遍感受。不少地方前不久「歲末寒潮」的雪還沒融化,新一輪強寒潮又來襲。那今年究竟是不是傳說中最冷的冬季?兩次寒潮有什麼不同?寒潮頻發和全球變暖是否矛盾?對此,記者專訪了山東省氣候中心氣候變化評估室高級工程師曹潔,權威解釋近期山東寒潮天氣情況。
  • 第三輪寒潮有消息了 這個冬天為啥特別冷?和北極有關
    這幾日,升溫通道徹底被打通,而且絲毫沒有給「三九」面子,陽光下簡直暖如三月,空氣裡泛著絲絲「初春」的味道。問:為什麼在「冰上走」的三九天裡,還能享受到如此溫暖呢?答:因為冷空氣離開後,暖氣團「控場」,加上白天天空晴朗日照充足,陽光加持下,氣溫就開始了持續回升。
  • 今年冬天格外冷?專家:恰是全球變暖所致
    今年冬天格外冷?專家:恰是全球變暖所致  ◎趙曉妮 本報記者 付麗麗  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很多民眾不解。
  • 世紀寒潮來襲全國掉進冰窖 青島最低溫-18℃減少出行防凍害
    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今冬是最冷的冬天嗎?平均溫度排名「還沒進前5」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受寒潮影響,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的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其中瀋陽、北京、濟南、上海等地氣溫有可能創下或接近20年來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