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

2020-12-06 經濟日報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隨著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由氣候變暖引發的風雹、乾旱、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使得全球各地都面臨嚴峻的氣候災難。氣候變化不僅威脅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

4月3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藍皮書》中指出,根據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1981~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約1.1℃,為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非厄爾尼諾年份。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表示,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190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195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溫率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且區域間差異明顯,北方增溫速率明顯大於南方地區,西部地區大於東部,其中青藏地區增溫速率最大。2017年,中國屬異常偏暖年份,地表年平均氣溫接近20世紀初以來的最高值。

綜觀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已成定局。從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發布的評估報告認為,人類活動原因極有可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因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呢?

「氣候變暖是一個大科學問題,一般可分為自然和人為因素兩大類。自然原因包括太陽、火山等活動變化,以及氣候系統內部變化,譬如厄爾尼諾事件等;人為原因則有人類燃燒化石原料以及毀林等活動,引起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和氣溶膠變化,所有這些複雜因素構成了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首席孫穎說。

值得關注的是,1961~2017年,中國極端強降水事件呈增多趨勢,極端低溫事件顯著減少,極端高溫事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明顯增多,北方沙塵日數明顯呈減少趨勢;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登陸中國颱風的平均強度明顯增強。1961~2017年,中國氣候風險總體呈升高趨勢,且階段性變化較為明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氣候風險低,90年代初以來氣候風險高。2017年,我國高溫風險高,雨澇風險一般,颱風風險較低,乾旱和低溫冰凍風險低,全國綜合氣候風險指數為5.0,屬一般等級。

剛剛過去的冬天還讓大家記憶猶新,天氣在極冷、極暖中任性切換,無時不在考驗人們的忍受力。明明在寒潮天氣裡被凍得瑟瑟發抖,為何數據卻顯示極端低溫事件減少了呢?

「就人體感知而言,在變暖背景下,一次極端冷事件將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譬如去年的寒潮,若要把它放在歷史同期相比較,強度和頻率其實都比往年要弱。」孫穎告訴記者,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不論是氣候模式還是觀測結果都能清楚看到極端暖事件的增加、冷事件的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冷事件不會出現,只是它的發生強度和頻率有所減少。

可以顯見,由氣候變暖引發的暴雨、高溫、乾旱等各種極端天氣事件正在增多。2017年,我國暴雨洪澇災害比較突出,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8%;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剛剛結束145天無有效降水日數的歷史最長紀錄。今年3月,全國共有38個氣象觀測站點發生極端連續無降水日數事件……

孫穎介紹,對於氣溫來說,隨著溫室氣體的增加,由溫室效應導致的整個平均氣溫發生向暖狀態偏移,這種情況下會出現極端暖事件的增加。同時,在極端強降水方面,主要由水汽增加引起,受環流影響很少,這其中的成因機理仍需要做更多研究。而從氣候模式預示來看,未來我國降水的整體趨勢還會增加。

(責編:王玥)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有多嚴重嗎
    你知道嗎?今年的一月份在南極測得溫度是20.75攝氏度 ,這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南極溫度首次超過了20攝氏度。至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今年的一月份成為了史上最熱的一月份。今年的夏天,美國洛杉磯的溫度甚至達到了49攝氏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強烈的感受到,我們的氣候在逐漸變暖 ,小時候的藍天,白雲,星空似乎早已成為了美好的回憶。
  •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破壞的嗎?
    圖註:全球變暖的10個跡象。任何農民都可以看出,自然的氣候模式已經改變。我們知道,過去曾發生過變暖和降溫,而且遠未人類出現。許多因素(稱為「氣候驅動因素」)都會影響地球的氣候,例如太陽強度的變化和火山噴發以及大氣中的熱量捕集氣體。
  • 全球氣候變暖對傳染病的發生有影響嗎?
    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
  • 明明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
    冬天變冷了嗎?全球變暖指的是一個階段內氣候變化的整體趨勢,其中短時間或少數年份氣溫偏低,並不會影響這個總趨勢。 比如在2010-2011年的冬天,俄羅斯雅庫特遭遇極端嚴寒天氣,氣溫曾低至零下60度;寒潮席捲到亞洲,印度民眾應對不及,有至少116人被凍死。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而且全球變暖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進行溝通協商解決,不是某一個國家就能改善的。但是全球變暖的問題確實很嚴峻,為此世界各國多次召開有關全球變暖的商討大會,但是由於利益糾纏原因這些大會的結果都很不理想。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而且全球變暖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進行溝通協商解決,不是某一個國家就能改善的。但是全球變暖的問題確實很嚴峻,為此世界各國多次召開有關全球變暖的商討大會,但是由於利益糾纏原因這些大會的結果都很不理想。
  • 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
    不過有觀點提出,氣候變化是地球自身運轉規律的體現,就算有化學變量的存在,碳排放也只是眾多作用因素中的一個方面。那麼請問,大氣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如何才能更為準確地觀測和分析氣候變化?———上海臨沂北路何大舟答:早在上世紀中葉,大氣科學界就已明確提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含碳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可通過輻射強迫引起氣候變暖。
  • 全球各地出現了反常氣候,氣候變暖問題何時解決?
    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是我們國家一直都很重視的問題,在幾年前中國就已經控制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大家應該也知道,這種問題光靠中國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這是全人類必須團結起來一起面對的問題,但是很顯然目前氣候變暖並沒有得到解決。而且現在事情越南越大了!
  • 全球各地出現了反常氣候,氣候變暖問題何時解決?
    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是我們國家一直都很重視的問題,在幾年前中國就已經控制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大家應該也知道,這種問題光靠中國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這是全人類必須團結起來一起面對的問題,但是很顯然目前氣候變暖並沒有得到解決。
  •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虎鯨已經感受到了
    唯一的問題是,它們是Type B2虎鯨嗎?Type B2虎鯨擁有灰白色的外貌,喜歡以巴布亞企鵝為食,是南極半島生活的3種虎鯨之一。由於距離過遠,杜爾班等人很難分辨出它們的具體種類。至於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英國以及肯亞的觀光客們,多數人都好奇地盯著浮冰或遙遠地平線上濺起的藍色水花。這些科學家之所以能夠登上這艘遊輪,是因為獲得LEX-NG基金會的支持。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全球變暖是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吧。,產生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人口越來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就逐漸變大了,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就會直接影響到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3、水汙染嚴重。全球有10%的河水收到了汙染,但是人們的用水量卻在急劇增加,汙染的水越來越多,需求量卻越來越大,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  4、有毒物品、廢料汙染。
  • [決策者說]鄭國光: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李小萌:您剛才講到的這些氣象的問題,以前還有爭論,說全球氣候變暖究竟是一個總體的趨勢,還是一個地球自然規律的變化,並不一定會有一個不好的結局,現在有沒有一個定論?本來北京下雨的日數就少,全球變暖以後下雨的日數更少,集中幾次的暴雨下了。    李小萌:說到水其實也說到一個海洋的問題,氣候變暖,溫度上升,海平面上升,這是人們聽起來覺得很恐慌的一件事情,現在有什麼樣的預測呢?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訪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
    與此同時,關於「冷冬」還是「暖冬」「全球變暖」等話題也頗受關注。入冬以來我國很多地方溫度偏低嗎?原因何在?冷空氣頻頻來襲與全球變暖矛盾嗎?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專訪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為您詳解——01真的冷嗎?——你切身感覺到的寒冷,可以得到數據支持嗎?
  • 地球上的人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而滅亡嗎?
    很多人對地球溫室效應的提升,全球變暖認知不足,總以為變暖就變暖唄,不就是冬天變得更暖和一點,夏天變得更熱一點嘛,這樣冬天省了暖氣費,夏天多開點空調冷氣費,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種理解完全沒有觸及全球變暖的本質。全球變暖完全不是暖一點或者熱一點的問題,而是溫度總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出現反常,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導致生態毀滅的大災害問題。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此外,氣候變暖還會引起降雨變化,加劇乾旱、熱浪、洪澇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喜馬拉雅山上的冰川是整個亞洲地區水循環的源頭,東亞南亞幾乎所有的大河源頭,包括長江、恆河、湄公河等,但現在喜馬拉雅山的終年積雪和冰川在減少,直接影響亞洲20多億人的飲水。
  • 放屁能引起全球氣候變暖?
    進入到21世紀,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個名詞能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幾乎年年都在呼籲保護地球,地球表面的溫度正在上升。新聞媒體不是報導這裡又融化了,那裡又海平面上升了,就是報導今年的極度天氣比去年的又嚴重了,某個地方又遭遇百年難遇的洪水,而這一切的緣由都歸咎於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談全球變暖及中國氣候變化
    我們想問一下,現在氣候變暖在科學上有沒有數據和研究證明全球都是在變暖的? 2007-07-26 15:02:30董文杰: 這個應該對全球變暖、氣候變暖的科學證據是非常充分的。所以說,在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大概有數千個科學家參與這個事情,都是氣候方面權威的科學家,一起來評估這個影響。
  • 全球極端惡劣天氣頻發,罪魁禍首真的是「氣候變暖」嗎?
    到了1988年6月,美國氣象學家詹姆士·韓森在參眾兩院的聽證會上正式提出"全球變暖"的說法,他在當時預測未來10年內全球氣溫會上升0.35℃,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只上升0.11℃。後來隨著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1988年成立後,並先後五次(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2014年)發布了《全球氣候評估報告》,"全球變暖"的提法才逐漸被民眾廣為了解,並且引起政府的高度關注。
  • 科學家發出警告:全球變暖或已不可逆轉
    在大部分人眼裡,全球變暖或許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但是在剛剛經歷的2020年夏天,你如果還沒有感受到全球變暖帶來的災難,那只能說你的反應相當遲鈍。今天夏天,北極圈以內出現了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加拿大大片冰蓋瓦解,北冰洋在7月份的面積已經縮小到歷史最小水平。
  • 談談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對於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及其可能產生的上述影響,已經引起各國人民廣泛的關切。國外許多報紙、雜誌、廣播對此作了大量的報導和討論。人們常常要問,對於今後幾十年的推算和估計到底有多大的可靠性?許多科學家們認為,由於溫室氣體的增加和溫室效應,今後氣候會變暖,這一趨勢看來問題不大,但變暖的程度和速度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論證。也有些評論認為對於這樣的推算和估計既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