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將有5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今年是冷冬嗎?

2020-12-08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自天氣轉冷開始,不斷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

  11月的一場影響全國的冷空氣過程給南方帶去連綿陰雨,給北方地區帶來雨雪冰凍天氣,讓冬天的寒意愈發凸顯。而南方的小夥伴們更是因為買爆取暖設備而頻頻上熱搜。

  所以,今冬到底會冷到什麼程度?是不是網上傳說的冷冬?

  拉尼娜會讓今冬更冷?

  如果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那麼,拉尼娜事件可以被視作暫時為變暖「剎車」。

  「到今年冬季,按照目前的業務監測指標,可以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我們初步判斷是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說。

  所謂「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今年8月開始,中東太平洋的海溫進入拉尼娜狀態,目前,這種狀態仍然在持續。根據中國氣象局此前的預測,拉尼娜狀態會在今年冬季達到峰值,之後開始衰減。

  在中國氣象局4日召開的發布會上,賈小龍表示,總體而言,在多數拉尼娜年的峰值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今年也是如此;而且今冬冷空氣以西北路徑影響我國,總體勢力比較強。  

  ↑資料圖:12月2日,甘肅蘭州迎來降雪,市民在雪中拍照留影。中新社記者 楊豔敏 攝

  今冬中東部地區低溫接近常年或偏低

  基於拉尼娜的形成,不少人都認為今年的冬天會比常年更冷,甚至有言論稱,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

  對於這些說法,氣象專家早在10月就已經進行了闢謠並給出解釋。

  就今年冬天而言,賈小龍分析,從冬季整體氣溫趨勢來說,我國除了東北、華北東部還有西藏部分地區氣溫總體趨勢較常年同期偏高之外,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氣溫總體接近常年或偏低,但冬季氣溫起伏比較大,階段性的變化特徵比較明顯,冷暖波動比較大。

  特別是明年1月前後,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會明顯變強。北方地區有可能出現比較強的冰與雪的天氣,要注意防範。南方地區受拉尼娜的影響,今年冬季出現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在西南地區的東部,還有江南西部,冬季還是會出現階段性的雨雪天氣。

  雖然拉尼娜的出現會對冬季氣溫造成一定影響,但它想要憑藉一己之力讓這個冬天變成冷冬還是有點困難的。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的各個氣候要素的關係非常複雜,拉尼娜只是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重要因子之一。賈小龍分析,我國冬季不僅受到熱帶海洋的影響,還有冷空氣來自高緯地區;而中高緯地區大氣環流的變化,包括海冰的變化和積雪的變化,都會對中高緯度的環流系統產生明確影響。

  所以,對冬季氣候的預測,不能簡單憑藉某種現象來下結論,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資料圖:12月4日,受冷空氣影響,「春城」昆明氣溫驟降,市民著厚冬衣出行。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12月將有5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

  11月,不少地區都經歷了一次入冬以來最強雨雪天氣,那麼,12月的氣候如何?還會出現「最強雨雪天」嗎?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最新預判,12月,我國中西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影響我國的冷空氣過程主要有5次,接近常年略多。

  特別是未來10天(12月5-14日),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多起伏,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內蒙古中西部、貴州等地氣溫偏低2~4℃。

  南方地區也將在這個月體驗「換季式」降溫。12-14日,將有一股較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全國,在這過程中,南方地區有一次小雨過程,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北大部分地區有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4~8℃,局部降溫10℃以上。

相關焦點

  • 12月有5次冷空氣過程!今年冬天是冷冬嗎?_杭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郎朗)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自天氣轉冷開始,不斷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11月的一場影響全國的冷空氣過程給南方帶去連綿陰雨,給北方地區帶來雨雪冰凍天氣,讓冬天的寒意愈發凸顯。而南方的小夥伴們更是因為買爆取暖設備而頻頻上熱搜。所以,今冬到底會冷到什麼程度?是不是網上傳說的冷冬?
  • 中國氣象局:預計12月有5次冷空氣影響我國
    今天下午(12月4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12月有5次冷空氣影響我國。12月有5次冷空氣影響我國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介紹,未來10天,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多起伏,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
  • 冷空氣悄然而至,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氣溫還會降嗎?
    不過從近期的天氣預報來看,最近幾天很多北方地區都會有一股冷空氣悄然來襲,氣溫也會隨之降低,很多人都想知道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氣溫會一直下降嗎?雖然現在來了一股冷空氣,但也不代表今年就一定是很冷,具體是暖冬還是冷冬,這個還得看老天爺的意思。很多的專家也對於未來的天氣狀況做出了預測,根據預測的結果來看,今年冷冬的概率是0,也就是說今年人們將會過一個暖冬。
  • 拉尼娜真的來了,會給我國造成什麼影響?今年還是冷冬嗎?
    這樣的消息被網友們廣泛流傳,隨後央視正式出面闢謠,今年並不會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如今我國已經成功進入了冬天,不過拉尼娜到來後是不是冷冬,仍然飽受眾人爭議?今年到底是不是冷冬呢?今年會是冷冬嗎?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摻雜了眾多謠言,不可否認的是拉尼娜到來,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從國慶開始,北方的朋友們已經換上了羽絨服,今年比往年冷得更早一點,甚至連南方在10月份已經進入了冬天,可是轉眼進入11月中旬的時候,南方竟然再次出現了回溫,大家看到這樣的情況極為不解,這究竟是冷還是熱呢?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是「暖冬」還是「冷冬」?
    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  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以北京為例,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  今年更冷,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 近期冷空氣活動還會比較頻繁,專家:是否「冷冬」還不能定論
    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以北京為例,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今年更冷,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 我國今年大概率是個「冷冬」嗎?
    今天電熱匯講講很多人關心的——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9月份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山火事件,如今美國的山火還在熊熊燃燒,據說因為拉尼娜的持續影響,美國山火會持續到12月。從最新的監測區域之一來看,科學數據明確指出了指數區間持續保持在-0.6度到0-0.8度區間,平均下來基本都是在-0.7度左右,所以在8月後期出現斷崖式波動之後,Niño3.4的溫度區域指數走低,完全是在-0.5度以下了。說明如今拉尼娜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它的現象有75%概率持續到2021年。
  • 中國氣象局:預計12月有5次冷空氣影響我國_新華報業網
    在12月4日召開的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介紹,未來10天,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多起伏,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內蒙古中西部、貴州等地氣溫偏低2~4℃。  12月12-14日,一股較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北大部地區氣溫下降4~8℃,局部降溫10℃以上。
  • 10月拉尼娜持續發展!冷空氣活動頻繁,今年是個「冷冬年」?
    拉尼娜現象對我國有什麼影響?會出現08年情況嗎?拉尼娜對我國的影響主要是導致我國大部地區出現氣溫偏低,容易形成冷冬,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數據顯示,一般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時候,冬季歐亞中高緯環流的經向度大,影響我國的寒潮冷空氣活動頻繁,其中中東部地區氣溫容易出現較常年同期偏低,同時,來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條件總體偏差,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降水易較常年同期偏少。
  • 12月有5次冷空氣來襲!中央氣象局點名陝西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介紹,未來10天,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多起伏,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2月12-14日,一股較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北大部地區氣溫下降4~8℃,局部降溫10℃以上。預計12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過程主要有五次,接近常年略多。▲安康鎮坪降雪高山地區道路結冰,縣公路管理段全員出動,除雪保暢工作。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最近,冷空氣頻繁襲來,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持續低溫。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更加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的話題備受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天氣究竟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進入冬季以來,低溫天氣確實增多了。
  • 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看看吉林省氣象專家的預測吧!
    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有明顯的多(少)雪時段,並將出現大到暴雪等強降雪天氣過程。 氣象災害預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偏多 在主要氣象災害預測方面,專家表示,今年冬季將出現大風、寒潮、階段性低溫、大到暴雪以及霧霾等災害性天氣。
  • 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大家應該也看到了,NOAA才發布了北半球今年夏季的氣候情況,那就是在2020年6月到8月,三個月氣溫打破2016年創下的紀錄(也就是夏季氣溫比2016年還高),成為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夏季了,所以再次說明了我們地球在升溫,而拉尼娜現象出現確實對地球具有降溫作用,但是能否逆轉這個還要看拉尼娜現象的最終情況。
  • 地球被高溫籠罩,拉尼娜現象還會來嗎?今年我國是否進入冷冬?
    2020年大家討論主要話題,關於拉尼娜現象是否形成,目前已經有多個城市成功進入秋季,即將迎來冬季,這個時候大家猜測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呢?即使已經進入秋季,很多城市仍然處於烈日炎炎階段,並沒有降溫的意思,大家猜測今年拉尼娜很有可能不會來了,拉尼娜到來後會讓地球進入一個降溫階段,目前多個國家仍然被高溫籠罩,今年冬天拉尼娜真的會來嗎?
  • 上海今年的入冬衝刺被打斷!雙休日晴好升溫,但12月還有5場冷空氣…...
    這種輻射降溫過程會受到天空狀況影響:如果夜空有雲,地面向外的長波輻射會被雲層吸收再反射回地面進行熱量補償,雲層就像大地的一床「被子」起到「保暖」作用,熱量不容易流失,氣溫下降幅度也會變小。但是,晴朗的夜晚,天空裡少了這床雲做的「被子」,地面向外的長波輻射就沒法再反射回地面,少了輻射向地面的熱量補償,氣溫下跌會更厲害,晝夜溫差會變得很大。
  • 今年的冬天不太冷!啥是暖冬啥是冷冬,這篇文章算是說清楚了
    我國暖冬國家標準制定者之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陳峪表示,以前我們國家對於冷暖冬沒有恰當的定義和統一的標準,習慣上認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氣溫距平不低於0℃或0.5℃即為暖冬,還有很多專家學者採用了其他不同的方式來判定,使得統計分析結果有較大差異,這給公眾和學術研究都帶來了很大困擾。
  • 【天氣早知道】今年阿拉善盟是暖冬?還是冷冬?氣象部門給出答案……
    【天氣早知道】今年阿拉善盟是暖冬?還是冷冬?據介紹,「拉尼娜事件」是當赤道中東太平洋(170°W~120°W,5°S~5°N)區域海表溫度3個月滑動平均值≤0.5℃且持續至少5個月,判定為一次「拉尼娜事件」。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進入拉尼娜狀態,預計冬季將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 形勢確定,今冬冷空氣頻繁!專家:不會是暖冬但也不一定是冷冬
    11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11月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根據會商意見,我國今冬總體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偏強,而且北方還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
  • 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從最新的監測區域之一來看,科學數據明確指出了指數區間持續保持在-0.6度到0-0.8度區間,平均下來基本都是在-0.7度左右,所以在8月後期出現斷崖式波動之後,Niño3.4的溫度區域指數走低,完全是在-0.5度以下了。這說明Niño3.4的區間在如今是非常穩定的,所以這樣表明了暫時的情況,拉尼娜現象是穩定發展。
  • 颱風+冷空氣!還有拉尼娜,今年會是冷冬?
    日天宇將上演「金星合月」和「火星衝日」兩大天象,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當日晨將先賞「星月童話」,夜晚再賞「超亮」火星。此外,受冷空氣的影響今天沿海部分地區會有小雨外出時請帶好雨具福建今年會是個冷冬嗎?福建今年會是個冷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