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關於高溫的情況可以說一直備受關注,世界各地極端氣候現象不斷,高溫肆虐已經成為了「常態化」,就算是北極地區今年都出現了罕見的「38度高溫」,很多人可能都難以相信北方居然這麼高的溫度,那不是北極的冰川都融化完成了?溫度確實高,但是並不是持續38度的極端性高溫,如果是持續性的話,肯定冰川會大規模的減少。
同時在就算是沒有這一波極端性的氣候現象,我們也知道北極正在遭受熱浪襲擊。而根據《科學美國人》發布的新數據顯示,NOAA最新計算數據表明,截至7月底,2020年溫度已高居史上第二位,以0.07華氏度的差距僅次於2016年,所以很大概率會突破這個跡象。
2020年或將成史上最熱年份
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就說地球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而在2020年這個話題依然沒有變化,似乎確實在屢次突破高溫。按照現有的情況,截至7月底地球的溫度與2016年只有0.07華氏度的差距,所以確實已經非常近了,如果排除一些測量的誤差,不排除已經比2016年高了,大家要知道,在2016年的時候,是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而2020年幾乎沒有較強的厄爾尼諾現象影響。
所以很大概率將取代2016年的最高氣溫記錄,上面我們也說了,最為重要的就是北極在今年最為異常,西伯利亞幾乎都是熱出了新高度,何況是連續不斷的在30度左右邊緣派發,這不得不說「全球變暖速度之快令人擔憂」。
還有人說如今的地球沒有升溫嗎?同時NOAA專家表示,儘管近年存在有助於溫度降低的「拉尼娜現象」,但溫度持續上升仍無法避免。
同時在2020年我們也看到, 人類活動拍攝的溫室氣體依然是如今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人類不僅沒有減少排放,反而是加劇排放之中,那必然會引發氣候的持續上升,不過這裡說到「拉尼娜現象」,確實最近「拉尼娜現象」的波動再出現了。
「拉尼娜現象」預計在2020年可能出現
NOAA、日本氣象廳,澳洲氣象局先後發布了關於「拉尼娜現象」出現概率的說明,前兩者認為今年出現「拉尼娜現象」的概率為60%,而後者認為出現的概率為70%,所以今年大概率會出現「拉尼娜現象」,但是「拉尼娜現象」出現之後,並不意味著能夠逆轉今年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拉尼娜現象」出現會引發波動,必然會帶來部分的影響。
所以最終需要看「拉尼娜現象」的強度如何,這樣才能夠確保2020年的一個整體氣候變化。
我們從8月以來的指數變化也可以看到,一直在0.4-0.6度區間進行波動,雖然短時間出現了上升,但是並沒有突破0刻度線,這說明海洋區域的「拉尼娜現象」確實可能在醞釀之中,所以確實大概率會出現「拉尼娜現象」,那如果真的而出現了「拉尼娜現象」,我們不說對全球的影響,至少對我國的影響可能是存在的。
今年是冷冬,偏冷?
按照往年的情況來說,確實「拉尼娜現象」出現,會導致2020年氣候大變,容易造成我國冬季氣候偏冷,容易出現冷冬。所以2020年如果出現了,確實有概率發展出這樣的情況,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了偏冷或者冷冬,只要不是嚴重的情況,我們還是期待的,但是出現了較強的「拉尼娜現象」就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在2008年的時候,「拉尼娜現象」的主導因素給我國帶來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不期待過強的「拉尼娜現象」出現。
綜合情況來說,如今只是可能出現「拉尼娜現象」,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所以繼續參考下就行。本身來說2020年以來,我們面臨的極端氣候現象也不少,很多人都說2020年可能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大多數都是因為氣候變化帶來的結果,所以要說多災多難的一年,我們還不用說今年的氣候異常較多,2020年不尋常,史最熱年、拉尼娜或同時出現,而人類就是背後的主導因素,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地球!地球!人類活動的影響確實越來越大,不少科學家也在擔心未來地球將可能成為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所以在不斷挖掘地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到如今依然沒有找到。但是科學界已經將近在咫尺的火星作為了「第二地球」發展。
所以未來人類可能將火星變成一顆新地球,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居住在上面去了,地球就算是變得非常糟糕,依然可以居住下來,只不過要實現火星移居需要的年份可能還較久,如今只能依靠地球資源來進行支配,很明顯不是一個長久之計,我們只能期待早點能夠將地球緩解了才是最重要的。